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书推荐

2022-11-01

全国新书目 2022年9期
关键词:朱鹮

《青瓷艺术史》

吴越滨 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22.3/120.00 元

吴越滨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景德镇陶瓷大学兼职硕导,扬州大学陶瓷艺术研究所所长。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库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理事,杭州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家,扬州市瓷画协会主席等。

该书以时间为轴梳理了青瓷的历史发展脉络,勾勒出青瓷艺术的发展轨迹、艺术概貌、审美特性等,使读者领略到青瓷背后所承载的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

原始青瓷是中国青瓷出现的最初级阶段,是人类最早创造、生产、使用和传播的手工瓷器。青瓷由原始陶器至原始青瓷的长期生产发展演变而成,它的产生、创造与发展有着从低级到高级的形成过程。

根据考古界发掘出的历史材料,大约在商代,我国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改进原料选择与处理、制作工艺程序、器表装饰施釉和烧成温度等工艺,把因烧制后釉色呈现青绿而带褐黄、玻化程度不高的初级瓷器称为原始瓷器或原始青瓷。原始青瓷的最初级阶段是东汉成熟青瓷前期的过渡阶段,出现的半瓷品称为“釉陶”“硬器”“原始瓷器”“原始瓷”“原始青瓷”等。本书为概念表述统一和规范理解,均称此类为“原始青瓷”。到东汉,原始青瓷获得完善后才发展成真正的成熟“青瓷瓷器”,简称“青瓷”。

从陶到瓷,经历了从无釉到有釉,从泥色到青色。这一根本性的变化发展大大激发了人们在生产创造、艺术品位及经济价值等方面的追求,进一步促进了陶瓷工艺的进步与发展。也使青瓷瓷器不断凸显艺术化装饰和美感质量,即工艺技法、艺术创作和艺术风格的达成成为可能。青瓷艺术指青瓷工艺品所持有的艺术风格的统称,包括青瓷在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烧制工艺及烧成后呈现的器面釉色、器形样式、装饰方法、题材纹样和文化内涵等。原始青瓷艺术样式与风格的产生,可追溯至夏代。夏代以前,中国社会还处在蒙昧时代。《礼记·礼运》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夏是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意味着中国社会进入了相对有序的历史时期,人类出现了有规则、有制度和有统治的社会文明。大约距今4000 年,居住在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的夏族部落已由原始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豫西和晋南一带为中心建立了以夏部族为首的初级奴隶制国家,历史进入夏商周时代。夏代从公元前21 世纪到公元前17 世纪,历时近500 年,创造了发达的青铜文明,青铜文化艺术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由野蛮时期进入了文明阶段。夏商周时代经历了约2000 年时间。其间,青铜器的艺术样式与色彩装饰等对诞生于商代的原始青瓷艺术风格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商代是在夏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不仅完善了奴隶制的国家机构和制度体系,同时也促使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了一大步。商代的农业生产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部门。桑蚕生产在商代也有了发展,在工艺艺术表现中可见一斑:不仅“蚕”“桑”“丝”“帛”等字常见于卜辞中,而且在青铜器艺术纹饰中,有头圆而眼突出、身屈曲做蠕动状的蚕纹,玉饰中也有雕琢得形态逼真的玉蚕。这些都反映了当时桑蚕业的兴旺发达,也为后来青瓷艺术性纹样表现提供了来源。商代酿酒业发达,铸造精美的青铜器和烧制白陶为酒器成为一项前景美好的行业。酒器在商代已有20 多种类型,体现出商人好饮的风气。

青铜器铸造业兴起,是夏商周时代文明的象征。因代替了资源稀少、难以冶炼的金银和玉石等材料,青铜被称为“金”,地位相当尊贵,只有国王和贵族才可使用。青铜器是权力的象征,主要用于宗庙和宫廷,如在祭祀礼仪时使用,也作为贵族的饮食器具和兵器。青铜器面饰上常有神秘慑人的艺术化兽面纹(如饕餮纹),象征神权的威严与神秘性;有时也可见到人面图案和各种动物的艺术形象,既是对动物的崇拜,更是神权与王权的精神体现。从青铜炊食器的发展来看,已有了煮食具和食具的分类,逐渐脱离了陶器形制的影子,其艺术造型、品种样式和艺术饰纹变化多端,对稍后出现的原始青瓷的艺术样式与色彩取向的定位起到了直接作用。

如果说汉代以前制陶业取得了辉煌业绩并完成了历史使命,那么从汉代开始的近千年岁月中,制瓷手工业成了人们施展才艺的巨大舞台。而这个舞台的中心,就是长江以南的越地。汉代陶器制造业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恢复了战国时期曾经中断的原始瓷和西汉烧成的低温铅釉陶。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过程,在越地先民们的努力实践下,人们终于在东汉时期烧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瓷器——青瓷。从原始陶器到原始青瓷再到成熟青瓷,由原始走向成熟,这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一项伟大发明,是华夏传统文化艺术的一次高光。

《正仓院:宝物与交流》

[日]东野治之 著 龚婷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8/79.00 元

[日]东野治之

日本奈良大学名誉教授,东京国立博物馆客座研究员,杏雨书屋馆长,日本学士院会员。研究方向为日本古代史、文化遗产史料学。著有《木简讲述的古代日本》《遣唐使》《正仓院》《日本古代史料学》《鉴真》《正仓院文书与木简研究》《货币的日本史》等。

大量正仓院的藏品来自海外,展示了当时以唐为中心的文化交流盛景。本书从多件宝物的材质、图案、铭文、工艺等关键元素出发,通过解读制造地、经手人及其进入日本的途径等信息,重现当年日本的对外交往与贸易史。

地下正仓院

昭和30 年代(1955 年-1964 年),奈良的平城宫遗址出土了大量古代文物,被称为“地下正仓院”。这个称呼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说平城宫遗址中出土了与正仓院藏品相似的物品,二是说遗址和其中文物整体上可以与正仓院相匹敌。无论怎么说,这都暗示了正仓院与这些在地下考古中出土的文物之间的关系。

当木简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大家才意识到正仓院中其实也藏有奈良时代的木简。但是谁也没想到,这部分木简只是那个时代被大量使用的木简中极少的一部分。在木简被大量发现前,正仓院的木简始终是一个孤立的文字资料体系,而木简就是正仓院与“地下正仓院”联系起来的缘由。

我对木简产生兴趣的契机来自一份习字木简残片。这几块残片都是从木简上削下去的文字碎屑,拼接之后能读出以下信息:

易断惜风景于也

惜风景于

滑稽权大滑稽

“惜风景”“滑稽”这类表达,看起来并不像是朝廷公文中会出现的内容,但可以看得出这几个字有被反复练习过的痕迹。某一天我打开了收藏于正仓院的《王勃诗序》复本,一行诗文在不经意间进入我的视线:“羁心易断,惜风景于他乡;胜友难遭,尽欢娱于此席。权大官骨(滑)稽名士,倜傥高才。”

这行诗文的内容和木简中的文字排列基本一致。若只是“风景”或“滑稽”这种词,一般文章里也不是见不到,但是木简中有“权大”二字,《王勃诗序》中也有“权大官”,这应该是一个姓权的官吏。两边都有这个人名是判定二者为同一篇文章的重要凭证,这些削下来的木简就是官吏借《王勃诗序》中的一段内容来练字的证据。

这篇《王勃诗序》现在仅有正仓院的这份传世。王勃是中国初唐的代表性诗人,写得一手好文章。“诗人”这个称呼给人一种生前多不得志的印象,但王勃完全不同,他少年因文才而成名,诗作有许多人花重金相求。他的诗风在8 世纪一度非常流行,反而是现代对他作品的文学性评价不太高。因为曾经是风靡一时的大文人,所以在他死后作品很快就被结集成册,有《王勃集》30 卷。

正仓院所藏《王勃诗序》应该是从《王勃集》中将诗序的部分单独抽了出来。唐代的官吏在开诗会的时候,会将作品结集起来并在前面加上序文。王勃因为很有名,经常会受邀参加这些诗会并执笔诗序。正仓院的《王勃诗序》卷轴使用了由色泽不同的染纸接续而成的纸,用欧体字书写,十分豪华。卷末写有庆云四年(707 年)七月的批注,通过这个可以确定抄写的时间。抄写于庆云四年的话,意味着除了佛教经典及其注释书外,《王勃诗序》是日本抄写的文字作品里最为古老的一部。在此三年前,大宝二年(702 年)出发的遣唐使返回日本,带回的最新书籍中很有可能就囊括了王勃诗集,而这一篇《王勃诗序》应该是从诗集中摘抄出来的。这么判断的理由是其中使用了大量武则天颁行的则天文字,包括创制于698 年之后的字。如果《王勃集》确实是从唐而来的话,那么能够携带其归国的就只有702 年的遣唐使了。仔细鉴赏《王勃诗序》原件可以发现,文中的“华”字只写了一半,笔画断在中途,全篇“华”字均有这个现象,并不是偶发情况。这个现象很早就有人指出,但没有给出具体解释。这种情况一般被称为“阙笔”,是为了避讳,多是在写字时减少字的笔画,通常表现在皇帝及其亲人的名讳之上。“华”字是武则天祖父的名讳。《王勃诗序》中出现“阙笔”十分正常,保留则天文字也毫不意外,是对诗集的一个忠实再现。如此真实反映武则天时代氛围的书法作品在传世作品中极为罕见。

