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魏源编译困境看晚清知识分子的自省

2022-10-31段永俊刘云雁

关键词:魏源文本思想

段永俊, 刘云雁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晚清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国力衰败过程中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自省,他们并没有将国家衰败的原因简单归咎于外国入侵,而是反省本国在国家竞争中落后的根本原因,客观上为倡导西学、抛弃帝制、走向共和奠定了早期的思想基础。作为西学东渐的早期倡导者,魏源的自省为曾国藩以降的知识分子开辟了道路。曾国藩和张之洞的思想充满了对个人道德、社会价值与国家制度的深刻反省。与他们相比,魏源作品中的自省主要不是关注于道德伦理,而更加经世务实,体现了在职官员对国家制度与执行层面的自我审查与批评,并以此为出发点来探究鸦片战争失败、国家陷入衰弱的主要原因。

自审,也称为内省,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日常功课,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从内部来看,涵盖人的德性、伦常、日常生活、知识、审美与政治追求等方面;外部则表现为人的行为。其中,内在活动是根本的,也是决定性的,因此也称为内审。本文主要从德性、伦常和政治追求三个方面来分析魏源作为晚清知识分子代表的自省,其中伦常是基础,制约了他的道德框架,也决定了他的政治观念。

一、翻译中的文本间性:魏源的写作对《海国图志》编译的影响

“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又称为“互文性”,通常指两个或多个文本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文本被模仿或包含在另一个文本当中,这是通过这一文本中某一部分在另一文本中的重复来实现的[1]28。互文性概念由茱莉亚·克利斯蒂娃(Julia Christeva)最早提出,她认为人们至少可以从一个词语(文本)读出另一个词语(文本)来[2]。张隆溪把互文性与中国的“用典”进行对比,把前人辞句和文意嵌进自己的作品里,使之化为新作的一部分,他认为“互文性”不仅指明显借用前人辞句和典故,而且指构成本文的每个语言符号都与本文之外的其他符号相关联,在形成差异时显出自己的价值。没有任何本文是真正独创的,所有的本文(text)都必然是“互文”(intertext)[3]。秦海鹰将互文性理论分为广义互文性和狭义互文性[4]。所谓广义,就是用互文性来定义文学或文学性,即把互文性当作一切(文学) 文本的基本特征和普遍原则(正如把隐喻性、诗性当作文学的基本特征一样),某些理论家对“文本”一词进行广义使用,因此广义互文性一般是指文学作品和社会历史(文本)的互动作用(文学文本是对社会文本的阅读和重写);所谓狭义,是用互文性来指称一个具体文本与其他具体文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一些有本可依的引用、套用、影射、抄袭、重写等关系[4]。从不同学者的观点中可以总结出,任何文本都非独立存在,而是对其他文本的解构与吸收,在解构与重组的过程中赋予文本新的意义和价值。翻译可以看作是两个文本之间的意义转换,因此翻译就是两个文本的互文,翻译中的原文本会对译文本产生影响。在翻译的互文过程中,译者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不仅要深刻理解和阐释原文,还要对译文进行重写与解读。

魏源的《海国图志》是依据林则徐的《四洲志》以及其他史料编译而成,《四洲志》的原文本是英国地理学家慕瑞(Hugh Murray)所著的《世界地理百科全书》。该书详细介绍了地球基本知识、自然地理知识、物理与人口统计方面的资料。魏源受林则徐所托,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译《海国图志》,他在书中序文提到:“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5]1他认为以前的海国图书都是从本国视角去谈论西洋,以中国为世界地理的中心,而这本书则是以外国资料和外国视角去谈论外国。从这里可以看出魏源对清朝以往夜郎自大的反省,他认为想要制夷就要先识夷。然而魏源的反省也具有不彻底性,与当代视角相比,他的《海国图志》仍然相当程度上是以中国作为世界中心。他依然自满地认为夷人仅仅是在“兵”上强于中国,而中国的其他方面都胜于夷国,所以需要学习夷之长技以攻克夷国。魏源提倡中体西用思想和经世学风,希望以经学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这是他思想上从治经向实学、由纯学术向经世致用的第一次飞跃[6]。魏源认为:“欲制外夷者,必从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欲造就边才者,必先用留心边事之督抚始。”[5]27为了制夷就要先悉夷情,翻译就是了解夷情的重要方式。编译《海国图志》,首先就要阅读并阐释原文,而魏源自己并不懂英文,所以他提倡设立译馆来翻译夷书夷史。在翻译夷情中,他不仅了解了西夷的真实面貌,还对本国的真实国情进行了深刻反思,逐渐在自己的编译中,产生了对时局政事的独到见解。魏源在《海国图志》的编译中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大门。

