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生蔬菜答农民问(58-1):菱角栽培主要技术要点有哪些?如何进行良种繁殖?

2022-10-31刘义满宋先银刘金平彭鸣王爱新魏玉翔

长江蔬菜 2022年19期
关键词:水深菱角大田

刘义满 宋先银 刘金平 彭鸣 王爱新 魏玉翔

刘义满,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白沙洲大道173号,430065

宋先银,刘金平,武汉市新洲区果茶技术服务站

彭鸣,武汉市新洲区农业农村局

王爱新,魏玉翔,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1 菱角栽培的产地环境质量安全要求

菱角产地环境要求方面主要考虑的是安全质量,要求符合相关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现行有效的相关标准主要为农业行业标准NY/T 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和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以及国家标准GB/T 19630《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实行菱角—鱼(鳖、虾)种养结合的产区,还要求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T 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事实上,符合NY/T 5361要求的环境,即可同时满足植物产品种植和水产品养殖对环境质量安全的要求[4]。

2 菱角栽培的立地条件及大田准备

菱角种植水体应为淡水,用于栽培菱角的水体要求流速缓慢,水位稳定,最大涨跌幅度30~50 cm,以不淹没菱角叶片为度。适应水深可达500 cm,但一般不宜超过400 cm,以30~150 cm为宜。土壤pH值5.6~7.5,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底泥深度不宜浅于20 cm。利用自然湖泊、河道及景观湖塘种植菱角时,应以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为主,避免施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以减轻或避免对水体的污染。利用老旧鱼塘种植菱角时,通常不施基肥,许多情况下甚至可以1~2年不施追肥。利用专门的池塘或稻田种植菱角时,每667 m2宜施商品有机肥料400~500 kg、复合肥(N-P2O5-K2O约为15-15-15)50 kg、硫酸锌1.5 kg及硼砂1 kg(锌和硼有助于菱角果实数量和个体质量的增加[5])。另外,宜每667 m2用新鲜生石灰75~100 kg或茶籽饼(又称茶粕、茶麸、茶枯)10~15 kg消毒,同时清除杂草和植株残茬。

3 菱角栽培品种

生产栽培中,通常根据菱角果角数和颜色等划分为不同的品种类型,如印度菱角品种有无角绿菱(Green Spineless)、有角绿菱(Green Spine)、无角红菱(Red Spineless)及有角红角(Red Spine)等[5]。我国菱角品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果角数,其次为果实颜色,有时还考虑到果实形状和熟性等性状。我国栽培的菱角品种中,四角菱品种有邵伯菱、馄饨菱、小白菱、大青菱、沙角菱、水红菱、金花早青菱、金菱1号等;二角菱品种有红绣鞋、两角早红菱、扒菱、蝙蝠菱、广州红菱(五月菱)、六月菱、广州大头菱(七月菱)、大老乌菱等;无角菱主要为南湖菱。

4 菱角栽培模式

4.1 菱角栽培茬口配置特点

菱角露地栽培占地时间主要为4~10月(或11月)。以菱角栽培为主的田块,一般水体较深,适用于与部分作物轮作和种养结合。轮作模式包括菱角—水生作物、菱角—旱生作物。菱角—水生作物轮作模式中,水生作物可以为莲藕或子莲(适应水深20~150 cm)、芡实(适应水深30~200 cm)、水芹(适应水深80 cm以下)、蕹菜和豆瓣菜(浮水栽培,适应水深不限)等。进行菱角设施浅水早熟栽培的田块,最大水深只需保持约40 cm,多数田块稍加改造即可实现,因而菱角适合与所有水生蔬菜、水稻及众多旱生蔬菜进行轮作。菱角种植区还适合进行种养结合,可以为菱角—鱼轮作,亦可菱角—鱼共养(图1)。菱角和鱼共养时,可养殖鲢鱼、鳙鱼、鲫鱼、甲鱼、乌鱼、泥鳅、黄鳝等,不宜大量放养可能妨碍菱角生长的食草鱼类,如草鱼、鲤鱼等。如有人建议,每667 m2放养鱼种15~20 kg(约400尾),其中鲢鱼50%、鳙鱼15%、鲫鱼15%,而鲴鱼和黄颡鱼各10%;或每667 m2投放体长10~13 cm的鱼苗250~300尾。菱角种植水面进行种养结合,以种植菱角为主时,宜设置拦隔,保持一定面积的空置水面(不低于总面积的15%),一般期望鱼类水产品产量约100 kg/667 m2。

图1 菱角与旱生蔬菜、鱼等轮作

4.2 菱角田栽培模式举例

菱角田采用轮作模式时,不同茬口的作物栽培基本各自独立。栽培实践中,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可以灵活应用。下面介绍部分经过实践或试验可行的模式,供参考。