王勃的诗集在奈良时代曾经是贵族和文人们追捧的对象。除正仓院传世的《王勃诗序》之外,在日本其他地方亦有自唐抄写的王勃诗集的残卷留存。《王勃集》被当时的人们所重视,并非因为它是名人作品集,而是因为它非常具有实用性。例如这篇被写在木简上用来练字的诗序,序中先介绍了举行诗会的季节,感慨众人聚在一起,然后称赞了诗会的主办人权大官。“滑稽名士”是指言谈灵活机变的有名望之人,这里是赞美权大官之意。奈良时代,各种仪式和行幸之后都少不了宴会,在这种席面上,贵族和文人们会根据场合创作一些汉诗或和歌并展示给众人。

这种时候,和《文选》等著作并列为范本的恰好就是王勃的作品。诗人们那种阐述内心精神世界的作品其实并不适用于这种场合,像王勃的作品这样使用华美辞藻的诗文才最适合拿来模仿。特别是像《王勃诗序》这类,借用起来十分方便,就像《怀风藻》中借句的实例一样,比较容易创作出那种看起来感觉还不错的诗文。

就像这样,一枚小小的木简可以讲述许多我们未曾了解的历史。但是倘若正仓院没能保存《王勃诗序》又会如何呢?木简中的“滑稽”和“风景”究竟是根据什么文献而来,或许就会成为永远无法解开的谜题。“地下正仓院”的价值,正因为正仓院宝物的存在才得到印证。正仓院的《王勃诗序》也同样因为木简记录的存在而让我们了解到它在奈良时代的影响,增加了对它的认识。

从整体来看,正仓院宝物和地下发掘出的文物之间确实异多过同,但是将二者综合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许多未曾知晓的古代历史。

《威尼斯史:向海而生的城市共和国》

[英]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 著 杨乐言 译

译林出版社/2021.6/168.00 元

[英]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

英国历史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曾在英国外交部任职。著作有《西西里史》《撒哈拉》《英格兰南部建筑》《威尼斯史》《拜占庭史》等,还创作并主持过约30部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

本书详细讲述了威尼斯从公元5 世纪建立到18 世纪末亡于拿破仑之手的历史过程,描绘出地中海沿岸千年的政治风云。

澙湖产生了威尼斯,并静静地环绕着它。在其周边地区,没有一座城市的环境能够保留如此多它诞生时的原貌。无论是从海上,还是从陆路穿过堤道,甚至是从空中抵达威尼斯的旅行者,在最初的威尼斯人为自己选择的平坦荒凉的茫茫水面,以及芦苇和沼泽之上极目远眺时,每次都会更强烈地被威尼斯最早的居民们开创的这份伟业以及他们的蛮勇所打动。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个有着约两百平方英里海水水域的威尼斯澙湖区,大部分地方水深不过齐腰,足够一个人涉水而过,然而几个世纪以来,沿着其中纵横交错的较深海峡,威尼斯航运业开辟出了前往广阔外海的道路。这片海域中众多沙洲星罗棋布,它们由布伦塔河、西莱河以及诸如波河和阿迪杰河一类更大的河流从阿尔卑斯山携带的淤泥冲积而成;数不清的标杆与木桩被成行插入砂质海床,用来标记肉眼不可见的要素——龙虾笼以及渔场,船难遗骸与缆绳,停泊处,浅滩,以及水上巴士定时往返于威尼斯城与离岛之间的推荐航线。不知为何,在任何光线下,澙湖的海水都显现出一种缺乏色彩的状态,它没有深邃到呈现出地中海中部那种鲜艳饱满的、天鹅绒般柔和的蓝色,也没有显现出亚得里亚海水域所特有的那种收敛的绿色。然而,当白昼渐短的秋日傍晚,水面在雾蒙蒙的低垂夕阳下仿佛油画般闪耀时,那景象简直美不胜收,以至于人们惊讶于那些着迷于他们壮丽城市的伟大威尼斯画家们,对他们周边环境产生的兴趣竟然如此之少。这与荷兰人对此可能产生的反应简直有天壤之别!不过话说回来,威尼斯画派的风格本质上是欢乐的,而澙湖所有的美展现出的是难以言表的悲哀。有人会提出疑问:有哪一个理智的人,会离开肥沃丰饶的伦巴第平原,身处这瘴气弥漫、沼泽遍布的荒地,在满是砂砾与茅草、消遣物仅有水流和潮汐的小岛屿上建立一个定居点,遑论一座城市呢?

这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因为只有一个足够有力的动机导致了这看起来极不合理的行动——恐惧。威尼斯最初的建造者们是一群担惊受怕的人。他们最初来自哪里无关紧要,或许他们来自伊利里亚,尽管有个同荷马一样古老的传说认为这些人是安纳托利亚人的后裔,他们的祖先在特洛伊覆灭后西逃至此。然而差不多在公元400 年,威尼斯的历史开始之际,在帕多瓦、阿尔蒂诺、康科迪亚以及阿奎莱亚等一连串罗马帝国沿亚得里亚海北部与西北海岸建设的壮观城市内,它的建设者们或许正享受着富裕优雅的生活,他们从澙湖获得食盐和新鲜鱼类,但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了。

如果有机会,这些人毫无疑问会继续这样的生活。然而在五世纪初期,蛮族铁蹄席卷而来。哥特人在他们的领袖阿拉里克的率领下最先到来,于公元402 年袭击了阿奎莱亚,并一路在伊斯特里亚和威尼西亚的富庶省份抢掠焚烧,震骇了意大利全境。城镇里的人们在蛮族到来之前纷纷逃散,去那些之前条件糟糕和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求庇护,这样一来敌人们就无心亦无力再去那儿追击他们。因此,来到澙湖内的岛屿上就是最明智的选择。逃难到那儿的人们相信,来自中欧内陆的野蛮人既缺乏船只,也欠缺海洋方面的知识,如果运气好的话,蛮族会忽视他们,转而将注意力投向大陆上更丰富、更诱人的战利品。他们是对的。之后的数年内更多批侵略者跟着蜂拥而来,间歇性地席卷亚平宁半岛,于是愈来愈多的逃亡者穿越海峡和浅滩以求安全。公元410 年,阿拉里克将罗马洗劫一空,十一年后,在公元421 年3 月25 日周五的正午,威尼斯这座城市正式成形。

威尼斯古老悠久的传说四处流传,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根据被当作传说来源的文件,威尼斯的建立更有可能离不开三位领事官的来访。此三人被帕多瓦派遣,要去里亚尔托的岛屿上建立一个贸易点。这个使节团很有可能曾经登上岛屿,甚至可能像文件中所断言的那样,建立起一座奉献给圣詹姆斯的教堂来庆祝此事。不过可以肯定,帕多瓦人没怎么试着继续进行早期殖民,然而对提供了如此精确得可怕的日期的岛民来说,要萌发出独立的主体意识还为时尚早。在五世纪前半叶,岛民中只有一小部分将他们自己视为岛上的永久居民。每当一波蛮族人的侵掠过去,大部分人就会回到他们的家园——或者说侵略者留给他们的断壁残垣——试图去重建旧的大陆生活。直到后来他们的后代意识到,过去的生活已不能重来。

《七个半导演》

赵荔红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6/88.00 元

赵荔红

散文作家,电影评论家。著有散文随笔集《宛如幻觉》《意思》《回声与倒影》《最深刻的一文不名者》《世界心灵》《情未央》,电影评论集《幻声空色》等。曾获“紫金·江苏文学期刊优秀作品奖——《雨花》文学奖”、林语堂散文奖等。

本书作者选取了世界上著名的八位导演——卓别林、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伯格曼、布列松、侯麦、罗西里尼、希区柯克为评论对象,对八位导演的个人生活简史和电影作品做了纵深的评述,基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透彻理解、扎实的文学艺术理论、电影史以及电影美学理论的同时,具有作者本人的主观判断:作为一个散文作家,讲究修辞,看待电影文本也有其独特的眼光和视角。

卓别林的电影具有怎样的魅力,能够让人反复观看而不厌倦?一些桥段、噱头,哪怕看过许多次,哪怕失去了噱头本身的新奇感,观众一样会喜滋滋地等待与那些噱头的重逢,在同样的桥段,爆发出同样的哈哈大笑,就好像一个戏曲票友,一听台上唱到熟悉的段落,就会打着节拍摇头晃脑跟着哼唱。换句话说,卓别林使了一些“巫术”(电影语言),激起观众的共鸣,产生一种“回声”效果。那么,他到底运用了哪些技艺或电影语言,又何以能在观众心中产生“回声”效果呢?

