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民间戏曲到国家级非遗:黄梅戏的嬗变与发展

2022-11-01纪志晴

人文天下 2022年8期
关键词:黄梅戏剧目艺人

■ 纪志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讲话中提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揭示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是文艺工作者的追求。”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们对美好生活及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文化理念、审美情趣不断更新,使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传统戏剧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时代的变迁、社会发展的演进等都在影响社会风尚,不断推动文化的转变。

一、活力源泉:黄梅戏的民间性

黄梅戏,也称黄梅调、采茶戏、花鼓戏、茶篮戏或二高腔,是安徽地方戏剧种之一,在安庆及其周边的县乡(如太湖、怀宁等地区)广为流传,其内涵丰富,形式活泼,是农民在进行采茶等农业活动时哼唱的民间小调。从民间小戏到本戏,从乡村“草台”到城市“舞台”,黄梅戏不断吸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活态发展。

(一)从简单小戏到完整本戏

黄梅戏的早期发展始于18 世纪末。起初,黄梅戏是受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影响,融合自身特点而形成的歌舞交融、情节对话丰富的节目。之后,受“花鼓”“花灯”等影响,生活小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主要表现农村手工业者和农民的某些生活状态,内容紧贴农民日常,富有生活气息。通过广泛利用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吸收借鉴成熟剧种的有益成分,如青阳腔等,黄梅戏逐渐充实自己,拓宽表演形式,唱调柔和优美,没有呆板的表演程式,从而更具活力。

小戏的日益成熟为本戏的萌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串戏”作为过渡形式,将内容或题材相近的单折戏串联起来演出,丰富演出内容,是一种特殊表演形式。再者,本土民间流行的说唱艺术也是黄梅戏本戏产生与发展的助推器,为剧本创作提供素材的同时,还影响了其整个演唱艺术的发展。此外,黄梅戏充分吸收青阳腔和徽调中有益于自身发展的积极成分,并与实际相结合,在舞台艺术、剧目创作、表现方式等方面进行革新,形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戏曲剧种,其剧目创作数量丰硕、种类繁多,“鄂东南、皖西南、赣东北的黄梅戏、采茶戏艺人习称‘大本三十六,小出七十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味道。

(二)从乡村“草台”到城市“舞台”

黄梅戏的转型大致在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时期。早先,黄梅戏民间业余班社发展较为繁荣,戏曲创作文本简单而富有生活气息。当时的人们热衷戏曲,戏园、戏台等随处可见,戏曲市场繁荣。势如破竹的发展劲头使黄梅戏在辛亥革命前就形成了对安庆古城的“包围”。后来,由于军阀混战,农村经济、文化等发展失衡,安庆周边的一些农民、手艺人等被迫进入市区谋求生存,黄梅戏也随之入了城。1926 年,经由葛大祥帮助,四散流动的黄梅戏艺人在安庆市吴越街中兴旅馆聚集,使黄梅戏首次在城市“舞台”演唱。1931 年,“新舞台”和“爱仁戏院”落地安庆,为黄梅戏在安庆市的发展提供了固定的展演场域。据史料记载,黄梅戏也多次登上上海等地的舞台,凭借自身优势不断拓宽演艺市场,因其具有独特的泥土气息而备受欢迎。

黄梅戏从乡村“草台”迈向城市“舞台”时,与评剧、沪剧等戏曲形式碰撞,使黄梅戏艺人大开眼界,让他们意识到职业化、专业化才是其长久发展之道。同时,黄梅戏也因民间特性而拥有广阔的展演市场,在拓展市场的同时,不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开拓艺术视野,扩大黄梅戏影响力,在赓续发展中迸发活力。

二、“戏改”中黄梅戏的嬗变

新中国成立至今是黄梅戏的繁荣时期。安稳的生活环境、持续的经济发展等为社会文化革新奠定基础,思想宣传、社会进步等的需要为“戏改”埋下伏笔。地方戏曲因其文本内容简单易懂、演唱方式轻松活泼、传递思想易被民众接受等,而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1951 年颁布的《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明确了“戏改”主要围绕改革思想,发挥戏曲艺人的作用;改革内容,严格审定剧本剧目;改革管理,规范戏曲演艺组织管理制度等展开。安徽也积极响应全国“戏改”的号召,使黄梅戏在政府政策与改革的导向下,逐渐完成时代的嬗变。

