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视角下的西南联大光辉历史

2022-11-01辽宁人民出版社重点项目编辑室

全国新书目 2022年9期
关键词:赵明默契西南联大

◆文/辽宁人民出版社重点项目编辑室

本书是一部长篇纪实体小说,以并行的两条故事线索描写生活在当代社会中的西南联大后人,使其成为联结历史与现实的纽带,揭示西南联大前辈对后代的影响,以及后代对联大精神无形的守护与传承。内容虚实互补,时空交替转换,不仅强化了纪实体小说的形式,也在借助当代故事科普联大历史方面做出了新的尝试。

《百年默契:

跨越时空的西南联大》

赵明和 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2022.8/49.8元

赵明和

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传记文学《我的美国表姑:“圆顶房”下的今人与往事》,长篇纪实体小说《百年默契》。

西南联大的全称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而成,尽管只存在了八年时间,却培育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一百七十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那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历史宛若璀灿明珠,但与今天的读者尤其青年读者已经产生了一定距离,对此赵明和给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破题思路,那就是秉持开拓与创新的精神,将故事以小说的模式展开,西南联大历史相关的部分均为纪实,而当代生活与联一代的历史互相穿插,视角全新,写法独特,堪称开辟了西南联大题材的新领域。

首先,在描写角度上,《百年默契:跨越时空的西南联大》没有直接描写当年的西南联大师生,而是把笔触伸向了西南联大后代,把生活在当下的联二代、联三代作为一个文学群体形象第一次推到了读者面前。但它又不局限于联二代、联三代,凡是联大后人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带有来自父母辈的西南联大情结,通过他们引出联大的相关人物与历史事件更加自然而然和水到渠成,这个全新的角度体现了赵明和独到的眼光。

而由书中人物和故事引出的西南联大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与事件都感人至深,其中既有大事,也有细节,通过大事可纵观大局,通过细节能让读者触碰到历史的血肉,正所谓“在历史的顾盼中触摸前辈”。联二代、联三代成为了联结历史与现实的纽带,作者既是在呈现联大历史、传播联大精神,向年轻人科普抗战时期这所著名大学及其中的众多大师,以及大师们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也让人真切感受到了联二代、联三代身上对联大精神的血脉承袭。

其次,在表现形式上,《百年默契:跨越时空的西南联大》融汇了小说与写实两种体裁。生活在当下的联二代、联三代的故事属于虚构;由他们引出的相关联大历史则以纪实的形式描写,展示出的是真实史实。为了杜绝对历史的胡编乱造、力求真实,本书在正文后附上了几十处参考资料,所有历史、人物和事件均有可靠出处。这就有了现实与历史两个维度、两个时空,要想一面讲好虚构的现代故事,一面讲述真实的历史,难点之一是需要解决“摆故事”和“讲历史”如何无缝对接,以及如何将“摆故事”时用的小说语言和“讲历史”时用的写实性语言融为一体的问题;难点之二是常常需要暂时停下故事情节发展,去闪回历史事件和人物。如果写不好,就容易让情节变得松散,从而影响到长篇小说的带入感。但通篇读下来,赵明和以其强大的文字驾驭能力,对时空进行转换、交替,将虚与实相互穿插,圆融地解决了以上难题,读者甚至会在通过不时变幻的时空体悟现实生活与了解历史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别样的节奏美感。全新的表达方式使《百年默契:跨越时空的西南联大》最终成为一个融合了虚构与非虚构,沟通了现实与历史的别具一格的和谐文本。本书在表现形式上的成功探索也再次昭示了古往今来,文无定法,只要富于创新精神,思想上不囿于现有体裁、现有文本模式的桎梏,能达到“自圆其说”,那本身就不失为一种体裁。

再次,本书的内容容量相当大,在长达二十八万字的篇幅中,从叙事到对话的语言都简洁传神,无论现实故事还是历史事实都是干货,与那种“一粒米焖一锅饭”的长篇小说有明显区别;所叙故事时间上的跨度长达七十余年,空间从国内城市、云南小山村到美国波士顿、芝加哥,随着纵向时间的延伸与横向空间的铺开与拓展,至少呈现了四个层次的内涵:

第一层是相关的西南联大人物与事件。从这个角度来讲,本书是对西南联大精神的传播与弘扬,也是对西南联大历史的一种科普。

第二层是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并行的两条故事线索,以及令人欲罢不能的曲折动人的情节。比如可视为本书灵魂主线的一个爱情故事:七七事变爆发,国家风雨飘摇,全民抗日运动风起云涌,在西南联大就先后有一千一百多名学子弃学从军,走上前线以身报国。一位热血而理智的学子在即将告别校园、奔赴抗日救国战场的前夕,约会心仪已久的女同学,想表达爱慕之情。月光下的假山前,一对年轻男女学子面对面站着,一个是以身许国前想有所交代,一个是初次赴约忐忑矜持。然而,男同学既抱定牺牲的决心走向前线,想袒露心迹却被极可能是永别的事实所阻,他咬破嘴唇最终也没能说出心里话,女同学却为了护佑他的性命与安全而一直等待、守望……直到很晚,才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女儿。那个夜晚,那个时期的记忆成为了母女两代人心中永久的隐痛。这个故事在二十六章的总篇幅中只占一章,但在全书中却有着潜藏的深刻意义。

第三层是对婚姻、家庭、爱情、子女教育等问题的探讨,包括感情上的“拱桥理论”。作者的描写是渐进的、克制的、有分寸的,而且富有诗意。由于有了种种铺垫和情节准备,人物的情感变化以及最后的结局就显得水到渠成。

第四层是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但文学作品中似乎很少有人关注的默契现象。这种心灵感应的现象其实经常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或是人与自然之间。书中有多处描写了这种来自生活的默契,读来有魔幻现实主义之感,却又来源于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

以上四层的叠加,形成了《百年默契:跨越时空的西南联大》独特的内涵与意蕴,不仅充分体现了长篇小说应具备的内容容量和时空观,也使得本书面向的读者群体变得更加广阔。不管是十七岁就开始谈恋爱,既是学霸又上进、阳光、拥有独立思考精神的“联三代”汤楠,平和善良、博学睿智、七十出头还在追求“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老年应该像晚霞一样燃烧咆哮”的安志,还是人到中年肩负着工作、事业、家庭、自身追求的杨进、田振帮等一众“联二代”,老中青年龄层次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同龄人,并能照见自己的身影,引起共情。

猜你喜欢

赵明默契西南联大
体育学科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讨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三)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
爆笑心理学
西南联大研究的现状及反思
教养,就是两个陌生人之间的默契
离婚的理由
阴影
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