1.自然而然

卓别林在拍摄电影之前,早已是个技艺娴熟的喜剧演员。他五岁代母登台演唱,八九岁参加“兰开夏八童子”剧团巡演,十二岁到二十四岁间是一些戏剧团的签约演员,且已小有名气。与其说他具有表演天赋,毋宁说是多年的舞台经验令其技艺臻于完善。卓别林的逗笑是自然而然完成的,不带技艺痕迹。譬如在《马戏团》里,夏尔洛是一个搬道具的勤杂工,一个跑龙套、留用察看的实习演员,他很认真地搬道具,却由于笨拙,自然而然就将一切搞糟了;但他依旧很认真地完成一系列糟糕的动作,越认真越糟糕,他真诚地笨手笨脚,真诚地惊慌失措,动作变得滑稽、可笑、夸张。台下观众哈哈大笑,夏尔洛兀自真诚地很委屈很无辜……

《马戏团》中笨拙的勤杂工夏尔洛其实是该团台柱。卓别林借此剧批评戏剧舞台上的一些流行套路不过是些程式化的搞笑。他认为,好的喜剧演员不必遵循僵硬教条,应该松弛,即兴发挥,靠想象力取胜。一旦想象力衰竭,就无法达到喜剧效果。卓别林一生最恐惧的,就是无法逗笑观众。《城市之光》上映时,他躲在观众席,惶惶不安,“终于出现了第一个镜头,我的心快提到嗓子眼儿了。那是一个塑像纪念碑揭幕典礼的滑稽镜头,这个镜头引得观众们发出了笑声,而且笑声越来越高,最后变成哄堂大笑。听到电影院里回荡着的笑声,我的一切疑虑和恐惧都开始烟消云散。在接连放映了三本(一本的放映时间约15 分钟,三本就是45 分钟)的过程中,观众们的笑声一直没有间断过。我想哭,又忍住不跟着观众一起笑,我知道自己抓住了观众的心”。(《卓别林自传》)《舞台生涯》中的卡尔维罗把一生都献给了舞台,一旦无法逗笑观众,生命也就终结了。

卓别林的逗笑,滑稽而荒诞,却是符合生活逻辑的,他的想象力是扎根在生活土壤中的,脱离生活的搞笑就是他所反对的僵硬的套路与程式,不能感动自己,又如何能感动观众?观众没有能力说出的生活体验,被卓别林以夸张、荒诞的方式再现出来,明明他是在演戏,却是那么自然而然,让人感觉那不是戏,那就是生活。卓别林不过是个生活的细心观察者,只将生活细节放大,自有其滑稽可笑之处。观众哈哈大笑之余,重新触摸到生活本身,情感油然而起,会心而笑,这就达到了“回声”效果。而卓别林对生活之荒诞滑稽的描述,对人物行为的嘲笑,又往往是温暖的、善意的、节制的,有时还是悲伤的。

《凡尔杜先生》

2.机械的惯性与重复的可笑

一个常见动作,保持机械的惯性就会产生荒诞可笑的效果。《摩登时代》中,工人夏尔洛长年累月只做一个动作:在流水线上拿扳手拧螺丝,这个动作似乎已融进身体,成为下意识的惯性,哪怕机器已经停止。午饭时分,夏尔洛端汤盆的手无法克制地做拧螺丝动作,一抖一抖,汤全部抖掉了。夏尔洛发疯了,看到纽扣、螺帽,以及一切圆形之物,都要拿扳手去拧一下。卓别林令拧螺丝的动作保持机械的惯性,呈现出现代机器大工厂里的工人是如何变成一个机器零件。后来夏尔洛出狱,成为了餐厅侍者,收拾餐椅时将靠背椅反过来背到背部,他埋头机械地重复这个日常动作,椅子腿竟将他整个人围裹住,好似一个刺猬,这就很滑稽可笑了。《马戏团》中,警察与夏尔洛绕圈追逐,警察惯性地追着追着,竟越过夏尔洛,跑到他前面去了……此时,惯性地奔跑成了目的,而忘记了原本追逐是目的……周星驰的《功夫》也运用了这种惯性追逐的笑料,杨过、小龙女一骑绝尘,去追斧头帮的汽车,他们越过汽车,继续追下去……这是向卓别林致敬的桥段。

《寻子遇仙记》

另外,不断重复一个动作就会令其滑稽可笑起来。《城市之光》中的拳击赛上,小个子夏尔洛为了躲避强壮的对手,几场比赛中他有时躲在裁判后,有时跑到裁判前,有时又跟在对手后面,跳来跳去,不断重复的动作令人捧腹;当重复产生的喜剧效果行将消失之前,略略改变一下动作,重复来过,会激起新的高潮,笑声也就一浪接一浪地持续下去。《摩登时代》中,侍者要送烤鸭给顾客,却被拥挤的跳舞的人阻挡,几次三番送不过去,随着舞曲重复了几遍,每一遍略有变化。逗笑的高潮是,侍者千辛万苦终于端着盘子走到顾客桌前,烤鸭却不翼而飞——原来挂在枝形吊灯上了……拍电影前,卓别林在卡尔诺剧团扮演以失败的行动为笑料的滑稽演员,重复失败的动作,滑稽可笑,让观众捧腹,又能激发共鸣与同情。

动作原本是从生活中来,正因为是司空见惯的动作,每个人都会碰到,却往往忽略,卓别林通过机械的惯性,或有变化的重复,使动作夸张、变形,产生奇特的喜剧效果,观众哈哈大笑是惊讶、新奇,更多的是会心与共鸣,这就是“回声”效果。假如某个动作并非生活中熟知的,或是凭空构想的,观众没有会心之感,也就产生不了“回声”效果。

《这不是手艺,这是生活》

赵勤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6/66.00 元

赵勤

自由撰稿人。作品散见于《十月》《上海文学》等刊物,已出版散文集《重返阿瓦提》。

本书收录了作者精心挑选的18 位手艺人的故事。手艺的传承来自一代代人的坚守,这既是谋生手段的传家,也是民间精神的续写,因此比起手艺的细节和制作过程,作者更多地着力于记录传统手艺人在当下社会中的个体生存境况,展现手艺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何去何从的迷茫与思考,从而让此书具有“民间史”的性质。

“乐器王”艾依提·依明

五十多岁的艾依提·依明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和乐器打交道。小的时候是听别人弹唱,看爷爷制作乐器;少年时跟着爷爷学习制作乐器的技艺;青年时自己制作乐器,拿着做好的乐器到处游走、兜售;现在带徒弟,把制作乐器的手艺传给别人。从十五岁开始学习制作乐器,到如今四十几年过去了,艾依提·依明也记不清他做过多少个乐器了,只要是维吾尔乐器,他就都会做,都会弹。

艾依提·依明不识谱,也不认识字,做琴全凭感觉。从一截桑木开始,凿、雕、刻,每一道工序都仿佛有种神秘的力量支配着他掌握分寸,把握尺度,过了不对,不及也不对。那种力量引领着他,直到将一把琴做完,弹起来,音高合适,音色纯美。

虽然艾依提·依明已经被人们称为“乐器王”,但究竟一块桑木怎么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用到做琴上,共鸣箱做多厚才可以发出美妙的声音,琴弦要多长才恰到好处,这些都是不确定的。

因为一截桑木和另一截桑木有那么多不同,干燥程度,木质的紧实程度,甚至桑木的生长环境、承受的阳光多少都决定了做成琴后音色的细微差别。这些奥秘,艾依提·依明可以感觉到,却说不清楚。他像一个掌握了神谕的智者,却被神限制着不能泄露秘密,一切玄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相传三百多年前,加依村就有人开始制作乐器了,从艾依提·依明用来做乐器的那些工具来看,三百多年前的技术很可能原封不动地保留到了今天。

制作乐器最关键的是琴弦的音定得准不准,再就是共鸣箱的厚薄合适不合适,音色够不够好。别人做好的乐器,艾依提·依明拿起来弹弹就知道做得好不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因为他是先会弹乐器,再学会做乐器的。

如今每次家里来了买乐器的人,艾依提·依明并不吆喝和推销,他只是拿起自己做好的萨塔尔或者都塔尔,弹上一曲,有时候他弹的是轻快的曲子,有时候弹的是忧伤的曲子,至于究竟弹什么,就看当时的心情。大多数情况下,他自弹自唱一曲终了,人家还在音乐里神游,许久才醒过来,而后当即就掏钱买下了。

如果只算做乐器的材料钱,大约需要一百块钱,但做起来很费时间和精力。光是乐器上的装饰花纹就有几千个,要把那么多的装饰片片割下来,再插花一般地粘在乐器身上,粘好的黑白装饰物要形成花纹,那是维吾尔民族喜欢的菱形和花形等图案。那些装饰物多的乐器,需要裁剪、粘贴一万个左右,光是这一项就费时费力,没有耐心是做不到的。一般是由艾依提·依明的妻子做这个烦琐的工作,她耐心地把装饰片片一个个割下来,再按照花纹的样式一个个粘在琴身上。她是娴静、温和的,多少个有阳光的上午,她坐在窗前,低头认真地劳作着,细碎却快乐。别人都是用电脑刻花,或是把带花纹的纸贴在乐器的表面,但艾依提·依明坚持用手工雕花,坚持将那些装饰用的黑白塑料一个一个贴上去,虽然费时费力,但他说这样看着心里踏实、喜欢。以前这些工作都是他自己做,自从娶了妻子后,这些细致的活儿就交给她做了。她也是喜欢的,可以和丈夫一起完成一把琴,虽然烦琐,但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个从她看他的眼神中不难体察到。

艾依提·依明和三个徒弟一起做琴,再加上妻子专门为琴做装饰,一个月的时间最多也就只能做四把琴。现在手工做的琴,最贵的一把卖到三千五百元钱。一个月下来,除了给徒弟的工资、买材料的钱,艾依提·依明可以剩下三四千元,这样的收入在城市不算高,但在加依村却是让人羡慕的。

只要是村里有点文化又喜欢乐器的小伙子来找艾依提·依明学习制作乐器,艾依提·依明都会收下。教的时候他并不多说,只是做给他们看,一招一式自己琢磨。艾依提·依明就是这样跟着爷爷学会的,方法虽是一样的,但并不是每个来学习的人最后都掌握了制作乐器的技艺。很多人看了,也做了,但就是音品不准、音色不好听,也就自暴自弃了,不再来了。对于这样的人,艾依提·依明也不勉强。

《巴黎传:法兰西的缩影》

[英]科林·琼斯 著 董小川 译

译林出版社/2021.11/128.00 元

[英]科林·琼斯

英国历史学家,法国史专家,毕业于牛津大学,现于伦敦大学任教,曾在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巴黎第八大学、法兰西公学院等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任访问学者。著有《剑桥插图法国史》《凡尔赛宫》《微笑革命》《伟大民族》等十余部著作。

本书是一部巴黎通史,既包罗万象又妙趣横生。从罗马时代的“卢特提亚”到21 世纪的“大巴黎”,作为首都城市,巴黎的历史与法国的历史息息相关。作者以生动、诙谐的笔法,呈现了巴黎千余年的历史进程,勾勒出一幅幅迷人的城市生活图景。

对于一座在所需的250 万颗铆钉尚未有一颗敲定之前就受到法国文学和艺术大师们全面谴责的建筑,埃菲尔铁塔的质量惊人地好。负责铁塔建造的勃艮第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尽管它事实上是由他的同事努吉耶和凯什兰设计的——给那帮大师们写了一份激情似火的答复,声称他提出的这种新型美的建筑并没有违背艺术标准和历史惯例,而是超越了这两者。他指出:

是因为埃及那些金字塔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才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吗?……埃菲尔铁塔将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高大的建筑物,为什么金字塔在埃及具有令人钦佩的价值,而埃菲尔铁塔在巴黎却变成了丑陋与荒唐的话柄?

