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练拳的出汗问题

2022-11-01学坤

金秋 2022年14期
关键词:周身温开水技击

◎文/学坤

练拳时最好能出汗,这样可以疏通毛孔、疏通经脉,有利于血气运行。这里说的出汗,绝不是动不动就出虚汗,出虚汗是阳虚状态下的阴虚,是因为不能固汗所致。

练拳时哪个部位出汗了,出透汗了,就说明哪个部位的气血通畅了,汗毛孔打开了,邪气放跑了,毒素排除了。练拳虽出汗但不喘,表示你的运动量达到了,处于有氧状态。随着练拳的进步,周身动作越来越协调,汗液也由黏变稀、由咸变淡,这是提高体内血液循环和排毒质量的过程。

无论养生还是技击,练拳都要出汗,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出汗的程度并不一样。起初习练的两三年,因本身拙力较多,周身动作协调性差,出汗会多点。以后越练越进步,周身动作就会越来越协调,排出的汗就会越来越少。一般来说,练拳是否出汗和练习时的运动量有关,包括练拳时间的长短、练习时架子的高低、练习过程中的节奏安排。练拳不建议大量出汗,如果要领正确,练完后应该是身体微微发热,有通透的感觉。如果练拳多年仍是大汗淋漓,出汗量一点不减当初,就有可能是身体有了毛病或者练拳不得要领。且由于练拳层次的差异,出汗的效果,出汗的部位、多少也都不一样。

第一层次:锻炼气力的阶段,汗出在身体的大部,主要是颈部、胸部、胳膊、腿,还有一些病灶部位,比如说颈椎不适则颈部汗多,手腕不适则手腕汗多。这一阶段主要是因为犟劲、断劲、蹩劲多。如果有痰饮等实证,则汗液黏滞;体虚则练完之后大汗不止,要持续出汗半小时以上;肾虚则腿上汗黏滞,抬不动步。身体不健康的人是无法跨越这一阶段的,即使是武林高手,假如身体不适,该出的汗还是要出。

第二层次:胸、背汗多,其他部位汗水渐少。这一层次往往筋骨已经拉开,初具柔韧性,开始有轻灵之劲力,身体已经比较健康。此时养生效果极好,手脚移动则气血充盈,手心、脚心发涨,手心发热。这一阶段的练习者若有名师指点,则可以向技击方向发展。

第三层次:背部汗多,其他部位汗水渐少。此层次为养生的高级阶段,身体轻盈,精力充沛,睡眠深沉而少,容易入睡,没有失眠现象,在技击上则向着轻灵如化的方向发展。

第四层次:手脚汗多,其他部位无汗。此为最高境界,非十万遍以上套路锤炼之功不可达到。

前辈们说:“热成功,凉招病。”练拳之后全身出汗,身体自然发热,此为正常现象。练完之后,一小时内不宜用凉水、摸凉物,如果热身突然受凉则易患疾病。练功之人应忌凉、知保暖。

练拳出汗以后,不可用凉水洗、冷风吹,而应知守汗之法。出汗后,应该用干毛巾擦汗,不可贪凉用凉水冲洗,不可用电扇吹。汗毛孔张开时,如突然遇冷闭住,汗浊余毒会积于皮下,久则生病。汗出后要保汗,不但不要脱衣服,反而要穿上衣服,待全身汗自干后再以热水毛巾擦洗身体。此为守汗法。

汗后大量失水,应及时补水。然而马上大量饮水易成疾患。较好的方法是:早上练拳前先饮一杯温开水,以补一夜的身体失水;晚上练拳前,也应先饮一杯温开水;每次练功出汗后,不宜马上饮水,汗干后再饮半杯至一杯为宜。

猜你喜欢

周身温开水技击
漫散时刻
倔强
听一首歌
治胃寒痛
治胃寒痛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瓶子自己瘪了
罗汉拳秘传技击法(八)
传统技击五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