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强度研究
2015-05-11刘贤俊何文谢勇刘浩谢涛
刘贤俊 , 何文 , 谢勇 , 刘浩 , 谢涛
(江西理工大学,a.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b.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c.江西省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西 赣州 341000)
0 引 言
20世纪60年代,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技术开始在我国金属矿山应用.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由于取消了钢筋混凝土底板和钉隔离层,胶结充填体将作为下个分层采场的顶板,其强度直接影响下个分层采场的作业安全[1].
现阶段,尾砂胶结充填使用的胶凝材料主要是普通硅酸盐水泥[2].硅酸盐系列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可以满足矿山胶结充填的大部分需求.然而水泥早期强度不高,可能会影响安全生产作业.
针对矿山特殊生产实际需求,国内外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研究水泥的替代品.新型尾砂胶结剂正是在基于水泥的基础上,针对尾砂的物理、力学性质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硅铝基灰渣胶凝材料.该材料具有细度高(流动性、分散性能好)、水化热小、凝结时间可调等特点,可以满足矿山尾砂胶结充填的大部分要求.
目前,某铜矿采用下向进路式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充填分3期进行,充填材料为水泥和分级尾砂,浆体浓度约为70%,一期用水泥、分级尾砂灰砂比为1∶4的浆体充填至进路高度的一半,待沉降完成后;再用水泥、分级尾砂灰砂比为1∶8的浆体进行二期充填;最后,用全尾砂充填至接顶.根据采场安全要求及经济效益分析得出,一期用新型尾砂胶结剂、分级尾砂灰砂比为1∶6的充填浆体,二期用新型尾砂胶结剂、分级尾砂灰砂比为1∶12的充填浆体,替代原有水泥充填工艺.
下向分层胶结充填法回采矿体,上分层胶结充填体将作为下个分层采场的顶板,这要求充填体具有一定的抗压、抗拉强度[3-6].采用新型尾砂胶结剂替代水泥,作为分级尾砂充填体顶板的胶结剂,充填体强度将直接决定采场顶板的稳定性,从而关系到整个采场作业安全.本文将通过相关强度试验及FLAC3D数值模拟以验证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是否满足采场安全作业的要求.
1 强度试验
试验中制备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试件采用的灰砂比为 1∶6和1∶12,42.5级水泥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试件采用灰砂比1∶4和1∶8,其中1∶4与1∶6的充填体在本次试验中简称高灰砂比,1∶8与1∶12的充填体简称低灰砂比.本文中所涉及的强度试验均由RMT-150C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完成.
1.1 抗压强度
按照浆体浓度70%,新型尾砂胶结剂与分级尾砂灰砂比为 1∶6、1∶12,42.5 级水泥与分级尾砂灰砂比为 1∶4、1∶8,制备 φ50mm×h100 mm 圆柱体标准试件由RMT-150C岩石力学试验机完成单轴抗压试验[7-8],见图1、图2,得到了充填体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结果见表1、表2和图3、图 4.
图1 单轴抗压试验
图2 试件破坏
表1 不同养护龄期,高灰砂比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表2 不同养护龄期,低灰砂比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图3 不同养护龄期,高灰砂比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抗压强度对比曲线
图4 不同养护龄期,低灰砂比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抗压强度对比曲线
由表 1、表2及图3、图 4可知,在浆体浓度为70%,7 d、14 d、28 d、60 d 养护龄期, 灰砂比为 1∶6、1∶12的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的抗压强度,均高于对应灰砂比为1∶4、1∶8的42.5级水泥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灰砂比为1∶6的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早期(7 d养护龄期)抗压强度为3.10 MPa,已达到长期(28 d养护龄期)抗压强度的61%,而与之对应的1∶4的42.5级水泥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早期(7 d养护龄期)抗压强度为2.55 MPa,仅达到长期(28 d养护龄期)抗压强度的52%;灰砂比为1∶12的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早期(7 d养护龄期)抗压强度为1.18 MPa,已达到长期(28 d养护龄期)抗压强度的54%,而与之对应的1∶8的42.5级水泥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早期(7 d养护龄期)抗压强度为1.55 MPa,仅达到长期(28 d养护龄期)抗压强度的47%.
1.2 抗拉强度
按照浆体浓度70%,新型尾砂胶结剂与分级尾砂灰砂比为 1∶6、1∶12,42.5 级水泥与分级尾砂灰砂比为 1∶4、1∶8, 制备 φ50mm×h50mm 圆柱体标准试件.由RMT-150C岩石力学试验机完成巴西劈裂试验[7-8],见图5、图6,得到了充填体不同养护龄期的抗压强度,结果见表3、表4和图7、图8.
