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科研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2022-11-01周清华北京实验学校
周清华 | 北京实验学校
北京实验学校是北京市海淀区唯一集幼小初高于一体、十五年一贯制的公立示范学校,也是北京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学校。近年来,北实人以“魅力教育”为特色,努力提升新时代教师综合育人能力,全面探究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普适规律。
创新课程科研管理,提升科研工作的研究力和引领力。学校坚持十五年一体化科研资源建设,不断提升科研工作的组织力、推进力及影响力。密切关注课程改革“四新”(新高考、新方案、新课标、新教材)变化,深入研究并推进义务教育新课程计划,进一步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探索全科育人模式,助力学校教育教学实现高质量发展。
完善十五年一体化魅力课程体系,实现全程育人与整体育人。通过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优化课程资源,搭建多元开放、分类分层、优质个性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建设的横向融合与纵向贯通;着力构建幼小初高十五年一体化融通课程、四季拓展课程、生涯课程、国际课程等特色课程,形成学校一体化魅力课程体系,使学生人人成才、尽展其才。
促进在线深度高效学习,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学校根据在线学习行为的维度、层级及其关联,构建基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社会知识网络”的学习元平台及双螺旋深度学习模型,促进在线深度高效学习。不断强化参与式学习,促成学生新的知识交互,搭建动态发展的学习网络并实现螺旋式发展;强调学习者在高阶学习中能够发挥能动性,主动发起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构建群体的社会性知识空间,实现深度学习。
建立“魅力教育研究共同体”,健全幼小初高与大学衔接机制。不断完善幼、小、初、高、大学课程衔接机制,成立“魅力教育研究共同体”,探索一体化育人新模式。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培养,不断优化评价机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创新素养培养。幼儿园考查学生好奇心的开发程度,小学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初中主要评价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思维与理性思维,高中考查学生逻辑思维、探究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
聚焦学校发展重大问题,为领导决策发挥智库作用。学校围绕教育教学实践,研制出十五大发展战略:集团化战略、十五年一体化战略、文化兴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魅力课程战略、魅力课堂战略、魅力家长战略、高考战略、招生战略、对外辐射战略、影响战略、体育战略、智慧校园战略、艺术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导向、决策、服务作用。
建立幼小初高学习共同体,探索课程科研工作新模式。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以课例、案例为载体,开展教学型科研活动;以课程、教材、课题、项目为载体,开展研究型科研活动;以游学为载体,开展实践型科研活动。成立北京市周清华教科研名师工作室,开展系列教科研交流活动,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展示魅力教育研究新成果。
开展四级课题联动研究,不断提炼、推广科研新成果。学校承担了11项国家级课题、42项市级课题、122项区级课题,开展校本课题研究680余项,校本课程获评全国校本课程研究成果一等奖;学校教师在区、市、国家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先后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2000余次;出版了魅力教育系列专著,不断在教科研中寻求新突破。
探究魅力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提升学法研究素养。随着对魅力学校内涵理解的升级、对魅力课堂价值定位的升华以及对学科课程驾驭能力的提升,全体教师从理论、实践和推广三个层面出发,对魅力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索,实现了“知识课堂—智慧课堂—人文课堂”的进阶式发展,推进全程育人,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新的视角。
近年来,学校新课程改革、校园信息化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校本教研、课题管理等工作逐渐走向深入,被评为北京市“十三五”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科研兴校先进单位”等,不断向着人民满意的教育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