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北某选矿厂固废堆场环境调查和整治实例

2022-10-31朱月琪郭艳平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2年9期
关键词:尾砂石堆堆场

朱月琪 郭艳平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佛山 528216)

引言

随意堆放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是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难降解、持续时间长、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1~3],对生态环境安全影响较大。因此,作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 号)实施情况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整治要求加强工业废物处理处置,全面整治尾砂、煤矸石、工业副产石膏、粉煤灰、赤泥、冶炼渣、电石渣、铬渣、砷渣以及脱硫、脱硝、除尘产生固体废物的堆存场所,完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三防)等设施,制定整治方案并有序实施,尽早消除堆场环境风险隐患,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粤北某铅锌选矿厂在生产过程中遗留了大量弃土、废石或其他残留固体废弃物,这些固废堆体中的重金属在降雨过程中随着地表径流和下渗而扩散。固废堆场周边紧邻河流、农田和村镇居民区,重金属环境污染潜在危害大,直接关系到当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5]。因此,应强化工业固废堆场的“三防”措施,依规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尽早消除堆场污染物环境风险隐患。

1 工作思路与技术路线

该堆场环境调查和整治工作思路主要是:(1)通过资料分析、人员访谈及现场踏勘,了解固废堆场的历史沿革、运营现状和周边敏感点等情况,对堆场进行环境风险预判;(2)通过现场采样检测分析,确定堆场尾砂、堆场滩水的特征污染物和环保措施存在的问题;(3)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和分析评估,制定堆场的环境整治技术方案与工程措施。技术路线如图1 所示。

2 固废堆场现状调查

该厂尾矿堆场启用于1991 年,矿区面积0.2 km2。矿区原探明矿石量资源储量8.92 万t,经过约22 年的开采,至2008 年底保有矿石资源储量3.95 万t。堆场位于选矿厂下方一天然凹地,为山谷型,堆场同时存放尾砂和作为磁选废水沉淀池,尾砂坝采用堆石填筑,坝高8 米,有效库容为8.3 万m3,已堆积尾砂1.3 万m3,为五等库,目前已停用。根据《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试行)》,固废堆场“矿种类型(包括主矿种、附属矿种)/尾砂(或尾砂水)成分涉重金属,位置处于岩溶地貌区,堆场下游居民点人口大于100 人和涉及农田保护区,综合判定该固废堆场属于重点环境监管堆场。经调查,该厂废石堆堆放零散,无遮蔽设施,堆体坡度较大,容易发生滑坡现象。选矿区随意堆放矿渣堆,渣堆淋溶水已流至尾砂池滩面和选矿区路面上,留下锈黄的痕迹。尾矿库滩面尾砂裸露,坡面未植草固坡;尾矿库南侧排洪土沟未经人工修整和砌筑,北侧未设排洪沟。目前已筑三级坝,坝体采用砂包堆积,坡比不满足《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的要求;滩面未平整,有积水,底部未设防渗措施。

3 采样检测分析

3.1 尾砂成份分析

(1)样品采集。尾砂样品分别采集于选矿区尾砂堆和堆场滩面。堆场滩面采用梅花型布点采样法,分别在不同位置采集5 个样品,采样深度为0-20 cm,充分混匀后采用四分法取1 kg 左右样品装入测试袋。

(2)尾砂重金属成份判定。采用X 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对尾砂中典型的几种重金属进行定性全测定,初步判定尾砂的主要重金属元素和大致含量。由表1 可知,尾砂的主要重金属成份为:砷、铜、铅、锌。

表1 尾砂XRF测试结果

(3)尾砂重金属浸出毒性测试。在确定尾砂中主要重金属元素的基础上,依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557-2010 测定尾砂中主要重金属等的浸出浓度和浸出液pH。pH 采用玻璃电极法GB/T15555.12-1995,汞采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5555.12-1995,锌、镉、铅、铬、铜、镍和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766-2015。由表2 可知,尾砂堆的铜、铅超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规定的I 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限值17.1 倍和7.33 倍,pH 低至3.38。固废堆场中尾砂除砷浓度超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规定的I 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限值的15.4%之外,其他重金属浓度和浸出液pH 均在限值以内。因此,两种尾砂都属于II 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表2 尾砂重金属浸出浓度

3.2 尾砂堆渗滤液和固废堆场滩水成份调查分析

尾砂堆渗滤液采集于选矿区尾砂堆,滩水直接采集于固废堆场滩面坑槽。依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进行采集。由表3 可知,固废堆场尾砂堆渗滤液中各重金属浓度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II 类标准和《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2010)表3 中水污染物浓度直接排放限值较严者的限值,但pH 低于限值。固废堆场滩水中砷、铅、锌分别超过GB 3838-2002 中III 类标准的2.24 倍、29 倍和1.24 倍,铅、锌分别超过GB 25466-2010 表3 中水污染物浓度直接排放限值较严者限值的0.5 倍和0.12 倍,对周边环境污染较大。