图5 巴西劈裂试验
图6 试件破坏
表3 不同养护龄期,高灰砂比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抗拉强度试验结果
表4 不同养护龄期,低灰砂比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抗拉强度试验结果
图7 不同养护龄期,高灰砂比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抗拉强度对比曲线
图8 不同养护龄期,低灰砂比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抗拉强度对比曲线
由表3、表4及图7、图8可知,在浆体浓度为70%,7 d、14 d、28 d、60 d 养护龄期, 灰砂比为 1∶6、1∶12的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的抗拉强度,均高于对应灰砂比为1∶4、1∶8的42.5级水泥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灰砂比为1∶6的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早期(7 d养护龄期)抗拉强度为0.39 MPa,已达到长期(28 d养护龄期)抗拉强度的65%,而与之对应的1∶4的42.5级水泥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早期(7 d养护龄期)抗拉强度为0.24 MPa,仅达到长期(28 d养护龄期)抗拉强度的43%;灰砂比为1∶12的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早期(7 d养护龄期)抗拉强度为0.25 MPa,已达到长期(28 d养护龄期)抗拉强度的63%,而与之对应的1∶8的42.5级水泥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早期 (7 d养护龄期)抗拉强度为0.15 MPa,仅达到长期(28 d养护龄期)抗拉强度的42%.
2 FLAC3D模拟
采用FLAC3D(Fast Lagrangin Analysis of Continua)分别模拟用新型尾砂胶结剂、42.5级水泥胶结分级尾砂充填后,其作为下个分层采场顶板,回采下个分层.
FLAC3D是一个用于分析和解决工程力学问题的数值分析软件,其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分析问题,主要适用于岩石和其它材料的三维结构受力特性模拟和塑性流动分析,FLAC3D数值软件在采矿、岩土工程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9-11].
2.1 数值模型
由于地下局部开挖对其周围一定范围内造成影响,为提高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整个模型的设计为进路断面尺寸的5倍[12-14].本算例中根据某铜矿工程实际中,回采进路断面尺寸4m×3m(宽×高),建立数值模型.考虑进路长度远远大于进路的宽度及高度,可将本算例视为平面应变问题,进路长度设计为1m即可.通过分析最终确定计算模型几何尺寸44m×1m×33m(长×宽×高).
本次数值模拟主要考虑充填体顶板的稳定性,故在竖直方向的网格进行了加密处理,即在竖直方向上每0.5m划分一个单元,水平方向每1m划分一个单元,整个模型的网格数目为44×1×66.模型从上至下分,依次是上覆围岩、充填体、矿体.在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中,经研究发现,充填体的受力传递在3个分层之间较为明显,4个分层以上,充填体的受力传递影响已可忽略不计[15],所以本算例中,设计充填体由3个分层组成.模型上边界施加0.04 MPa的垂直应力,约束条件取两侧为限制水平方向位移的滑动支座,底部为限制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位移的固定支座,且限制整个模型y方向的移动.考虑到实际应用中,会在充填体中布设竖筋以增强充填体的整体性,其直径一般为16mm,长度为充填高度的60%,布设网格为1.6 m×1.6 m.在本例中,用FLAC3D的锚索单元模拟竖筋的作用.整个数值模型及网格划分见图9.模型划分2 904个结构单元和6 030个节点单元.矿体、围岩、充填体及锚杆的力学、物理参数见表5,表6.
图9 FLAC3D模型及网格划分
表5 矿体、围岩及充填体物理力学参数
表6 锚杆力学参数
2.2 FLAC3D模拟结果及分析
根据上述建立的模型,分别模拟在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中布设竖筋、未布设竖筋,及原有42.5级水泥胶结分级尾砂充填,回采下个分层,得到了采场周围的塑性区分布图、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及垂直位移云图.
进路回采后,采场周围的塑性区分布情况见图10.其中图10(a)是布设竖筋,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下进路开挖后塑性区分布情况,从图10(a)中可以看出,仅采场的底板存在少量张拉塑性区分布;图10(b)是未布设竖筋,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下进路开挖后塑性区分布情况,从图10(b)中可以看出,采场的顶板、底板都存在张拉塑性区分布;图10(c)是布设竖筋,42.5水泥级水泥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下进路开挖后塑性区分布情况,从图10(c)中可以看出,除了采场底板存在张拉塑性区分布,充填顶板也存在剪切塑性区分布;从中可得出,在0.04 MPa垂直应力作用下,采用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并布设竖筋,进路开挖后采场更稳定.
