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型审计的人才效应研究

2022-11-01晏维龙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研究型审计工作人员

晏维龙,李 曼

(1.南京审计大学;2.南京审计大学 政府审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我国审计事业步入大发展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对审计发挥更大作用也寄予了殷切期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审计署党组提出聚焦主责主业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部署,要求把研究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研究型审计也成为《“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审计人才是宏观审计制度的实践者和微观审计活动的执行者,如何培养研究型审计人才成为审计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基于研究型审计的基本理念和思路,遵从人才教育的基本规律,基于审计业务人员、审计管理者两类审计人才分析研究型审计人才的个体效应,从岗位前、岗位中两个阶段分析研究型审计人才的教育效应,从国家政策、审计实务单位和审计教育机构等三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一、文献综述

(一)研究型审计

2009年,审计署南京特派办正式提出了研究型审计的理念,认为应该把审计项目当成课题进行调研、分析和求证,鼓励审计人员钻研体制、机制和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层次更高、影响更大的审计调研成果,进而提出更有深度、更加科学合理的审计建议。之后,研究型审计在社保基金审计、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得到了一定应用。但此后的十余年,研究型审计并未在理论与实务中得到重视。直到2021年1月,侯凯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中强调“要把研究工作作为审计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研究型审计再次得到关注和重视。《审计署关于印发全国审计机关2021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和《“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均提出,要积极推进研究型审计,并进一步指出,应系统深入研究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经济决策部署的出台背景、战略意图、改革目标等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政治性和前瞻性;转变审计思路,既要善于发现问题,又要注重解决问题,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根据审计实践需要,强化审计理论研究,推动审计理论、审计实践和审计制度创新。审计署各特派办和地方审计机关开始积极探索如何开展研究型审计。理论界也做出了响应,晏维龙认为,研究型审计是新时代对审计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是“以自身建设立信”的必然要求,是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客观需要,研究型审计是从个别经验提炼为一般规律,是从现象说明深入到本质揭示,是从孤立认知上升为系统把握,是从静止守成转换为发展应变,是从工具理性升华为价值理性。许芷浩指出,从广义上讲(就整个审计工作而言),研究型审计是在审计工作中更加注重调查、分析、研究,探求审计事项的真相、性质、发展规律等;从狭义上讲(就具体审计项目而言),研究型审计是在完成审计项目特别是重大审计项目任务过程中嵌入专题理论研究,把促进体制机制制度的健全完善作为重要内容和目标的审计工作模式。

(二)审计人才培养

关于我国审计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审计人才培养体系的设置。时现、王玉芳等提出,审计学应该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并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审计人才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重新设计。二是审计学本科课程设置思路。郑石桥认为,要以审计通识教育为主,在此基础上设置特色课程。审计通识以审计业务为骨架来建构,包括基础类通识和业务类通识,特色课程是审计通识在特定领域的应用。三是大数据审计、审计创新等人才的培养。杨柔坚提出,要将大数据技术要素与审计基础理论有机结合,构建面向未来的大数据审计课程体系;王明珠和吴安平认为,培养审计创新人才既要注重理论教学及相关学科的融合,又要重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职业道德的培养。关于研究型审计人才培养的研究还比较少,江萍和任志成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构建了多元学术观下的多层次研究型审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审计一级学科,培养高水平理论研究型人才;发展审计交叉学科,培养高水平跨界研究型人才;培养多学科知识储备、跨学科研究能力的人才队伍;促进政产学研融合,培养高水平应用研究型人才等。

国外关于审计人才培养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1954年美国会计学会(AAA)对112所大学内部审计教育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已有21所大学设置了相关课程。随着审计实践的繁荣和基础理论的完善,增加了对数据抽样、电脑审计等新审计工具的介绍,注重对审计证据特征、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阐述。美国杨百翰大学最早开设了会计/审计专业,开创了设置初级、高级审计课程的先河。与此同时,案例研究成为审计教育的焦点,纽约大学商学院引进了“共同教学”方法,由全职教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共同执教。进入21世纪,针对外部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审计教育内容上增加了具备时代特征的相关主题,如鉴证服务、舞弊审计、计算机审计等,教学方式上融入了信息技术并增加了团队项目、学生演示、案例分析、网络课程等方法。