二、伦常的底层悖论:祖宗之法的自我批评

自省是指人在内心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省察,以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存在有悖于道德的地方,以便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和原则,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水平。从历史发展来看,自省在中国最早出自《论语·里仁》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提出“责己”思想,宋明理学家用“省察”一词来表达自省[7]91。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为了修为圣贤,自省成为了他们必不可少的功课。儒家的内省说,强调了道德修养的自律性和自觉性,为广大士子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修养之法[8]。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调人要常常反省自我,强调修养个人的身心。这对于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心灵安顿是有积极作用的。每个人在精神上都可能遇到各种问题,需要调适、引导。儒家思想中居静、守仁、行义、主敬等各种修身养性方式都可以利用转化,为人类自身精神修养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9]。自省的直接目的是修身成贤,知识分子的自省就是内部发力来推动个人的全面提升。自省的最终目的还是以个人之力济家国天下,这也是自省者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途径。因此,自省在自身和社会、国家的发展上有重要影响。

纲常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价值原则,其实质是道德、伦理、政治的一体化[10]。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在宗法制的影响下形成了“家天下”的统治形式,为了构建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统治者以儒家“三纲五常”的主张来增强百姓宗族观念,使百姓完全认可帝王的统治,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成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三纲”的核心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统治者认为帝王是天之骄子、万民之父,所以臣子百姓不得违背帝王的意志主张,儒家的君臣关系是父子、夫妻之间的伦理关系在政治层面的表现,统治者称官员为“臣子”,称百姓为“子民”,凸显天下为一己之家。“忠”“孝”“贞”反映了中国封建伦理纲常背后尊卑贵贱的宗法等级制度,统治者因之养成了过度尊先崇祖的政治心态。鸦片战争后,西方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朝的大门,西方工业文明和民主思想开始冲击儒家伦常思想,一批仁人志士已经认识到封建君主专制对民众的思想束缚,而清朝大多数士大夫仍然固守祖宗之法,认为儒家文化是最先进的文化。魏源认识到传统的伦常思想已经不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他的道德思想中具有近代色彩的内容主要有“以实事程实功”的功利主义观点和富强御侮的爱国主义思想,他反对腐儒崇义灭利的空疏作风[11],强烈呼吁统治者在政治、思想、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勇于破除祖宗留下的伦常思想,积极接受西方民主思想。因此,他在许多作品中都提到了变革的意义。如:

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小革则小治,大革则大治。[12]291

国中无论男女皆习文艺,能诗画,兼工刺绣。婚姻必男女自愿,然后告诸父母,不用媒妁……父母产业男女均分,不能男多女少。[13]1384

魏源在《圣武记》里多次提到变革的重要性,从“五帝”到“三王”,政治制度都必须要根据现实进行改革。在《海国图志》中,他介绍了一些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和社会风俗人情,例如在对英国的介绍中写道:国内的男女都学习文艺、诗画和手工刺绣,婚姻上、财产上强调男女平等,父母对男孩女孩都一视同仁。这里可以看出魏源对于英国这种男女平等的现代民主思想的赞崇,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儒家“夫为妻纲”的男尊女卑思想的憎恶。此外,魏源还介绍了英国的教育现状,认为他们崇尚知识、博览群书,所学涉及文史、天文、地理、算法等科目,可见英国当时的教育普及率很高。对比清朝,学艺上以八股文为主,严重束缚了考生的思想,以至于大多数文人缺乏创新力,没有批判精神,只会与统治者抱残守缺、故步自封。魏源揭露了科举选士的陋弊之处,科举制让清朝的教育成了皇帝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宗法制“家天下”的工具,使“君为主,天下为客”的君臣伦理思想深深刻入民众之心。魏源介绍了西方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地理、历史、教育和社会等方面的情况,他认为西夷强大、清朝落后,清朝需要学习西方的现代文明,这是自救和自强的正确道路。可以看出在西方现代文明对封建传统文化的冲击下,魏源已经开始觉醒。然而当时的封建伦常思想对社会和国民的影响太深,魏源的主张没有得到践行。魏源对西方文明的探索具有开天辟地式的贡献,为洋务运动中的“自强”“求富”,维新变法中的提倡西方政治制度,以及新文化运动中的反孔、抵儒提供了认识和了解西方的途径。

