APP下载

宁波:因水而兴 因“信”而强

2022-11-01吴限

中国信用 2022年9期
关键词:宁波市宁波信用

◎文/本刊记者 吴限

二十载诚信砥砺、二十载春华秋实。

“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其中”。浙江宁波,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20 年来,宁波市围绕高质量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目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高起点推进社会信用条例人大立法,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高标准建设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优化拓展42 个“信易+”应用落地,推动信用有价落地生根。

宁波始终把诚信文化建设作为铸魂工程来抓,守正创新、将蝶变的足迹镌刻在了这份发展的“成绩单”上——2016 年6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发布全国36 个主要城市信用监测排名,宁波位居第二;2017 年11 月,宁波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获全国信用平台一体化建设“特色性平台网站”称号;2018 年11 月,全国首个跨境电商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在宁波进口商品中心上线发布;2021 年11 月,宁波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荣获全国“示范平台网站”称号……

深耕乘风破浪 坚守信用建设初心

“信用宁波”建设,肇始于2002 年。当时,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34 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信用宁波”建设领导小组。同年7 月,宁波市政府印发《宁波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宁波市首个信用网站“宁波企业信用资讯网”正式开通,2008 年该网站正式改版为“信用宁波网”。

此后近20 年,“信用宁波”建设乘风而起、破浪前行,逐步构建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为支撑,以共建共享和联合奖惩机制为关键,以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为工作重点,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为主要内容的1234 工作架构。

“宁波市成功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新闻发布会

宁波市发展改革委专门设立信用工作处室,并成立信用中心,研究部署和协调推进全市信用工作。各区(县、市)设立信用办,各部门明确专门处室负责信用工作,形成市、区(县、市)两级职能清晰、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建立区域信用监测体系,将信用监测评价延伸至区(县、市),常态化监测评估宁波10个区(县、市)信用环境和信用建设水平。

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宁波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信用管理制度体系,出台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办法规定200 余个——

2016 年12 月,《宁波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发布,明确了今后五年宁波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细化了涉及政务、商务、社会、司法四大重点领域的35 项具体工作,为加快“信用宁波”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2018 年6 月,《宁波市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2018 行动方案》出台,明确40 个部门的37 项惩戒措施,并将全国700 多万失信被执行人数据落地宁波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嵌入部门的业务系统和业务流程,创新了对失信被执行人“自动识别、自动拦截、自动惩戒”的联合惩戒模式。

2020 年,宁波制定司法领域自动履行正向激励和信用修复两项机制,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创新自动履行机制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决定》。

2021 年,《宁波市社会信用条例》列入市人大立法预备审议项目、《宁波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印发实施。

擘画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不仅要有制度的根基,还需要数据的支撑。宁波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依托数字化改革的“东风”不断升级,按照“两网两库”的总体架构建设“一体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平台实现国家、省、市、区县四级全贯通,服务线上线下全覆盖,成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的总枢纽和信用服务的总窗口。平台构建了以数据清单为基础,数据目录、数据治理、数据标准、数据安全系统为支撑的四位一体数据归集体系。同时,开通信用查询、异议、修复“线上办、掌上办”,实现信用服务“零次跑”,推出“信用报告扫码查”“企业信用名片”等特色服务。创新信用公示机制,公示许可、处罚、信用承诺以及“不诚信诉讼名单”“自动履行名单”等信息1444 万条。

当前,平台三期建设已经完成,市县两级104 家单位1000 余项事项列入公共信用信息数据清单之中,信用档案覆盖全市1100 万自然人、135 万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面向企业和群众的信用服务更是全面实现“零次跑”,累计提供多渠道、便利化信用服务2301 余万次。

得益于数十年如一日的长期耕耘,企业有得、百姓有感,宁波的城市信用监测综合排名也居全国前列,交出一份漂亮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绩单,最终一举斩获国家级示范区荣誉。

创新敢为人先 提升信用监管水平

身为国家级示范区,就要有坚持创新的底气和勇气,始终走在最前,敢于成为标杆。

在信用监管领域,宁波展现了强劲的创新动能——

“有了这份证明,公司涉诉处理情况一目了然,可以从容面对晋级新三板企业精选层涉及的相关审查了!”日前,在移动微法院上收到法官发来的《自动履行证明书》,北京某信息技术公司相关负责人如释重负。2021 年7 月20 日,北京某信息技术公司因涉及一起合同纠纷案件,被宁波某视讯公司起诉,要求其支付合同欠款及违约金合计189 万余元,并提出财产保全申请。浙江省慈溪市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并了解到,被告公司没有其他涉诉情况和不良记录,公司账户被冻结后,势必影响日常生产经营。保全成功后,法官便及时联系被告公司,以尽快妥善解决纠纷。在法院的主持协调下,相隔千里的原、被告双方在线上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公司当日即支付了全部款项。法院也出具了《自动履行证明书》。

