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疗效及价值体会
2022-11-01查聪秀
查聪秀
(师宗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云南 曲靖 655700)
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DCG)是指能够记录24 h及以上的心电图,由于方便快捷、性能优异,迅速得到临床推广,加之兼具可重复性强、无创安全、实用高效等优势,既能用于气促、头晕、心悸、胸痛等症状性质判断,也能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1]。不过在实践应用中发现多数患者缺乏对DCG的正确认识,同时部分患者对自觉症状有盲目恐惧、紧张感,部分患者则不在乎自身症状,诊疗过程较为被动,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DCG监测,出现心电图伪差,影响医师确定治疗、用药方案。有研究指出[2],在患者行DCG检查期间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降低伪差发生率,获得满意的检查结果。基于此,本文就DCG检查中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及价值体会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期间我院接诊且行DCG检查的100例患者,另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全部病例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疾病类型、年龄等)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照研究。一般资料对比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对比
纳入标准:(1)均行DCG检查;(2)精神系统正常;(3)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资料缺失者;(2)认知障碍者;(3)沟通障碍者。
1.2 方法
全部入选者在入院时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之后佩戴记录仪,监测24 h DCG。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干预:多数患者缺乏正确疾病认知,加之患病后心理脆弱,容易受手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容易影响检查依从性,需要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进行入院指导,且告知DCG相关知识,消除患者顾虑;(2)运动干预: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佩戴记录仪后需要进行适量运动,以便了解心律、运动量二者间关系;(3)环境干预:由于DCG通过磁带记录心电波形,极易因磁场干扰而影响检查结果,所以需告知患者尽量远离磁场,同时强调电脑、微波炉、手机、电视等均有磁场,容易干扰记录仪,需要劝说患者在检查期间远离上述电器。
观察组提供综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个性化心理:结合患者负性情绪类型,通过一对一指导、例举康复病例、提供心理支持与疏导,帮助其排解不良情绪,增强康复信心;(2)记录生活日记:指导患者详细记录24 h内运动内容及时间,尤其是需要记录身体不适感,以便详细分析此时间段内心电图变化,了解病变情况;(3)健康指导:①疾病方面:耐心地为患者普及疾病知识,且剖析易患因素,强调戒烟限酒、健康饮食、平和心态等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性;②认知方面:强调院外疾病稳定期时加强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使其树立健康理念,保持健康行为;③饮食方面:进行个性化饮食指导,同时鼓励家属参与;(4)交代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检查前1 d洗浴,若是患者胸毛较多,先行剔除,但切勿擦破皮肤;远离电脑、吹风机、手机等设备,减少磁场干扰,确保结果准确;叮嘱患者检查日勿穿着紧身衣物,防止导线折弯;检查期间勿自行打开记录盒;避免大幅度运动,防止皮肤与电极接触不良;避免记录仪磕碰震荡、受潮;(5)仪器方面:以75%酒精消毒放置电极片处皮肤,之后以细砂纸轻擦,直至皮肤与电极紧密接触,且电极放置位置准确,减少心电图误差;尽量选用银/氯化银电极,排除干扰因素;定期检查仪器设备,保证仪器具有良好性能;告知患者睡眠时保持左侧卧位或平卧位;到达记录时间后,先取电池,再拆除电极;检查期间为避免记录时间不足,应及时检查记录器与电池。
1.3 观察指标
将伪差发生率、检查评价结果、患者满意程度、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疾病知识掌握率作为观察指标。(1)伪差发生率:统计基线漂移、伪心律失常、心电记录中断的发生情况[3];(2)检查评价结果:评价生活日志记录合格(记录完整、准确、详细、及时则为“合格”)、干扰发生阳性(全程>5%表示“阳性”)、总监测时间完整(>24 h表示“完整”)[4];(3)患者满意程度:结束检查后由患者评价护理服务,评价时采用本院自制量表,“不满意”为得分0 ~69分,“基本满意”为得分70 ~89分,“十分满意”为得分90 ~100分,计算总满意率(基本满意率+十分满意率)[5];(4)GCQ:选取“心理精神”、“环境”、“生理”三个维度,分值高则舒适度高;(5)SAS:含有静坐不能、呼吸困难、多汗、发疯感等内容,临界值50分,随着评分增加,提示焦虑情绪加重;(6)疾病知识掌握率:以自制问卷(0 ~100分)展开调查,得分超过80分表示“掌握”,否则为“未掌握”。
1.4 统计学方法
观察数据均以SPSS 23.0统计学软件汇总、处理,同时以(n,%)表示伪差发生率、检查评价结果、患者满意程度、疾病知识掌握率,行χ2检验,以(±s)表示GCQ评分、SAS评分,组间比较行t检验,以P<0.05表示存在对比价值。
2 结果
2.1 分析伪差发生率
观察组1例心电图伪差(2.00%),对照组10例心电图伪差(20.00%),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伪差发生率对比[n(%)]
2.2 分析检查评价结果
