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韧性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的新向度*

2022-11-01

农业考古 2022年4期
关键词:韧性数字建设

杜 楠

一、问题提出:乡村脆弱性和数字乡村的耦合失调

乡村是集自然、经济、社会特征于一体的地域综合系统,承担着粮食供给、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多维功能。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这对我国乡村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人口结构、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乡村文化、利益格局和组织形式等方面均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乡村作为应对风险的重要场所和处置危机的关键主体,在监测风险、抵御风险、事后恢复、适应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风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乡村带来了更多挑战。风险与脆弱性密切相关,简而言之,风险指的是出现损失的可能性,而脆弱性是一个前瞻性概念,它以防患于未然为思维起点,着眼于未来将要面对的各种冲击。在乡村这个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系统中,必然会受到来自经济、自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呈现出生态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乡村的生态脆弱性是指由地质灾害、气候灾害、病虫害等因素带来的冲击;乡村的经济脆弱性是指由产品的价格波动、通货膨胀、经济下行、产业同质化等因素带来的冲击;社会脆弱性是指社会动荡、社会政策不稳定等因素带来的冲击。从我国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自然灾害、经济下行、农业产业同质化等因素给乡村带来了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在信息化社会,网络本身和数字化信息已经转变为生产力的新要素,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进入了万物互联的新时代,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为每一个具有信息可行能力的群体提供发展机会,乡村也不例外。但是我国乡村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空间非均衡的特点,带来了城乡数字鸿沟的问题,加上自然灾害的侵扰,导致乡村脆弱性问题频发。加强数字乡村建设,提升乡村韧性的需要愈发迫切。在数字乡村建设中,乡村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在面临自然灾害等危害发生时,数字技术为乡村治理赋能,能够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的水平。然而,在实践中却呈现出数字技术与乡村建设的耦合失调。这里的耦合失调是指数字技术为我国乡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赋能效益,但与此同时也展现出技术属性与乡村现实情境之间的互嵌失调性。2021年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城镇互联网普及率为78.3%,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59.2%,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显示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乡信息鸿沟没有消除。乡村信息技术人才稀缺、信息技术能力低下也使技术转化模式在从城市转向农村的过程中遭遇重重阻碍。农村数字消费水平和数字产品使用的低迷使数字供给方在涉农信息产业中回报率低,因此,数字供给更加倾向于城市化。此外,农业数字化的生产循环体系不顺畅、乡村数据壁垒、治理能力不足、保障制度不足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些问题阻碍了乡村韧性提升。

根据上述分析,乡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从实际出发,对相关问题深入研究。乡村脆弱性和数字乡村耦合失调影响着数字乡村建设,因此,提升数字乡村韧性至关重要,它既可以抵御外部风险冲击,又可以维护乡村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鉴于此,“韧性”理论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新的增长点。从韧性视角研究数字乡村建设的目的在于提升乡村韧性,解决乡村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抵御和化解乡村发展中的风险和冲击,使乡村恢复和发展到新的状态。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反映出数字乡村在应对社会风险环境的变化中所显示的“维持—适应—转变”能力的提升。特别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韧性理论为数字乡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对抵御外部扰动,提升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阐述韧性理论的基础上,探寻数字乡村建设的创新机制,并进一步验证其可行性,为数字乡村建设寻求抵御社会风险灾难相耦合的适应性方向,为优化数字乡村,促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依据,贡献理论研究。

二、数字乡村建设的理论新探索:韧性视角

“韧性”一词最早源发于工程力学的研究之中,韧性在工程力学中指的是回到最初的状态。之后,这一概念跨越进了生态学和社会科学。在生态学中,韧性被定义为生态环境遭受干扰之后恢复平衡的能力。社会科学将韧性定义为系统或组织从灾难和冲击中恢复正常或更好状态的能力。伴随着全球灾难事件频繁发生,越来越多的学者专注于韧性理论研究,并将韧性与治理联系起来,提出了“韧性治理”的概念。韧性治理有两层含义。宏观层面指的是灾难过后社会恢复平稳的状态;微观层面指的是社会主体主动应对社会风险灾害的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此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将韧性理论应用于不同的研究对象,提出了“韧性城市”和“韧性社区”的概念。近年来,韧性理论除了运用于城市和社区研究中,还进一步延伸到乡村的研究中,成为乡村韧性建设的核心策略,用以克服风险社会情景下乡村脆弱性与基层刚性治理的局限性。沈费伟等学者认为,社会主体建设是韧性治理研究的核心,乡村长期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乡村的韧性建构,外部风险对乡村来说,不仅是限制性因素,也是发展机会,乡村韧性建构强调创新性地吸纳和利用资源,在资本导向、目标导向的思维方式引导下,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推动乡村稳定持续发展。唐任伍等学者指出韧性理论是一种新型治理路径,对引导乡村韧性构建、推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要从经济、社会、乡村生态、乡村组织、城乡互动等方面提升乡村韧性的能力。

