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毯子功的基础教学分析
2022-10-31李彦杰
李彦杰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 上海 201102)
毯子功对大部分戏曲学生来说,是必须学习的课程,也是所有戏曲人需要掌握的基本功,随着多元化的戏曲教学方法的快速崛起,毯子功的教学现状也就成为戏曲界所关注的对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不断尝试,总结和开拓出更多的教学思路,让毯子功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戏曲毯子功的阶段教学特色
戏曲毯子功的技巧类型较多,比如基础项目、单筋斗项目、长筋斗项目、串筋斗项目、软筋斗项目、高台项目等,因此在毯子功教学中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的标准与理念,关注学生毯子功的基础教学,制定相对规范的教学要求,需要对不同教学阶段有针对性地讲解,重点划分为三个阶段:
初级阶段。中专1-2 年级是毯子功教学的基础时期,此时必须关注学生健康素质、肌肉能力、身体柔韧度的锻炼,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如基础动作技巧:拿顶、下腰、甩腰、前桥、后桥、虎跳、踺子、单小翻、单前扑、扑虎、抢背等;身体素质练习:力量、速度、柔韧、协调、弹跳、爆发力等为重点训练内容,根基相对扎实且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可以加快学习进度。
中级阶段。中专3-4 年级是毯子功技巧项目开设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大多数学生经历启蒙时期的基础训练,肌肉素质能力较强,肢体能够灵活支配和使用,在技术熟练度方面相对较高,教师需要参考学生现实状况,开设毯子功常规技巧训练内容,比如:踺子小翻、虎跳前扑、跺子前扑、跺子蛮子、跺子蹑子、小翻甩脆、小翻提、小翻前扑、小翻蛮子、长软项目等,在完成以上项目之后,逐步涉入剧目课程教学中所需的筋斗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舞台表现力。
高级阶段。中专5-6 年级,是学生毯子功学习飞速提高、发展的时期,此阶段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及基础跟斗的熟练掌握,此时教师在日常训练阶段必须加大训练力度,调整合适的训练强度,不断练习之前学习的技巧,提高动作技巧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对于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增加高难度的项目,如:小翻蹑子挂串、小翻蛮子挂串、小翻提回笼、小翻转体、高台项目等。剧目课中所需毯子功技巧日益增多,应将提升学生舞台实战能力作为重点,在上述前提下引导学生不断增强技巧观赏性、实用性,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状态,在学生飞速成长阶段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与此同时,在日常教学阶段调整内容重点,为了得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帮助学生在短期内熟练掌握动作要领,教师需要提早备课,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且在要求时间内完成技巧练习。在训练完结之后,教师必须记载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通过理论学习与基本功训练两部分的学习,持续加快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此外,教师还需要关注课堂的活跃度,防止学生发生厌烦、畏难等消极情绪,在训练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自主性,提高教学能力。
二、戏曲毯子功教学基础情况分析
戏曲毯子功是戏曲舞台上的专业基本功,通过长期的训练,可以解放身体的各个关节,大大增强力度、速度、柔韧、敏捷,达到四肢灵活,运用自如,进而使演员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具有匀称、和谐之美,为塑造各种人物形象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培养出优秀的戏曲人才,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首先要尊重客观规律,遵循教学法则来实施每一阶段、每一步骤的教学,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完成各个难度动作的要求,制订各阶段教学的训练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高质量人才。“开法儿”力求规范,严格要求。每一门筋斗的“开法儿”开得不准确会影响学生一生,如果基础砸歪了,落下一身毛病,很难改正过来。宁可开始教学进度慢一些,也要把“法儿”开正,一招一式,横平竖直。可将一个筋斗整体动作分解成几个小节,如:插手入翻的地位,腾翻的劲头,落脚的位置,空中的姿势等一一讲清楚,并在训练中反复要求学生按照标准来完成动作,久而久之,学生形成正确的条件反射,动力定型就建立起来了。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开设新筋斗时快速掌握正确要领,更有助于学生在舞台上过翻筋斗时的寿命和质量,达到高质量、高规格的标准筋斗。