表3 尾砂堆渗滤液和滩水测试结果

4 “三防”整治措施

4.1 整治目标

固体废物管控:从源头上消除污染,阻断污染物传输的路径,防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完善“三防”设施: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整治参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XX599-2001)等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中对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的要求进行,结合堆场类型及主要污染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整治措施,确保经整治后的堆场“三防”设施健全,措施到位,污染可控。

4.2 整治思路

结合该厂固废堆场“三防”设施现场勘查情况,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和环境风险隐患,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制定环境整治方案。在兼顾施工安全的基础上,采取整治思路如下:

(1)固体废物管控方面。①废石堆场整理。废石临时堆场采取针对性的工程措施进行治理,主要包括将零散废石堆集中,加设遮蔽设施,周边修筑截洪沟。其余场地内随意堆放的废石堆体必须集中清运。陡峭的废石堆体,容易发生滑坡现象,需要进行削坡及生态复绿。②遗留污染物管控。遗留污染物集中存放,堆存区并遮盖防渗处理。

(2)三防设施方面。①防扬散措施。固废堆场采用覆膜措施,防止尾砂扬散。②防流失措施。结合堆存场所地形和雨水径排情况,设雨水导排系统,防止径流引起流失;对少部分坑洼区域进行滩面整理,避免雨水积存。控制堆场表面坡度,削坡减载,避免雨水冲刷引起流失。③防渗漏措施。采取覆膜阻隔措施,减少雨水下渗;加强日常巡查,完善应急预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3 整治技术方案

4.3.1 废石堆整治

为方便矿区生产作业时清运废石,保留废石临时堆场一个,废石临时堆场采取针对性的工程措施进行治理,主要包括将零散废石堆集中,加设遮蔽设施,周边修筑截洪沟。具体治理措施如下:

(1)零散废石堆整治。①零散废石堆集中:修建完成后,对废石堆外边坡按1:2 进行调整,对废石临时堆场内进行整平处理。②加设遮蔽设施:对废石堆体上方覆盖PVC 防水篷布,避免雨水直接淋溶,大大减少淋溶液的产生,预防大风、暴雨等不利天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③修筑截水沟:为防止山体雨水进入堆场内,在沿废石堆与山体交接位置处修筑截洪沟,截洪沟断面形状为梯形,上底宽60cm,下底宽40cm,高40cm,两侧及沟底均采用0.3m 厚M7.5 浆砌石衬砌,M10 水泥砂浆抹面。截洪沟坡度按原山体坡度控制,在下游设置沉砂池,雨水经截洪沟汇入沉砂池,经沉淀后外排入山涧小溪。

(2)过陡废石堆削坡及复绿。除零散废石堆外,原有部分废石堆沿山体边坡堆砌,坡度过陡,极易形成山体滑坡的风险。因此,需对过陡的原废石临时堆场进行削坡平整及生态恢复,避免生态风险。为了确保复垦地边坡的稳定和长期安全,防止平台坡面的岩石、土层的刷塌、滑坡,消除安全隐患,必须根据山体的现场情况,做好边坡加固危岩清理等工作,对废石场内的废石进行压实、平整。平整后应采取适当措施恢复植被,进行生态保护。平整后的山体上覆盖一定厚度的回填植被土层。覆土厚度为0.5m,表土来源于堆放在临时表土堆放场内的剥离表土。为防止雨水冲刷,表层覆盖营养土壤并植草或小灌木进行绿化。绿化时选择种植根系较浅,对水分要求中等、草质较好、耐沙,且对重金属有较好的吸收、固化、吸附、抗性作用的中生草类。根据堆场的自然环境、气候和土壤条件,植被筛选应着眼于植被品种的近期表现,兼顾其长期优势。选择适宜生长且具有本地优势的植物,使堆场封场后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周边原有自然环境相协调。根据矿区自然条件和当地有关部门的营林经验,优选乔木树种为乡土树种马尾松,并配置本地灌木马缨丹以及草本植物芒箕、百喜草等乡土草、豆科植物等根据地形,覆土后在堆土场平台采取乔、灌、草混交模式,乔木、灌木按7:3的比例套种。其余空地种草,形成“草、灌、乔”相结合的立体生态景观,边坡栽种灌木和散播草籽。