“韧性乡村”正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衍生而来,强调乡村的风险回应能力、灾后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目前,我国已经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地区也摆脱了绝对贫困问题,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面临着风险,只有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才能抑制乡村返贫问题,实现乡村的高质量发展。数字乡村将数字技术融入乡村生产、乡村生活和乡村生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乡村建构模式的数字化重塑。韧性理论和和数字乡村在价值取向、治理主体、治理机制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在价值取向上,韧性治理主体积极主动应对风险和危机,采取更加适合的策略应对外部变化,在提升自身对风险适应性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民众生命安全和美好生活。而数字乡村建设将数字技术融入乡村生产生活生态,颠覆传统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来实现乡村民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所以,二者在价值取向上不谋而合,都是以乡村居民生命安全和根本利益为核心。在参与主体上,韧性治理强调多元主体协作,在动态治理过程中产生治理协同聚合效应,为应对未来风险做足准备。数字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需要凝聚多方力量系统性地加以推动。在治理机制上,韧性治理强调应对风险的有效性,把韧性和风险结合起来,探索韧性治理的运行机制和抵御风险的保障机制。而数字乡村建设涉及技术、资金、人才等核心要素,为使要素效用最大化,需要从多元化的协作模式中建立综合长效机制。从上述韧性理论和数字乡村建设的契合性分析可以看出,韧性理论能为我国乡村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为提升乡村韧性、抵御乡村脆弱性指明方向。

抵御风险灾难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关于乡村数字化转型、乡村减灾的相关研究中,我国学者对数字乡村、韧性和灾害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界从韧性理论出发对数字乡村进行了阐释。综观这些研究,韧性视角下数字乡村有三个特点:

(一)风险抵御能力

风险抵御能力突出乡村抵御外部干扰,保持乡村稳定性的能力。稳定是从韧性视角构建数字乡村所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属性。通常来说,经济波动、生态恶化、秩序紊乱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会使乡村社会遭受损失,数字乡村广泛运用数字技术,增强了其抵抗和消耗冲击的能力,降低了风险和灾难对乡村社会功能和结构的冲击。数字乡村的风险抵御能力与乡村“硬件”水平有关,如:网络设施是否完善、防护设施是否安全。完善、安全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为数字乡村治理绩效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际上,数字乡村在此基础之上还突出了虚实空间互动技术和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前者通过数字空间技术作用于实体空间,实现对实体空间的动态监测,即时反映乡村实体空间的具体情况;后者通过时空网络技术和北斗定位服务技术呈现广阔范围内万物三维空间的精确关系,并针对空间数据进行准确计算、分析、展示和查看。

(二)事后恢复能力

事后恢复能力强调数字乡村以信息化和数字化优势实现灾后复原乡村功能结构,恢复乡村社会秩序的能力。数字乡村在抵抗风险和灾难的过程中存在失效的可能性,而一旦抵抗失败,灾后的恢复能力会更加重要。数字乡村应该具有恢复乡村功能和结构的必要资源,或者可以替代的资源支持。数字乡村的恢复能力涉及多个方面因素,如:乡村数字化意识、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物质资源、经济环境、社会资源和社会环境等,每一个因素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而是在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相互作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数字技术形成彼此间的联动共生关系,具体体现在乡村动员、跨村联动和乡村自救互救的机制构建和实施。韧性视角下的数字乡村注重从关联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出发优化基础设施空间,注重强化智能驱动,依靠乡村数字化平台,将基层政府、企事业单位、农户园区、农民家庭的信息需求联通起来,实现多元主体资源共享。此外,数字乡村更加注重对乡村的实时监测,掌握乡村动态发展情况,助力平安乡村建设,为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作用。

