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州越冬设施长季节樱桃番茄高效栽培技术及潜力品种推荐

2022-10-31徐竞成陈佳佳漆慧娟刘曙东岳雅妮王颖蒋子旸王靖君陈伟强

长江蔬菜 2022年19期
关键词:基质樱桃番茄

徐竞成 陈佳佳 漆慧娟 刘曙东 岳雅妮 王颖 蒋子旸 王靖君 陈伟强

导读:目前,国内专用于设施长季节栽培的樱桃番茄主要为国外品种,如以色列海泽拉的夏日阳光、TOP Seeds的粉贝贝,韩国世农种业百斯特种苗的釜山88和日本金子公司的黄妃等。在国家提出“打赢种业翻身仗”的背景下,浙江省内多家科研机构选育出一系列樱桃番茄新品种。为了推动台州地区樱桃番茄产业的发展,针对当前樱桃番茄种子国产化率低的问题,积极引进国产新品种,结合台州当地气候条件,总结出一套越冬设施长季节樱桃番茄高效栽培技术,并推荐适宜台州地区栽培的潜力品种——瓯秀红樱1号和瓯秀黄樱。

1 台州越冬设施长季节樱桃番茄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产量

在长季节栽培过程中,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番茄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平衡易被打破,导致植株早衰,引发大幅度减产,如何有效地维持二者间的平衡成为樱桃番茄长季节栽培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品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樱桃番茄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季节栽培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和植株生长状态的变化,樱桃番茄的品质易出现波动,因此,如何维持稳定的高品质是樱桃番茄生产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3 病虫害和逆境

由于栽培时间跨度大(当年9月中下旬播种,次年7月中下旬拉秧),在此期间,植株势必会遭遇如冬春季低温高湿、夏季高温高光强等逆境,从而诱发多种生理性和病理性病害,如生理性裂果、日灼果、灰霉病、TY病毒病等,此外,长季节栽培还会出现多种虫害,如白粉虱、红蜘蛛、夜蛾等。

2 越冬设施长季节樱桃番茄栽培技术关键

2.1 品种选择

台州地区越冬设施樱桃番茄宜选择耐低温弱光、抗病性佳、不易裂果、品质高、无限生长型的品种。

2.2 育苗

①茬口安排和播期越冬设施长季节樱桃番茄一般9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中下旬定植,次年1月中下旬始收,7月中下旬拉秧。

②种子处理由于樱桃番茄种子无包衣,其表面可能存在病原菌,因此,播种前需进行种子消毒。一般同时采用温汤浸种和药剂浸种,用50~55℃温水浸种15 min,并不停搅拌,之后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 min,捞出用清水清洗4~5遍,然后放入25~30℃水中浸泡6~8 h,其后将充分浸泡过的种子用湿纱布包好,放置于25~30℃的环境下催芽,有条件的可使用恒温箱。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冲洗2次,待60%的种子萌发露白时停止催芽,开始播种。

③播种播种前需用清水浇透苗床。一般采用育苗专用基质进行育苗,将栽培基质与清水混合、拌匀,使基质含水量保持在70%左右,具体表现为捏成块不松散,用手轻抖可自然散开。之后在50孔穴盘内装填拌好的基质,用木棒刮平穴盘以除去穴盘表面多余的基质,5盘1摞叠起,向下按压,压出约深1 cm的播种穴,每穴播1粒种子,播后覆盖厚1 cm左右的基质,然后用木棒再次刮平穴盘。之后将穴盘置于湿润的苗床上,穴盘上覆盖透明塑料膜保湿,并搭建小拱棚骨架,骨架上覆盖60目白色防虫网。

④培育适龄壮苗育苗期间需控温控湿,出苗前,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控制在18~20℃;出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控制在15~16℃,苗期尽量控水,基质不干不浇水。出苗后将覆盖在穴盘上的塑料膜揭开。1叶1心时,用30%甲霜·噁霉灵水剂1 500倍液对准番茄幼苗茎基部喷施,预防猝倒病。

2.3 定植

①栽培槽及定植前准备采用基质槽种植,槽宽60 cm、深45 cm、长50 m,相邻栽培槽间距为140 cm,栽培槽之间及走道铺设黑色园艺地布,有助于田间清洁、抑制杂草、保持地温和降低棚内湿度。此外,在栽培槽底部铺上塑料布,以降低基质养分流失导致的面源污染问题。栽培基质按泥炭土∶珍珠岩∶蛭石∶蘑菇渣=4∶2∶1∶1配制。结合深翻,每667 m2施腐熟畜禽粪肥2 000 kg、持力硼1 kg、钙镁磷肥50 kg、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30 kg。定植前1~2天,用清水浇透栽培槽。