(三)文献述评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从审计人才培养研究上来说,我国学者从学科设置、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大数据环境等方面做了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对于研究型审计,虽然其提出时间短,相关研究刚刚开始,但其内涵和基本思路已经基本明确,且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致认可。可以预测,研究型审计将给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带来重大变化,其应用也会极大地提升审计水平和层次,促进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相应地,研究型审计也会带来一系列的人才和教育效应,国家政策、审计实务单位、审计教育机构等也需要根据研究型审计人才效应,及时调整思路,培养出适应并引领实践发展的审计人才。

二、研究型审计人才个体效应分析

根据侯凯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以及相关专家的论证,研究型审计就是将“研究”作为重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精准地揭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规范管理、促进改革的意见和建议。要将“研究”贯穿于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的全过程,能够从微观项目到中观行业(领域)最后到宏观国家政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点及面,从而推动整个行业(领域)和国家治理的发展,实现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的提升。研究型审计对审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认为,对于不同类型的审计人员,研究型审计将会带来不同的人才个体效应,下面将基于审计业务人员、审计管理者两类审计人才进行分析。

(一)审计业务人员

1.强烈的问题意识。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监督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揭示问题。审计监督要求揭示审计对象的典型问题,探究行业(领域)的发展规律,从国家层面剖析问题产生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并提出建议,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落地,推动国家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因此,审计业务人员首先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将问题意识贯穿于研究型审计工作全过程。通过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报告、国家规划等涉及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等的宏观资料,行业(领域)的研究报告、统计数据等中观资料,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等微观资料,研究国家发展、行业(领域)、审计对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选择审计项目,制定审计计划;通过研究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审计标准等相关资料,研究问题的严重程度,准确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精准定性;通过多方沟通,根据各种资料研究问题的影响范围和深度,找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提出合理的解决建议,达到审计监督的目标。

2.哲学+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型审计的重点是“研究”,研究方法是影响研究效果的主要因素。对于审计工作来说,首先要有哲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中“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辩证法中“不能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要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等”,都可以为审计人员研究所用。审计人员要研究事物之间的关系,把零散的问题系统化,找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如在金融审计中,要研究某个金融企业与金融行业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代表性,研究金融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金融行业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最终剖析国家发展中的体制机制制度问题并提出建议。其次,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方法是研究适用于本学科的一般方法,包括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分类方法、假说方法、历史和逻辑方法、归纳和演绎方法、数学方法以及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方法等。作为研究型审计人才,要掌握这些研究方法,根据审计项目、审计行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在环境审计中,需要用到实验方法,对水污染、空气污染情况进行实验,研究审计对象存在的问题所产生的后果;在信息系统审计、系统内部控制审计中,需要采用模拟数据测试方法,以便更好地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

3.高效的分析手段。研究型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掌握大量的研究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高效的分析手段是一项重要能力。随着审计环境、审计对象、审计主体的数字化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分析手段将成为必然,如计算机统计分析方法,精准定位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深入挖掘审计线索特征的方法。无论是对国家政治政策的研究、对审计行业(领域)运行规律的分析,还是对审计对象运营管理、财务状况、内部控制等情况的掌握,都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层次越高的审计机关,审计对象的规模就越大,行业(领域)的情况也越复杂,数据必然越多,风险也越大,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越高的信息技术能力,能够处理爆炸式增长的数据,依托信息技术让“数据”说话,这将会大大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为研究型审计提供技术基础。当然,信息技术分析手段必须与其他分析手段相结合才能真正地为审计工作服务,如财务审计中与报表分析手段的结合运用,绩效审计中与图形逻辑方法的结合运用,社保审计、环境审计、投资审计中与孤立点分析手段的结合运用,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三)审计管理者

研究型审计要求“研究”不仅要贯穿于审计业务工作全过程,还要贯穿于审计管理全过程,因此审计管理者要具备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控制能力。