确实有些人十分讨厌埃菲尔铁塔。例如,J. M.于斯曼攻击它是一个“毫无价值的蜡烛台”,一个“浑身是洞的固体栓剂”,但是埃菲尔同时代的人和后代子孙们纷纷来铁塔参观。铁塔落成于1889 年博览会,仅这一年就有200 万人参观该铁塔,其中包括威尔士王子、八位非洲国王、托马斯·爱迪生、莎拉·伯恩哈德和“水牛”比尔,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佳宾跋涉1710 个阶梯,来到300 米高的铁塔顶端。巴黎春天百货公司独家获得了建塔所剩的边角余料,用来制造许多微型埃菲尔铁塔,作为纪念物卖给游客,结果使铁塔的形象遍布全法各地。到了21 世纪初,来埃菲尔铁塔参观的人数已经接近2 亿人。

尽管毕沙罗是埃菲尔铁塔著名的坚决反对者,但法国大多数画家还是几乎立刻表示愿意来看看铁塔。例如,早在1889 年铁塔落成当年,修拉就来参观过,1890 年来参观的著名画家还有卢梭、希涅克,夏加尔、德罗内、郁特里罗、杜菲、谷克多等也步其后尘。诗人们也纷纷来访,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前线服务的纪尧姆·阿波利奈尔创作了一首主旨为抗击德国的诗歌,用的就是埃菲尔铁塔式的排列方式。阿波利奈尔的姿态表明了一个事实,即埃菲尔铁塔是巴黎城市的一个无与伦比的纪念物,巴黎所有著名的纪念场所无一可以与之相比拟。在这方面,巴黎圣母院与埃菲尔铁塔十分相近,尽管巴黎圣母院的宗教功能使它超出了巴黎反教权主义的目标界限,但它事实上出自技艺精湛但默默无名的劳动者之手。埃菲尔本人将他的铁塔称为“300 米高的旗杆”,三色旗在塔顶飘扬。埃菲尔铁塔的形象,从绘画、诗歌、图片、电影到各种各样的纪念品,都让人想起巴黎而非整个法国。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埃菲尔铁塔就是巴黎城市的化身。

埃菲尔铁塔超越了艺术标准,也超越了所有实用功能的概念。最终,人们发现了它的一些其他用途:1908 年,人们在塔上竖起一根无线电杆,后来又建了一根电视信号杆;它的顶端是军事观察点;它还被用来做巨大的广告板和气象观察站。然而,埃菲尔铁塔的这些实用功能都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代替,因此,铁塔在这方面的所有意义和目的都不那么重要,它的工程设计本身就是它的最高成就。与埃菲尔铁塔同时期开放的英国福斯大桥也是如此,除了它本身在建筑史上的荣耀和地位外,这座桥至少还承担了从河口一岸到对岸的交通运输,有所不同的是福斯大桥的建筑过程中有大约100 人死亡,而埃菲尔铁塔建筑工地仅有一人重伤。

作为一个出色的旅游景点,铁塔还超越了旅游行业的陈旧观念。评论家罗兰·巴特指出,游客在塔上无可探求,塔上一无所有,除了巴黎,事实上在塔上什么也看不到。人们在埃菲尔铁塔上不仅可以俯瞰巴黎全景,而且可以领略巴黎难得一见的空中轮廓。难怪莫泊桑在塔中餐馆用餐时说:“这里是巴黎唯一一个看不到铁塔的地方!”

铁塔缺少实用性,为了赋予它实用意义,人们发起了带有补偿性的寻求。埃菲尔曾对自己克服巨大困难之后创造了这个人间奇迹而倍感自豪,而铁塔对人们提出的挑战则引起了更加乖张怪僻的挑战。1905 年,人们举行了爬塔比赛。1912 年,有人乘降落伞从埃菲尔铁塔上跳下。1923 年,有人骑自行车从塔上下到地面。1926 年,有人试图驾驶飞机从埃菲尔铁塔腿下穿过,结果失败,但这种试验在1945年取得了成功。1954 年,有人使用登山技术攀登埃菲尔铁塔。1983 年,举行了骑摩托车上塔比赛。1987 年,又举行了骑山地自行车上塔比赛等等,不一而足。

20 世纪初,雕刻家雷蒙·杜尚- 维永把埃菲尔铁塔称为“超人兴奋之梦”,由于它明显缺少实用性,所以增加了更多的幻想性。铁塔曾经被喻为许多东西——烟花、油井井架、避雷针、昆虫等。在阿波利奈尔的诗中,塔如同照顾巴黎这个羊羔的牧羊女一样,这种比喻令人想起巴黎城市的守护神热纳维耶芙,她有时被描述为在照看绵羊。另外,从下面仰望塔身,尤其是在诗人看来,它的第一层酷似怪异的骨盆,这表明埃菲尔铁塔超越了性别之分,正如它超越了美,超越了实用,超越了历史,超越了观赏,超越了一切。

《弦动秋水:刘建鸣散文集》

刘建鸣 著/东方出版社/2022.5/68.00 元

刘建鸣

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中文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昌平县,在人民广播站和县委宣传部做过编辑、记者和专职新闻干事。1986年调至北京市委农村工作部。1988年11月调入中央电视台总编室,2004年获高级职称。著有《电视受众收视规律研究》和诗集《镂空的岁月》。

本书是一部述说人生感悟、反映时代变迁的散文集。作者化身向导,偕同读者品尝乡愁的滋味与童年的趣味,追忆特殊的岁月与不凡的经历,体会人间的温情与世间的道理,从童年到老年,从农村到城市,人生旅程中的点点滴滴在百余篇文章中被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

采桑与养蚕

采桑养蚕在南方司空见惯,但你知道北方人也养蚕吗?听说过北京城里几乎家家户户养蚕的趣闻吗?我就经历过。

记得1968 年,我上小学三年级那会儿,居民楼里除了盛行养鸡,还一度兴起过养蚕热潮。有一天,马路边的小贩向众人出示一张纸,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小点点,像是粘在纸上的芝麻粒儿。小贩说,这是蚕卵,过些天就能变成蚕宝宝,蚕宝宝会吐丝。后面的内容小贩不用说我们也知道,因为语文课本上讲汉语拼音时,其中“s”的发音旁边就配有一张蚕吐丝的插图。老师说,蚕丝可以织成丝绸,夏天穿在身上非常凉爽。

小朋友们围拢来,有的从口袋里掏出几个钢镚儿,凑钱购买;我身上没钱,回家翻出积攒的零钱,返回来也买了一张。

我们兄妹三人把这张纸放在一张板凳上面,时常观察动静,终于有幼虫从“芝麻粒儿”中钻了出来,一条、两条、三条……所有的幼虫几乎在同一时段都钻了出来。我们把事先准备好的桑叶放到它们身边,如同刚刚出生的婴儿寻找妈妈的乳头一样,这些小东西与桑叶有着天然的联系,几片碧绿的桑叶顷刻被啃光。从此,我们的“噩梦”开始了,每天天不亮就得上山采桑,将带着露水的桑叶放在嗷嗷待哺的幼蚕身边,大人们才去上班,孩子们才去上学、上幼儿园。

长大之后的某一天,我和发小儿阿霞聊天,她家也养过蚕,在外头窗子上爬得到处都是。

“记得我们养蚕要用桑叶,但不可能天天去摘,我们就好几天摘一次,不是泡到水里边,而是弄一个盘子,把桑叶一片片叠好,上面盖一块纱布,每天往上喷一点儿水。我把桑叶都放在洗澡池子底下,然后每天拖出来喷点水。你家是把蚕放在方凳上,让它在上面盘着吐丝;我家是放在窗户上。

“上小学时,我们班一位同学住在八宝山村,我跟她去过八宝山摘桑叶,采蘑菇。一次,天下着小雨,山上人很少,我跟这位同学在山上走,突然从树林里出来一个男的,他抓住了我。我问:‘你干吗?’然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就走了。我觉得那个男的肯定是个坏人,后来我们再也不敢去了。

“她家也有一些蚕,头上有一个‘王’字,吐丝特别多,我就从她那里交换了一些。我记得那种蚕好粗啊,又特别大,但是吐出的蚕丝结成的蚕茧略呈黄颜色,原来是桑叶采光了,只好喂它榆树叶,于是蚕茧就变黄了。榆树到处都有,实在不行就摘点榆树叶给它们吃。那个时候还好,树上没有打药,蚕吃了榆树叶也没问题。”