(一)革新思想: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改革戏曲艺人

“没有艺人思想觉悟的提高,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艺术观和人生观,要想进行戏曲改革工作是不可能的。”因此,“戏改”首先强调对艺人进行思想革新。为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黄梅戏艺人的革新,安徽开展了系列工作。1950 年8 月,“皖北行署举办首届暑期戏曲研究会,对传统剧目进行审查改编,并为戏曲改革培养骨干成员”。1952 年7 月,在合肥举办的“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改变了黄梅戏演艺人员的尴尬地位。“通过戏改政策学习和黄梅戏的多次演出,改变了新文艺工作者对这种‘旧戏曲’的看法,并爱上了这个剧种。”同时,为使戏曲艺人更加具有责任感与荣誉感,黄梅戏艺人被收编为事业单位演员,可获得干部身份,极大地改变了艺人的身份地位。

在思想改革中,改造了戏曲艺人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社会责任感等,也逐渐改变了黄梅戏艺人的整体形象,打破了既往人们对艺人的偏见。他们不再是被鄙夷的社会底层“戏子”,而是新社会新剧团的戏曲演员,获得新的被社会大众认可的身份,拥有平等的社会身份,并由此激发了黄梅戏演员的爱国主义思想,调动其文化创作与戏曲传承的积极性。

(二)规范管理: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戏曲演艺组织管理制度

管理方面,摒弃不合理的制度与弊病,如养女制等,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在黄梅戏规范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强调政府在黄梅戏院团的主导地位。新中国伊始,黄梅戏业余班社在农村兴起,但当时的黄梅戏班子大都是季节性的半职业性班社,艺人大多在农闲时才集中起来唱戏。为满足民间文化发展需要,丰富民众文化生活空间,陆续建立国营黄梅戏剧团。各级国营剧团的建立与民间演艺组织相呼应,观众与演员的双向互动使黄梅戏观演市场充满活力。1953 年4 月,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使黄梅戏真正成为“皖剧”,并正式确立了具有现代化特点的戏曲艺术体制。据《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史志(1953-2003)》记载,在建团初期,便沿用了文工团队体制,有较规范的组织机构与运作管理模式。

通过规范演艺组织管理制度,极大肃清了旧有规制的弊病,黄梅剧院团被纳入国家文化部门,以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再是受压迫剥削性质的“养女制”“经励科”等制度引导的“草戏”,也不再是民间自负盈亏、“居无定所”的“草戏班子”,黄梅戏演艺组织有了被社会认可的新身份。固定的演出场所,国家财政全额拨款支持工作,进入体制内,等等,这些举措改善了戏曲演员的生存条件,为黄梅戏进行展演创造了安稳的环境,进而为戏曲市场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三)改革内容:以社会主义文化为蓝本整理编制剧目剧本

内容方面,注重对剧本剧目和舞台上旧的有害因素、不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分等进行整改清除。“黄梅戏对本剧种的传统剧目进行了整理、改编,同时出现了新编历史剧(包括民间传说)和表现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戏。”其表达的感情“或是对民间苦难与不幸的诉说和哀叹,或是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均富有浓厚的乡村韵味。为落实“广泛搜集、记录、刊行地方戏、民间小戏的新旧剧本,以供研究改进”的指示,自20 世纪50 年代初,展开了搜集、挖掘和记录黄梅戏传统剧目工作。期间,三十六本大戏、七十二折小戏被全部保存,并“按其本来面目于1958 年编印为《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共十册,内收大戏三十九本,小戏八十四出(包括三个‘串戏’的单出)”。此外,改编戏曲方面,强调戏曲剧本剧目的内容从实际出发,呼应社会发展状况,满足民众的文化审美标准。如陆洪非改编《天仙配》时,首先考虑如何将旧戏剧改编成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新戏剧,老戏本宣传宿命论、因果报应,却不及新剧中人民追求现实美好生活的感染力强。

以社会主义文化为蓝本,归纳整理黄梅戏剧本剧目,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改编部分剧目,极大丰富了黄梅戏的内容文本和表现方式,创作了众多优秀的具有现代性的经典作品。“戏改”过程中,黄梅戏与时俱进,愈加贴近民间生活,符合民众审美情趣,在自我更新中实现活态传承与发展。

总而言之,通过20 世纪50 年代“戏改”的推进,以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为指导,以革新思想、规范管理、改革内容等为主线,戏曲演员的身份得以被认同,演艺组织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化,剧本剧目内容整理编制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等,推动了黄梅戏完成自我嬗变。

三、非遗视域下黄梅戏的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推进,民众可选择的内容愈加多元,而传统戏剧未能及时跟上社会发展节奏和民众审美情趣转变步调,曾一度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 年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于2004 年加入该公约,之后非遗保护理论在国内的传播“打破了戏曲界由来已久的‘惟创新是举’的观念”。黄梅戏作为我国五大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于2006 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黄梅戏源自民间,汲取民间力量实现活态传承与发展,经由“戏改”完成自我嬗变,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阵地,进入非遗视域后,以新的身份——传统戏剧类非遗,走进新的发展阶段。以黄梅戏为代表的传统戏剧类非遗具有独特的文化基因,是地域文化符号的动态表达,是城市文化特性的差异性体现,也是国家文化形象的具象展示。充分挖掘传统戏剧的价值,深度释放地方戏剧与社会发展张力,是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的互动。

