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把握工作的时度效
2022-11-01文_吴涛
文_吴 涛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对领导干部而言,能不能正确判断形势、有效制定政策、妥善化解矛盾、顺利推进工作,关键是看有没有科学的思维能力和方法。把握好时度效,就是做好工作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一科学方法,既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又继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结晶,同时立足实际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各级领导干部在谋划和推进工作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在时度效上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牢牢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一、科学认识“时”
在汉语中,“时”的基本释义主要指:时间、时代、时机、时刻等。世间万事万物都在“时”的维度上发生和演化,人的各种社会活动也在“时代”“时期”“时刻”中发展和演进。“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文关于“时”的词句很多,比如,审时度势、合乎时宜、待时而动,以及“识时务者为俊杰”,“知者善谋,不如当时”,“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等等。“适时”“合时”“应时”的思维方式,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之中。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准确把握党和人民事业所处之“时”,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和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做到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不失时机、主动作为,因时制宜、奋发有为。
时势,即时代发展的态势,也指一段时期内世界发展的形势。唯有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才能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要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要把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看准、看清、看透,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发现本质,尤其要认清长远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发展观、大局观,直面“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作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论断。“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揭示了当今世界的总体态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点明了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二者共同构成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时与势。他强调,“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领导干部要把两个大局作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既保持战略定力又善于积极应变,既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又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国内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这些重要判断为全党正确认识和分析时势,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提供了战略指引。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时机是事物发展变化在时间上的转折点和关节点,一旦出现就可能改变事物现存状态。善抓时机,是领导者把握必然、掌握主动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才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比如,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概念,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当时指的是21世纪头20年。在20年后的今天,世情国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形势由相对平稳转为动荡多变,我国同别国关系由互补性多变为竞争性多,我国发展形势由顺势而上转为顶风而上。对战略机遇期如何判断,是一个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明确作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机遇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有复杂性、全局性”的战略判断。正是根据这一科学判断,为了抓住和用好新的发展机遇,党中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牢牢把握战略主动。
时序,指季节变化的次序,也指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不断地进行的,各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主要矛盾。领导者必须根据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科学谋划目标任务的先后顺序,使工作安排既不过高地偏离实际,也不过低地影响发展,方能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善控时序,既是一种决策科学和领导艺术,也是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正所谓,“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比如,在共同富裕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实现共同富裕,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在这一原则指引下,党中央对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科学规划: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这一战略部署,既实事求是、遵循规律,又着眼长远、统筹兼顾,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时序安排的精准把握。
二、准确把握“度”
在唯物辩证法中,“度”是事物保持自身质的数量界限、限度或范围。在度的范围内,事物的量变不会引起质变,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就会发生质变。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处处可见“度”的原则。孔子曰“过犹不及”,意在告诫做事要适度,“过”和“不及”都是没有掌握好“度”。因此,儒家提倡“中庸”,认为无论宽和猛、张和驰、学和思、质和文,都不宜偏执一端,而应“执两用中”“中立不倚”。中国人常讲,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把握“界限”,正是这一哲学思维的生动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度”,辩证分析各种重大关系、统筹推进各领域事业、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从而克服极端化、片面化等主观盲目性,更好地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度”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把握“度”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唯有以辩证的、平衡的、全面的观点观察事物的“度”,才能妥善处理各种对立统一的重大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能非此即彼,要用辩证法、要讲两点论,要找平衡点”。比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如何把握“稳”和“进”之间的“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稳是主基调,要在保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谋进,要以稳求进、以进固稳。他强调,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不是强力维稳、机械求稳,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有所作为,恰到好处,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时机。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的“度”与“度”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因此,要坚持系统观念,在不同事物的“度”中寻求动态平衡、实现系统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比如,他系统把握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他强调,“要坚持系统的观点,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做到相互促进、齐头并进,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不能偏执一方、畸轻畸重”。再比如,他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等各方面关系。他强调,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系统思维,既通过发展提升国家安全实力,又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思路、体制、手段创新,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努力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
底线是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线,是“度”的边缘线或两个端点。底线一旦被突破,往往会产生不可预料甚至全局性、颠覆性的后果。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把握好“度”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比如,他在2018年1月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从8个方面列举了16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重大风险,强调“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但重点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这是我一直强调底线思维的根本含义”。在具体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指明了一些重大问题的底线,为全党把握好“度”提供了重要遵循。比如,关于政治安全,他强调对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危害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危害国家制度和法治、损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反对,不能让其以多样性的名义大行其道。“这是政治底线,不能动摇”;关于金融安全,他强调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关于粮食安全,他强调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什么时候都要绷紧,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做到,没有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等等。
三、真正实现“效”
无论是“时”,还是“度”,最终都是为了“效”。“效”,即效果。一切实践活动都要追求实现预期效果,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鲜明体现。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的诉求“径直是现实的和直接追求实效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和优势,就是坚持效果导向,“言必信、行必果”,确定了重大战略目标就以钉钉子精神坚韧不拔抓部署、抓落实、抓督查,全党动手,全国努力,尽锐出战,锲而不舍,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关于如何真正实现各项工作的“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些重要思想,并身体力行为全党树立了典范。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始终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比如,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从严治党要向基层延伸,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
反对空谈、注重实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抓工作不讲实效,不下功夫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仪式一场接着一场,总结一份接着一份,评奖一个接着一个,最后都是“客里空”。他要求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比如,在经济工作中,他强调要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在抓脱贫攻坚时,他要求不搞数字脱贫,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把一切工作都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真正让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要求“防止各条线多头重复向基层派任务、要表格,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法,让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工作之中”。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我们要实现的“效”,不仅是一时一地之效,而且是全局和长远之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增强大局意识、战略意识,善于算大账、总账、长远账,不能只算地方账、部门账、眼前账,更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比如,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他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再比如,在谈到环保工作时,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