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
——以嘉峪关为例

2022-11-01俞振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3期
关键词:嘉峪关长城文化遗产

俞振华

(嘉峪关大景区管理委员会,甘肃 嘉峪关 735100)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从历史、艺术和科学观点来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位于甘肃省的嘉峪关始建于洪武五年(1372),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1987年作为延绵2万多千米中国长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嘉峪关文物景区成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嘉峪关是长城体系中保持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军事关隘,被称为“西北锁钥”,是长城文化的宝贵遗存。在当前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历史大背景下,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掘。近30年来,围绕嘉峪关长城所开展的保护研究与开发利用工作,体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及文物部门对文化遗产从保护到利用的新思路。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之间关系,也是各级文物部门不断探索和创新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嘉峪关为例,探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相关问题。

1 早期嘉峪关文物保护与利用历史简要回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嘉峪关关城墙垣残破,楼阁破损,满目疮痍。1950—1959年,由国家和当时的酒泉县拨款对关城进行了抢救性维修,但嘉峪关仍无任何保护机构和保护措施。1972年9月12日,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正式批准成立,这意味着嘉峪关市的文物工作走上了科学规范管理的道路,先后对关城城墙、垛墙、马道等进行了简单修补,陆续对城墙局部进行维修和抢险加固,对楼阁门窗及砖瓦、脊兽等进行了维修和更换,使嘉峪关关城面貌有了极大的改善,并开放嘉峪关城楼供游客参观,每张票3分钱,直到1980年票价5分钱。这是嘉峪关文物最早的利用,为后来进一步对外开放打下了基础。为了巩固已有保护成果,嘉峪关于1978年12月发布了第一份嘉峪关市文物保护公告,使文物保护工作有了地方性权威的政策法规依据。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嘉峪关文物保护工作也迎来了科学保护与有效利用的历史机遇。20世纪80年代初期,嘉峪关文物管理所人员结构有了很大调整,专业技术力量得以加强,保护维修工作得以继续进行,特别是关城内戏台、关帝庙牌楼的全面维修,文昌阁廊柱和挑脚斜梁断裂坍塌得到了抢救性更换保护,对部分塌陷的外城城墙进行了夯筑,封堵了南闸门,加固了东闸门基础,更换了门柱,安装了大门,把东闸门作为唯一通道,进行旅游接待,同时加强了关城内部管理,杜绝了大型车辆设备等对文物本体安全和游客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关城的对外开放逐步走上了正轨道路。

1984年9月,邓小平、习仲勋等同志提出“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甘肃省政府和嘉峪关市政府拨款、机关事业单位赞助、全市人民捐钱,全社会掀起了大规模维修长城的高潮。依据《文物保护法》“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原则,较大规模的保护工程于1986年全面动工,重新修建了嘉峪关楼,修复了游击将军府、井亭、碑亭,夯筑了关城内全部土筑城墙,修补关城南北两翼长城等工程,使嘉峪关长城得到了全面维修和保护,迎来了嘉峪关文物保护事业蒸蒸日上、全面发展的时期。其中1989年完工的长城博物馆,将长城文化的集中展示和长城文化内涵的挖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0世纪90年代嘉峪关文物保护和利用进入稳步上升阶段。在对外开放的同时,经过专家学者反复论证,先后对长城第一墩和关帝庙进行了保护和恢复。

随着文物本体和附属文化设施的完善,嘉峪关作为珍贵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全面利用。1999—2003年,嘉峪关投资开发建设了关城文物景区,重点规划建设了新的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仿古集市、西部风情园、休闲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等功能区,极力强化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以嘉峪关关城为核心园区的长城文化景区初具规模,在嘉峪关的旅游业中发挥着龙头带动的作用。2003—2005年,先后投资开发建设了长城第一墩景区和悬壁长城景区,成为嘉峪关旅游的又一亮点。至此,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以上可见,保护和利用是相伴相生的,对嘉峪关长城文物的保护,既是保存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进一步利用使其发挥更大价值的重要条件。

2 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

2.1 政策导向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契机

近几年来,甘肃省十分重视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省、市各级政府下发的一系列文件中均有体现。如《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甘发〔2013〕3号)、《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甘发〔2014〕20号)、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共嘉峪关市委关于加快建设特色文化强市的意见》(嘉发〔2012〕5号)等,都将进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转型跨越发展作为当前重要任务来抓,政策导向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契机。

2.2 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为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文化载体和物质保障

2011年,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被列入甘肃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十二五”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其投资和维修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体现了国家对文物事业的高度重视。其中,嘉峪关长城本体保护维修工程对嘉峪关关城及其境内全部约45千米的田野长城进行保护维修,主要包括关城木结构修缮、关城古建筑油饰彩绘重绘、长城第一墩崖壁锚固、嘉峪关夯土长城墙体保护维修等十项工程;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建设工程,主要包括监测中心馆站建设、设备购置安装、人员培训、监测标准体系建设等项目;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工程,是运用世界遗产保护利用的新理念,对文化遗产实现合理利用的综合工程,主要包括编制项目规划、实施拆迁搬迁征地、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进行环境整治、生态恢复保护工程,建设小品景观、展示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文化展演项目等内容。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于2016年完满竣工,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事业科学发展的样板工程,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作用,同时也为今后的有效利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3 文旅融合发展为文化遗产事业提供了发展动力

从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嘉峪关既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又是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唯一交汇地区,现存的明长城遗址是华夏文明长城文化的突出代表,境内分布的大量魏晋古墓群是魏晋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嘉峪关自古就是民族融合、多元文化汇聚之地,集丝路文化、长城文化与魏晋民俗文化于一体,文化底蕴深厚,具备较为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具有重要枢纽的功能及作用。