养蚕的人家多,桑源有限,附近八宝山上的桑叶采光之后,父亲带我到数里之外的老山去寻找桑树。山坡上有成片的松树林,小桑树却仅有几棵,嫩嫩的叶子上带着露珠,我们如获至宝,采摘下来装进挎包,今天的蚕宝宝不会挨饿了。

当然也有断粮的日子,四周的桑树叶都被采光了,我们就采柞蚕喜欢的柞树叶充数。无奈蚕宝宝灵敏度高,面对这些叶面粗糙、味道异样的叶子避而远之。眼看着它们忍饥挨饿的样子,一群孩子铤而走险,决定到红土山去碰碰运气。

红土山在田村一带,距离我家有三里地,山上有驻军,山坡上有一个偌大的院子,四周有铁丝网围着,一棵高大的桑树就在院子里面。我和几个小伙伴将铁丝网撑开一个洞,一个一个钻进去,蹑手蹑脚地跑向那棵桑树,刚摘了几片叶子,就被人发现了,吓得我们落荒而逃,我刚刚从那个铁丝网窟窿钻出来,追赶的人恰好赶到,衣襟差一点儿被他扯住。

蚕宝宝已经饿了两天,当我把采来的几片桑叶放在它们身旁的时候,几十只小蚕撒了欢儿地吃起来,一会儿就吃完了。采不到桑叶的日子里,我们只好拿莴笋叶子充数,蚕宝宝也许是真饿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吭哧吭哧地吃起来。渐渐地,蚕宝宝长大了,开始吐丝了。我和妹妹、弟弟就蹲在方凳旁边静静地看它们吐丝。小小的躯体居然能够吐出那么长的丝,简直太奇妙了。

按说,桑蚕正常的饲养方法应该让其“作茧自缚”,可是我家的蚕由于放在方凳上,几十条蚕宝宝吐出的丝在方凳表面织成了一张二尺见方的蚕茧。

次年春天,蚕茧里面的蛹变为蛾子,蛾子破茧而出、甩卵,蚕卵又生成小蚕,长大后又开始吐丝,如此循环往复。有诗云:

作茧自缚自有因,冬眠蛰伏待春临;

春蚕到死丝方尽,悄然蜕变遁世隐。

养蚕的过程不仅让我了解了桑蚕生长、蜕变的全过程,而且使我体验到了采桑的艰辛,领悟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的深刻含义,进而认识到许多人生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渐渐长大,由一个懵懂贪玩的顽童成长为一个求学上进的翩翩少年。

《听见故乡:鹮莺啼处记乡愁》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组编

科学普及出版社/2022.8/98.00 元

本书从我国鸟类多样性的“小切口”切入,展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大主题”和“大纵深”,全景呈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画卷。书中精选涵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 余种典型、珍稀中国鸟,从鸟鸣鸟影、鸟事趣闻、鸟类保护典型案例等入手,唤起人们心中对乡愁的记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以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共情。

险失去,永珍惜

中国曾是世界上唯一有野生朱鹮分布的国家,而当年也只在陕西省存有,所以朱鹮是最具陕西特色的代表,当选陕西省省鸟实属众望所归。生活在秦岭南麓汉中盆地的朱鹮,与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并称“汉中四宝”,这四种珍稀动物诠释了作为“中华聚宝盆”的汉中盆地无比优越的生态环境。而作为“四宝之首”的朱鹮更是被选为汉中市市鸟。

朱鹮

朱鹮与陕西省的不解之缘可上溯至20 世纪。在20 世纪以前,朱鹮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广泛分布。它有着洁白的羽毛,艳红的头冠,然而环境恶化、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自身繁殖能力弱、抵御天敌能力弱等原因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到20 世纪70 年代野外已无朱鹮踪影,只有日本的笼舍里还存活着十余只朱鹮。因此,人们把挽救朱鹮的最后一线希望投向日本对朱鹮的拯救项目。尽管科技人员配备了最好的饲养繁育和监控条件,采取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方法,但始终没有繁殖成功的例子。朱鹮在日本、苏联、朝鲜三个国家被宣告灭绝,这种美丽的大鸟在中国也一度不见踪影。人们都认为,朱鹮这个物种可能已经灭绝了。

1978 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受国务院委托组成专家考察组,在中国境内寻觅已经失踪了20 多年的罕见鸟类野生朱鹮。若没找到,则要向国际鸟类学界如实说明在中国朱鹮已绝迹;若找到了,则要研究下一步如何保护。鸟类专家刘荫增接到这个任务后,寻遍曾有朱鹮分布的燕山、吕梁山、大别山等地,始终未能发现朱鹮踪迹。即使专家考察组扩大了搜寻范围,在历史上出现过朱鹮的省份实施“拉网式过滤”,并发动群众协助寻找,依然没能发现朱鹮。朱鹮真的绝迹了吗?

刘荫增决定前往采集到朱鹮标本的地区复查,这是最后的希望。1981 年5 月,刘荫增第三次来到秦岭深处的洋县。有一次,在县电影院插播朱鹮幻灯片后,有人说见过这种鸟,刘荫增喜出望外,一路追寻。终于,他在海拔上千米的姚家沟见到了朱鹮!

秦岭,这座连通中国东西、和合中国南北的山脉,成为了野外4 只成鸟和3 只幼雏的最后庇护地。发现这7 只朱鹮后,以“就地保护”为工作思路,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临时保护站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设立,工作人员通过守候观察、投食喂养、应急救护,逐步积累起保护朱鹮的经验。1985 年,李福来在北京动物园突破了朱鹮“迁地保护”中的饲养、存活、繁殖的三大技术难关,人工饲养从巢中掉落的雏鸟,繁育出朱鹮的后代,为朱鹮的繁育保护奠定了基础,并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朱鹮人工繁殖种群,为极其濒危的朱鹮自然种群的恢复带来了希望。

在树枝上休息的朱鹮

一路走来,朱鹮保护专业力量在不断加强。从

在巢中的朱鹮

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临时保护站到洋县朱鹮保护观察站正式成立,从升格为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到设立省级朱鹮自然保护区,直至 2005 年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朱鹮保护体系日渐完善。

留住绿水青山,换回金山银山

人与鸟之间并非一直都是和谐的,也曾有过矛盾。20 世纪80 年代,7 只朱鹮重现踪迹,为拯救与保护这一珍贵鸟种,给朱鹮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一道道保护朱鹮的紧急措施很快出台。

洋县发布紧急通知,实施“四不准”:在朱鹮活动区域内,不准狩猎,不准砍伐树木,不准使用农药,不准开荒放炮。限制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和化肥令不少农民有抵触情绪:“不打农药,怎么杀虫?”为了呵护朱鹮,农民种地耕田不再用化肥、农药,改用诱虫灯灭虫,庄稼相应减产。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竟是一个新的契机。近40年的坚守让洋县积累的“绿色存量”释放出“经济增量”,洋县逐步探索并率先走上了生产有机农产品的道路。如今,洋县打造出了“洋县朱鹮生态有机产品”品牌,多种农产品获得有机认证,并被评选为首批“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之一,有机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保护朱鹮使洋县得到了回报,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秦岭生态保护等一项项“大动作”滋养了朱鹮所需的湿地、森林两大生态系统。留住了绿水青山,哺育了朱鹮,也换回了金山银山。

《染墨的指尖:近代早期欧洲的书籍制作》

[美]安东尼·格拉夫敦 著 陈阳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9/118.00 元

[美]安东尼·格拉夫敦

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普林斯顿大学Henry Putnam 校级特聘历史学讲座教授,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普林斯顿大学人文学术委员会主任。师从著名史学家阿纳尔多·莫米利亚诺,专研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化史,书籍与阅读史,19 世纪之前的学术史和教育史等。著有?、、等多部作品,其中《脚注趣史》《时间图谱:历史年表的历史》等已出中文简体版。

本书追溯了17、18 世纪的人文主义文本研究方法的转变,探究神学争论对16 世纪学者所产生的、既是支持也是制约的影响。作者在人文主义传统与智识创新,文本学习和工艺知识之间,手稿与印刷品之间,建立了全新的联系。

校对哥白尼的著作

探究校对实践——比如通读某位伟大学者的所有书信——可以引申出另一个故事。1543 年,精明的纽伦堡印刷商约翰内斯·佩特里乌斯(Joannes Petreius)推出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作者身在远方又疾病缠身,无法亲自监督这本书的出版印刷,因此他只提供了底稿,校样由富有出版和印刷经验的格奥尔格·约阿希姆·雷蒂库斯(Georg Joachim Rheticus)和安德烈亚斯·奥西安德(Andreas Osiander)进行审读。同许多校对者一样,格奥尔格·约阿希姆·雷蒂库斯也是印刷商佩特里乌斯的代理人,为其搜寻新的作者和手稿。他们没有让这本书原封不动地出版。在19 世纪《哥白尼全集》出版后,文献学家们发现佩特里乌斯版的细节与其存在数百处差异。当然,他们设法还原了哥白尼本人所写的文本。除了修改文字以外,还有大量更深层的改动,有些改动记录在随附的几册勘误表里,有些则是在佩特里乌斯的店里用笔修改的。不过,文献学家们没有注意到的是,这些修改事实上是对书本的改进。就科技类书籍而言,这一点相对容易确定。其中很多修改想必出自哥白尼本人之手,他一定是在提供给印刷商的现已不存的书稿里进行修改的。而另一些则是——如今看起来应该很明显——校对的结果。

