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院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探讨
2022-10-31王芝
王 芝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当前,部分建筑设计研究院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受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影响,尤其是遇到多项目同时开展时,在人力资源配置、全流程跟踪管控等环节中存在较大的问题,不仅无法保障项目设计进度与质量,还对建筑设计院的声誉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对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化,对于建筑设计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设计院应充分认清自身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优化和改进,以实现设计院的稳定经营。
一、建筑设计行业项目管理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
(1)宏观环境
①国际政治环境分析。就当前国际政治局势而言,大体趋于稳定,但局部地区存在动荡风险,例如叙利亚、阿富汗、乌克兰等地区。对于从事国际业务的相关行业而言,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因此,倘若建筑设计院部分项目如果涉及不稳定地区或国家,应进一步强化自身的风险防控意识,避免遭受经济损失。
②国内经济环境分析。国内市场经济环境较为稳定且始终保持中高速的增长,使建筑设计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近年来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政策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部分建筑设计行业市场,使其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③监督环境分析。对涉及境外建筑设计项目而言,有关机构的审查机制相对严格,同时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周期性,国外政府对于项目审计审批采用流程化审查程序,通常会出具三次许可证,第一个许可证主要针对项目设计是否符合相关部门规划,第二个许可证主要针对企业资质条件审查,第三个许可证则为验收许可证。就具体监督管理活动落实过程而言,国外政府有关部门更注重流程管理,能够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相比之下,国内监督管理部门多为事后监管,难以及时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监督管理方面较为薄弱,例如,当前行业协会以及第三方评估机构发展都较为滞后等。另外,国外责任追究机制较为普遍和严格,倘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处罚力度较重。
(2)建筑设计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①现有竞争环境。就建筑设计院发展状况而言,既要面对国外竞争对手,也要面对国内竞争对手。首先,就组织性质而言,国外建筑设计单位多为企业性质,在实际的经营及发展过程中已完全按照市场化模式推进,但国内大部分建筑设计单位依旧为事业性质的组织,未能积极地参与市场竞争。其次,就质量控制而言,国外建筑设计单位实行项目设计内部质量控制制度,保障建筑设计符合质量安全要求。再次,就项目管理落实而言,多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外建筑设计单位落实较为普遍,但国内大部分建筑设计院依旧沿用传统单项目管理模式,虽有部分单位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在部分领域采用多项目管理模式,但总体占比依旧较小。最后,就项目设计主体而言,国内建筑设计院管理团队的控制较为严格,因此,团队成员自主性以及创造能力相对较弱;而国外设计团队内部管理相对松散,团队成员的合作,主要体现于设计理念以及风格的搭配方面。此外,就项目设计目标而言,国内建筑设计行业更追求平稳安全,保障项目建设质量;而国外建设团队不仅追求项目质量,同时还追求设计理念。
②潜在行业进入者环境。对于部分行业而言,由于该行业潜在发展价值及经济效益较高,就会存在部分群体希望进入该行业分一杯羹,倘若该行业门槛较低,对于专业要求不高,企业较容易进入,该行业内部竞争也会随之上升。反之,如果行业门槛较高,对于专业能力要求高,企业不易进入,则该行业竞争就较小。对于建筑设计行业而言,因专业能力要求较高,行业门槛相对较高,同时,建筑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资金储备、优质人才队伍储备、良好的市场信誉度及知名度等,否则难以在当前市场竞争中实现稳定经营。但是,对于部分大型集团企业而言,因具备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可以在短时间进入建筑设计行业,因此,建筑设计院在自身发展进程中应对此种状况高度重视。
③购买者环境。对于建筑设计院而言,所面对的主要客户群体为建筑开发商,实力较强,资金储备雄厚,同时面临较多的选择机会。基于此,建筑设计院在发展进程中,只有保障高质量的管理以及优质的设计作品,才能从众多的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赢得客户的青睐。
④供应商环境。对于建筑设计院而言,在自身发展进程中采购环节较少,因此,供应商方面竞争也相对较少。但在实际的项目设计过程中,部分建筑设计院面临项目较多时会采用分包合作的方式。因此,要想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选择优质的合作者,对建筑设计院的管理水平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⑤替代品环境。就建筑设计院设计作品而言,因其性质相对较为特殊,不同于其他产品拥有较多的替代品,可替代建筑设计项目的较少,因此,在这方面面临较小的竞争压力。
2.内部环境
(1)人才环境
建筑设计行业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在实际的项目设计过程中,需要知识储备及较高专业能力的员工作支撑,尤其需要富有设计灵感以及艺术思维的专业设计人才,这就使建筑设计院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落实尤为重要。就目前建筑设计院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工作落实状况而言,依旧存在较多不足之处,例如人才流失、人才综合能力不强等问题,影响着建筑设计院的稳定发展。
(2)管理环境
对于建筑设计院而言,质量管理以及成本管理是各项管理活动落实的核心。设计质量作为建筑设计院的生命力,是重点管理内容。然而,目前部分建筑设计院在内部质量控制方面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设计标准要求不高。当前,部分建筑设计院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受任务繁重、压力大等因素影响,通常仅仅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非追求标准更高的质量。同时,大部分客户并非专业人员,无法提出较为专业的意见,仅凭自身主观感觉判断,导致设计人员在工作中标准降低,难出精品。
②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就目前建筑设计院工作落实状况而言,缺乏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于建设项目设计成果,缺乏权威机构认定,难以借助评估结果实现行业整体经营质量的全面提升。相较于国外建筑设计行业,其通常拥有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此类机构在民众中拥有较高的信誉度,能够不断推动建筑设计单位实现设计质量的提升。
