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高四新”战略下提升株洲先进制造业质量的路径研究

2022-11-01苏海新

中国民商 2022年9期
关键词:三高四新株洲制造业

苏海新

株洲行政学院

基于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重要定位,株洲市提出培育制造名城、打造幸福株洲的宏伟目标,要求举全市之力,实现质量提升,优化质量供给,加快推进质量现代治理,推动全市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此背景下,提升株洲先进制造业的质量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一、株洲市推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十三五”以来,株洲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 年)》《湖南省质量发展纲要(2012—2020 年)》《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湘发〔2018〕9 号)等,按《株洲市质量发展实施规划(2016-2020 年)》部署,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全面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大力提升全市整体水平,多次获省、国务院表扬。终于在2018 年的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验收考试中,以最高分交出了预验收的最满意答卷。

(一)先进制造业总体质量稳步提升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产品质量方面,全市产品整体质量已率先列入全省先进水平之列,一批批具有强劲市场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兴起,一个个具有行业领先水平及集聚能力的现代产业集群也逐渐形成,比如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硬质材料、中小航空发动机等等。二是在工程质量方面,建设工程总体质量水平稳步提升,重点工程已然进入国内先进水平之列,体制机制也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三是在服务质量方面,城乡统筹发展幸福区建设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等多项经验在全国推广,“五大行动”和“五张网”建设的成效尤为显著。四是在环境质量方面,株洲市委市政府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经过三年不懈努力,将株洲作为老工业城市的转型发展环境难题成功解决,特别是清水塘,关停并转污染企业261家,经过搬迁改造后实现了“蝶变”,绿心地区的工业企业也成功全面清退。株洲俨然成为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的一个成功样本。在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方面等的诸此种种,都能够充分彰显出株洲制造业的总体质量水平在稳步提升。

(二)先进制造业质量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在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的作用下,主导、参与各类标准的制订与修订工作,比如说131 项国际标准、259 项国家标准、315 项的行业标准、11 项的地方标准及团体标准等的制定和修订。株洲目前拥有的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主要有:1个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内对口单位,7个国家级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2 个省级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此外,在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试点上,完成了5个国家级、1个省级的试点,并成功获批长株潭标准化创新基地。三是强化计量服务:加强计量基础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了计量检定机构,包括法定和授权的有6家,22 家企业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多达239 个;加强检验检测技术支撑,建设了国家新能源汽车检验检测中心等一批检验检测机构,包括国家级、省级和获得资质认定的高达122家。四是大力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全市拥有的高新技术企业多达700家,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近百家。

(三)先进制造业质量品牌建设卓有成效

在质量品牌建设方面,株洲市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数量众多的品牌梯队。荣获的质量奖层次高,比如重量级奖项——中国质量奖,这是全省唯一一个。此外,还荣获了2个全国质量标杆企业、5个湖南省工业质量标杆企业等。这些成就充分证明株洲在推进先进制造业这块的品牌建设成效卓著。

二、株洲市推进先进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发展仍有差距

还没有建立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质量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除轨道交通、陶瓷领域质量监测有专门的监测平台外,其他产业质量基础服务机构规模小且分布散,没有完整的平台支撑,且缺乏新兴的检测实验室,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

(二)核心技术有待突破

生产技术还不够发达,高精尖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标准化建设的驱动有待进一步完善,计量检定、检验检测分析方法、检测服务等方面的技术研发有待进一步攻克,掣肘了目前株洲整个先进制造业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智能化、数据化结合度不高

具体体现在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度还不够高,机器、信息、产品、系统的深度融合尚未形成。无论是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还是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仍与全球先进制造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四)质量提升的社会氛围不浓厚

质量基础设施难以量化为具体经济指标,全社会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形成对质量基础设施的普遍性的认识。株洲市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长远规划、统筹布局,如完全具备铁路产品的试验认证能力,却没有申请筹建铁路产品认证中心。

三、提升株洲先进制造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聚焦重点领域,在质量提升上下狠功夫

一是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三高四新”战略定位下,瞄准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产业发展目标,实施“揭榜挂帅”等制度,着重提升对关键核心技术与重要产品的攻关力度,大幅提升质量技术创新能力,奋力建成“3+3+2”现代产业体系,以期构建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产业集群的梯度发展格局。发挥三大产业优势,即,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与通用航空、先进硬质材料这三大产业,推进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化、品牌化、精尖化,努力打造轨道交通、航空动力两个世界级和先进硬质材料国家级产业集群。同时,大力提升信息技术、电力新能源与装备制造、高分子新材料与精细化工等战略支柱产业。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要以中车株机、中车株所、中车株洲电机等为核心,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产业链,重点在关键零部件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提升国产替代能力;中小航空发动机与通用航空产业的核心是608 所、331 厂、山河科技,攻克通用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发展通用的整机产品,并同步提高本地配套能力,完善配套设施,推动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先进硬质材料产业要以株硬集团、钻石切削等重点企业为基础,推动超强超硬材料、超细晶粒硬质合金材料以及高强度、高韧功能结构一体化材料研制,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品质,提高整体解决能力。

二是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质量。主要阐述数字赋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重点推动科技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助推这些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高端化,构建工业互联网。着力发展数字赋能、转移转化、创业孵化、创意设计等服务产业,加强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两化融合,用服务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