(一)承载文化记忆,活态更新自我

传统戏剧类非遗是地域集体记忆的载体,也是地域文化的动态符号。民间性是黄梅戏的活力源泉,以黄梅戏为代表的传统戏剧类非遗应在承载地方文化记忆的基础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断更新自我,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民众的审美情趣。“戏曲要想抓得住人心,最直接的策略其实只有一项:‘接连编出能贴近现代人情思又能配合时代节奏步调的新戏!’”如安庆市编排的新剧《老支书》,借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基层默默奉献的支部书记的故事,贴近民众生活实际,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

非遗保护中,“‘戏以人传’的实际操作理念基本上被贯彻在戏曲的传承、发展工作中”,黄梅戏的活态发展离不开其动态性传承。当前,“非遗进校园”是传承非遗的重要路径,也是拓宽非遗传承广度与深度的有效举措。该举措将传统戏剧类非遗的传承融入学校教育,使学生具象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延续传统戏剧的文化记忆,发挥青少年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有选择地培养传承人的同时也孕育着潜在受众。例如,安庆创新“戏曲进校园”形式,推出了黄梅戏校园课间操,背景音乐突出了黄梅戏经典剧目、唱段音乐元素,将戏曲身韵程式化动作融入课间操。通过学校创新性传承,拓宽传统戏剧传承面,将青少年纳入其中,推动传统戏剧传承结构向年轻化发展,以激发更多人探寻传统戏剧的热情。

(二)凝聚文化气质,融入城市建设

传统戏剧非遗凝聚了地方文化气质,是地方风俗、审美情趣等的生动表达,具有丰富的价值,而“对文化遗产价值属性引导和转换的过程,即是对城市文化资源的资本赋值过程和对城市整体的意义重构过程”。以特里·N.克拉克(Terry N.Clark)为代表的新芝加哥学派提出的“场景理论”,强调不同生活休闲设施的不同组合形成的场景传递出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舒适物”——各种资源的充分挖掘是推动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借此,黄梅戏作为“文化舒适物”是民众自我表达的方式,而黄梅戏博物馆、剧团等作为物质载体反映了地域风俗、民众意趣等,是城市气质的具象表达。

非遗视域下,借助场景理论分析框架,全面整合文化舒适物——传统戏剧类非遗资源,基于黄梅戏博物馆、剧团、学校、广场等设施的不同组合,营造“黄梅戏文化”场景,构建传统戏剧社区生活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形塑社区居民的认知。赋能黄梅戏非遗,使其融入城市建设,采取跨界融合的“展演+”模式,多方位、多形式拓展社会传播与社会传承,扩大传统戏剧类非遗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促进城市文化更新发展。

(三)激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多元化日益推进的今天,要保持自身发展活力,增强文化自信,构建中华文明话语体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我国大力探索新时代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努力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通过溯源中华文明,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黄梅戏等传统戏剧类非遗不仅是地方文化的凝聚呈现,也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是文化自信在新时代的具体表达。

黄梅戏也具有凝聚人心、提高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等作用,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承载着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等责任,是展示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载体。对于黄梅戏等传统戏剧而言,将新时代思想精神内化吸收,不断更新戏曲剧本剧目创作,从民间汲取养分,将地方文化与非遗价值有机结合,将地方戏曲与国家文化建设有序连接,更新文化表达方式,传播中华文明等,是深度释放地方戏曲活力与挖掘非遗时代价值的良好互动路径,有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

结语

黄梅戏的民间性是其活力源泉。从民间戏曲到国家级非遗,经过“戏改”,黄梅戏走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序列,优秀戏曲艺人的培养、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及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剧本等,是黄梅戏在“戏改”中嬗变的具体表现。蕴含独特文化基因的黄梅戏在国家政策改革导向中不断自我更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深刻展示了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与地方戏曲传承发展良性互动的时代意义。

对于黄梅戏的未来,时白林先生给出了建议,要在不断吸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发展:“第一条,做忠诚的传统继承人;第二条,为人民的发展需要;第三条,多与中青年交流,不是不要老年人,但是也要把中青年拉进来;第四条,千万不要忘记每个人。”此外,非遗视域下,黄梅戏应积极承担历史使命,在扬弃中活态传承与发展,从民间来到民间去,深度释放非遗价值。

猜你喜欢

黄梅戏剧目艺人
了不起的黄梅戏
浅谈安庆地域文化与黄梅戏传承发展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黄梅戏曲课
朝三暮四
优秀剧目进校园
艺人指数Top10
花灯艺人
淘气包弟弟
继承传统 创演新剧《齐王田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