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优化策略研究
2022-11-01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李海瑞姜磊吕元月
文/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 李海瑞 姜磊 吕元月
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明确要求。“三全育人”概念的提出对高校图书馆以“育人”为本的服务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2022年7月,在中国知网以“高校图书馆and三全育人”为检索词做主题检索得到4440条结果,相关研究自2017年起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涉及对阅读推广、信息素养教育、智慧图书馆建设、志愿服务、思政教育等具体业务工作,也包括对管理、服务、育人体系的研究。然而,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要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并解决,为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经验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经验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研究成果丰富,涉及教学改革、教育改革等多个方面,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文件解读、经验总结、问题对策、体系建设、质量评估等。“供给侧”改革最早是在经济领域中提出的,一般是指从“供给侧”入手,改革对象主要是结构性问题,改革目标是通过变革供给方式和优化供给结构来提升供给品质。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是指高等教育产品供给方,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源于高等教育领域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比如缺乏市场主导的泛化教育供给与学生精准教育需求之间的失衡、高校内在动力不足导致的低效教育供给与学生新兴教育需求之间的失衡、财政高投入与科研转化低产出之间的失衡等。这种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图书馆开展“三全育人”造成了影响,解决途径主要是从整体上转变高等教育理念、重塑高等教育组织体系、优化高等教育方式。
二、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实践现状与不足
(一)“三全育人”实践现状。“三全育人”的概念一经提出就获得了教育界的普遍认同,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8个省(区、市)、25所高校、92个二级院系开展“三全育人”教育试点。同济大学坚持将“三全育人”理念贯穿思政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持续深化育人机制、理念、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清华大学围绕“三全育人”实施12项182条具体举措,以“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推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具体到图书馆层面,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从资源保障、服务创新、文化建设、空间再造等角度着手,构建嵌入课堂、素养培训、阅读推广、空间环境等综合育人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了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资源中心、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师生学习生活的第三空间的独特作用,深度融入学校“三全育人”工作。同济大学图书馆启动16个“服务育人示范岗(培育)”创建工作,以“服务育人示范岗(培育)”创建为契机,激励广大馆员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一系列有特色的育人经验、工作成果和服务模式,有效提升了图书馆“服务育人”的水平和成效。
(二)“三全育人”存在的不足。1.忽视了“三全育人”内在价值的实现。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实施过程中的外部价值实现与内在价值实现并不平衡。为了解决育人形式单一、内容匮乏、人才短缺等问题,图书馆让学生参与管理、加强馆内文化空间建设、举办各类思政教育活动等一系列措施应运而生。这些措施缓解了高校“三全育人”的压力,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实现了“三全育人”的外部价值,但是对于“三全育人”在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价值方面缺少关注。这种不平衡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质量参差不齐、状况堪忧的现状。2.弱化了图书馆和学生自身的作用。我国高等教育各项改革基本都起始于国家改革文件的发布,或者全国性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三全育人”也不例外。具体到高校来说,图书馆作为二级单位开展“三全育人”,同样是由所在高校主导。这种模式提高了“育人”事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但也存在明显的弊端,那就是弱化了高校图书馆和学生自身在“三全育人”中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弱化存在于被动和主动两个方面。政府、高校自上而下推动“三全育人”工作,使高校图书馆和学生被动地弱化了自身在“三全育人”中的作用。另外,由于高校图书馆和学生在“三全育人”中缺乏一定的压力,主动放松了对“三全育人”教育意义、类型层次、对象群体等方面的深入认识,进而影响了“三全育人”的可持续发展。3.强调外部压力,内部动力不足。作为“三全育人”的实施主体,高校出于自身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三全育人”内部动力明显不足。一方面,在政府、高校主导模式下,高校图书馆在“三全育人”中处于被动地位,多数时候只是作为上级计划的执行者,长期以来形成了对上级组织的过度依赖,将“三全育人”视作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失去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在“三全育人”中普遍缺乏危机意识,对于绝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来说,不影响经费投入,不涉及末位淘汰,不发愁绩效考核,因此缺乏积极主动融入“三全育人”的内在动力。
三、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存在不足的成因