(三)动态适应能力

数字乡村除了具有风险抵御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外,还要有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灾难进行预测准备,动态适应逆境的能力。数字乡村的动态适应能力指的是数字乡村在应对风险灾难的过程中主动调整、学习、适应、反馈以重构乡村结构和功能,也就是说数字乡村不仅能够抗风险、助恢复,还能够在逆境中进行调整和适应,在逆境中更新知识,创新性地调适、整合、改变乡村运行基础,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的向前跃进。数字乡村的韧性在其不断重塑乡村社会关系和乡村社会结构,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适应性过程中得以显现。数字乡村的适应过程具有动态性。韧性视角下的数字乡村运用数字技术准确识别风险,全面动态评估风险,对风险进行预警和溯源,全面、实时地关注乡村建设和发展动态演进过程,对每一个可能的风险点进行精准把控,并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提升数字乡村抗险能力,重塑乡村高质量发展模式。与不确定的外部环境相比,数字乡村更加关注内生优势,聚焦乡村参与、乡村能力、乡村意识,支持性网络信息技术是乡村恢复和适应的关键因素。数字乡村以“乡村大脑”“数字孪生”为核心,应用于乡村的各个场景,注重“联结+平台+数据+运营”,提升乡村适应力。除此之外,数字乡村适应力的获得,涉及技术、资本、权力、利益等要素的资源整合,强调数字乡村建设在集中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转向集体行动。

从上述特点分析来看,相较于传统乡村而言,韧性视域下的数字乡村能够更好地应对风险,在维持原有乡村结构功能基础上,创建和重构一个更加稳定、更高层次的乡村安全均衡系统,数字乡村能够实现乡村发展质的飞跃。

三、韧性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的透视和拓展

韧性视域下的数字乡村不仅能够消化吸收外界干扰,维持自身原有的功能、结构和特征,而且还能创建更高层次的乡村安全均衡系统,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和支持。韧性理论强调数字乡村建设的整体性、内生性和共生性,以此调整目标导向、挖掘乡村价值,推动乡村动态发展。韧性视域下的数字乡村更像是一个有张有弛的弹簧,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类型的问题,突出发展和效率的逻辑。

(一)韧性视角强调整体性,推动数字乡村理念转向系统规划

促进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是数字乡村建设的终极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抓好乡村的风险防控,排除乡村发展中的安全隐患。长期以来,我国乡村应对风险和各类危机事件依靠的是“全国一盘棋”的体制优势,效果显著,但有着较深的路径依赖。随着我国数字乡村战略的施行,传统乡村逐步摆脱落后的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转向数字化建设。目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强调乡村数字技术的应用,助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数字经济建设、农村数字公共服务建设和基层数字治理,推动了乡村转型发展。但是,数字乡村建设中的条块化、分割化导致了数字乡村的耦合失调,同时也使乡村在应对复合性风险灾难过程中出现“碎片化”问题。这种碎片化体现在对风险和灾难的感知、监测、预警、预防、控制等活动缺乏统一的政策规划布局,缺乏高度协同的联动机制和规范统一的云脑要求、数据要求和数据运行的管理标准。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缺乏实效性,无法更加有效地补齐乡村发展中的脆弱性短板。

从韧性角度考察数字乡村的建设,不是简单地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乡村治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而是要运用科学技术实现乡村内外部人、事、物的高效匹配和高效联动,形成一种高效抵御风险的数字化乡村发展模式。因此,数字乡村在优化组合、系统规划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基础设施等要素的基础上,更加关注风险,特别是相关隐患排查、信息通报、处置反馈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数字监测系统实时掌握乡村发展动态,更精准地把控乡村发展走势。韧性框架从风险管理的过程出发,按照风险防范、事后恢复再到动态适应的前后顺序,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规划。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调整数字乡村的导向,从分割化、条块化、碎片化转向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韧性框架有助于数字乡村的建设理念从被动单一的数字化建设前移,重视主动的风险灾害的预防,并对数字乡村建设中社会风险灾难的感知、监测、预警、预防和控制等活动进行系统化设计。

(二)韧性视角突出内生性,推动数字乡村挖掘内在价值

韧性视角下数字乡村建设更加强调内生性。应对社会风险灾害不仅需要政府发挥赋能作用,还需要乡村发挥内生力量,数字乡村在传统文化、乡村惯习作用下释放数字乡村韧性功能。数字乡村的内生力在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农民和农户等内生主体的素质中体现出来。我国颁布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和《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两个重要文件,指导数字乡村建设,但是,这些指令性的文件依靠科层结构层层传达,遵循“自上而下”的运行逻辑落实文件指令。乡村在这一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单纯被视作数字化建设对象,乡村自身能动作用和村民潜在力量被忽视,导致在数字化技能培训、村民数字化意识和数字化能力等方面存在短板。此外,数字意识不足,进一步干扰农民和农户的抗逆意识和抗逆能力,具体体现在村民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主动性不强、乡村自救互救意识不足、存在等靠要的依赖心理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数字乡村的建设和数字资源整合,也进一步加剧了乡村脆弱性。从新冠疫情防控来看,乡村之间的防控能力存在很大差距:有的乡村被动等待政府调配资源,但是效果不佳;而有的乡村可以有效吸收转化数字资源,并且村民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参与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效果。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出乡村能动性和主动性发挥了很大作用。

