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伟业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心得
2022-11-01
2022 年10 月16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经济科学》 特邀专家学者撰文从多视角交流学习体会。
深刻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人民立场
董志勇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871)
伟大时代催生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各项经济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实践探索中凝结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万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万一千元”;同时,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升,各类大国重器亮点纷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而且,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这些重大成就都集中反映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人民立场,要深刻理解这一立场就要充分认识其理论支点、实践方向及其价值延展,进而充分理解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先进性、回答新时代新命题的前瞻性、推动人类共同繁荣的普适性。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支点,也是新时代创新经济发展理论的出发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多年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始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新时代中国的经济成就也离不开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的人民立场。“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根本立场,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其科学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 的基本问题,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理论的先进性。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创造了物质精神财富,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修正了西方所谓主流的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正是坚持这一根本立场,习近平经济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重大理论创新,并成为当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前沿高地。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人民立场决定了党要在经济工作中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要保障经济行稳致远就需要充分发挥党的先锋队作用,在波涛汹涌中掌好舵,发挥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乘风破浪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人民立场决定了在经济工作中要以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底线,树立底线思维,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其中保障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是开展一切经济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又一次伟大胜利,也充分彰显其在指导实践中的现实意义。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人民立场决定了在经济工作中要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只要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能作出正确判断并攻坚克难,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方向,也是新时代开展各项经济工作的落脚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民立场决定了发展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新时代进入新常态、面对新矛盾、迎接新挑战的行动指南,其科学回答了“我国处于何种历史方位,要实现怎样的发展,以及如何实现发展” 的战略问题,形成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具有实践的前瞻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近四十年的高速增长,与此同时,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社会公平等逐渐成为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进入调整期,我国经济也进入了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经济工作的重心也从过去追求高速增长转向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运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新发展阶段的经济实践。要科学运用习近平经济思想就要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原则下,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解决发展中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科学运用习近平经济思想就要坚持实事求是,以时代眼光科学把握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既要坚持市场的主体地位,激发市场活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与时俱进增强制度供给,扫除体制机制障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深化改革推动结构转型。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是承载就业的主力军,“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有枝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人民立场决定了要以实体经济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没有实体经济,国民经济就将面临“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的产业空心化问题,历史经验也表明过早去工业化带来的产业空心化是一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价值延展,也是新时代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凝聚点。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的思想结晶,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宝贵经验,其科学回答了“世界面临怎样的难题,人类将向何处去,以及中国有何方案” 的全球问题,这不仅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探索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实践指引,具有鲜明的普适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7 月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强调: “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说明西方模式不是现代化的唯一路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亦不必“西天取经”,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本国国情,从自身出发以独立自主和开放包容的姿态汲取有益经验,不是通过掠夺他国来发展自己的现代化,不是“国强必霸” “以邻为壑” 的现代化,而是合作共赢的现代化。从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到全球各国的共同繁荣,从中国式现代化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人民立场具有广泛的价值延展和世界意义,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更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因而,全球经济秩序变革要以全人类的福祉为中心,以各国共同发展为前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国际上的事应该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不能把一个或几个国家制定的规则强加于人”。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盛行的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方向,为世界共同繁荣注入了勃勃生机。
坚持人民立场,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着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胸怀人类命运,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休戚与共,共同书写人类进步新篇章。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着力推进中国经济学创新发展
邱海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872)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报告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报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行了全面战略部署;报告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重要的规律性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是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政治宣言和指引全党全国人民的行动纲领,而且也是一部光辉的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发展和最新成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提出了重大任务和课题。
中国经济学界必须深入学习和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经济学创新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属性,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原则,牢固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善于汲取和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经济学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坚持自信自立。自信自立是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磨砺出来的独特品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秘诀。中国经济学创新发展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定信念,坚持立足并深刻总结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经验,构建系统化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新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发展。