1.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决策能力。对于审计管理者来说,首先要研究“决策”的专业知识,包括科学先进的决策程序、决策的主要依据、决策的主要内容等。管理学、运筹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决策程序越来越科学规范,审计管理者需要学习研究并用于审计决策中。不管是审计项目的决策、重要审计事项的决策,还是审计资源的分配、审计问题的定性、审计报告中的审计决定和建议等,都需要建立在对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规律、审计对象情况和审计资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审计管理者要具备比一般业务人员更强的政治意识和能力,对相关数据和资料的研究要进行适当筛选,突出重点,准确把握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清晰研判自身审计资源,做好立项前调研和审前调查,对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判断,为审计决策打下深厚的客观基础,只有如此才能使决策服务于党和政府,使决策引导审计工作取得好的效果和成绩,提高审计监督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2.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执行能力。执行就是决策的实施和落实,决策只有在执行后才具有实际意义,它直接决定了审计效果。执行是个复杂的活动过程,要采取许多必要的措施和行动,牵扯到许多动态因素。人、财、物、时间、信息等都是执行中必然要涉及的基本要素。对于审计管理者来说,首先要研究“执行”的专业知识,包括审计工作中主要执行哪些工作,不同工作内容执行的规律是什么,影响决策执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等。因此,审计管理者需要掌握审计决策执行全过程的内容,包括审计项目计划的执行、审计程序性规定的执行、审计查证内容的执行、审计报告有关审计决定和审计整改建议的执行等。在这个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国家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和准则的具体要求,做到依法审计。对于一个优秀的研究型审计管理者来说,还应做到定期总结执行效果,制定相关标准规范,使每个审计行为和每项审计作业都有明确的工艺规范和质量要求,提升审计管理水平和审计项目质量。

3.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控制能力。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审计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偏离决策和制度规定的“航线”,是引发审计风险的“定时炸弹”。这就需要审计管理者具备对执行偏差的敏感性、责任感和科学的批评精神,并采取合理合法的实际措施来校正执行偏差,从而保证审计质量。因此,审计管理者要研究“控制”“质量控制”等相关专业知识,包括管理学中控制职能的发展,管理控制的主要手段,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质量控制的效果和问题,制定并不断优化审计管理质量控制标准;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落实分级负责的责任体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做到奖惩分明、责任到人,只有如此才能持续保证并提高审计质量。

三、研究型审计人才教育效应分析

研究型审计会对岗位前、岗位中审计人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岗位前的审计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学校,研究型审计对人才的政治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研究能力教育都具有重要影响。岗位前教育为审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素质基础,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岗位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研究型审计思维和审计工作模式,培养审计人员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并持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一)岗位前审计人才教育效应

1.政治素养教育。研究型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可以看出,政治素养是审计人才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青年学生正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对其政治素养的教育培养尤其重要,学校要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地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在审计工作中始终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科学地判断形势,从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方向,才能在审计工作上善于抓大事、抓主要矛盾,更好地发挥审计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

2.“审计+专业”素质教育。研究型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成为审计专家,还要成为审计业务领域的专家,这就要求学校要培养既精通审计又熟悉审计业务领域的规律和特点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当前,我国高校对审计人才专业素质的培养主要以会计、审计专业为主,培养的审计专业人才缺乏审计业务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较难深度揭示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和风险隐患。这也导致审计工作依然主要停留在合规性审计、财务审计方面,而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较复杂的行业,如医疗卫生行业、能源汽车行业等,审计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提高,高层次审计业务能力亟待加强,否则难以实现研究型审计的目标。因此,学校要推动跨门类、跨学科和跨专业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实现审计专业知识和被审计业务专业知识的融合衔接,加大高素质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力度,这也有利于优化审计专业队伍知识结构,更好地组建审计团队,实现审计队伍专业知识与被审计业务专业知识的互补。

3.“研究+审计专业”能力教育。研究型审计的核心是“研究”,落脚点是“审计”。相应地,要培养掌握研究能力和审计专业知识的人才。“研究”是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信息搜集、分析而得出有效结论的过程。研究要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信息的支持,没有适宜的信息便发现不了问题,也无从分析与解决。所以,对研究能力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搜集分析的能力,二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审计工作全过程都需要信息分析:在计划阶段,要分析国家宏观政策、中观行业运行规律、微观被审计对象特点,据此立项并制定项目审计计划;在实施阶段,要分析审计证据、审计标准,精准揭示问题;在报告阶段,要分析问题的性质、影响程度,分析被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决定报告的重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因此,学校特别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分析信息内容和信息来源,鉴别信息质量和评价信息价值。