三、德性的挑战:中体西用的初探

自省可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内部自省的首要方面就是德性方面的自省。德性是人存在的精神形态,德性自省是知识分子精神的完善和升华,其中蕴含了理性辨析的能力及道德认识的内容,它为道德实践提供了内在的根据[14]。王海明认为自省的源头分别是道德感情(或道德志向)和道德智慧,自省的方法主要是孔子所提出的“自讼”[15]。赵炎才则表示要提倡自省与节俭、“位”与“德”的结合。魏源指出,“古人言学,惟勘于君子小人”,而“君子用世之学,自外入者其力,自内出者其力弘。力之大小,由心之翕然,天地人之所同也”。此言揭示了“君子”与“自省”的内在关联[16]。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了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往往通过各种方式来塑造百姓的道德心理,因此想要改变统治阶级的思想专制,首先就要对落后的德性思想进行变革。

德性也可称为道德,德性是一种品质,是人品的道德特性或状态,是在一定环境下通过培育形成的对认识、情感(包括情绪)、意志、行为活动具有稳定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并通过这些活动体现出来的意向或心理定势[17]。明清时期,统治者将“程朱理学”作为巩固统治、教化百姓的思想武器,“道统高于治统”的理念加强了封建社会的集权统治,通过道德的约束,以儒家政治主张来教化百姓,使其认可封建帝王的统治、维护经济政治方面的制度。魏源着眼于现实环境,认为“程朱理学”空谈心性,无法解决当时国家面临的实际矛盾,因此他主张经世致用、变革图强,以变化和发展的历史眼光研究社会的现实问题。清朝统治阶级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祖宗留下的思想是最优秀的,针对这种不思进取的思想,魏源进行了深刻反省,他对德性的反省旨在建立新的道德关系,以思想方面的改革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其道德思考主要体现在《默觚》中。如:

工骚墨之士,以农桑为俗务,而不知俗学之病人更甚于俗吏;托玄虚之理,以政事为粗才,而不知腐儒之无用亦同于异端。彼钱谷簿书不可言学问矣,浮藻饾饤可为圣学乎?释老不可治天下国家矣,心性迂谈可治天下乎?《诗》曰:“民之质矣,日用饮食。”[18]42

天有老物,人有老物,文有老物。柞薪之木,传其火而化其火;代嬗之孙,传其祖而化其祖。古乃有古,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诬今不可以为治,诬古不可以语学。《诗》曰:“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18]55

魏源揭露了宋明理学对当时社会学风的阻碍作用,认为“以农桑为俗务”“以政事为粗才”的思想不符合现实社会的需要,不利于国计民生,因此他对中国封建王朝长期遵行的儒家思想进行抨击,并提倡变易史观,他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应当是变化发展的,统治者应该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对旧的规章制度进行变革,以制度变革为根本,以人事改革为重点。他从历史的视角分析了古代国家制度变革的例子,提出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主张,以此证明改革是不同时代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变革必须要因时制宜、迎合时势,才可以利国利民,从此可以看出魏源的朴素辩证思想,魏源的“经世致用”思想是他在中国封建社会向近代化转型期间的积极探索,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框架。尽管魏源发现了当时的封建政治制度存在种种问题,也提出了各项改革措施,但是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的改革倡议是一种不彻底的自救主张,其目的还是维护清朝的统治地位。他试图打破儒家德性思想对统治者和民众思想的桎梏,但是他没有看到统治者和民众的辩证关系,一味强调民众对统治者和国家的责任与义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阶级之间的矛盾。在鸦片战争以后,他开始在《海国图志》和《圣武记》中介绍西夷的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世主张,批判了统治者恪守儒家德性思想,以祖宗之制治现世之难的错误做法。魏源介绍了西方的选举制度,却并没有进一步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在重道义、盲目自大的清朝统治者面前,经世致用思想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派和维新派认识到了魏源经世致用思想的现实价值,并大胆地践行“师长”主张,又提出中体西用的政治思想,这也是魏源经世致用思想在中国近代化艰难探索中的一次尝试。

