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琅琊之稻”考论

2022-11-01杨子博

农业考古 2022年4期
关键词:稻作流域水稻

杨子博

“琅琊之稻”作为典故曾在历史上广为流传。据《新唐书·李百药传》载:“李百药七岁能属文。父友陆乂等共读徐陵文,有‘刈琅琊之稻’之语,叹不得其事。百药进曰:‘《春秋》鄅子藉稻,杜预谓:在琅琊。’客大惊,号奇童。”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代史学家,撰有《北齐书》传世。李氏少年聪慧,有“神童”之誉,能知“琅琊稻”典故。后世常以识得“琅琊之稻”称誉儿童早慧。如清代陈诗《尊瓠室诗话》:“君生蚤识琅琊稻,四部七略资探讨。”李良年《秋锦山房集》:“生子当为丰岁谷,读书早辨琅琊稻。”“琅琊稻”又泛指农田耕作之事。如林朝崧《无闷草堂诗存》:“耻为洛阳贾,学种琅琊稻。”周亮工《赖古堂集》:“开畦自种琅邪稻,隐几闲看马耳山。”等等。“琅琊之稻”作为水稻品种,因历史上盛产于古琅琊地区而得名。琅琊稻的种植主要分布于今山东潍坊、青岛、日照和临沂等地,即潍水(潍河)、胶莱河和沂沭河流域。琅琊稻久负盛名,不仅是北方水稻的一个重要品种,而且还传至韩国、日本,在农业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故有学术研究的价值。目前学界在探讨古代北方水稻种植以及山东古代农业生产时常会提及琅琊稻种植的情况。曲金良等学者提出山东琅琊稻的种植早于韩国和日本,两国水稻种植很可能是由中国琅琊稻引种的,但 目 前 还 少 有 专 门 探 讨 琅 琊 稻 种 植 情况的。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对古琅琊地区的琅琊稻种植和特点等作一梳理。

一、琅琊稻的起源与早期种植

琅琊地名源自先秦。春秋初期,齐置琅琊邑,为“齐东境上邑”

卷二上《孟子注疏》。秦统一全国后,于齐国旧地置三郡,南境置琅琊郡,治琅琊县(遗址位于今青岛市黄岛区琅琊镇夏河城),包括了今天临沂东北部、潍坊东南部、青岛西部的大片地区。西汉时,琅琊郡治东武(今山东诸城),辖东武、诸、琅琊等51县,相当于今山东半岛东南部,大致包括了今天的胶莱河、潍河和沂沭河流域。东汉初年,治所由东武迁至开阳(今临沂市北),盛时领17县,大致包括了今青岛胶南、日照和临沂的大部,辖区范围远小于西汉。秦汉之时,琅琊郡(国)为山东东南海疆要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是琅琊郡(国)发展的鼎盛时期。魏晋以降,琅琊郡(国)的地位不断衰落,辖区范围逐渐缩小。随着治所的不断迁移,其辖区范围逐渐向鲁东南扩展,主要集中在今沂沭河流域的临沂地区。到唐代乾元元年(758),改琅琊郡为沂州。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琅琊退出了历史舞台。

考古资料显示,在仰韶文化晚期到龙山文化时期,水稻已引种到黄河下游。栖霞市杨家圈文化遗址和胶州市里岔镇赵家庄遗址中发现了龙山文化时期的稻谷和谷壳印痕。这表明山东半岛在距今4000多年前就开始了水稻种植。山东属于旱地农业区,并不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而邻省江苏省的北部发现过许多出土史前稻作遗存的地点,且与杨家圈稻种同属于粳型稻种。由此可知,山东东部的稻作农业是从江苏北部传入的。《周礼》 载:“正东曰青州,其谷宜稻麦。”山东半岛大部分属古青州地域,以古琅琊而得名的琅琊稻在三代之时已在山东半岛地区种植。《春秋》中有“鄅子藉稻”之事,据《左传·昭公十八年》载:“六月,鄅人藉稻,邾人袭鄅。鄅人将闭门,邾人羊罗摄其首焉,遂入之,尽俘以归。”鄅国是沂沭河流域的周代诸侯国(国都位于今临沂市开阳故城)。鄅国百姓正在田里收割水稻,邾人来袭,灭鄅而归。故有邾人“刈琅琊之稻”的典故。这表明沂沭河流域在春秋之世已广泛种植水稻。先秦时期古琅琊地区北至潍水南至沂沭河流域,琅琊稻的种植已较为普遍。