(二)岗位中审计人才教育效应

1.培养研究型审计思维。研究型审计是一种思维方式,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审计人员的研究型思维方式。首先,在工作中要培养审计人员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审计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应启发并创造机会要求审计人员提出审计对象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风险点,提出审计项目中可以查出的主要问题,提出审计报告的重点问题,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审计人员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加善于思考和研究。其次,研究型审计思维要在实践中得到培养。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审计人员,要给予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让他们多担任主审或审计组骨干成员,多承担重要任务。有了这些锻炼机会,审计人员自然会去研究如何完成这些任务,研究党和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研究审计行业(领域)的情况,研究审计对象,研究如何管理和如何提高审计质量,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研究型审计思维。

2.培养研究型审计工作模式。研究型审计工作模式就是将研究融入日常工作中,教育引导审计人员勤于研究、善于研究。立项前,有专门人员或专门部门进行国家政治、政策研究,对相关行业(领域)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并收集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和观点,审计相关人员之间互相交流,形成立项决策和制定项目审计方案。对准备实施的项目反复研究论证,把审计目标、审计重点、审计阶段性任务、需要的审计证据、人员、预算安排、预期成果等都研究清楚,形成可操作性的、科学的项目计划。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对审计出来的主要问题、审计方法、审计证据、审计标准等内容,审计管理者、审计业务人员、审计对象等互相交流,必要的时候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来研究相关问题是否准确以及审计方法的合理性和用于判断审计证据质量的审计标准的适当性,形成最终的审计意见。在审计报告中,重点研究审计结论、审计建议,研究审计定性的准确性是否适当,审计建议能够促进审计对象改进管理和防控风险,研究从行业(领域)提出适当的审计意见,形成高质量、高层次的审计报告和研究报告。有了这样的审计全过程的研究型审计工作模式,审计人员的研究型审计能力也就在工作中得到了提升。

3.培养审计人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审计面临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审计技术方法等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从政治上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对审计工作发挥更大作用寄予了殷切期望,并提出了更高要求。从经济上来说,我国从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审计领域也要从财政财务、预决算等领域更多地转向环境、绩效、金融风险等领域,社会文化的变化使得年轻一代更加注重价值感、成就感,更加渴望自由的工作方式,审计技术方法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传统的现场审计会逐步转向线上线下结合审计、云端审计、共享审计、智慧审计等。未来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审计工作面临的环境、审计领域、审计技术方法等都在持续发生变化,审计人员必须坚持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只有如此才能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才能胜任研究型审计工作,才能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才能适应审计事业的发展,审计事业才能适应国家的发展。

4.持续更新审计人员的知识体系。审计环境的持续变化必然需要审计人员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审计实务部门要加强评估审计人员知识的短板和不足,及时补课充电,做到干什么就学什么、研究什么,努力成为审计、管理等领域的专家。知识体系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国家政治知识。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相关领域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党的各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国家各阶段发展规划等,在学习中研究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把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有机融合。二是专业知识。主要是审计专业知识和审计对象涉及行业(领域)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包括财政、金融、环境、税收、企业管理、绩效管理等,根据审计对象确定学习重点,做到审什么就懂什么。三是审计技术方法相关知识。要紧跟时代潮流,学习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包括信息技术、财务分析技术方法、地理空间技术方法等的应用,以有效提高审计效率。最后,作为审计管理者,还要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心理学相关知识,以科学地管理审计部门、审计人员,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四、提升研究型审计人才效应的建议

为了培养优秀的研究型审计人才,国家政策、审计实务单位、审计教育机构应该通力合作,各负其责,从人才管理、领导理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出响应。

(一)国家政策

1.进一步提高国家审计的地位。随着中国共产党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2018年),审计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也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审计署提出研究型审计的重要动因之一。《审计法》的修订也使得审计有了更高的独立性、更强的权威性,这些也是研究型审计实施的保障措施。为了更好地实施研究型审计,除了巩固国家审计现有的地位外,还需要在审计管理体制、审计职责权限、审计经费预算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建议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推动我国全面实现审计机关的垂直领导,进一步增强审计的独立性,使得基于研究型审计提出的高层次的审计结果得到更好的运用。在审计职责权限方面,给予审计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和处理处罚权;在经费方面,加大审计经费预算,提高审计人员待遇,使审计人员有足够的动力进行研究,且进行深入的研究,保证审计职责的履行。