③存在一定的质量提升瓶颈。国内建筑设计行业要想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实现设计质量的提升,难免会受到各类因素影响,例如,项目设计人员综合素质、设计院内传统管理体制、客户需求制约等。上述因素的存在对建筑设计院提升设计质量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建筑设计院应树立正确认知,及时打破制约瓶颈。
(3)操作环境
①项目进度难以确定。在建筑项目设计之初通常会根据设计状况及建设难度,进一步明确项目实施进度规划,部分建筑设计行业预测能力不足,在设计过程中易受各项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例如手续审批、方案调整等影响,难以制定准确的项目设计实施计划。
②未按照计划进度落实。就目前实际工作的落实情况来看,科学、合理的项目进度计划较难落地,主要受项目设计单位以及委托单位两方影响。对设计单位而言,主要受员工工作能力、设计理念等因素影响,难以保障设计工作的顺利推进。委托单位在实际工作推进过程中也极易受管理层想法因素的制约,导致随时改变设计方案,项目难以按照计划进度实施。
(4)制度环境
完善的制度是建筑设计院实现稳定经营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多项目管理制度的落实势在必行。然而,客观而言,我国多项目管理制度起步较晚,缺乏充足的经验,因此,在制度的实施和完善方面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缺乏完善的目标管理方式;其次,多项目资金调配科学性不足,阻碍了建筑设计院多项目管理制度的完善与优化。
(5)风险环境
建筑项目设计工作在落实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风险。对此,建筑设计院应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与防控意识。然而,目前部分建筑设计院内部缺乏完善的风险识别体系,风险评估方式缺乏合理性,风险控制系统尚待完善,这些都是阻碍建筑设计院风险防控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建筑设计院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部分建筑设计院内部并未落实质量目标管理体系,对质量管控不够严格,并未在单位内部落实精益化质量管理理念,员工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度。同时,相关管理流程规范性不足,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并未严格落实质量控制工作,导致最终设计的产品质量不高。部分建筑设计院内部还存在员工综合素质难以满足设计需求的问题,员工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大师级设计人员,难以切实提升建筑设计院的知名度。
2.缺乏以计划为中心的进度管理体系
从理论上而言,项目管理工作的充分落实,需要科学、完善的计划管理体系作为支撑。当前,部分建筑设计院内部,项目管理层对于计划管理模式的充分落实缺乏重视以及应有的时间观念,难以准确地按照计划进度完成项目设计工作。同时,在实际工作落实过程中,与客户缺乏良好的沟通协调,在对某些内容实现须双方共同敲定时,委托单位存在沟通不及时的情况,将进度管理压力转移至建筑设计院,导致建筑设计院工作压力增大,无法按照计划进度完成设计任务。
3.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
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影响建筑设计院内部人员配置问题的主要原因。部分建筑设计院并未借鉴其他企业优秀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实现自身人力资管规划体系的完善,对于单位内部所需人才类型、能力明确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在开展人才引进工作时,并未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通常由个人经验确定招聘人才,部分建筑设计院内部甚至存在“人情招聘”的问题,导致人才引进难以满足建筑设计院项目管理工作需求。对于引进的人才,并未实现任人唯贤,无法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同时缺乏完善的激励政策,导致人才流失。
三、加强建筑设计院项目管理的优化策略
1.项目质量管理的优化策略
首先,建筑设计院应当设定项目质量控制目标,明确自身发展规划,树立正确的设计目标以满足客户需求。要以提升自身设计水平为目标,指引建筑设计院强化项目质量管理,推动全过程质量控制模式的落实,摒弃传统模式下以最终质量进行评测的方式,将项目合理划分为多个阶段,在各阶段开展质量控制工作,及时发掘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改进,推动项目管理事前管理、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充分落实,切实保障项目完成的质量。同时,要在单位内部开展项目设计评定、评比工作,给予优秀设计充分的奖励,进一步激发员工提升设计质量的积极性。
2.项目进度管理的优化策略
建筑设计院在实际工作推进过程中,应当建立项目推进计划控制措施,将项目实施计划合理划分为若干阶段,定期检查完成进度,明确滞后原因,更好地满足整体进度要求。同时,在单位内部建立弹性机制,更好地应对项目开展过程中各项不确定因素。应设立设计项目综合协调管理机构,合理划分相关岗位,在人员选择方面应当确保相关人员熟悉项目流程及管理内容,赋予综合协调部门相应的权限,更好地推动项目进度管理工作的充分落实。要进一步强化与客户间的沟通和协调,对于项目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争取获得更多的支持。应全面提升建筑设计院内部信息化建设水平,引进先进的OA系统、ERP系统等,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3.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
建筑设计院在实际工作推进过程中,应当完善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项目人员管理。首先,建筑设计院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可以从各大高校引进优质毕业生予以培养,也可以从同行中引入优秀人才,加强单位内部人才队伍建设。要有效规避人才引进过程中的不合理行为,避免裙带关系影响工作质量,完善人才引进刚性约束机制,针对人才学历、专业以及能力等内容作出硬性规定。其次,要注重人才使用,科学设计相关工作岗位,根据岗位需求选择人才,并及时且恰当地调整岗位,注重对设计院现有员工专业素养的提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工作,落实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建筑设计院内部复合型人才储备量的提升。最后,要完善单位内部人才激励政策,优化薪酬福利体系,在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励员工提升工作积极性,推动项目管理工作更好地落实。
四、结语
建筑设计院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需要相关管理者对当前市场环境进行充分的分析,明确自身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完善和优化各项管理制度,引进高质量人才,搭建信息化平台,更好地发挥项目管理在建筑设计院发展进程中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