三、上好戏曲毯子功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是基础
身体素质是戏曲毯子功训练的基础,假如缺少良好的身体素质,学生就无法掌握高难度的技巧,因此身体素质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学生提高肌肉力度、协调性、柔韧度、关节灵活度等。其实提高身体的素质(肌肉能力),可以更好地保护关节、骨骼不受损伤,避免日常训练阶段的身体伤害。此外,强大的肢体协调性、身体柔韧度和关节灵活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高难度的技巧,提高毯子功的训练质量,比如在学习单提技巧的时候,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前进行腹肌、腰肌、上肢力量和运动速度的日常训练,确保学生可以把身体的每一个部分的力量都发挥出来。可以说如果学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那么在训练的时候教师和学生也不会出现过于吃力的问题,教师很轻松地就可以帮助学生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学习,在掌握高难度技巧的同时,师生双方都会有着极强的自信心,这非常有利于学生训练、掌握毯子功技巧,快速提高学生的戏曲综合实力。
(二)注重教学方式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戏曲毯子功教学方式一般是口传心授,存在大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学生必须经历不断地反复练习,深入感受、摸索规律以及精华内容,这种传承形式是存在一定弊端的。几十年来,大量教育家、戏曲家整理归纳毯子功教学的理论内容,编撰丰富的教材,作为教师群体,需要珍惜专家学者积累的经验,要不断深化学习、加深体会,在实践中合理使用教学内容,不能简单地依靠个人经验和感受开展教学,必须科学使用高质量的教材和理论内容,只有如此才可以确保教学工作的规范性,作为一名戏曲教师,必须重视规范统一的课程内容,才能发挥对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的价值与作用。积极汲取专家学者的经验,根据现实情况不断深入探究和挖掘,利用日常教研、实践、讨论等不同方式增强学科知识的科学性,这也是学科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教学中把口传心授和科学指导相结合,让学生可以迅速地领会动作要领,加深对理论学习的理解。
(三)注重信息化技术的融入
随着信息技术在戏曲教育里的迅速崛起,教学模式改革是整个领域中所有专业学科都要重视的问题,而且改革是毯子功教学的发展趋势,在关注传统训练的同时也要不断尝试和创新,比如在毯子功教学过程中,采用视频拍摄的方式,把学生掌握的动作技巧呈现在大屏幕上,进行慢速度、慢动作回放,帮助学生更直接、全面地了解个人学习进度,形成清晰的认知,方便后续的调节和训练。例如毯子功教学阶段的“示范”,一般教师只进行分解动作示范,只有少部分年轻教师可以进行难度技巧示范,然而教师处于舞台的教学岗位中,距离舞台下学生的距离相对更远,所以有很多学生很难看清动作。科学使用立体教材、视频资料等各类素材,可以确保学生清晰地了解技巧动作,熟悉动作的基础形态、使用方式、所处情境等内容,进一步弥补教师示范的不足。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戏曲毯子功在教学方式上需要进行创新和优化,在信息化技术不断丰富的教育领域,毯子功教学必须尝试不同的方式,持续提高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发挥其具体的作用,持续改善和优化教学方法。
(四)加强学生对人体结构知识的学习
加强学生对人体运动解剖学理论内容的掌握和使用,必须掌握人体的内在结构和组成,从人体解剖学着手,掌握运动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利用长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体关节在技巧运动时发挥的作用,科学管理人体关节的运动区间以及幅度,遵从人体运动规律筹备合适的教学实践活动。与此同时,假如毯子功的技巧动作违反了运动规律,严重的会影响人体的健康。比如在翻跟头的时候,如果不注重腿部、腰部的用力和筋骨活动规律,则会出现扭伤和拉伤的情况,也会伤害膝关节,这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身体运动规律。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将运动规律正确地使用到技巧练习中,例如在进行侧身单蹑子的时候,动作一般依靠上肢力量进行,下肢力量发挥的余地不大,双腿双臂的屈和直必须将关节运动规律作为重点。在不断增强力量的时候才能顺利地完成技巧,很多时候技巧与身体要相辅相成,要把两者结合到一起,因此可知,人体运动解剖学知识对戏曲毯子功教学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教师要提高学生对于解剖学的深入度。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戏曲毯子功的教师必须秉持从浅到深、循序渐进的正确理念,关注不同时期的动作要领,开展长期的练习。通常来说,在日常训练阶段,必须顺利完成前一时期的目标,才可以开展后续的教学工作,只有夯实基本功,才能确保后续训练正常进行,才可以呈现出戏曲艺术的视觉美感以及角色特色,假如进行超阶段的训练,很有可能就无法保证毯子功教学和表演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