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热情的鼓点相遇
2022-11-01小宝
◎文·图/小宝
·特别策划·
我和乐器的那些事儿
生活中,许多人或多或少对乐器有一些接触,有的人把乐器当成自己的朋友,有的人把乐器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演奏几曲,顿感浑身清爽,日子也仿佛滋润了许多。活动了筋骨,快乐了生活,交往了老友,在美妙的乐器声中迎来朝阳送走晚霞,一天的心情都是美美的。“我和乐器的那些事儿”正在讲述。
右:张根柱 中:魏秀成
在西安建国门一带,提起张根柱的名字,很多晨练的老人都会自告奋勇地给你隆重介绍“就是那个教非洲鼓的音乐老师,他常年活跃在建国门教大家打鼓呢。”今年72岁的张根柱是建国门老年非洲鼓队的灵魂人物,队伍里的大部分队员都师承于他,大家发自内心地尊称他为“张老师”。
张根柱和音乐结缘,要从他年少时期说起。他的哥哥是一个狂热的音乐爱好者,有一群热爱音乐的好朋友。每逢周末,大家都会聚在一起,有的吹奏葫芦丝,有的拉手风琴,有的玩吉他……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拼盘乐队”。在那个缺乏娱乐的年代,哥哥俨然是一位民间音乐家。耳濡目染之下,年少的张根柱也爱上了音乐,开始和哥哥鼓捣各种乐器。慢慢的,竟被他摸清了各种乐器的“脾气”。
那时候,部队的文工团招文艺兵,小小年纪的张根柱因为熟练掌握各种乐器,一眼被招生的老师相中。可都准备入伍了,父母心疼他年龄太小就要离开家,狠心拒绝了。提起这件事,年逾古稀的他仍然十分遗憾,总说:“要不然我就可以把热爱当成工作了。”
虽然没有当成文艺兵,但是对音乐的热爱却融入到了张根柱的生活里,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参加工作后,张根柱被派遣到新疆。新疆自古就有“音乐之乡”的美誉。一天他散步时,偶然听到了一种具有原生态音色的鼓声,觉得声音特别好听,直往心里钻,却猜不出到底是什么鼓。他循着声音往前走,发现声音的源头是几位神采奕奕的维吾尔族朋友正在打鼓,那种鼓的形状像漏斗,很秀气,充满了异域风情。打鼓的人们时而仰头看天,时而相互对笑,时而左右摇摆,手却一直没有停下来,激情的鼓点让张根柱瞬间着了迷,竟无法移开脚步。
待到中场休息,张根柱上前询问,才知道这种鼓叫非洲鼓。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乐器,源于十三世纪,西非马利王朝的曼丁人将山羊皮覆在木臼上,击打出了非洲鼓的第一个音符。从此,非洲鼓成为非洲大草原上流传最广的平民打击乐器。不论是风和日丽的白天,还是繁星闪烁的夜晚,遇见开心的事,曼丁族人都会敲起非洲鼓,让歌声与舞蹈和着鼓点一起燃烧。
自从结缘非洲鼓,张根柱便不可自抑地迷上了它,并且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隔三差五,张根柱都会到广场上和朋友们一起玩一会。过去扎实的音乐基础让张根柱得心应手,他越打越好,每次打鼓的时候,总能引来不少群众围观。
时间真是过得快,几十年白驹过隙,转眼张根柱到了退休年龄。他回到了西安,同龄朋友都在为退休而伤感,不知道时间空出一大截之后,还能干点什么让自己快乐。朋友的忧愁模样启发了他,因为热爱非洲鼓,张根柱突发奇想:可以用自己的所知所学,将朋友们聚合起来,让他们也来感受非洲鼓的乐趣和热情。说干就干,张根柱很快联络了几个前后脚退休的老朋友,每周二和周四,他都在建国门无偿教授,就这样“老年非洲鼓队”正式成立了。
非洲鼓仿佛天生有种一呼百应的魅力,每当一群朋友一起击鼓时,伴随着鼓点声响起,周边的每个人都会被澎湃的热情所感染。61岁的魏秀成,就是被他们的热情感染加入到队伍里来的。几年前他在公园遇到张根柱,看他们热情洋溢地拍打非洲鼓,身上的音乐细胞开始雀跃,禁不住跟着鼓点的节拍摇摆舞动起来。随后他也买了一只非洲鼓,跟着张根柱开始学习。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自从学了非洲鼓以后,整个人变得精神焕发。过去他记性很差,自从学习打鼓后,因为需要记节奏、记谱子,他的记忆力竟然也被练好了。
魏秀成并不是被非洲鼓“治愈”的个例,非洲鼓欢快的节奏拯救了很多长吁短叹的老朋友,让他们爱上音乐、爱上生活。令张根柱引以为自豪的是,很多医生也表示:“打非洲鼓属于一种音乐疗法,在我们享受音乐的同时,可以舒缓心情、排解压力,还可以增加身体的协调性,对老年人非常好。”
有了医生朋友来“专业背书”,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了张根柱的老年非洲鼓队。对于老年人来说,你爱好什么,你的生活就是什么。张根柱很庆幸自己能成为一个小小的火种,帮大家点亮心中的音乐之光,引领大家爱上非洲鼓,用快乐的鼓点装饰晚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