“《自动履行证明书》就是对于诚信履行的当事人,法院给予依法减免案件受理费、出具自动履行证明、提供授信融资支持等激励举措,并将名单推送给工商、金融及征信部门,让守法诚信的当事人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宁波法院在全国首创了自动履行机制,它包括了自动履行正向激励和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两大举措。”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这样的理念下,宁波法院不断创新执行手段。相对于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旨在将问题解决在“执行前”,宁波法院探索的信用修复则重在将问题化解在“执行中”,获得了最高院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肯定。

不仅是司法,宁波市还出台《宁波市加快推进信用“531X”工程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施意见》,拓展“信用+行业监管”应用,已在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税务、金融、家政、口岸、跨境电商、旅游等135 个领域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动行业监管由粗放向精准转变。

在审批服务、公共服务等领域实施信用信息和产品嵌入式应用,推动行业监管由粗放向精准转变,实现监管效能的大幅提升。

在宁波口岸,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船舶代理、报关报检、仓储堆场和航运领域的2000 余家企业被纳入企业信用管理平台,有了自己的“信用画像”。根据“画像”,宁波市口岸办联合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动态分析监测,为行业分类分级监管提供重要依据。

一家信用等级分为“优秀”的口岸企业,就有资格成为浙江省信用示范企业或宁波市信用示范企业,还能在推进查验和申报流程、寻找业务合作、购买金融产品时享受更多便利。而一家信用等级分为“差”的口岸企业,则会在业务经营、授信融资、政策扶持等方面遭受限制或禁止,行业协会将对违规机构会员和个人会员实行警告、行业内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等惩戒措施,查验率或监管频次也会相应提高。

2013 年,上线“跨境购”平台;2018 年,全国首个跨境电商信用信息公示平台上线运行;2019 年,制定《宁波保税区建立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实施方案》……宁波市在跨境电商监管中充分运用了信用信息,形成了一整套跨境电商信用体系,特别是宁波市保税区,经过近几年的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为跨境电商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依托这一平台和背后的一整套跨境电商信用体系,跨境电商主体信息、经营信息、监管信息、服务信息、奖惩信息、投诉举报信息六大类信息公开透明展示,近千家企业平台接受了第三方专业机构的网售商品交易监测,跨境网购的商品可以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实现自提,真正实现跨境商品“存、展、销”一站式监管运营。

良好的市场环境造就了强劲的发展动能,宁波保税区连续三年蝉联全国跨境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单个区域第一,充分展现了信用监管模式创新的卓越成效。

在国内外市场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宁波的传统进出口贸易和跨境电商贸易存在价格波动大、信息不透明、维权争议多等各类风险隐患。此时,科学、规范的信用管理机制,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稳定器”。

惠民绚丽多彩“信易+”释放红利

登录“宁波普惠贷”手机App,或通过“贷款码”扫码进入,就能通过简易流程申贷或通过科创等融资专场申贷,随时向一家或多家金融机构线上申请贷款。在宁波,已有近4.5 万户企业通过这样的方式发布融资需求,其中超过1.6 万户成功获得授信。

解决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宁波推进普惠金融改革试验的重要目标,也是展现“信用宁波”建设成效的关键领域。

为此,宁波“信易贷”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在互联网、政务网和金融城域网分别部署应用,设计采集七大类321 项信息,提供一系列特色化银税合作产品,配套相应“信易贷”支持政策和风险补偿机制,实现资金供求两端零距离接触和双向选择,可满足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主体不同业务需求,引入金融“活水”,助力企业培育壮大。

如今,“信易贷”平台已迈入“2.0”阶段,归集全市61 个政府部门和公用企事业单位、73 家金融机构的信用信息16亿条,信息主体覆盖全市117 万家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平台发放贷款总额达到2500 亿元。

通过信用服务惠企惠民,宁波的实践不止于此。

2021 年6 月29 日,宁波轨道交通一号线“信用宁波号”主题专列正式发车

譬如,信用承诺制度已深入市场准入、户籍管理等领域,市场主体可以通过嵌入信用承诺的“甬易办”平台体验“政策补贴秒兑付”,进一步简化流程、增强发展活力。依托信用平台机制化开展信用核查,自动筛选符合政策兑付的市场主体名单,市场主体无需提交证明材料,一纸承诺、一键点击即可快速到账,构建了“核查-承诺-履约”的应用闭环。目前已实现政策兑付总金额253.3 亿,惠及全市54.2 万家企业和82.2 万人,兑付履诺情况记入相关主体信用档案。

2019 年12 月,宁波市正式推出了“天一分”,“天一分”将宁波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的公共信用信息、个人自主上报信息、第三方提供的信用信息以及浙江省自然人公共信用评价信息等多元数据纳入评价体系,数据源涵盖全市政务、司法、商业、生活、公益等各个领域,并实行动态更新,有效保障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时效性。根据对宁波市约900 万人口的信用评价,“天一分”分布连续,整体呈现类正态分布。

基于“天一分”的“信易+”守信激励应用,“信易游”“信易租”“信易行”“信易住”等20 个信用惠民应用场景已在宁波落地,每一个信用状况良好的市民都可以享受公共自行车免押、先就医后付费、图书馆信用借阅、民宿“信用住”等便捷服务,全市累计提供信用惠民服务近150万次。