奥西安德有一处格外激进的修改一直为人所诟病。哥白尼相信自己发现了关于宇宙的真理,他将所呈现的成果视为对现实世界的客观描述。这种理念让他的书对自然哲学和天文学的总体结构提出了直接且激进的挑战。而奥西安德为这部作品添加了一篇匿名人士致读者的序,其中声称哥白尼在书中阐述的只是一种“理论(theory)”而非“真理(truth)”,是一种旨在引出讨论的“假设(hypothesis)”。通过这种方式,序言为本书的激进思想提供了缓冲。从1543 年到今日,奥西安德的做法令无数哥白尼的仰慕者勃然大怒。雷蒂库斯扬言要收拾他,并且真的将他和佩特里乌斯告上了法庭,只是没有胜诉。在16 世纪末和17 世纪初,约翰·开普勒(Johann Kepler)、威理博·斯涅尔(Willebrord Snell)和其他人发现了这篇序言收入书中的经过,他们在给书作的评注里记录了自己的愤慨之情。他们不无道理地认为,奥西安德的做法完全与哥白尼明确表达的意图背道而驰。

然而,奥西安德的决定有利于让哥白尼的著作顺利流通。《天体运行论》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尖锐的批判,有些审查机构曾试图查禁它,至少曾试图阻挠它的销售。但除了在伊比利亚遭到一定程度的封禁外,它从未真正成为严格镇压的对象。欧文·金格里奇(Owen Gingerich)曾对数十份保存下来的书稿作了仔细检查,这一简单却至关重要的做法表明,这本书不仅得以在市场上销售,还吸引了许多读者,他们在书中空白处写满页边注,令哥白尼的著作成了标准版文本。正因如此,到了16 世纪末,哥白尼学说已经像从盒中逃出的巨灵一般,再没有任何镇压行为能将它打回盒中封印起来,即便是对伽利略的迫害也不能。

就其行为来看,奥西安德的做法的确胆大妄为。即使放在文艺复兴时期校对方法的大背景下,此举似乎也有争议——一位渺小的人将自己的小心强加于一位比他伟大得多的人。但这不失为校对者在实践中付出的一种谨慎而巧妙的努力,而且,学界在16 ~17 世纪也不乏类似的做法。校对者是一幅如今正在消失的时代画卷中的人物:在那个时代,作者期待他们的印刷商或缮写者改善自己交付的作品。同样是在那个时代,很多作家都将自己的作品视为合作的产物,而非个人的成果。在数个世纪里,校对者一直充当着作家与读者的中间人。他们不仅是现代文献学家的遥远先驱,也是为打造重要作家的作品而付出了巨大努力的现代编辑的遥远先驱。在20 世纪的美国,T.S. 艾略特(T.S.Eliot)、托马斯·沃尔夫(Thomas Wolfe)、F.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和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的作品都经过博学友人的重塑,其中大多数是文学界的专业人士。所有这些作家的成功都有提出修改意见的校对人员的一部分功劳。在作者身份和编辑活动流传千年的历史上,许多有力的线索贯穿始终。这些事实在学术史——学术编辑史——上所引发的后果仍有待全面研究。但有一点很清楚,每当作者对文稿编辑、教授、编辑或代理人大发雷霆时,每当编辑抱怨作者无法欣赏他们的劳动时,他们都在重演一场深深植根于古典传统的戏剧。

[英]艾玛·米切尔

作家,设计师,博物学家和插画家。同时,她也是一名杂志编辑和自媒体人,乐于分享自己的手工艺作品和对大自然的日常观察。她经常在《卫报》《乡村生活》和知名手工艺杂志《莫莉手作》上发表文章,并出版过两本书,在大自然心理治疗领域颇有影响。

《大自然治好了我的抑郁症》

[英]艾玛·米切尔 著 张馨文 译

四川文艺出版社/2022.5/49.80 元

在这本艾玛的手绘笔记里,她记录了自己一年的野外观察,详细记载了大自然是如何神奇地影响了她的情绪。让我们追随她的脚步,踏上一条条小路,寻找花草树木的芬芳,欣赏在大自然里的神奇发现,开启一场心灵疗愈之旅。

我走出小屋,每年此时的阳光都十分温柔,有一种流动的质感。初霜为绿草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结晶,清晨的空气十分清冽,略微刺鼻又令人愉悦。树林间飘荡着腐叶和泥土的香气,甚至有点诱人,最后一批燕子就要飞离。秋天来了。

安妮是一只10 个月大的小勒车犬,我从动物救助站领养了它。它是我散步的好伙伴,有一身太妃糖色的毛发,四肢细长,喜欢奶酪,热爱森林。如果早餐后我忙着工作无法脱身,它就会不开心地呜咽,叼着牵引绳在客厅里跑来跑去,然后把鼻子塞进我的双手和键盘间,阻止我继续打字。安妮特别喜欢和我一起早上出门遛弯。在树林里,我悠闲地观察瓢虫,或者拍下树篱边的窃衣,它在一旁不知疲倦地巡逻:检视有松鼠打闹的树木,嗅闻麂子穿过树篱的地方(动物穿行后在树枝和树丛中会留下小缝隙),衔起落叶,翻啃烂苹果。安妮完全融入到树林中,好像被自己的狼类祖先所附身,它汲取着每一种气息,尽可能让自己的身体沾染上这些气味。

今年10 月初的天气就像5、6 月份那样,暖和到可以穿短袖,在树林里散步时,阳光普照,温暖如春。这反季节的晴朗天气使我的情绪高扬,阳光拨弄着我大脑中看不见的神经递质转盘,调节着情绪,让我深感愉悦。森林如此美妙,每天我都愿意早起到这里散步。

树林深处的林间小径通往一片空地,一片蓝盆花用蓝紫色照亮了枯褐的草丛。年初时,黑矢车菊花丛中有许多蝴蝶和蜜蜂,现在花丛已经凋谢,黑矢车菊剩下的花穗看起来像小松果,上面的木质鳞片相互交错,令人赏心悦目。

漫步其间,有时候只想单纯待在林中,但更多的时候我总是特别想去收集、拍摄和记录所发现的东西。今天我有种强烈的冲动想要画一些松果,便带了一些回家。

当我和安妮穿过空地时,看见修剪过的草地上有一闪一闪的光亮,原来是几十只条斑黄赤蜻聚集在一起,似乎是在草皮上方翩翩起舞。当它们跳跃旋转时,翅膀就会反射光芒并闪烁。这场景像仙境一样美,我特别想把它保存下来,到冬天时拿出来回味。但手机镜头捕捉不了它们的舞姿,我只好停下脚步,静静欣赏几分钟,努力把这邂逅的美景铭记在脑海里。回家后,我查阅了关于条斑黄赤蜻的资料。这种蜻蜓哪怕到11 月底也十分活跃,它们喜欢在林地里捕食小虫子,秋天可以看到它们交配的场景。我确实曾见过四五只在花穗上方像“调情”一样地跳舞的蜻蜓,不过我很好奇它们在什么地方产卵。后来我想起,就在离它们交配地十几米远的地方有一处放羊场,旁边有一个小池塘,它们应该就是在那儿产卵了。在我的印象中,蜻蜓的求欢舞是森林里秋天来临的信号,每年10 月我都会找寻这小小的奇观。

10 月,大部分树木在落叶之前,会停止制造树叶中的叶绿素。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元素,当它们被树木分解吸收后,叶子本身自带的颜色成分就会显现。每年此时,森林和公园里都是一片橘黄,这主要源自树叶里的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花青素也在秋天开始合成,所以一片红、橙、黄之中,偶尔会出现粉色和紫色。春夏时节,欧洲卫矛、山楂、栓皮槭和樱桃五彩斑斓,争奇斗艳。而当天气转凉,景致变得单调和荒芜后,这些植物又揭开了一层面纱,露出另一种色彩。

树林里有一个地方,位于两条小路的交叉口,路边有一片欧洲卫矛,它们的落叶在林地上绘出一幅精美、昙花一现的拼贴画。10 月的欧洲卫矛叶颜色美得失真,许多叶子呈现出亮丽的紫红色,有些则是淡雅的浅黄色,还有一部分是两种色彩拼接在一起,中间的分隔线十分明显,还有一些几乎淡到看不出颜色。就像蜻蜓起舞的画面一样,我也想把这些颜色刻进脑海——到了单调的1 月,我就可以不时地回味。用不了几个星期,乡村景致的色彩就会变得十分单一。就好像在沙滩上收集海玻璃和贝壳一样,强烈的本能驱使我收集这些鲜艳的落叶,我便捡了一些带回家。

当人类探索新环境、寻找新资源的时候,大脑会释放神经递质多巴胺,产生一种短暂的兴奋感:“收获的喜悦”。这可能来源于古人类的狩猎采集生活。对人类祖先来说,如果发现了一片结满果实的沙棘林,或者一大片野草莓,意味着可以补充大量热量,直接关系到生存。因此,一旦发现野果,人类就会积极采摘,并带回居所进行储存。反过来,每当觅食有所收获,都会刺激大脑产生奖励机制,促使觅食成为习惯。

我收集欧洲卫矛叶子时感受到的喜悦,很可能就是这种古老反应的遗传。不管收集落叶带来的积极情绪与进化论有何关系,我很清楚的是它调节了大脑中化学物质的平衡。因此,我喜爱漫步在色彩明丽的落叶边,吸收它们抵抗抑郁的魔力。阳光如此温暖,只消几分钟,五彩斑斓的落叶就能让人心情大好,我甚至能品味出这种情绪的甜美。