数字乡村建设的内生力不足,与韧性理论强调的个体所处的整体环境相悖。透过韧性理论研究数字乡村更加注重乡村的内在优势和乡村自身属性。乡村是抵御社会风险灾害的关键主体,乡村具备韧性,其关键前提是乡村具有采取集体行动修复乡村问题的能力,包括个人应对能力和互动协作能力,认同乡村能够在防范重大风险灾害中发挥主体作用,即韧性视角下的数字乡村主体从单一主体拓展到主体交互作用形成的社会共同体,数字乡村建设也逐步改变过去的某一主体的独角戏,逐步发展成多元主体的大合唱。除此之外,乡村所在的区域资源和社会资本也是影响乡村抗逆能力的重要因素。具体来看,乡村自身优势和潜能包括支持性的网络设施、村民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归属感、乡村意识等。因此,韧性视角下数字乡村致力于自下而上的建设,注重培育乡村抗干扰能力的主动性和持续性。

(三)韧性视角注重共生性,推动数字乡村走向动态发展

我国数字乡村建设正处于试点阶段,缺乏专门的制度规定和体系设计,造成了数字乡村建设呈现条块分割的问题,数字乡村难以实现内外部系统的交互作用,具体体现在制度运行、数字技术应用、环境设计、数字技能转化等方面均呈现碎片化状态。对环境设计而言,体现为数字化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估缺失,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对制度运行而言,数字乡村应对风险灾害缺乏政府主导下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动协调,多头领导容易导致信息失真和信息到达不及时等问题,从而导致指令失调和效率低下;对乡村治理而言,乡村、政府、社会还未能完全贯通起来,形成三元联动逻辑,社会力量在其中的积极性不高、行动力不足;对信息技术应用而言,乡村对风险源的监测,对风险的精准识别、科学评估和科学应对等方面存在信息技术应用的滞后;关于信息技术转化,缺乏学习适应的制度机制,多为经验型处置,在面对后来的风险和灾难时无法吸收此前的知识和经验,形成向前跃进的高阶技能[9]。

韧性框架将数字乡村建设的思维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相结合,将目标集中设定于危机化解、风险应对和秩序恢复,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实现乡村高质量的建设与发展。韧性的强化在乡村空间、乡村资源、乡村人口和乡村制度交互作用中实现,在与风险共处中实现风险的有效防控。韧性框架秉承打造资源要素共享、多方合作共赢的理念,促进乡村生产生活和乡村资源的高效利用,在乡村“自然-社会”环境系统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知,韧性视角下的数字乡村摒弃了传统静态和碎片化的乡村发展模式,力图在乡村动态演进中构建共生性发展模式。

四、韧性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深化

韧性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需要考虑其内在本质特性。数字乡村是融合了知识、技术、数据、算法、工具、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在风险灾害趋于复合性的情况下,以韧性框架为基础,提出数字乡村建设的韧性创新方向,促进数字乡村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有效对话。乡村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效对抗乡村脆弱性,弥合数字乡村的互嵌失调,通过政府主导,建立数字乡村韧性基础;内部增强,打造数字乡村韧性生态;动态调试,建构基于风险的持续学习机制;数字赋能,提高乡村的抗逆智能化水平,从而更好地提升乡村韧性,实现乡村的高质量发展。