进路回采后,采场周围的最大主应力分布情况见图11.其中图11(a)是布设竖筋,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下进路开挖后最大主应力分布情况,图11(b)是未布设竖筋,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下进路开挖后最大主应力分布情况,图11(c)是布设竖筋,42.5水泥级水泥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下进路开挖后最大主应力分布情况,从图11中可以看出,进路以上3个充填分层区域也均处于受拉状态,最大应力值都为0.5 MPa,且底板都由张拉应力控制,最大应力值分别为 2.20MPa、2.23 MPa、2.20MPa.
进路回采后,采场周围的最小主应力分布情况见图12.从图12中可以看出进路开挖后都受四周(尤其是进路两侧)拱挤压的作用,从图12中可以看出进路的两侧帮受压力控制,压应力集中程度较高,压应力值也最大.图12(a)是布设竖筋,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下采场最小主应力分布情况,最大压应力值2.39 MPa.图 12(b)是未布设竖筋,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下采场最小主应力分布情况,最大压应力值2.38 MPa.图12(c)是布设竖筋,42.5水泥级水泥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下采场最小主应力分布情况,其应力集中与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下采场最小主应力分布情况类似,最大压应力值2.40 MPa,三者相差不大.
图10 采场塑性区分布
图11 采场最大主应力分布
图12 采场最小主应力分布
进路回采后,采场竖直方向位移分布情况见图13.图13(a)是布设竖筋,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下进路开挖后的竖直方向位移分布云图,从图13中可以看出,充填体顶板最大沉降值为1.73 cm;图13(b)是未布设竖筋,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下进路开挖后的竖直方向位移分布云图,从图13(b)中可以看出,充填体顶板最大沉降值为2.30 cm;图 13(c)是布设竖筋,42.5水泥级水泥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下进路开挖后的竖直方向位移分布云图,从图13(c)中可以看出,充填体顶板最大沉降值为1.81 cm.其中进路开挖对上部充填体变形扰动范围,图 13(a)、图 13(c)较图 13(b)明显更大,这是因为竖筋发挥了悬吊作用,将充填体组合成了一个整体,布置竖筋有效缓解了顶板充填体的变形,降低了顶板充填体的沉降,对提高充填体顶板稳定性具有积极地效果.为保障下个分层采场作业安全,采用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顶板,必须布设竖筋.
图13 采场竖直方向位移分布
通过以上塑性区分布、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及垂直位移云图分析得出,在布设竖筋的情况下,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顶板可以满足要求.
3 结 论
1)灰砂比为1∶6和1∶12的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的 7 d、14 d、28 d、60 d 养护龄期的抗压、抗拉强度分别高于对应灰砂比为1∶4和1∶8的42.5级水泥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的抗压、抗拉强度;
2)灰砂比为1∶6和1∶12的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在养护龄期内的抗压、抗拉强度增长均快于对应灰砂比为1∶4和1∶8的42.5级水泥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的抗压、抗拉强度,灰砂比为1∶6和1∶12的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的早期抗压、抗拉强度优于对应灰砂比为1∶4和1∶8的42.5级水泥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
3)在下向分层胶结采矿方法中,采用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充填,必须布设竖筋,且灰砂比为1∶6和1∶12的新型尾砂胶结剂胶结分级尾砂替代对应灰砂比为1∶4和1∶8的42.5级水泥胶结分级尾砂充填采场顶板,其稳定性可以满足要求.
[1]解世俊.金属矿体地下开采[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2]张大捷,张发文,孙琪,等.HAS固化剂的尾砂固化性能[J].金属矿山,2009, 394(4):165-167.
[3]赵奎,王晓军,刘洪兴,等.布筋尾砂胶结充填体顶板力学性状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 2011, 32(1):9-20.
[4]李一帆,张建明,邓飞,等.深部采空区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5, 26(6):865-868.
[5]贺贵成,刘永,丁德馨,等.废石胶结充填体强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3, 30(1):74-79.
[6]Fall M,Benzaazoua M,Saae G.Mix proportioning of underground cemented tailings backfill[J].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08, 23(1): 80-9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T/B50266-99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S].
[8]蔡美峰.岩石力学与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9-68.
[9]史秀志,黄刚海,张舒,等.基于FLAC3D的复杂条件下露天转地下开采空区围岩变形及破坏特征[J].中南大学学报,2011,42(6):1710-1718.
[10]闫长斌,徐国元,李夕兵.爆破震动对采空区稳定性影响的FLAC3D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6):2894-2899.
[11]曹宗权,邵海,高卫宏,等.基于FLAC3D的下向进路胶结充填采场参数研究[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1,6(2):74-78.
[12]杨伯源,张义同.工程弹塑性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3]徐芝纶.弹性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4]何满潮.工程地质数值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5]蔡嗣经.矿山充填力学基础[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