4.3.2 遗留污染物处置

(1)遗留渣堆:覆盖阻隔,在选矿区适当位置选取一地块作为废渣堆存场所。首先对地面进行水泥硬化,再敷设HDPE 膜作防渗处理,然后在四周砌0.5 米高的围堰,堰周设截水沟。将渣堆及周边被淋溶水污染表层土清理到堆渣池中,堆放、压实,并集中成锥顶向四周形成2%的坡面,采用土工布膜进行覆盖。

(2)池体废水:对选矿区池体内的废水投入适量石灰,进行混凝沉淀反应。废水在池内自然蒸发,不外排,沉淀池中的污泥放入上述堆渣池中。对池体采用彩钢板遮盖,避免雨天再次积水。

4.3.3 尾砂池坝体加固

固废堆场为山谷型堆场。堆场坝体坡比为1:1,不符合《堆场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要求。因此,对坝体采用削坡减载,压坡培厚方式加固。堆场目前为三级坝,坝高为20m。对初期坝采用“削坡、压脚”的施工方式,从最高点开始层层削坡、减载,并保留下部土条的重量以起到压脚的效果。削坡工具采用小型履带式挖掘机、压路机、人工辅助等。坡比为1:2。坝体外坡采用块石压坡培厚。培厚前将坝下游地面清基到基础持力层,从坝脚处到坝顶进行块石培厚。

4.3.4 尾砂池覆膜工程

首先对滩面进行修整,原积存滩面水应加入适量石灰,防止滩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周边环境。通过实施覆盖阻隔措施,尽量减少雨水和地表径流入渗和扬尘产生。建议采用0.5mmHDPE 覆盖,热焊连接、焊缝搭接,并采用沙包压膜。考虑损耗和边界覆盖,膜的工程量按尾砂池的1.1 倍估算。

4.3.5 尾砂池雨水导排

在堆场两侧以及与山体交接位置处修筑截洪沟,既可将周边汇水而来的雨水直接导出堆场范围,减少雨水汇向堆场沿坝体下渗,又可将堆场滩面上的汇水直接通过截洪沟截流后排入下游,避免堆场积水过多,影响堆场安全;同时减少雨水与尾砂混合后形成的污水向下游排放,避免下游水体和土壤污染问题。

截/排洪沟的断面尺寸根据汇水面积和降雨量确定。截污沟的断面尺寸根据汇水面积和设计频率的暴雨强度确定。截/排洪沟各段要尽量顺接,在截/排洪沟的出口断面处,设置消力池。截/排洪沟上部采用M7.5水泥砂浆砌MU30 块石,底部采用C10 混凝土垫层,并用水泥砂浆抹面和勾缝。截/排洪沟每间隔10~15m 设置一齿槽,主要用于防止不均匀沉降和设置截/排洪沟伸缩缝。

4.3.6 地面硬化

为减少废石堆场扬尘,避免污染物扩散,对废石堆场地面进行水泥硬化处理;为减少选矿区污染物下渗,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环境,对选矿区地面进行水泥硬化处理。其中,选矿区表层土(地表以下5cm)应先进行清理并移入上述堆渣池中。地面硬化采用C30 混凝土,敷设厚度250mm。

4.3.7 地下水监测井

为监测尾砂堆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设置5 个地下水长期观测井,对周围地下水水质进行长期监测,监测污染物自然衰减情况及渗漏情况(监测频次丰水季、枯水季各一次)。检测分析指标为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的镉、铅、六价铬、pH 等39 项常规指标。

4.3.8 设置标识牌

在堆场、污水处理站等整治工程旁边设置安全标识牌、避险路线标志牌、等警示牌。警示牌的位置应设在与安全或环保有关的明显位置,并保证人们有足够的时间注意到其所表示的内容。警示牌的设置应符合《矿山安全标志》(GB 14161-2008)和《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的规定。

结语

该选矿厂固废堆场尾砂pH 超标,属于II 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堆场滩水中砷、铅、锌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项目主要以污染源控制(废石堆整治、遗留污染物处置)、切断污染物迁移途径(坝体加固、尾砂池覆膜、雨水导排)为手段,以地下水监测和设置标识牌为辅助措施,有效开展环境整治,防止固体废物造成的重金属污染扩散,为类似工业固废堆场整治项目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尾砂石堆堆场
影响钽铌尾砂白度的因素分析
大屯锡矿立式砂仓最佳进料参数研究
科学家们说:嗨,徒步旅行者,别堆石头了!
共享堆场协议下海铁联运集装箱堆场分配优化
放矿条件下塌陷区内尾砂穿流特性
大地调色板
垒石祈福(大家拍世界)
石堆上的乐趣
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强度研究
集装箱码头堆场布置形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