2.国家审计人员分类管理。从国家政策上来讲,国家审计人员是国家公务员,应该实行分类管理。目前,《公务员法》将我国公务员职位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国家审计人员被列为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进行管理。但是,研究型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非常高,包括审计专业和审计业务专业,要成为多个专业方面的专家,这样的公务员管理方式不能体现出国家审计的专业性和业务性。因此,国家审计机关内部人员应该分为专业技术岗和综合管理岗,制定不同的录用标准、岗位职责标准、绩效考核标准、激励标准,实行分类管理。这样,专业技术岗的审计人员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中,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

3.专业水平决定待遇。在制定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参照大学教师的晋升方式,专业技术岗位的审计人员可以按照“行政序列+职业技术职级序列”的方式进行晋升,设置类似于副教授、教授类的职业技术职级序列,划分为初级审计师、中级审计师、高级审计师等不同级别,每类审计师再细化为三级。虽然我国现有审计师的职称评审制度,但是多数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并未根据职称制定相应待遇,研究型审计尤其重视专业能力,国家应该制定相关制度,规定根据专业评定级别给予实质性的待遇改变,激励审计人员乐于研究、深入研究,成为实务界的专家。同时,很多大的审计决策应实行教授级的审计师参与制,以提供专业意见。

(二)审计实务单位

1.单位领导重视研究型审计。国家审计工作的执行者主要是各级审计机关,为了适应研究型审计的要求,各级审计机关领导要重视研究型审计和宣传研究型审计。单位领导要树立鲜明的研究型审计导向,专门研究如何开展研究型审计,制定实施计划、推动措施和检验机制。领导在日常工作中要带头学习、带头研究,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言堂,在工作中先调查研究再决策,所有工作都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研究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不断推进研究型审计的制度化、常态化。此外,还要加强学习型、研究型审计组织建设,为审计人员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交流和研究平台。

2.改变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各单位应该制定有利于研究型审计工作开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招聘要求上,根据研究型审计的要求制定招聘标准,重视政治能力、研究能力、数据资料分析能力的考核和测试。在绩效考核上,要把研究型审计的要求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工作表彰、选拔任用都与考核挂钩。如:为了考核是否已把审计发现的问题研究清楚,能够直接为党中央决策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可以将审计项目涉及的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指标之一;评选优秀审计项目等要重点关注研究型审计开展情况以及取得的突出成果。

3.实施挂职锻炼制度。挂职锻炼可以直接感受、获取对方的工作经验和成果,为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能够有效提高审计质量,促进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挂职锻炼可以有四种形式:一是上下级审计机构之间人员的挂职锻炼。上级审计机构可以了解下级审计机构的工作模式,研究出更好的指导和管理下级机构的方式;下级审计机构可以学习上级审计机构的工作经验,研究其对自己审计工作的影响,制定提高审计质量的方案。二是审计机构与审计对象之间人员的挂职锻炼。两者的互相了解可以促进审计工作的有效沟通,审计机构对审计对象研究得更加深入有利于精准立项并提出更符合审计对象情况的审计建议,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三是审计同行业之间人员的挂职锻炼,包括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人员的挂职锻炼。同行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审计经验,可以为我国构建集中统一的审计监督体系打下良好基础。四是国家审计机关与其他政府机关之间人员的挂职锻炼。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过挂职锻炼能够对其他机关的工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可以加强审计机关与其他机关之间的合作,促进审计结果的利用,共同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4.定期职业培训制度。研究型审计要求审计人员要终身学习,除了靠审计人员自学外,审计实务部门要创造条件开展职业培训,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建立健全职业培训机制,根据审计人员所从事的业务领域、职务职级进一步细分培训内容,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致力于审计及相关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能够掌握最新动态和前沿的研究成果,它们是培训机构的最佳选择,审计实务部门要加强与它们的密切协作,定期评估审计人员能力的短板和不足,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定期培训,及时补课充电,做到干什么就学什么、研究什么,努力使审计人员成为审计、管理等领域的专家。