《收集德国好时光:小镇生活风物记》

[德]洪莉 著/华夏出版社/2017.1/49.80 元

[德]洪莉

1982 年从辽宁大学化学系毕业后任教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1991年旅居德国,后成为德国《华商报》记者、编辑,以报道德国新闻、华人社会,采写中德交流、德国政治经济及文化为己任。合作出版有《在德国我们这样上中学》《小镇德国》《北威州的华人世界》等书籍。

作者将德国小镇18 年的生活好时光收集起来,汇集成一本小镇生活风物记,记录了德国小镇的民风民俗、与德国邻居的友好交往、新鲜的生活琐事……近距离呈现德国人的日常,他们不再如同印象中的严谨和刻板,而是生动鲜活,热情知足并快乐。

投钱拿货全自助

德国不产大米,麦子为主要农作物,面包养活了祖祖辈辈的德国人。除了面包还有一种食物对于德国人来说必不可少,那就是土豆。德国人大多酷爱吃土豆,就以我先生沃夫冈为例,他是两天不吃难受,三天不吃烦躁,四天不吃就不管什么山珍海味一概不碰,一定得煮一锅土豆才心满意足。

几百年的时光里,德国人早已把土豆当成干粮,种植出了不同口感和用于不同做法的各个品种。任何超市都有土豆卖,且非常便宜。德国人偏爱国产土豆,因为德国农作物不上化肥不打农药。我家老沃更挑剔,只买农庄土豆。我们小镇的哈曼斯(Hammans)家族农庄产的土豆是他的最爱,他对这个农庄产的土豆的味道赞不绝口。

哈曼斯农庄在镇外原野中,后院是农庄人自己居住的花园别墅,四周围着大片大片的土豆田,一派悠然田园风光。农庄景色大都如此,倒也没什么稀奇,但他们家卖土豆的方式特别新奇。

农庄老式山墙下有个小红木房子,里面的木架上摆着装满土豆的牛皮纸袋,小黑板上写着价钱:2.5 公斤/ 袋/ 2 欧元(合人民币约15 元),5 公斤/ 袋/ 3.5 欧元。另一侧的台子上放着农庄养的鸡下的蛋,墙上贴着价格:1 个/ 0.2 欧元,10 个/ 2 欧元。这价格在德国本地就是一个小冰淇淋球的价钱,可这些都是质量上乘的纯有机食物。最让我感慨的是墙上挂着一个小铁匣子,上方写着“食物拎走,钱扔进去”。是的,你没看错,东西任你拿走,钱随你投入,无人看管,外面也没人监控。

在现代商品社会,有这样一个真实的田园小木屋,随意放着农家土产,随你挑选,凭你自觉。如此被人信赖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这个小木屋里没有人不投钱入匣,就连闪过一丝贪念都会为自己的龌龊思想倍感羞愧。

哈曼斯农庄的土豆确实好吃,他们选择优良品种,施农家肥,凭着几代人的敬业精神精耕细作,收获的土豆不经历水洗工序,而是将泥土震掉。老沃水煮土豆时向来带皮煮,因为土豆皮中的维生素含量最丰富。他最拿手的土豆料理是将土豆洗净后带皮竖切四瓣,用橄榄油和孜盐粒小火煎黄。他的这道带皮煎土豆风靡了我们的中国朋友圈,顺便也把中国朋友们“培养”成了农庄土豆的粉丝,以至于哈曼斯农庄的小木屋墙上不但出现了汉语赞言,还有中华美女与土豆的合影。这是老沃的“杰作”,他将我们四个买土豆时的即兴合影打印出来,配上“中国美女购买享誉德国的莎蒲森地下苹果”的注释贴在木屋墙上,照片十分醒目,这幅有趣的“广告画”让农庄主人和其他客人惊叹不已。

贵族也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随着几百年的时代变迁,工业、商业日益发展,而传统的农林业却日益衰落。我在“开放日”活动听了古堡女主人一通抱怨般的介绍才知道,令人羡慕的古堡贵族家族原来也有一本难念的经。

她说:“现在农产品越来越难经营。就说我们的果园吧,政府不允许打强农药施化肥,只能实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没有影响的举措,这确实有利于空气、土壤和健康,但成本很高,需要很多的资金投入。还有那些鸟类,成群结队地飞来啄食果子,按理说它们也吃不了多少,可恶的是它们偏偏在这个果子上啄一口,又到另一个果子上啄一口,被啄破的果子就会钻进虫子烂掉。早年间插上个稻草人还管用,可现在的鸟简直比人还精,根本不理会稻草人。天上的要防,地上的也要防,那些野兔子总来啃果树干磨牙,我们得把树干下部刷上石灰再用麻绳缠牢。以前掉在地上的果子我们都雇人收起来削干净,用来做果酱。现在人工费太贵,不拣了,就留给鸟儿和动物们吃吧。

“农业靠天吃饭,不下雨就得人工灌溉。现在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不得不打更深的井,用更大马力的抽水泵,这些新型农业设备都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当初我们的爷爷因为喜欢土地而继承了农庄园,结果现在属我们最辛苦。经营农业需要劳力,可我们家几代男丁都不兴旺,到了我们这代只有四个女孩,没有男孩,而且四个女儿没有一个对农业有兴趣。两个大一点的女儿在国外读大学,两个小一点的女儿也说长大了就离开古堡做别的事情。没人愿意继承古堡,所以今后会怎么样我们也不知道,说不定哪一天就交给国家了。”

这个家族在森林旁有幢古老的小猎宫,一直破旧不堪地孤零零立着。前几年听说被两个男子租了去,修缮了一番当了居所。其实,我一直暗地里喜欢着那栋古朴灰暗的小小的猎宫,喜欢它那沧桑破旧却仍然遮挡不住的庄重气质,欣赏它那份久经岁月风霜磨砺的淡定从容。每次路过都情不自禁地幻想着,我要是有钱就把它买下来。

在外人看来庄重气派的古堡,原来还有这么多的麻烦,现在我明白了这个古堡女主人为什么会看起来像个“农妇”。古堡贵族人家的四口人我算全见过了,和普通的村里人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只是,小村人住在自家的房子里,他们住在自家的城堡宫殿里。大家都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元宇宙的本质:人类未来的超级智能系统》

蔡恒进 蔡天琪 耿嘉伟 著

中信出版集团/2022.7/66.00 元

蔡恒进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著名空间物理学家,人工智能伦理学家,触觉大脑假说原创作者,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书从哲学视角切入,探讨了人类意识向元宇宙的迁移以及元宇宙未来发展的三重境界,展示了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交互与协作的全新可能性。通过阅读本书,对元宇宙感兴趣的读者以及想进一步探索元宇宙的参与者将能理解元宇宙的本质,明白如何判断元宇宙的价值,了解元宇宙的发展趋势。

元宇宙的发展遵循

意识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

2021年4 月10 日,上海交通大学携手《科学》杂志发布了“新125 个科学问题”——《125 个科学问题:探索与发现》。其中,人工智能领域的第七问是:“量子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脑吗?”神经科学领域的第十一问是:“有可能预知未来吗?”这两个问题可以理解为探讨意识或未来的发展是否具有确定性。

量子人工智能能否模仿人脑,关键之一就是能否解决量子技术与人类意识之间存在的视角差异问题。现代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柏拉图、爱因斯坦、图灵等巨匠的贡献,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理论具有全能视角的特点。在此深远的影响之下,我们在制造和训练机器时,或多或少会体现出全能视角。让机器模拟人脑,意味着视角必须转换。生命不是按照物理世界或者概率来走的,而是主动的选择,且往往走的是很小概率的路径,用全能视角是无法看清生命视角的主体性的。我们明明不是上帝,却非要让我们设计的机器成为我们假想中上帝的样子,这在某种程度上无异于缘木求鱼。

从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形成的意识世界包含了情感、伦理、道德、审美等内容,这些意识片段对主体而言真实存在,会影响主体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方式,主体甚至会据此改造物理世界,而这些意识片段是无法完全物理还原的。量子计算机很难具有很强的自发式的主观性,这也是目前量子人工智能无法模仿人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换一个角度来看,只有当意识或未来具有足够的确定性和可计算性时,广泛且长期的模拟才具有意义。马斯克认为意识是可以计算的,理由是人类很可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模拟矩阵中,就像电影《黑客帝国》描绘的那样:世界是层层嵌套的,我们生活的这一层很可能是由更高一层的、全能视角的智能模拟而来的,高层级的智能比我们聪明和强大得多,具备技术手段来模拟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只是我们目前还不具备完全的信息和足够强大的计算能力,也无法得知自己在模拟矩阵的哪一层。在这种具有确定性的假设条件下,对未来的长期模拟才可能有意义。

然而,这个世界里的不同个体、组织,在不同时间、场景下存在非常多的可能,这些可能又组合形成更多的复杂细节,从生命视角而言就是有无穷多的分叉。在这种情形下进行长期的完全计算,其实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我们在思想实验中当然可以通过平行宇宙等理论进行各种可能性的讨论,但实际上,一旦从大量的可能性中完成选择,鞍点就成为确定点,并且这一选择会成为新的因子,继续影响未来的进程,而之前做的全局模拟又要考虑新的影响因子,然后再来一遍。真实的未来是一次次的选择及其影响叠加的结果,而不是计算出来的必然结果。歧路亡羊可以看作一个例子:每一个岔路口都需要进行选择,羊即使之前选择了一个方向,也很快会面临新的选择。当岔路足够多、情形足够复杂,羊就会陷入迷途,我们也无法预测羊究竟在哪里。因此,长期预测既没有意义也不切实际。