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是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和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新时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色和本色,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根本属性。同时,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经济事物和现象,不断拓展认识深度和广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创造新的概念、术语,敢于提出新的思想和观点,敢于提出改革开放和发展新理论,以新的经济学理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我们面临的经济问题之复杂程度、解决问题之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经济学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必须增强问题意识和实践观念,聚焦中国经济建设实践遇到的新问题、经济改革与发展和社会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产生的重大问题、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扎扎实实做真学问,不做无病呻吟、自娱自乐的假学问。
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国经济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与高水平高质量扩大开放同步发展面临许多新的重大课题,推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碳达峰碳中和、共同富裕等多重目标共同实现的世界性超级难题亟待取得重大理论和实践突破。中国经济学者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和系统思维,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的发展实践要求出发,不断拓宽理论视野,既要发挥好专业学科优势,又要突破专业学科固有局限和藩篱,自觉主动开展跨学科交叉联合研究,努力寻求思想和理论新突破。
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中国的发展不仅关乎14 亿中国人民的福祉,而且关乎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内在地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中国实践,同时必须胸怀天下,既要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更要不断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牢固树立人类共同价值,深入研究人类发展共同问题,努力站在世界发展前沿,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同时,更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负时代,抓住机遇,努力创造既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又具有世界意义和全人类价值的经济学,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为中国经济学不断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以更加自信主动的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张 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871)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它将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党的二十大紧密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重任与时代使命展开,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奋斗主题。中国共产党建立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历史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找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这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具体实际出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顺应各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如今我国GDP 已突破110 亿元大关,人均GDP 连续三年超过10 000 美元,我国占世界经济比重上升至18.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我国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这些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正确性,必须自信并自觉坚持。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它更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 藩篱,为广大发展中经济体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世界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增强历史主动,积极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主动” 一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被多次提及。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就强调“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加之外部环境影响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带来了前所未遇的困难和挑战。需清醒地认识到,危与机同生并存,要顺势而为,主动求变,方能化危为机,开辟新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求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正是为妥善应对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重塑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这要求将我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由国际转向国内,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依托前期形成的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消费市场,通过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有力促进自身核心技术的创新、工艺的提升、品牌的形成,通过生产革新创造、引领、满足更多新层次、宽领域的美好生活需求。同时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更为丰富的商品与要素选择以及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吸引全球优质要素资源在我国经济领域集聚,以此强化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相信在中国共产党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引领下,定能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成就,定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圆!
努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平新乔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87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里提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面从理论上明确了我们党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进一步向前、向更高水平推进的新要求。这对于我们到21 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至关重要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就是要看其作为体制对于资源配置的效率如何。体制的配置效应分为静态与动态两个层次: 从静态看,是指在给定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的存量,即给定资源禀赋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做到配置最佳,能否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社会主义中国,就是在给定资源禀赋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使人民利益极大化。而在动态层次,则要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否可以不断地促进配置效率的进步和提高,使其获得明显的“学习效应”;是否可以在今年使生产可能性边界比往年有所扩张,产业不断升级,创新不断涌现,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不断发生变革;等等。
显然,这两个层次的效率评价标准都是我们需要的。然而当前,外延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面临收益递减,就更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地发挥动态配置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所强调的,正是第二个层次的“高水平” 标准,即动态标准。我们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所有这些努力的指向,主要就是动态的效率指标。
如何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内含的动态效率增长目标? 最关键的是要持续促进创新。什么是创新? 创新是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而创新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正是企业家。因此,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就取决于市场主体是否达到“高水平” 的运行状态,能否保证企业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汪洋大海里自由遨游,实现创新。企业家在功能上不等于资本所有者,在竞争与创新的过程中不应承担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和企业风险应由资本来承担,企业家是在资本承担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创新的。但是现实中,大多数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也是资本的所有者,我们在规制资本、对资本设置“红绿灯” 时,也应该大力保护企业家。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持久地实现创新,还与人才培养机制是否合理有着内在关系。如何保证所有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如何发现潜在人才并加以特殊培养、保护,使其成为强国的杰出人才? 这是人力资本市场与人才市场的核心问题之一。只是,与资源配置效率主要依靠价格机制不同,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里,价格机制不是全部,有时甚至不是主要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杰出人才,需要社会全方位的投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还需要在宏观经济管理体制上和反垄断体制上作一系列改革,在生产要素市场、土地经营权市场、环境排放市场和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改革。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如果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片汪洋大海,则市场体系本身就是这大海里的一条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讲究的是配置方向,体制的高水平是指配置方式或选择方式给资源配置所带来的效应。而市场体系的高标准则是指市场在实行配置过程中的效率标准,这是关于市场这架机器的运作效率的标准,更多的是指在技术层面对市场运作和操作的改进与完善。比如,在国内大循环,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应性;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完善认证认可等的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等等。