汉代山东水稻种植已十分广泛。在潍水流域,因潍水有灌溉之利,逐渐发展成为水稻种植区。据《水经注》载,潍水“有故堰,旧凿石竖柱断潍水,广六十许步,掘东岸,激通长渠,东北迳高密县故城南……县南十里,蓄以为塘,方二十余里,古所谓高密之南都也”。汉代人们截断潍水,开渠引水,形成了方二十余里的水塘,灌溉周围田地。因有潍水的灌溉,潍水沿岸遂成水稻产区。汉武帝时在琅琊郡治以北的潍水岸边置稻县。《汉书·地理志》:“稻, 侯国。”《太平寰宇记》卷二四:“故稻城,《汉书》武帝封齐孝王子定为侯。旧地理志书皆失其所在。今县西南故潍水堰之侧。昔汉朝于此立堰造塘溉稻田数千顷, 县因以为名。”《齐乘》:“高密西南潍水堰侧……此即稻城遗迹,春秋称‘琅邪之稻’。自汉有塘堰,蓄潍水以溉稻,因名其城。武帝封齐孝王子定为稻侯。”卷四,《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中也有体现,西汉元朔四年(125),武帝封齐孝王子刘定为稻夷侯,国名稻。《太平寰宇记·密州》高密县条说:因其“有稻田十万顷,断水造鱼梁,岁收亿万”,故号“万匹梁”。在潍水的支流浯水、汶水之上,亦有大型的水利设施。《水经注·潍水》载:“潍水又北迳平昌县故城东,荆水注之,水出县南荆山阜,东北流迳平昌县故城东,汉文帝封齐悼惠王刘肥之子卬为平昌侯。”又载:“浯水又东北迳平昌县故城北”卷二六,,时人在浯水上筑坝,溉田数万顷,南注荆水。浯水又东北流,注于潍水。平昌县故城在浯水南岸,处在浯水与荆水两水夹持之地。《元和郡县图志·密州》辅唐县条引《三齐纪》说:“昔者引堰浯水,南入荆水,灌田数万顷,今尚有余堰,而稻田畦畛存焉。”可见古安丘、高密、诸城一带,两汉魏晋时期因水利灌溉之便而有万顷稻田。

二、琅琊稻的发展与广泛种植

先秦时期,沂沭河流域的稻作农业就很发达。秦汉以后,这一地区发展成为“琅邪稻”的主要产区。汉唐时期,随着水 利 事业 的发展,人们在沂沭河、泇河及氶水等河流上兴修水利,形成多个灌区,灌溉面积多达数十万亩。如东泇河灌溉了卞庄东南的大片良田,芙蓉湖一带成为琅琊稻产区,氶水十三陂溉田万顷。水利灌溉推动了琅琊稻种植业的发展,而古琅琊地区砂姜黑土和黑潮土的肥沃土壤以及适宜气候,成就了琅琊稻优质品种。春秋的“琅琊之稻”,唐代的“塘崖贡米”,皆以优质品质而称著于世。唐贞观年间沂州氶县(今枣庄市峄城区)修筑的十三陂为这一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元和志郡县图志》载:“县界有陂十三所,并贞观元年已来修立,以溉田焉。”陂为蓄水堰坝,氶水(今大沙河)上的这些陂塘,灌溉面积万余顷。在苍山、兰陵一带的泇河和沂沭河下游亦建有堰坝,可溉稻田数十万亩。《齐乘》载:“泇水有二:东泇出沂州西北其山,南流至卞庄站,东分一支入芙蓉湖,溉田数千顷。湖在沂州东南芙蓉山下,香粳亩钟,古称‘琅邪之稻’即此;西泇出峄州东北抱犊山,东南流至三合村,与东泇合。南贯四湖,溉田倍芙蓉。”[《禹贡锥指》 亦载:“沂州东南芙蓉山下有湖,溉田数千顷,香粳亩钟,古称琅邪之稻。《元和志》:‘氶县界有陂十三所。’今沂、峄二州,仰泇、承二水溉田,青、徐水利莫与为匹,皆十三陂之遗迹。”《齐乘》和《禹贡锥指》虽为后世著作,但它们所记水利灌溉之事却始于唐代。由此可见,唐代古琅琊地区琅琊稻种植得到大面积推广。