观察组生活日志记录合格率(94.00%)、总监测时间完整率(96.00%)均高于对照组(66.00%)、(68.00%),且干扰发生阳性率(4.00%)低于对照组(28.00%),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检查评价结果对比[n(%)]
2.3 分析患者满意程度
观察组2例不满意(4.00%),对照组11例不满意(22.00%),组间满意度有差异(P<0.05),见表4。
表4 患者满意程度对比[n(%)]
2.4 分析GCQ评分
护理前,组间心理精神评分、环境评分、生理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分值更高(P<0.05),见表5。
表5 GCQ评分对比(±s,分)
表5 GCQ评分对比(±s,分)
注:①组间护理前:@P >0.05;②组间护理后:#P <0.05
组别 时间 心理精神 环境 生理对照组(n=50)护理前 24.94±2.51 13.14±1.32 11.51±1.17护理后 27.74±2.33 16.46±1.50 14.83±1.60观察组(n=50)护理前 25.04±2.62@13.22±1.41@11.78±1.23@护理后 30.84±2.09# 19.68±1.47# 17.24±1.59#
2.5 分析SAS评分、疾病知识掌握率
护理前,组间SAS评分、疾病知识掌握率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更低、疾病知识掌握率更高(P<0.05),见表6。
表6 SAS评分、疾病知识掌握率对比(±s)
表6 SAS评分、疾病知识掌握率对比(±s)
注:①组间护理前:@P >0.05;②组间护理后:#P <0.05
组别 时间 SAS(分)疾病知识掌握率(%)对照组(n=50)护理前 56.65±4.97 29(58.00)护理后 44.95±4.22 37(74.00)观察组(n=50)护理前 56.96±5.13@ 30(60.00)@护理后 40.77±4.28# 46(92.00)#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检测手段多,且不断涌现新技术,不过心电图因兼具简捷、重复性好、无创、便利等优势,在历经百年历史后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可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急性肺栓塞等疾病,且随着心电图技术的进步,临床逐渐发现较之常规心电图,DCG通过获取受检者24 h及以上的心电图资料,有助于发现一过性异常心电图改变,临床应用价值确切,能够尽早判断患者病情,便于医师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另外,DCG检查还具有无二次伤害、操作快捷简单等优势[6],所以得到临床推广,患者接受度较高。不过由于DCG检查时间较长,部分患者依从性不佳,或是部分患者因缺乏正确DCG认知,容易产生心电图伪差,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需要展开护理干预,旨在通过个性化、全面化护理指导,改善患者DCG认知,能够尽量减少干扰因素,获得准确的疾病信息。梁俐等[7]学者指出,综合护理干预护理角度全面,能够引导患者调节心态,保持稳定情绪,减少情绪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同时通过普及DCG检查知识,能够使患者全力配合检查,有效采集心电数据,提高诊断结果准确性。另外,朱怀玲[8]学者亦指出,在DCG检查中实施综合优质护理既能减少意外事件,也能保证总监测时间完整,亦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日志记录合格率,应用价值较高。
本次研究表明,综合护理对于DCG检查有较好效果。第一,基线漂移与电极、皮肤接触不良或脱开有关,从而会产生伪差,加之受呼吸运动、肌群干扰、电极干涸、身体脂肪组织干扰、碰撞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基线漂移;伪心律失常以伪室早、室上早、室上速多见,室速房室传导阻滞少见,通常与电极粘附不佳有关,且静电干扰、活动度过大等也会发生伪心律失常;心电记录中断则与进入强磁场、电焊、过度运动等有关[9];同时,除却上述三项原因,若是患者不配合,多数正常心搏亦会被模拟为伪差;因此,综合护理通过对上述容易出现伪差的因素进行干预,预先交代患者相关注意事项以及仪器养护方法,可以规避不良因素,有助于减少心电图伪差,确保检查结果准确,所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伪差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显著(P<0.05)。第二,综合护理通过健康指导,能够让患者更加全面的了解疾病与DCG,从而做出合理的行为改变,树立健康信念,保持健康行为,有助于提升检查依从程度,减少疾病危险因素;通过指导患者记录生活日记,能够更为有效的发现病变,尽早确诊且治疗;通过个性化心理,还能消除患者抵触情绪,使其正确对待病人角色、疾病,主动配合检查;所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日志记录合格率(94.00%)、总监测时间完整率(96.00%)均较高(P<0.05)。第三,DCG能够提供连续心电信息,从而有效诊断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但是该项检查亦是一种应激源,亦会产生恐惧、不安等心理行为问题,而心理健康与疾病应激状态密切相关,若是患者心理状态欠佳,不仅会影响检查依从性,也会降低心功能,干扰疾病诊疗,所以关注DCG检查患者的心理问题具有必要性,而常规护理仅通过入院指导与简单介绍疾病知识难以给予患者安全感,患者在检查期间仍会因不适感而影响检查行为,同时常规护理亦难以增强患者对DCG检查的重视程度,综合护理除了关注疾病检查外,极为重视患者心理状态,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营造和谐就诊氛围,所以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SAS评分、疾病知识掌握率更佳(P<0.05)。第四,DCG检查中患者因担忧仪器是否会损害躯体、是否会加重原发疾病、诊断结果是否准确等存在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加之携带检查设备时多有不便,日常生活行为受限,容易降低患者身心舒适度[10]。
综上所述,由于在DCG检查中实施综合护理有较好效果,既能保障检查效果,也能提高患者舒适感,促进护患和谐,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