(一)政府主导,建立数字乡村韧性基础

韧性理论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一种全新理念,需要政府纵观全局进行顶层设计。一方面,乡村在发展过程中要面对的社会风险灾难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跨边界性特点,涉及多元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为了更好地统筹各个主体之间责任担当和协调配合问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进行统筹协调。另一方面,数字乡村的建设对数字化资源、数字化专业队伍、人才技能有较高要求,在乡村建设中面临着村民数字化能力薄弱、数字化基础设施不完善和数字化人才缺乏的问题,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措施、加大数字设施投入、建设数字化人才队伍赋能乡村发展,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主导者,在统筹协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从长远来看,政府在数字乡村建设中仍然居于主导地位。首先,加强总体规划布局,谋划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并采取统一性和整体性方案,明确数字乡村韧性治理的责任分工,提升数字乡村的韧性绩效。其次,因地制宜做好数字乡村的顶层设计,将数字乡村与现代化的乡村治理场景和业务需求相结合,同时考虑数字乡村对社会风险灾害的抵抗能力。再次,要构建社会合作平台,整合资金、信息、技术等关键要素,引入腾讯、网易、抖音等数字经济的龙头企业,助力数字乡村建设。最后,要推动实施“乡村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升乡村人群的数字意识和数字能力。韧性乡村建设离不开数字赋能、社会共建和政府培育,这些环节作为韧性理论应用的重要内容,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

(二)内部发力,打造数字乡村韧性生态

韧性视域下的数字乡村建设并不局限于构建组织结构和明确分工协作,而是注重制度建设、抗逆文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打造文化、制度、物理、农户、农民五位一体的数字化的乡村韧性生态。在物理韧性方面,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云计算、5G技术、区块链、物联网等示范工程建设,增强数字乡村内生动力。关于制度韧性,要进一步制定关于乡村信息技术应用、数字资源供给的相关制度,制定数字人才培养制度,培养拥有数字技术和信息安全的复合型人才和掌握农业互联网、大数据的实用性人才。制定数字乡村的城乡对接机制,农户通过数字技术与城市科研院所进行对接,接受先进技术的培训。建设数字管理机制,通过深入建设农村便民服务中心和实施乡村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建立起抵御社会风险灾害的先进管理机制。在文化韧性方面,高度的乡村认同感是乡村主体主动应对风险灾害的前提,因此,数字乡村的文化建设以韧性文化为重心,通过了解村民数字需求、完善乡村公共服务、增进乡村互动协作、建设乡村共同记忆等方式提高乡村韧性基础,潜移默化地影响村民韧性意识,以增强风险意识和抗逆意识。

(三)动态调试,建构基于风险的持续学习机制

韧性视域下的数字乡村可以转化吸收已有的数字技术,在凸显自我学习、自我适应特征的基础上构建数字乡村持续学习、持续适应机制以应对未来不确定的风险灾难,为未来蓄能,提高乡村的动态适应能力。具体来说,应从主体、制度和内容入手:对于学习主体而言,乡村和其他社会力量可以弥补政府抵御风险灾害的局限性,把社会组织、信息技术企业和相关事业单位等纳入数字乡村自我学习、自我适应的主体范畴,形成政府主导下的乡村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集合体,推动网络信息资源在多个主体之间传递共享,在风险灾害的防控中形成多元主体的审视和学习。对于学习机制而言,以提升乡村韧性能力为导向,从政府到村委、村民和其他社会力量,从预防风险到恢复建设,建立全过程、智能化、周期化的学习机制,改变过去的科层预案体制中的政府风险管理部门单一化参与和单一化学习,走向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在传统的对焦学习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进行交叉学习。对于学习内容而言,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动态更新的案例数据库,改变过去信息过载的事后学习模式,从政府、专家、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元化的视角分析现实案例,运用情景带入法进行案例输入和策略输出,为顺利开展过程性学习提供数据支撑。

(四)数字赋能,提高乡村的抗逆智能化水平

韧性视域下的数字乡村是一个内外环境交互影响的开放性系统,系统的良性循环离不开数字技术对乡村内部优势的挖掘和对乡村外部优势的吸收内化,数字乡村在内外部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实现数字乡村韧性能力的提升。首先,数字乡村把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乡村智能化终端的全覆盖,使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相互贯通、相互联结,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从而能够深度感知乡村风险源,在对其进行智能化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乡村安全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控和实时预警。其次,数字乡村可以依托大数据分析乡村受灾的具体情况,结合统计数据进一步分析应对风险灾难所需要资源的种类、数量和特性,以及乡村内外部环境能够提供资源的种类、数量和特性,通过数据比对分析进行资源优化组合和自由调配,提高资源调配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最后,数字乡村要建设韧性动态评估机制。韧性视角下的数字乡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更新的过程,在动态评估数字乡村发展的基础上,明确其发展方向和发展障碍,及时纠正乡村数字化转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进一步提升数字乡村韧性水平。

猜你喜欢

韧性数字建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答数字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数字看G20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