②定植方法一般选择晴天早晨或阴天定植。将4叶1心或5叶1心的番茄幼苗定植到基质中,行株距为40 cm×60 cm,每条栽培槽种植2行,基质覆盖高度以不高于番茄幼苗子叶为宜。定植过程中,及时浇灌定根水,以便快速缓苗。

2.4 田间管理

定植后,番茄幼苗有1周左右的缓苗期,之后进入营养生长期。

①肥水管理定植后当天至定植后第3天需持续浇水,在此期间使用丽维沃生商品水溶肥料800倍液浇灌1次,以促进番茄幼苗根系生长。定植后15天,用尿素500倍液作提苗肥进行浇灌,以促进植株营养生长。

由于长季节栽培樱桃番茄具有连续坐果、连续采收的特性,需肥量大,不合理的追肥方式将打破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间的平衡,导致植株早衰,最终影响产量与品质。

定植后1个月左右,每667 m2追施米尔萃牌绿袋复混肥料(含氮、磷、钾、镁和其他微量元素,N∶P2O5∶K2O=18∶18∶18)5 kg;定植后2个月左右,为提高果实品质,每667 m2追施米尔萃牌黄袋复混肥料(高钾性水溶肥,N∶P2O5∶K2O=10∶6∶38)5 kg,此后每30~40天追施米尔萃牌黄袋高钾性复混肥料1次,每667 m2用量5 kg,直至拉秧。除了大量元素外,樱桃番茄对钙肥和硼肥需求量也较大,可通过叶面喷施速乐硼(纯硼≥20.5%)1 000倍液补充硼元素,根据实际情况,每25~35天喷1次;可通过叶面喷施含钙商品水溶肥丽维优果(Ca≥150 g/L)500倍液补充钙元素,根据实际情况,每25~35天喷1次。由于钙肥和硼肥具有拮抗作用,不能混用,施用时最好间隔7~10天。

②温湿度管理长季节栽培历时较长,气温由高到低再到高,基于此,栽培前期通过天窗、内外遮阳网、湿帘风机等设备降温,白天气温保持在25℃左右,促进植株生长;中期气温较低的冬春季主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采用内保温膜进行保温,日最低气温≤15℃时展开内保温膜,遇霜冻天气,夜间展开外遮阳网减轻霜冻。冬春季晴天9:00~10:00,在收回顶部内保温膜的同时打开天窗,通过放风降低棚内湿度,避免诱发灰霉病、霜霉病等真菌性病害。栽培末期棚内温度高于30℃时,亦可通过天窗、内外遮阳网、湿帘风机等设备进行降温,白天气温保持在25℃左右,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转色。

③光照管理定植至缓苗结束期间,中午采用外遮阳网半覆盖以降低棚内光照强度,减少幼苗叶片的蒸腾作用;早晚揭去遮阳网,一方面便于快速缓苗,另一方面防止幼苗徒长。冬春季遇低温弱光天气或阴天时,可采用高压钠灯或者LED补光灯进行补光。台州地区夏季光照强,可采用外遮阳网半覆盖或全覆盖,降低光强,避免发生果实日灼现象。

④植株调整设施长季节栽培樱桃番茄一般采用吊蔓栽培。番茄幼苗长至30 cm左右时,将系有尼龙绳的铁钩挂于棚内横拉的铁丝上,并将绕于铁钩上的尼龙绳放下,绑在番茄茎基部,之后每隔7~10天进行1次绕蔓工作,保证番茄植株直立生长。番茄植株长至约2 m时,开始落蔓,先将铁钩上的吊绳放下一部分,之后将铁钩平移约30 cm,使番茄茎蔓往同一个方向斜落于栽培槽内,此后根据植株长势,每7~10天斜拉落蔓1次。每行末端的挂钩在落蔓过程中应平移至相邻行的铁丝上。每次落蔓后,应及时疏除下层的老叶、病叶与裂果,每株保留13~16片功能叶,叶片应当紧贴主干剪除,以便伤口愈合。用过的剪刀应及时用84消毒液消毒,浸泡5~10 min后晾干备用,剪叶工作每7~10天1次,每次修剪2~3片叶。