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与市场体系本身的运行效率的提升之间,并不存在分明的界限。市场体系本身运行效率的提高节省了交易成本,也会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上的效率;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上的效率水平提高,也会反过来要求市场体系本身更加完善,从而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进一步提升市场体制的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的同时,不断地提升市场体系本身的标准与水平。
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夯实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方 敏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87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作的报告是一篇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历史新征程的纲领性文献,宣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宣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全面部署了为实现目标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近现代以来梦寐以求的目标,是饱受民族屈辱之后奋起直追的夙愿。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 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是党和国家接续奋斗的要求,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织激荡的产物。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远超“莱茵河奇迹”、“日本奇迹”、“汉江奇迹”,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 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这些成就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造就“中国制造”及“世界工厂” 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二十大报告重申,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只有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才能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基础。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基本事实: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摆脱“马尔萨斯陷阱” 始于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政治经济学学科也始于对国民财富创造源泉的探索。西方发达国家如此,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如此。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能不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基础。
只有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才能实现超大规模人口和超大市场的现代化。人口和市场的规模优势归根到底是劳动力的优势。超大规模的人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力和消费力的统一主体。实体经济是大多数人参与财富创造和分配的基本途径。实体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与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密不可分,这是经济学的常识,也是中国经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积累、在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发展超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根本所在。党的二十大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重点,凸显了在人口规模基础上提高劳动力质量的意义。
只有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共同富裕不能靠“分蛋糕”,离不开“做蛋糕”。只有把蛋糕做得越来越大,才有可能让人们分得越来越多。只有把蛋糕分好,让每个人或多数人满意,人们才有继续做“蛋糕”、做大“蛋糕” 的动力。发展实体经济就是要让人们积极参与“做蛋糕”,从而为“分蛋糕”打好基础。如果大多数人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只是依靠国民财富和收入的分配以及再分配取得收入,对于做大“蛋糕” 和分得更多“蛋糕” 只会起到消极负面的作用。
只有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才能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实体经济的发展,依靠“中国制造”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站稳脚跟。面对疫情冲击,国内的实体经济在供应链、产业链、物流链等各个方面为人民基本生活提供了必要保障,为外界提供了重要援助。当前受疫情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人们担心世界经济陷入滞涨风险。发展实体经济,一方面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牢基础,另一方面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更加坚实的确定性,抵挡和消除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趋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赵留彦 锁凌燕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871)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意味着要满足14 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迄今世界上实现现代化的总人口不超过10 亿,我国整体迈入现代化将改写世界现代化版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不仅要求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还有更为丰富的内涵,例如缩小地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提高劳动在收入分配中的份额,避免政策制定被少数利益群体绑架,等等。
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2035 年目标和2050 年目标鲜明体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二十大报告进一步为我们认识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提供了思想指引。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共同富裕取得巨大成就。我们实现了“小康” 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
共同富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不断做大“蛋糕”,发展生产力;二是分好“蛋糕”,提升公平正义。二者是有机统一的,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如果缺乏合理有效的分配制度,财富分配不均的矛盾就会凸显。而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善不是朝夕之功,收入格局一旦形成就会固化既得利益群体,很难实现利益格局重塑。所谓的“涓滴效应” 认为,经济增长过程中财富会自上而下地流动,优先追求经济整体快速增长可以为减少贫困、提高人民福利创造条件。不过,仅靠涓滴导向难以产生共同富裕的结果,因为经济增长成果向下“滴流” 的渠道可能并不畅通,难以惠及绝大多数普通百姓。多数民众消费能力的增长若长期低于社会总体生产能力的增长,必然导致总需求不足。片面强调总产出增长可能导致经济资源向精英阶层聚集,加剧社会分化和阶层对立。这不仅不得人心,还会危及经济效率,导致增长不可持续。
共同富裕不仅关系党的执政基础,也关系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构建起一套合理的保障与动力体系: 第一,预防和减少贫困;第二,减少不平等特别是在基本公共服务权利等方面的不均等,保证所有人享有公平机会;第三,增进社会包容,关照弱势群体,避免人格排斥、设施排斥和制度排斥。我国在共同富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离不开在“民生七有” 方面的持续发力,离不开世界最大规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二十大报告指出: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 这是针对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可及性和均衡性的要求,是把社会保障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工具。
中国式现代化对社会保障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城镇化、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加速,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诸多新的风险挑战。社会保障作为治国安邦重器,是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谋划新时代社会保障发展应当把握科学方法论,包括系统观念、战略眼光、风险意识、国际视野和规律认知,以高质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力量。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同样需要关注效率问题。“不患寡而患不均” 心态下的不平等会导致社会不安,而过度担忧不平等的泛福利化则是因噎废食。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势必不能超越经济发展水平,所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能一味地给政府责任“做加法”,而是要合理限定政府的财政责任。历史经验表明,要保证社会保障体系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底线思维,将有限的公共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并通过市场来满足具有相应支付能力群体的保障需要,形成“造血式” 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说,未来的社会保障体系一定是政府、社会、市场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多元保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