(一)忽视了“三全育人”的核心价值。“三全育人”的核心价值是育人,是为国家培养有信念、有纪律、有品行、有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大学育人,德育为先。在“三全育人”中,过分注重向“育人”要效益,只注重举办了多少活动、覆盖了多少学生、获得了多少奖项,却忽视了知识、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忽视了思想品质的培养,无法实现“三全育人”的内在价值。在国家和人民遇到困难的时候,像许某馨、季某越等大学生,在网络上抹黑“抗疫”工作、发布“恨国”言论等,充分暴露出高校“三全育人”工作中“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教育短板,成为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三全育人”缺乏动力和稳定性。“三全育人”由政府、高校主导设计、部署和推动,直接面向学生的高校图书馆在“三全育人”中无法突破体制的框架限制,不能充分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大胆的、突破性的、创造性的尝试,也就失去了动力。由于受教育制度、培养政策、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自身同样无法在“三全育人”中完全实现自由选择、自主培养,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无法得到充分回报,也就不会有持续的动力投入“三全育人”之中。此外,“三全育人”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持持续性和稳定性。在高等教育中,“育人”的主题时常发生变化,但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不应改变。在当前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工作实践中,往往一项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地见效,另一项措施又接踵而至,造成“三全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三)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缺少监督监管。“三全育人”不能仅靠政府、高校的推动,同样也不能任由图书馆、学生自身发挥。只有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对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的监督监管,才能将供给和需求充分结合起来,让政府和高校能够将“三全育人”工作管理好,让高校图书馆和学生自身能够在“三全育人”中活跃起来。一味地将权力下放给图书馆或者学生,就会丧失依法治教的基础,破坏“三全育人”的规律性。如果不能通过建章立制将政府、高校在“三全育人”中的权责固定下来,就无法改变现行“三全育人”模式中的弊端。
四、科学实施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的策略
(一)明确要素,确立目标。“供给侧”改革要求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要通过市场调节手段,充分发挥各经济要素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同样遵循这一基本原则,也要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实现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政府、高校在“三全育人”中仍然处于引领全局的位置,但是要着重突出高校图书馆和学生自身的作用,高校图书馆能够自主决定“育人”方向和策略,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积极地看待和接受“三全育人”的观念。高等图书馆需要在“三全育人”理念引领下,为统一、明确的“育人”目标服务。当前,“三全育人”教育工作发展的整体特征是内涵式发展,要实现从需求侧改革向供给侧改革的转变。具体而言,就是不再一味注重规模、数量的发展,而是更加注重结构、质量、效益和创新的发展,要明确“三全育人”的目标,优化育人结构、提升育人质量,走上创新发展之路。
(二)保障效果,坚持品质。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如果不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学生通过图书馆无法满足自我培养的需要,自然会向图书馆外或者校外寻求解决途径,而校外教育资源质量良莠不齐,意识形态缺乏监管,容易将学生引入歧途。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途径在于提高“育人”供给的精准性、有效性和创新性,并针对导致供给短缺的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三全育人”供给方能够拥有积极变革的动力,能够根据新时代学生培养的需要增设创新型课程,改进教育模式,培养出更高层次的人才。在“三全育人”“供给侧”改革中,通过“全员”“全程”“全方位”的高品质供给,可以弥补在“育人”工作中类型、专业、层次方面的供给短缺。同时要注重提升供给的品质和效益,要将高品质供给与“育人”职能相匹配,避免盲目求全,造成资源浪费。
(三)清除阻滞,激发需求。整体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然而,高等教育供给并没有根据需求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在“三全育人”中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无效供给。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将无法满足高等教育“育人”需求的无效供给和冗余产能清理掉,而在清除过程中不能一成不变、简单粗暴,高校图书馆要紧密围绕高等教育需求侧的需求变化,始终坚持需求导向。“三全育人”“供给侧”改革除了要清理无效供给外,还要注重激发需求侧的需求潜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需求转移,培养合理需求,尤其需要培养能够实现“育人”需求侧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需求。要充分认识到只有扩大需求才能够真正拉动供给的增长。
(四)拓宽渠道,优化合作。在“三全育人”理念引领下,高校育人不再仅仅是政府、高校自身的任务,全社会都应当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中遵循市场规律。高校图书馆在“三全育人”中要积极拓宽“三全育人”供给渠道,通过财政制度、扶持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构建全方位、多主体、立体化的供给渠道。优化多元合作,也是“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供给侧”改革需要将各种“育人”供给形式的优势加以融合,建立健全广泛参与的有效机制,构建起一种多元、立体、混合型的供给模式。通过这种混合模式下的多元合作,将“育人”模式由单一转变为全员融入,实现各“育人”主体的多重有效供给。
五、结语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高等教育改革高质量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三全育人”工作更要积极顺应高等教育改革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的视角,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顺势而为,勇于变革,将“三全育人”工作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