宋元时期,琅琊稻种植又有新发展。宋代沂州是当时山东地区的重要水稻耕作区。“山东诸郡,临沂为大。其民杂有桑麻之业,其田兼备鱼稻之饶”。凡可灌溉之地多被辟为水田种植水稻。如潍水流域的高密县夷安泽一带,唐代时还是一处 “周回四十里,多麋鹿蒲苇”的大片湖沼,宋代以后,夷安泽成为“东西百余里,灌田万顷”的灌溉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民尤赖之,是多豪富”。元朝时,沂沭河流域水源充沛,广植水稻。正如《齐乘》所载,在沂州城东南,有“芙蓉湖,溉田数千顷。湖在沂州东南芙蓉山下,香粳亩钟”。在沂州西南,西泇水与东泇水合流后,“南贯四湖,溉田倍芙蓉(湖)”。 稻田面积更为可观。 又据光绪《峄县志》载,元大德十年(1306)《许池龙神庙碑》记,在峄州城北的许池一带,泉源众多,“源流混混,不舍昼夜,散漫四郊,灌溉稻田无虑万顷,居民受无穷之利”。

明清时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古琅琊水源充足的地区,通过兴修水利,开发河湖滩涂,水稻种植亦有发展。明代沂沭河流域是我国北方地区陆(旱)稻的著名产地。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说:“今北土种者(指旱稻)甚多,畿内种推平峪,山东推沂州,不啻新城(指直隶新城县)粳稻矣。”除山前平原广种稻谷之外,山地丘陵地带亦有水稻种植。沂水支流汶水沿岸亦是重要的水稻产区。据明万历《沂水县志》载:“汶水自蒙阴西来入之,历沂兴,至河阳百里间,两岸皆为上腴,土宜稻麦。《传》所谓‘琅琊之稻,十专其五’。而林壑芊绵,岩岫深瞑。夏无绝炎,午无停日。烟水之盛,轶于江南。”清代沂沭河流域的稻作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年间,兰山(沂州府治地)、郯城两县人民大规模整治淹涝洼地,开沟浚渠,将数千顷涝洼地“变斥卤为膏腴,易蒿莱为秔稻”,成了稳产高产的稻作田。乾隆以后,稻作区在沂沭河流域逐渐扩大,并渐及上游地区。在沭河上游的莒州,“水旱二种”P都有稻种植;在沂河上游的沂水县,“俗有种稻者”,然“稻皆旱种,其种植之法与北方种他谷同,非南方水稻也”。费县与郯城“山田多种旱稻,味如香粳”。人们还利用本地山泉众多,且“冬春不断流”的优越条件,在“山麓原隰之地”,“仿南方开水田以种稻”。

明清时期,在诸城、日照一带滨海斥卤之地还广种海稻,收获颇丰。据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海上斥卤原隰之地皆宜稻。播种苗出,芸过四五遍,即坐而待获。但雨旸以时,每亩可收五六石,次四五石。种多,唯名各将黄、小红芒者尤佳,米雪色,气香味甘滑,可比盩庢线棱、无锡之秔。秋收见户舂米,贸迁得高价,可比鱼盐。若江南水田,虽纯艺稻,然功多作苦,农夫经岁胼胝泥淖之中,收入反薄,亩多二三石,次一二石。不如此中海稻功半而利倍也。”《皇朝经世文续编》又称“盖琅琊之稻,自古称名。按《史记》称齐琅邪,被海为膏壤,此自土性之美,故漫种亦宜。或亦虞伯生谓海潮日至,淤为沃壤者,未可以概也。”这表明,种植海稻简单易施,撒种待苗出之后,除四五遍草即可。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多则收获五六石,少则四五石。从反映本地区农业生产的农学著作——《农圃便览》中可以看出,种植“小黄稻”成为当地的主要农事活动之一。