①浙江慈溪菱+鲫鱼种养结合模式要求田埂高度不低于40 cm,保水性好,水深保持30 cm。菱角4月5日下种,每667 m2用种量15~20 kg(种菱密度约2个/m2),7月25日至10月底采收,产量约1 000 kg/667 m2;4月中下旬投放鲫鱼鱼种,规格0.05 kg/尾,投放量25 kg/667 m2(约500尾),养殖6个月左右,11月起捕,产量约100 kg/667 m2。同时,一般还可捕捞野生鳝鱼20 kg/667 m2[6]。

②浙江慈溪菱—茭—鱼模式在水田四周筑高40 cm的田埂,中间开挖宽1.0 m、深0.4 m的“十”字形沟,四周栽植茭白,每667 m2播种菱角约15 kg(330株),放养75 g/尾规格的银鲫300尾。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每667 m2采收菱角536.5 kg、茭白251.7 kg、银鲫41.6 kg及自然繁殖生长的黄鳝14.5 kg[7]。

③浙江兰溪菱鱼共生综合种养模式菱角直播或育苗移栽,种植面积占水面的60%~70%。鱼类选择泥鳅、鲫鱼、黄鳝、乌鳢(乌鱼,下同)等耐低氧的种类。鱼苗一般5月中下旬放养[8]。

④浙江嘉兴菱鱼共生种养结合模式姚祥坦等[9]2012年试验显示,菱角品种为南湖菱,4月10日播种,每667 m2播种3 kg,菱角植株生长期控制植株水面覆盖率在50%。6月上旬投放鱼种,每667 m2菱田内分别放养中华鳖(规格0.35 kg/只)50只、乌鳢(规格50~100 g/尾)150尾。调查表明,中华鳖可促进南湖菱的生长,而乌鳢对南湖菱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

⑤江苏宝应菱角—甲鱼+鱼种养结合模式a.清塘。每667 m2用生石灰150~200 kg或漂白粉10~15 kg清塘,7天后排干池水,曝晒数日,再注水。

b.菱角。3月播种,每667 m2用种25 kg,长成后控制水面覆盖率80%左右。8月采收完毕,产量215 kg/667 m2。

c.甲鱼。3月投放,每667 m2投放规格250 g/只的甲鱼苗120只。投放前,用20 mg/L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5 min或用10 mg/L漂白粉药浴10~15 min。按需管理和投放饵料,根据市场行情捕捞甲鱼出售,至年底共捕捞甲鱼55.7 kg/667 m2。

d.鱼。每667 m2放养鳊鱼13 kg(规格4尾/kg)、鲢鱼25 kg(规格6尾/kg)、鲫鱼30 kg(规格20尾/kg)。每667 m2产鳊鱼50 kg、鲫鱼175 kg[10]。

⑥江苏盐城大棚菱角—甲鱼种养模式菱角于上一年12月上旬采用3层塑料薄膜覆盖保温育苗,4月中旬菱苗具8~10片叶、菱盘直径约15 cm、有2~3个分枝时移栽,行距2 m,穴距1 m,每穴栽3~5株。每667 m2菱角产量约2 800 kg。甲鱼3月上中旬投放,规格250~500 g/只,每667 m2投放60只,投放前用20 mg/L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5 min。甲鱼11月中下旬捕捞,单只质量约1.25 kg,每667 m2产量约50 kg[11]。

⑦江苏扬中大棚金花菜—菱角水旱轮作栽培模式 其中,黄花苜蓿(Gaertn.,又名秧草)选用淮扬金花菜、扬中小叶种、上海大叶种等品种,10月中下旬播种,以嫩茎叶供食用,最迟采收期为翌年4月上旬;菱角选用馄饨菱、邵伯菱、两角红菱等品种,1月中旬至2月中旬塑料大棚育苗,4月中旬定植,9月底10月初采收结束(种植黄花苜蓿前15~25天)[12,13]。

⑧江苏姜堰大棚菱角—草莓水旱轮作栽培模式菱角采用地方品种溱潼四角菱,2月下旬3月初播种育苗,4月中旬至5月上旬定植,5月下旬至6月下旬开始采收;草莓采用宁玉、红颊、雪蜜等品种,7月下旬整地,8月中旬至9月上旬定植[14]。

⑨江苏金湖菱角—泥鳅种养结合模式菱塘水深枯水期20~60 cm,汛期150 cm以下,水位涨落平缓。菱角品种为广州五月红菱(五月菱),每667 m2用种40 kg(单果质量18~20 g),4月中旬出苗,7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采收,667 m2产量1 000 kg;泥鳅选择青鳅苗,规格80~100尾/kg,5月上旬放养,每667 m2放养2 000~3 000尾,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捕捞商品泥鳅,667 m2产量150 kg[15]。