(二)服务高质量发展,在产业基础提升上下狠功夫

一是全面推动科技创新。对标如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开展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5年行动计划,要系统梳理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加大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产品的攻关力度,积极支持大中型企业承担和参与国家、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滚动制定制造业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创新目录,分领域建立工业基础项目库,不断提升各项供给能力。推动发展创新战略联盟,鼓励企业人才、内部研发机构、检验检测机构和重大设备对外开放,开展项目深度合作、企所院校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提高企业质量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深度转化。

二是加快标准提档升级。要加快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长株潭)建设,进一步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框架结构,注重建设标准平台,以大型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依托,支持建立标准创新孵化基地。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株洲市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高起点制订、修订一批“株洲标准”。注重资源和标准化信息共享,重视加大对省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充分运用有效资源。

三是优化计量服务体系。有效整合社会相关资源,规范管理,推动建成完善的计量标准体系。推进计量人才培养选拔和队伍建设,在充分发挥计量人才的作用同时,注重加强同各类科研机构的合作,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领域的专项合作。

四是提升认证认可能力。要争取建设铁路、城轨产品试验测试认证中心,完善认证认可体系,推行高端产品认证,培育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大力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工作,提升认证认可服务能力。鼓励企业开展国际质量认证,推动国际互认,提高株洲市产品国际市场占有量和信誉度。

五是夯实检验检测基础。高标准建设公共检测平台,要争取建成国家级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并引进国内外大型检验检测集团,加大科技专项资金争取力度,引导多方力量参与建设质量检验检测公共平台。推进检验检测技术创新。

六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改革和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考评机制,培育一批专利密集型企业和知名品牌。推动知识产权高效益运营,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转化。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组织实施专利导航项目,开展强链护链专项行动。

(三)严格监管执法,在质量发展环境优化上下狠功夫

一是营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推动线上线下一体监管,公平竞争制度先行,防范个别龙头企业凭借规模、资本、数据和技术优势滥用知识产权、市场支配地位造成资本任意扩张、竞争失序风险。

二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构建监管闭环,加大对重点质量领域“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的检查力度,不断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完善质量监管大数据平台,防范化解质量安全风险。尝试性地推动政府、社会、企业的多方合作模式的建立,推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不断健全完善数据共享体制机制。

三是持续强化信用监管。质量信用监管必须分级分类,严格落实“红黑榜”制度,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以期在事中事后都能够充分有效发挥其作用。在信用联合惩戒方面,同样也需要完善相应的机制。注重发挥社会信用评价机构的作用,进一步探索第三方评估体制机制的构建,推进信用评级和应用工作等。

(四)推动社会共治,在质量效能提升上下狠功夫

一是完善质量激励制度。要对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的,予以表彰激励或奖励,对全市各级涉先进制造业质量提升项目予以资金扶持。积极鼓励企业各种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努力健全企业内部质量奖励制度。

二是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建立品牌发展战略,开展国际商标注册,推动自主品牌国际化。优化市长质量奖评审制度,鼓励各县市区积极开展政府质量奖评审工作。注重结合产业集群优势,打造国际峰会及产业峰会,比如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中小航空发动机及通用航空产业、新能源汽车等等,擦亮产品群体品牌名牌,加大品牌保护,切实维护株洲制造品牌形象。

三是加大质量人才培育。要通过《高精尖紧缺急需人才导向目录》,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培育一批质量领军人才。以职教园为依托,推动将质量专业知识纳入职业院校课程体系,鼓励企业开展订单式合作培训。完善质量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创新技术工种和职称评定方式等。

四是落实市场主体责任。落实市场主体责任,制度机制是保障。市场主体要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质量安全责任制度,严格执行质量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在质量安全保险及首负责方面,要积极鼓励企业建立相关制度,支持进行质量责任追偿。严把质量关,质量安全无小事,坚决贯彻落实质量安全“一票否决”,规范涉及重大事故的报告与应急处理方面的制度。此外,在产品质量追溯方面,必须健全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

五是营造质量发展氛围。各级政府要坚决树立质量第一理念,积极动员企业重视质量管理,并推行政府质量奖等企业质量标杆文化,讲好株洲质量故事。创新质量文化载体,结合计量、标准化、知识产权、品牌、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主题活动,推动企业重视并规范质量管理,提高株洲整个先进制造行业的质量意识。

四、结语

株洲制造业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质量基础设施不断夯实,质量品牌建设卓有成效,推进先进制造业的前景和优势向好。但同时在基础设施、核心技术、智能化与数据化的结合度、质量提升的社会氛围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对此,在“三高四新”战略下要提升株洲先进制造业质量,实现株洲在新发展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势必所致的必然之举。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在质量提升上下狠功夫。注重制造业产品和生产性服务业质量提升,提升质量技术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让生产性服务业更加专业化、高端化。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实现产业基础提升。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占领高精尖技术高地。做好标准提档升级,高起点制修订一批"株洲标准"。优化计量服务体系,提升认证认可能力,夯实检验检测基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严格监管执法,开展质量发展环境优化。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信用监管,在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发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推动社会共治,着力开展质量效能提升。完善质量激励制度,健全内部质量表彰和奖励制度。在建设质量品牌上持续发力,建立品牌发展战略,擦亮产品群体品牌名牌。加大质量人才培育,落实市场主体责任,营造质量发展氛围,提高株洲整个先进制造行业的质量意识,为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凸显“质”的力度和效能。

猜你喜欢

三高四新株洲制造业
株洲新时代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株洲新时代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三高四新”背景下湘商文化融入湖南高职双创教育的路径研究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三高四新”背景下湘商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研究
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助推湖南水利高质量发展
『三高四新』战略是湖南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株洲三新包装技术有限公司
株洲三新包装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