2020 年,宁波市积极打开“朋友圈”,宁波“天一分”与厦门市民“白鹭分”、杭州“钱江分”实现信用分互认,市民可跨城市使用三地信用应用场景,实现城市守信福利共享。杭州市民拿着“钱江分”,可以在宁波享受滴滴打车优先响应、民宿八折等诸多优惠。厦门市民完成信用分互认后,可在宁波当地享受民宿免押金入住、房费餐饮优惠;共享单车免押骑行;租车、道路援助、酒店餐饮住宿优惠等多项便民福利。而宁波市民到厦门,亦可享受鹭江夜游、漳厦海域游、厦门钟鼓索道等景点门票优惠;公共自行车免押骑行;图书馆免押借阅等惠民应用。

2021 年6 月29 日9 时,轨道交通一号线“信用宁波号”主题专列在宁波首发。地铁专列以“书香港城,信用宁波”为主题,共有6 节车厢,6 节车厢内的主题各有不同。其中,两节车厢看板位置融入了关于诚信的名言名句;两节车厢通过一个个守信失信的经典案例,向市民强调了信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两节车厢除了普及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外,还设置了最适合年轻人拍照的“网红打卡区”,车厢地板也印有关于诚信的知识问答。

宁波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希望通过专列的开设,使诚信价值观根植于人们思想深处,共创共享信用之城,共商共谋社会发展。此外,宁波市发展改革委在公交车、火车站等场所投放了信用宣传海报。这些活动生动丰富地展示了宁波的诚信文化,让市民在出行中轻松了解信用知识,更好地参与“信用宁波”建设中。

加速未来可期“ 信用宁波”升级推进

成功创建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绝不是终点,而是二次加速的起点。

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进入“依法提升、深耕细作”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培育宁波经济增长点和新动力的关键之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推进现代化治理的有效手段,还为宁波营商环境迭代升级提出了新标准。

如何在新阶段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举措?

按照《宁波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到2025 年,宁波将基本建成与新时代国家治理和人民生活期望相符合,与宁波城市发展定位相匹配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设形成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信用保障市场畅通机制和信用赋能社会有效治理机制,推进信用建设制度化、信用信息融合化和信用应用协同化,不断提高信用对外开放水平,全力打造以“四区”为标志的“信用宁波”升级版,助推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争创高标准信用数字化建设示范区。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优化升级,平台数据的数量和质量有效提升,信用领域数字化改革取得可复制推广经验,实现社会信用与政府履职深度融合,贯穿政府治理、基层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全过程,达到整体智治、高效协同,行政管理数字化和科学化水平。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归集合规率达到98%及以上,在行政管理事项中应用信用记录或信用报告基本实现全覆盖。

建设高效能信用新型监管先行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基本建立,信用体制机制创新、信用监管改革创新和信用公共服务创新等取得突破。公共信用评价体系与行业信用监管责任体系更加健全,实现重点行业部门信用监管全覆盖、行业企业信用评价全覆盖,公共信用评价良好以上企业占比保持在90%以上。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实现优化,联合奖惩备忘录列表、奖惩措施清单、奖惩对象清单、奖惩结果清单的“一表三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全面健全,确保政策执行到位、红黑名单共享到位、联合奖惩措施到位、结果反馈到位。

打造高质量信用服务经济试验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经济运行体系更加完善,“信用宁波”品牌建设开启新篇章。重点领域的信用应用和服务模式取得成效,数据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信用+融资服务”“信用+风险监控”等场景应用创新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规范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作用更加突出,与“世界一流强港”相匹配的一流营商环境全面优化。“信易+”社会应用场景数达到30 个以上,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规模突破1500 亿元。

塑造高水平“诚信之城”引领区。诚信宣传和教育广泛深入开展,信用文化全面弘扬,诚信价值观全面塑造,全社会知信、守信、用信氛围日益浓厚。信用知识全面普及,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机制和环境基本建成,严重失信名单主体数量占比逐年下降,形成全社会“守信受益、信用有价”的良好风尚。

届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将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插上腾飞的翅膀,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角角落落都能得到信用赋能,一大批信用服务企业和专业人才加入这一新兴行业,弘扬诚信美德、树立诚信之风。

对于未来的美好期望,宁波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进入数字化时代,信用的价值更加凸显,信用体系建设的脚步也愈发急促。‘国家信用示范城市’这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是对长期以来‘信用宁波’建设成果的最好褒奖。下一步,宁波将进一步推广信用建设‘宁波经验’,形成更具影响力的信用建设‘宁波模式’和‘宁波样板’,助力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奋力当好‘重要窗口’模范生。”

二十年的光阴,二十年的精彩蝶变。滨海宁波将继续乘风破浪、高歌猛进,书写奋进“信”篇章!

(本文图片均由宁波市发展改革委提供)

猜你喜欢

宁波市宁波信用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一图看懂2020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图读懂宁波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一图看懂2019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信用消费有多爽?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