5 菱角栽培形式、种苗准备、大田定植或直播

菱角栽培形式、菱角种子质量指标、菱角种子用量、菱角育苗、菱角大田定植时期、菱角大田定植密度、菱角大田直播方法等,参见《水生蔬菜答农民问(57):菱角主要栽培形式有哪些?生产栽培用种量一般为多少?如何进行菱角种苗准备?》[16]。另外,对于采用设施提早育苗、露地移栽定植的早熟栽培,郑寨生等[17]和张雷等[18]提出,宜进行带果移栽,即在菱角幼苗生长至初次开花坐果时移栽露地大田。

菱角不论浅水栽培,还是深水栽培,均宜采用育苗移栽。而且,深水栽培由于直播种子发芽较慢,且苗的长势较弱,以育苗移栽更为适宜。菱角浅水栽培亦可采用大田直播,包括撒播、条播及穴播。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播时期宜为3月下旬4月上旬。其中,撒播者可以按照2~3粒/m2的密度计算种菱用量,均匀播撒;条播行距2.0~2.5 m,每1 m长度内播种5~6粒;穴播可以按照大田定植行距和穴距播种,每穴约3粒种菱[19]。

6 菱角栽培大田管理

6.1 菱角设施浅水早熟栽培管理

①设施温度调控长江中下游地区,菱角设施浅水早熟栽培大田的大棚覆盖期一般为3~5月,早者从2月中下旬开始。一般要求设施内温度不低于15℃和不高于35℃。前期,气温较低,设施以密闭保温增温为主。后期,棚内温度高于35℃时,通过揭膜通风降低棚内温度。随着气温上升,设施内温度容易升高,则逐渐增加揭膜通风口大小和通风时间。揭膜通风方式可为揭除大棚两端、揭除两端+裙膜(逐渐增加揭除长度),揭膜时长宜根据设施内温度下降情况确定。一般至5月下旬6月上旬,气温已高,可以揭除全部棚膜。

②水深调节宜保持水深在15~40 cm,一般20~30 cm,气温高时适当增加水深。

③追肥大田定植植株新的菱盘形成后,每667 m2施尿素10~15 kg;初花期开始叶面追肥,用0.2%尿素+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施,间隔10~15天1次,共2~3次;多数菱盘结果约3个时,每667 m2每次施复合肥(N-P2O5-K2O约为15-15-15)15 kg[20];进入采收期后,每采收1~2次追肥1次,每次每667 m2施上述复合肥3~5 kg。除叶面施肥外,尿素、复合肥等应避免直接施于叶片上,可化水施入,或灌溉时随水施入。

④除草植株封行前,对于田间杂草,宜人工拔除。水绵可每667 m2用硫酸铜0.5 kg化水,定向浇泼;浮萍可以配合施肥,撒施碳铵抑制生长。

⑤菱盘整理及时理顺、拨正菱盘,摘除弱小菱盘。

6.2 菱角露地浅水栽培管理

①水深调节现有菱角“浅水栽培”田块,但大部分水体深度是可以调整的。尽管通常所谓“浅水”指30~200 cm的水深,但在不妨碍菱角植株生长发育的前提下,水体深度宜在该水深范围内尽量浅一些,最大深度以不超过150 cm为宜,条件容许时最好保持水深30~50 cm。

②追肥、除草及菱盘调整与前述菱角设施浅水早熟栽培相同。

③植株拦隔在菱角—鱼种养结合区,宜采用网纱、竹竿等进行拦隔,留出15%以上的水面不被植株覆盖。另外,在菱角与莲藕等水生蔬菜相邻种植区,亦可采用竹根等拦隔,限制植株扩展(图2)。

图2 菱角植株拦隔

6.3 菱角露地深水栽培管理

一般不施肥、不喷施农药。可在初花期开始叶面追肥,用0.2%尿素+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施,间隔10~15天1次,共2~3次。同时,做好植株拦隔,每间隔一段距离,留出一定空置水面。

6.4 不需施肥喷药的菱角生长区

目前,不少退田还湖水体、水库、河道、湖泊、池塘等,种植菱角的主要目的是水体净化或水景园建设,以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为主。其中,在水体净化工程中,菱角植株主要用以清除水体和底泥中的氮磷及重金属等;在水景园中,往往按照预先的设计,进行菱角植株配置,主要目的是景观营造。在水体净化和水景园建设中,一般可不追施肥料,也不喷施农药,菱角果实或菱角菜只是副产品。菱角果实具有较高的安全质量水平[9,21],多数情况下产品安全品质是有保障的,可用于食用。

猜你喜欢

水深菱角大田
大田百余名留守儿童有了“爱心家长”
一瓶水的微笑
采菱角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四季蔬果最佳吃法——菱角
趣图
吃菱角
吃菱角盛智宸
水缸的宽度,要不要?
航道水深计算程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