三、琅琊稻的特点及其在稻作史上的地位

古琅琊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造就了琅琊稻的优良品质。研究表明,水稻生长受气温、降水量、太阳辐射总量以及土壤、水利等条件的影响。适宜的温热和土壤条件有利于水稻生长。气候方面,古琅琊地区为暖温带季风气候。沂沭河流域年降水量在750—900毫米,太阳总辐射量4856—5192兆焦/m·年;胶莱河、潍河中上游地区年均降水量在600—850毫米,太阳总辐射量4898—5443兆焦/m·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南方,而且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季,有利于水稻生长,水稻平均亩产较高。水源方面,古琅琊地区河流纵横,湖沼广布,水资源丰富。如潍水、沂河、沭河等以及夷安泽、百脉湖、芙蓉湖等,有丰富水源和灌溉之利。历史上兴建了许多灌溉工程,诸如潍水堰、浯水堨、十三陂等,为稻作农业提供了水源。土壤方面,在潍河、胶莱河流域的山前平原、山间盆地以及河谷平原上分布着以棕壤、潮棕壤和褐土、褐潮土为主的土壤。这类土壤水源丰富,地势低缓,土地肥沃,排灌条件好,农耕历史悠久,是土壤条件优良的农耕区。在沂沭河流域,主要分布着以砂姜黑土和黑潮土以及水稻土为主的土壤。这类土壤表土有机质丰富,土地肥沃,适宜稻作农业。可见古琅琊地区的温热条件、丰富水源及肥沃土壤等,有利于稻作农业发展。经过劳动人民的长期栽培和选育,培育出琅琊稻的优良品种,形成了与河南新城香稻、陕西盩厔(今周至)线棱、江苏无锡粳稻等水稻品种相齐名的品种。当然,古琅琊地区不同流域的环境及小气候不同,在长期稻作史中又形成了多个琅琊稻亚种。如汉代稻县之稻,唐代芙蓉湖“香粳”和“塘崖贡米”以及明清诸城“黄小红芒”稻等。

琅琊稻优良品质主要表现在它的高产、耐旱、味香、价优等方面。产量上,琅琊稻稳产高产不输南方。唐代芙蓉湖的香稻,亩产1钟,约合6石4斗。唐代1石约合92斤,1斗约合15斤,6石4斗约合613斤,这在古代堪称高产。清代诸城的海稻每亩可收五六石,或四五石,平均亩产约合稻谷675斤。产量高于江南的二三石或一二石。耐旱方面,清代诸城所产粳稻、糯稻等以耐盐碱、耐干旱、产量高的“黄小红芒”旱稻品种最为有名,特别适宜在滨海斥卤之地种植。沂沭河流域潜山丘陵地区的旱稻品种也驰名北方。口感上,芙蓉湖的“香稻”用来蒸饭、煮粥,清香满屋。沂州的“塘崖贡米”以“香味浓郁,黏润滑腻”而著称,有“一家煮米四邻香,四邻煮米香全庄”之美誉。诸城的“黄小红芒”米色好,气味甘滑,为香稻上品。价格上,因产量高,品质好,种稻收入也高于其他粮食作物。清代诸城稻作区,每至秋收季节,家家舂米,“贸迁得高价,可比鱼盐”,收益丰厚,往往比陆田高出数倍,也高于江南稻作区。

琅琊稻在古代稻作史和中外稻作交流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古琅琊地区4000多年稻作农业绵延不断,自成一区。这在山东稻作农业乃至北方稻作农业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堪称北方稻作农业发展史的一个范例。考古发掘表明,朝鲜和日本的水稻最初都是由中国传入的。至于传入的路线,有不同的说法。或认为是从华南或江浙地区跨海传播的。曲金良先生认为是由山东半岛通过海 路 传 播 的。严 文 明 先 生 认 为 是 由 长 江 中下游地区传至山东半岛,跨渤海抵辽东半岛,再传到朝鲜半岛,后传至日本列岛的。无论是从山东半岛直接跨海传播,还是跨海经辽东半岛东传,山东半岛都是稻作农业东传的节点。从时间上看,山东半岛稻作农业,早于朝鲜和日本考古发掘的距今3000年左右的稻作遗迹。从稻种类型上看,韩国、日本种植的稻种主要为粳稻,是与山东半岛粳稻品种品色完全相同的“北方化”了的粳稻,而不是“南方型”的籼稻与粳稻并存而以籼稻为主的稻作文化。由此可见,山东半岛的琅琊稻在中外稻作交流史上也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鸣谢:本文的写作,得到导师王钧林教授的指导,特此致谢!

①陈冬生:《山东古代稻作史考述》,载《古今农业》1992年第9期;游修龄:《中国稻作史》,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曾雄生《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技术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猜你喜欢

稻作流域水稻
节水灌溉减施磷肥对黑土稻作产量及土壤磷利用与平衡的影响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一季水稻
水稻花
基于历史与现实视域的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探索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主持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