四、战后军政思想的改变:政策层面的自审

(一)以史为鉴、学史救现

《圣武记》记载了清初开国、平定三藩叛乱、康乾年间巩固疆域等军事战例,通过回顾清朝先皇的英勇战绩,激发世人抗争热情,以克夷而自强,同时也说明了军事改革“今必本乎古”但又必须符合当今实际情况的道理。如下例:

康熙中,准夷入寇,圣祖命大学士李光地蓍之,遇《复》之上六,光地变色。上笑曰:“逆虏犯顺,自蹈迷复之凶,我战必克矣。”遂下诏亲征,果大捷。雍正中,议讨噶尔丹,都统达福力谏,言贼能用其旧臣,且天时溽暑。张廷玉以《小雅》“六月兴师”难之,卒荐傅尔丹,败绩于和通泊。故泥经义与不泥经义相去霄壤。乾隆中,戡定伊犁,御制《开惑论》,力辟汉、唐诸儒“地不足耕,人不足臣”之说,而西陲永奠。康熙中,议弃台湾,李光地力破前代“捐珠崖,弃安南”之议,而海波息警。[12]528

魏源在本段中阐述了清朝康熙、雍正和乾隆皇帝的军事政治才能。当时取胜的原因,首先是皇帝与群臣周密商议,再决定出征计划;他们拥有系统的军事政治机构,军事命令效率高,军政制度优越。从康熙帝的军事经验中可以看到他军事统帅的能力,相反,作为如今清朝统治者的道光皇帝,不仅没有高明的军政思想,甚至不分是非善恶,面对外敌入侵表现得优柔寡断,怀着抱残守缺的思想,不愿改变祖宗之法,甚至错误地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林则徐一手造成,并将林贬谪边疆。这种做法震慑了朝中有变革思想的官员,从而造成他们一味求和的心态。魏源在《圣武记》中总结历史经验,褒扬了清朝早期几位皇帝的军事政治能力,谈古论今,明褒暗贬,以祖宗的优点来反衬道光皇帝的优柔寡断、目光短浅,以温和的方式对道光进行强烈的谴责。魏源反思历史战争,为当时内忧外患的艰难局面提供应对策略,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无奈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的主张并没有被统治者所采纳。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的思想主张符合当时时代背景的要求,他的军政思想为后人的近代化探索奠定了基础。

(二)盛衰转折、矛盾分析

魏源处于清朝盛衰转折的历史时期,当时清朝面临统治危机,社会一片动乱,斗争起义频繁。他深刻反思了清朝由盛转衰的原因,并希望统治者以历史为经验教训,认清现实,动员全国进行反侵略斗争。

乾隆末年是清朝统治的极盛时期,虽然外部安宁,但内部矛盾已经激化,统治者为了镇压国内反动势力忽视了对外的国防建设。到了嘉庆和道光时期,清朝开始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统治阶级的腐败严重,根本原因则是长期的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经济落后,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已经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大大提升,而此时的中国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嘉庆皇帝甚至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导致地主阶级崛起,他们压迫农民、兼并土地,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在农业和商业都得不到发展的情况下,阶级矛盾不可避免,农民起义频发,资本主义也在战火和政策镇压中被扼杀。农民和商人生活艰苦,而朝中大官却贪污腐败、无所作为。这种矛盾的长期存在,使得曾经的“天朝上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清朝在经历了康乾盛世后,盲目自大的心理越来越严重。闭关锁国政策彻底地封锁了外国的信息,清朝将自己孤立于世界,故步自封,最终走向灭亡。魏源对清朝盛衰转折原因的分析反映了他的远见卓识,表现了他的变革思想和经世主张。