(三)审计教育机构

1.专业建设:“专业+审计”。研究型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成为审计专家,还要成为审计业务领域的专家,这就要求人才培养要实现跨学科的专业教育,审计人才培养目标应由单一的专业型向复合型转变。根据目前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状况,高等院校可以进行“专业+审计”的专业设置或改造。如:目前审计实务的主要领域包括财政、金融、工程、环境等,学校可以设置财政审计专业(方向)、金融审计专业(方向),使学生既掌握审计专业知识,又掌握审计业务的专业知识,以实现成为审计业务(领域)专家的研究型审计目标。

2.课程体系建设:“思政+专业+选修”。研究型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在大学课程体系中,除了各专业都开设的通识类思政课程和相关内容的讲座外,审计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中有着天然的思政元素,如在《政府审计学》课程学习中,需要对党和政府的规划、政策、任务等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其中也蕴含了爱国奉献精神、责任担当、理想情怀,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提升政治素养。为此,本文认为应该以审计学专业师资团队为依托,从审计学科知识中挖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将思政教育融入审计学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开发两者融合的专业思政课程,实现审计专业主干课思政内容的全覆盖,打造思政示范课堂,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在专业课程中接受思政教育,这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效果。此外,随着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未来会出现更多的审计业务、审计领域,学校教育不可能全部覆盖,所以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为了适应研究型审计的要求,学校应该适当开设审计新业务、新领域相关专业重要课程的选修课,如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境外资产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这些课程内容除了包括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加入对整个专业、学科内容知识的概览,并详细分析其学习方法、学习途径、学习规律,使学生在主干课学习基础上能够掌握专业、学科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3.人才培养模式:“高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研究型审计的核心是“研究”,落脚点是“审计”,相应地,要培养掌握研究能力和审计专业知识的人才。“研究”是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信息搜集、分析而得出有效结论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审计研究能力,必须实现“高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首先,审计学科要培养高学历人才,通过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学历教育,使学生系统掌握研究过程和研究思路,在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资料搜集和处理能力。其次,学校要重视职业教育,使学生对审计领域的触角要敏锐,能够及时把握审计领域最新动向,善于与党和国家的发展重点、战略方向联系在一起,以保证审计的研究是有用的、及时的,这就需要有良好的职业教育。学生对审计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全面的,能够很好地把握专业前沿,要明确培养目标,采用灵活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校政合作,与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各大企业等组织机构协同合作,建立一体化、集成化的大审计平台,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审计学专业需要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胜任能力,共同推进审计人才培养链和育人协同网络的构建。

4.师资建设:“研究+专业”型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建设主要涉及“研究型”师资和“专业”师资两个方面。首先,要引进“研究+专业”型高学历中年教师。这些教师学历高、专业能力强,是研究型师资的最佳人选。其次,要培养“研究+专业”型青年师资队伍。青年教师学习能力强,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经过专业研究能力的培养,能够传授给学生前沿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但因工作时间短、实践锻炼少,其专业能力不够强,所以要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通过专业培训、挂职锻炼、课题合作等方式提高专业实践能力,逐步向“研究+专业”型师资转型。最后,要合理安排掌握审计和审计业务相关专业知识的老教师队伍。老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强,能够保证专业课程的讲授效果,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判断经验。

5.校企、校政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平台。研究型审计要求对审计业务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掌握实务现状和发展趋势,故高校要有计划地分批安排教师到各级审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审计部门挂职锻炼,提高审计实务能力;安排学生到实务部门实习,学习实务知识。另外,高校可以邀请审计实务界专家担任外聘教师,共同培养研究生,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知识能力构建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最后,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也非常必要。让学生在实践中独立完成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阶段的工作,深刻体会审计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

五、结论

进入新时代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审计发挥更大作用寄予了更高期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审计署提出应聚焦主责主业开展研究型审计。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型审计对审计人才个人效应和教育效应的影响,提出了在研究型审计思维下我国应该培养具有强烈问题意识、掌握哲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高效分析手段、拥有更强研究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审计人才,实现岗位前、岗位中的全过程人才教育,国家政策、审计实务单位、审计教育机构应该通力合作,共同促进研究型审计人才的培养,提高审计人才层次和水平,使审计能够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更好地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研究型审计工作人员
研究型审计成果回顾及内涵界定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基于研究型大学视角下数学课程学习初探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