设施长季节栽培樱桃番茄一般采用单蔓整枝,需及时抹除番茄叶腋处萌发的侧芽(长10 cm前抹除),一般选择晴天上午抹芽,利于伤口愈合,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每7~10天抹1次。栽培过程中需保留植株主干的生长点,若因意外折断,可选择相邻健壮的侧芽代替主干。次年6月上旬摘心,保留最顶端花穗上方的2~3片叶,使养分主要供应于果实膨大,且保证7月中旬拉秧前可采收最后1穗果。

⑤保花保果及疏花疏果设施长季节栽培樱桃番茄建议采用熊蜂授粉,不仅能够提高授粉率,降低畸形果率,还能提高番茄果实品质。当植株开花率在5%以上时,开始放蜂。放蜂前20天严禁使用杀虫剂,每667 m2投放熊蜂60~80只,蜂巢口应朝南或朝东南,蜂巢距离地面1.5 m左右。

坐住果后,为保证果实的一致性,应及时疏除果穗末端发育不良和发育差距过大的花及幼果。

2.5 病虫害防治

为实现樱桃番茄安全高产优质的目标,病虫害防治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主要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

①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育苗期间架设60目防虫网,一旦出现病株,及时拔除;同时,应避免与瓜类、茄果类作物连作,前茬最好为葱蒜类、豆类、十字花科(如大白菜、甘蓝、萝卜)、禾本科(如甜玉米)作物。在温室通风口、出入口设置60目白色防虫网,可以有效阻止白粉虱、夜蛾等害虫迁入棚内。利用害虫的趋黄特性,用黄板对白粉虱等害虫进行诱杀,每667 m2悬挂40~50张,用铁丝捆绑,悬挂于栽培槽上方1.3~1.5 m处,栽培过程中黄板若出现黏性下降的情况,需及时更换,以保证诱杀效果。

②化学防治樱桃番茄长季节栽培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霜霉病、灰霉病、病毒病。定植后7~10天,喷施30%甲霜·噁霉灵水剂1 500倍液至番茄幼苗茎基部,防治猝倒病;冬季低温高湿时,喷施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750倍液防治灰霉病;霜霉病,喷施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 100倍液防治;TY病毒病,喷施1%香菇多糖水剂750倍液防治,并及时拔除田间已感染TY病毒病的病株,防止病毒蔓延。

樱桃番茄长季节栽培过程中的主要虫害有红蜘蛛、白粉虱、夜蛾。红蜘蛛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虱用5%啶虫脒乳油2 000倍液或1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夜蛾用18%四唑虫酰胺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

夏季高温季节,在基质槽内撒施杀菌剂与杀虫剂,并灌水覆膜,封闭温室,进行高温闷棚,持续30~45天,可有效杀灭有害微生物和地下害虫虫卵。

2.6 适时采收及采收标准

番茄果实成熟后应及时采收,长期挂果会抑制番茄植株的营养生长。建议八九成熟时采收,此时果肉稍硬,既能保证樱桃番茄特有的风味和品质,也可延长商品货架期。采收时从果柄离层处采摘,尽量保持萼片,以提高果实商品性。

3 潜力品种推荐

3.1 瓯秀红樱1号

温州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樱桃番茄品种,早熟,定植至始收约88天,无限生长类型,植株生长势强,耐低温弱光,抗TY病毒病,果形周正,畸形果率低,果实圆形,果形指数1.04,平均单果质量17.5 g,成熟果红色,冬春季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0%~11%,最高可达13%,味甜,鲜味足,香气浓郁,风味佳,长季节栽培667 m2产量可达13 000 kg,与台州当地传统种植的品种浙樱粉1号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质量和产量更高,适宜在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合作社等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3.2 瓯秀黄樱

温州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樱桃番茄品种,早中熟,定植至始收约99天,无限生长类型,植株生长势强,耐低温弱光,抗TY病毒病,果形周正,畸形果率低,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为1.24,平均单果质量15.8 g,成熟果黄色,不易裂果,冬春季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0%~11%,最高可达12%,味清甜,鲜味足,香气浓郁,风味佳,长季节栽培667 m2产量可达11 400 kg,与台州当地传统种植的品种浙樱粉1号相比,突出优点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耐裂果,适宜在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合作社等进行大面积推广。

猜你喜欢

基质樱桃番茄
蓝莓基质栽培幼苗根系处理不当引发苗木死亡
蚯蚓粪配比的泥炭基质特性及其栽培的小型西瓜幼苗生长状况
一树樱桃带雨红
HOME家系列
蔬菜育苗基质混配注意事项
编辑部故事
爱挑剔的番茄
桂平市早稻不同育秧基质育秧对比试验
小樱桃之响灵传奇
失踪的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