(三)政经改革、富国强军

在对外关系史上,能否把握国际形势和外国情况往往成为对外战争和外交胜败的关键[19]。战争需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清政府对自身认识不足、夜郎自大,对外夷情况也是一无所知。魏源看清战争形势后提出“筹夷事必先知夷情”。通过回顾历史,反省清朝盛衰转变的原因后,魏源又反思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清朝统治者所面临的内忧外患之局面。鸦片战争的失败,表面上看是因为军事实力相差悬殊,实际则是由清朝经济落后所导致。当时清朝国力衰弱、财政枯竭,朝内贪官污吏腐败无能,清朝统治在政治和军事上面临双重危机。魏源认识到只有变革政治和军事制度,提高经济实力,才可以富国强军,从而抵御外夷。为了提高军事实力,魏源提出了几点措施:首先是创办军事工业,提倡私人企业发展,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其次是引进和培养先进人才,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后是学习西方的选兵、练兵、养兵的方法。魏源从经济和技术方面出发,目的就是为军事建设提供保障,从而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虽然其思想主张并没有为统治者所采纳,但也为洋务运动的开展起到启迪作用。如:

魏源曰:有以除弊为兴利者,有以节用为兴利者,有以塞患为兴利者,有以开源为兴利者。[12]566

何谓除弊之利?天下大政,利于国利于民者,必不利于中饱之人。天储所仰,莫如漕、盐。行之二百岁,百窦千蠹,昼夜朘蚀。[12]566

何谓节用之利?普赐田租,普免逋负,自古旷荡之仁,可行于文、景,不可行于宣、元之世。昔者,宋世常遇郊大赉大赦矣,三年一郊,赉辄百万,赦辄数万,其后至于不敢郊。[12]566

何谓塞患?鸦片耗中国之精华,岁千亿计。此漏不塞,虽万物为金,阴阳为炭,不能供尾闾之壑。[12]567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一开始就以《筹海篇》论述了自己“以守为战”“以夷攻夷”“以夷款夷”的军事建设思想。他在《圣武记》后半部分中也提到了如何筹措军费的问题,军费支出是国家财政支出的大头,而由于社会矛盾的激化,清朝的财政经济已经面临危机,魏源在本段中阐明了出现财政危机的原因和应对危机的措施,提出以“除弊”“节用”“塞患”“开源”等手段应对财政危机。《军储篇》是魏源针对军事建设的反思,更是对清朝政治经济改革的分析。鸦片贸易导致中国大量白银流失,军队建设缺乏物质基础,军事战斗力不断下降,魏源认为必须以“兴利”去抵抗外夷的侵略。兴利方式主要靠四个方面的改革,其中在“除弊”措施上,他建议改漕粮水运为海运,改钢盐制为票盐制;在“节用”上要合理高效地分配财政开支;在“塞患”上要严禁鸦片,堵住白银外流的窟窿;在“开源”上就是要“开矿”“更币”“屯垦”。军队建设的重点就是海防建设,封建王朝向来以克服外藩来扩大疆域,因此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军队骑射本领,军事作战技术始终停留在古人的军事战略上,忽视了海军建设,缺乏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魏源在总结分析出西夷的军事长技后,提出了“固内守”“御外攻”的海防思想。可见魏源关于建立强大水军的设想,是非常有远见的,是中国军队迈向近代化的必经一步[20]。魏源在军事和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倡议并没有被统治者采用,但是其改革强军思想直接影响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的开展,其军事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军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五、结论

《海国图志》对封建社会伦常、德性、政治制度等进行反省,指出生产力的落后、思想文化的滞后是导致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不能将战争失败的原因完全归于西方的坚船利炮。不同于宋明儒家学说中的自省,魏源的自省并非从个体的自我出发,而是以大我为主体,从内而外、从道德伦理的底层逻辑出发向政治军事制度推进的深刻批评,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与洞察力。可惜《海国图志》并没有在清朝振聋发聩,反而在日本影响深远,成为其社会变革的主要思想力量。晚清统治者不愿以放弃祖宗之法为代价换取社会的进步,最终落后于世界,被动地打开国门,导致中国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魏源的自省意识也对我国当下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启示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是以波浪式推进的,只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进程,坚持改革开放,推陈出新,才能进步。

猜你喜欢

魏源文本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论魏源早期理学思想及其转变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漫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