还有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图灵机。量子人工智能要想模仿人脑,最终依然是要以某种机器为载体来实现的,而图灵机的机制相当强大,一切计算几乎都可以视为图灵等价,比如目前的量子计算机就可以视为图灵等价,而图灵机的框架性基本上不允许自由意志的存在。

那么,这里又有矛盾之处:一方面,我们接受的计算、理论、机制是图灵等价的,并没有自由意志存在的空间;另一方面,我们作为人类个体,一直认为自己拥有自由意志(甚至是强大的)。如果意识、自由意志不是图灵等价的,那么机器是否无法模拟或实现类人智能呢?我们不妨彻底跳出来看待图灵机与机器的关系。图灵机是一种理想的机器状态,严格根据指令进行操作。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生产制造出来的计算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灵机,它们一定会因为某些因素宕机或发生错误,比如内存溢出、硬件松动或老化、寻址错误等,不可能保证永远按照指令运行下去。正因如此,现实中的机器超越了图灵机的限制,反而有了模拟类人智能和变成超级智能的可能性,甚至可能产生个性、主体性和自由意志。

我们想要更深入地理解元宇宙,就需要将元宇宙和物理世界(包含经典物理世界和量子世界)、意识世界进行比较。这里的意识世界包含柏拉图讲的艺术世界的内容,物理世界就是物理学方程规定的世界,暂且不争论它的真实性或实在性。元宇宙对应意识世界,是意识世界的抽象化、坎陷化,我们觉得它会更理想、更简单、更本质,但是它实际上是我们意识世界的一端。这一端非常重要,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意识世界,也会影响我们和物理世界的交互,决定我们怎么理解物理世界和改变物理世界。

《100 种时间管理的小方法》

[加]奥利弗·卢克·德洛里 著 孙锦甜 译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3/58.00 元

[加]奥利弗·卢克·德洛里

作家,作曲家。他的多本著作被翻译成12 种语言,在不同国家出版发行。

本书从工作时间、私人时间和美好时光三方面出发,用简短轻松的文字、易于操作的方式、被证实有效的方法,搭配有趣的插图,道破时间管理的100 种小方法,帮助读者告别拖延、提高专注力、提升效率,让时间更富价值。

《海军大院的小娃娃》

保小姨 著/希望出版社/2022.5/22.00 元

保小姨

本名保红漫,1967 年出生于北京。法律系毕业,从事广告、少儿环保等工作,属于“野驴”一族。

本书记录了一位小姨讲给小外甥女的、与她自己生活有关的、海军大院的孩子身上发生的故事。她们一起跳皮筋、玩拐、拔根儿、看露天电影……是一个时代部队大院小朋友生活的写照。

跟着姐姐去上学

浇浇,你上小学之前都是上幼儿园,你知道我上小学前天天都是跟着谁去哪儿吗?我呀,都是跟着你妈妈去上学,因为那时候幼儿园特别少,上幼儿园是一件挺困难的事。像我这样爸爸妈妈都上班、家里没人照看的小朋友,就只好跟着你妈妈一起去上学。那时,你妈妈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

海军大院里的学校那时叫“七一学校”,中学和小学是一体的,不像现在,中学和小学都分开了。

你妈妈上课的时候,我可以跟着她们一起在班里旁听。我跟一个叫傻薇薇的女生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但是我们两个没有课桌。

“傻薇薇是谁呀?”

她是一个智力有障碍的同学,一天到晚安静地坐在位子上,咧着嘴笑。当时的学校是可以让这样的孩子跟正常的孩子同在一个班里的,她比她们班同学大好几岁,因为腿脚不利索,不能自己上学,需要有同学每天负责接送她。你妈妈特别爱学雷锋做好事,在我们住的楼里净帮邻居搬煤、打扫楼道,所以她就承担起了带傻薇薇上学的任务。每天早晨,她都去傻薇薇家接她,拉着她的手带她上学,放学的时候再把她送回家。

在教室里,我没傻薇薇那么乖,不会一直老老实实地坐在座位上,而是经常猫着腰在班里的座位间窜来窜去,负责替你妈妈跟他们同学传个橡皮呀铅笔什么的。

老师当然看得见我了,但是只要我猫着腰走,静悄悄的,老师就知道我还是怕他的,也就不管我了。你看,那时候的学校还是挺宽松的吧, 容许弟弟妹妹跟着哥哥姐姐旁听。

跟着你妈妈上学的那段时间刚好是夏天,游泳课她们也带着我一起上,但是我不能下水, 只能在岸上看着她们游。

可我傻看着多没意思啊,你妈妈跟她的几个好朋友就想出一个主意:她们把救生圈、水球一类的玩意儿递给我,再让我帮她们远远地抛到游泳池里去,然后看着她们一帮人拼命地游过去抢。

有一次,你妈妈她们光顾自己乐了,我等不及她们把水里的救生圈递给我,就自己探着身子去够那个漂在池子边上的救生圈。可就在手指头尖儿触到救生圈的一刹那,我只觉耳边一片寂静,眼前冒出一串串气泡和一条条大腿——我一头扎进水里了。

等我再听见游泳池里一片欢声笑语的时候,看见的就是你妈妈她们几个女生全都吓傻了的表情。据说,是你妈妈她们那个当年做过跳水队员的班主任女老师眼疾手快一把把我捞上来的。

上岸后,我被你妈妈劈头盖脸一通教训:“谁让你自己跳下来的!你会游泳吗?! ”可我是不小心掉下去的,真不是自己有意跳下去的。

你妈妈的同学还在旁边直夸我:“嘿,你妹妹可真勇敢!”但是浇浇,这样做是很危险的,你可千万不要学着做这么危险的动作哟。

浇浇你说巧不巧?等我上小学的时候,你妈妈的班主任又做了我的班主任!

噢——是吗?你妈妈上次带着你去参加同学聚会了啊,她们班同学都把你当成我啦?他们还以为你妈妈又带着小姨去聚会啦?哈哈哈,太有意思了。

《波兰经典互动科普书》(工具篇+动物篇)

[波兰]卡塔日娜·巴耶罗维奇 著[波兰]尼科拉·库哈尔斯卡 著 绘乌兰 吴俣 译

台海出版社/2020.12/498.00 元

[波兰]卡塔日娜·巴耶罗维奇

波兰图画书作家、插画家、摄影师、DIY 艺术家。曾做过十余年的平面设计师工作,后来开始参与插画设计。出版过多部童书,尤其是好玩有趣的创意玩具书。

本书由波兰科普名家精心设计,从独具匠心的认知角度出发,变被动为主动,颠覆了传统的绘本架构。作品内容轻松多彩,风趣幽默,集故事、知识、互动和体验于一体,能够锻炼孩子们的注意力、洞察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地球不能没有动物”

林育真 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20.9/250.00 元

林育真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动物生态学及动物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撰写、译著及参编图书26 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2 篇。曾先后获得国家教委、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德国菲律普大学、哥丁根大学研究基金的资助,多次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和科研学者公派赴德国实施并完成多项国际合作科研课题,成果多次获奖。

本系列图书是山东教育出版社精心打造的“科字当头”的原创动物科普图书,首辑入选的十种动物分别为大熊猫、大象、老虎、狮子、孔雀、长颈鹿、长臂猿、大袋鼠、天鹅和企鹅。每册重点介绍一种动物,包含百余张珍贵高清动物图片,全方位还原动物在大自然中的生活场景。

《一起玩水吧》

[法]蒂费娜·乌迪哈吉斯 著 张晓明 译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2.6/68.00 元

[法]蒂费娜·乌迪哈吉斯

法国手工艺术家,为世界各地的小朋友出版过多本艺术手工类图书。她做手工的视角与众不同,通常涉及科学、自然等多个领域,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本书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为小读者打造的一本和水有关的艺术手工图书,文字流畅,通俗易懂,内容设置有一定的创新,带给小读者一些相关的知识启蒙和思维训练,符合少儿阅读和亲子阅读的心理和习惯。

《生命演化中的基因智慧》

王友华 崔艳 刘博 著 猫九 绘

科学普及出版社/2022.6/49.80 元

王友华

中国农科院生物所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管理、科学普及等工作。著有科普作品《基因变迁史》,主编、参编著作8 部,发表科学普及、科技管理等相关论文18 篇。先后主持基因科普、知识产权、大数据分析等项目3 项,参加科技项目3 项。

本书作者在轻松有趣的绘本中将复杂的基因问题化繁为简,讲述基因在生命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沿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脉络层层递进,引人入胜。被排除在生命全家福中的病毒、“英姿飒爽”的绿藻、侵染甘薯块根的细菌、吃塑料颗粒的细菌……都会在人类世界过去和未来的画卷上留下深刻的一笔。

“小恐龙大冒险”丛书(全10 册)

法国赛博传媒集团 绘著/寿司君 译

北京出版社/2021.10/203.00 元

寿司君

本名刘萍,毕业于谢菲尔德大学,现从事公众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推广普及工作。

本丛书中的每一本都有一只可爱的小恐龙作为主角,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历经有趣的冒险故事,在探险过程中了解世界,认识自我,领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朱鹮
朱鹮要在杭州西溪湿地安家啦
我是世上最可耻的叛徒
中国朱鹮在日本首次产卵
中国让“朱鹮飞回来了”
朱鹮保护旧事
朱鹮保护旧事 谢丽成
让朱鹮回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