回顾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证明,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与旅游产业的兴盛是相伴相随的。一方面,完备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可以保障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旅游商品的精品化、艺术化可以保证强大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对高品质生活的不懈追求,可以为文化事业大发展提供足够动力。十年来,嘉峪关文物景区综合收入由2010年的6000万元增长至2019年的1.6亿元,旅游人数由2010年的70万人次增长至2019年的170万人次,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文化遗产的内涵是旅游的灵魂,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引导作用。如上述景点并非凭空开发,而是凭借“天下第一雄关”的品牌影响,始终以长城历史和长城文化为核心,突出嘉峪关作为丝路文化与长城文化的交汇点这一区位特点,使旅游具有丰富的内涵。

总之,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两者密不可分。只有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的政策法规,进一步推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文旅产业的融会贯通,才有助于加快文化领域的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文化+旅游”将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突出特色。

3 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具体实施

在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二者关系的过程中,嘉峪关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突出特色为宗旨,以保证文化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

3.1 基础设施保障

2007年,嘉峪关文物景区被评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完善的设施条件、有效的管理机制、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良好管理服务水平是文物景区塑造形象、打造品牌的基础条件。景区始终把“环境一流、设施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和打造国际知名旅游景区作为工作目标,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通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使嘉峪关文物景区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景区形象不断提升,也赢得了社会的一致赞誉和游客的普遍称赞。5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功后,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继续加大投资,不断完善景区硬件设施。2007年,完成了景区参观道路改造、环境美化绿化等投资项目。2008年,在奥运火炬传递活动进行前,完成了关城内城参观道路改造、关城西门外环境整治等工程项目;完成了内城四星级旅游厕所建设、南门旅游纪念品超市修建、悬壁长城骆驼雕塑群等工程项目。2008年,招聘了30人的专职表演队伍,举办了仿古出关仪式、仿古巡游、换岗值守、仿古列阵表演、军傩舞等表演性项目,在旅游旺季时每天定时表演。2009—2011年,实施了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2012年开始又实施了景区信息化一期、二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两千万元以上。

通过上述举措,进一步改善了嘉峪关文物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极大地丰富了嘉峪关关城的参观内容,提升了嘉峪关文物景区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为最终形成一个功能设施较为完备并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文物景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 文化资源合理规划

以嘉峪关关城为核心,积极整合长城文化、丝路文化、魏晋文化、边塞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建设“长城丝路历史文化旅游区”,突出“长城主宰”的主题形象。致力开发参与性更强、体验性更好的游览项目,供给集观光、度假、探险、科普等于一体的沉浸式旅游产品。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和城市主题文化,加强区域合作,联动开发,共筑精品旅游带。最终形成以文化为引领、多种产品支撑的综合型文化旅游景区,将以长城为核心要素的嘉峪关打造成为较高水准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为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 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开放并行

2011—2016年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是对合理处理保护与利用关系的集中考验。根据嘉峪关气候特点,4—10月是最佳的施工期,而这正与当地旅游黄金期高度重合。由于施工项目较多、面积较大、区域交叉重叠严重,势必会影响游客参观效果和接待服务质量。既要保证维修工期,又要保障游客游览需要和安全,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安排对旅游接待干扰较大的项目如消防工程、安防工程在夜间施工,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对游客参观造成的不利影响;二是要求工程施工部门在维修现场以图片和文字资料的方式,详细介绍正在维修的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多地让游客获知文物的相关信息;三是利用游客必经之地的碑廊布置了“嘉峪关百年回望”图片展览,让游客以另外一种方式了解嘉峪关长城的历史,尤其是100年前嘉峪关的历史风貌,通过对比更深切地感悟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厚重;四是重新修订讲解词,增加了文化保护工程的项目简介和重大意义相关内容,不但得到了游客的充分谅解,还普及宣传了文物保护的相关知识、法规,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3.4 开发旅游新模式

充分利用长城与丝路文化展示区职能,以嘉峪关关城为核心展示区,协同南北两翼的长城第一墩和悬壁长城,形成“一核两区”的整体形象。通过对遗产本体信息、历史环境、文化内涵、地质景观、乡土风貌的综合利用,规范和完善展示服务设施,加强游客管理,确保遗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遗产管理的有序性,全面展示传播嘉峪关的遗产价值,实现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嘉峪关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充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长城研究所的职能,打造长城文化、丝路文化研究平台。积极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使文化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监测技术与国内外同行业接轨。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全面提升文化遗产的展示利用水平,增强游客的参与性,吸引其近距离了解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使旅游活动与文化遗产保护结合得更加紧密、相得益彰。

3.5 规划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嘉峪关段)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嘉峪关关城时指出:“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文化遗产保护、长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2019年10月,国家出台并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长城、大运河、长征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国家提出并实施的规格与规模都空前的重大国家公共文化工程,其对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华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嘉峪关段)已成为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嘉峪关段)的规划建设,必将为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模式,极大地提升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水平,为嘉峪关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以上可见,嘉峪关文物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道路。《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到:“没有传承,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创新,文明在传承中就会失去活力。”文化遗产保护并不排斥合理利用,只有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布局有机结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探索多种保护和利用新模式,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当代社会,有效改善民生福祉,才能将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新的效能,这正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体现。

猜你喜欢

嘉峪关长城文化遗产
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砖反映的丝路文化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登长城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我爱多姿多彩的长城
长城,长城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