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新模式的思考与启示

2022-05-21文园园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马两国产业园

文园园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一、前言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引领中国与东盟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合作将持续深化。马来西亚是东盟的重要成员,近年来与我国的贸易合作不断深化。2012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6月中马两国政府签署《关于马中关丹产业园合作的协定》,在马来西亚关丹市合作建设产业园区,由此开创了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新模式。

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模式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新典范与新亮点,迄今而言,这种产业合作新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要保证产业合作的进一步升级,则需要从多方面思考。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新模式的分析,引发思考,探索今后合作中的重点内容,研究意义在于提供理论参考。

二、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的背景

1.政策支持

“一带一路”倡议遵循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和互利共赢原则,在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人文交流和经贸领域的深度合作中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进,中马两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中马“两国双园”的产业合作新模式提供了良好政策支撑。近些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愈加稳固,相应的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断完善,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机遇,也为外国企业来中国投资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会见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时指出,中马共建“一带一路”基础扎实,前景可期,双方要加强规划,做大合作平台,推进高质量合作,要把“两国双园”做大做强,使其成为“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促进两国和地区联通和发展。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也表示,马方支持“一带一路”倡议。马来西亚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马方期待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加快自身发展。马方愿同中方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协调合作,携手推动东盟—中国关系发展。可见,中马两国的友好合作以及政策支撑为“两国双园”的产业合作新模式打下了良好根基。

2.中马两国双边贸易额呈增长趋势

一般来说,世界上两个国家的贸易额不断增长,则意味着两国贸易联系加强,由此将进一步推进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并衍生出创新型的产业合作模式。近五年来,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货物进出口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我国与马来西亚之间的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据商务部数据,截至2021年,中国连续13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达1768亿美元,同比增34.5%。截至2021年底,中国对马来西亚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00亿美元,马来西亚累计对华直接投资近80亿美元。这说明在“一带一路”、自贸区等利好政策支持下,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模式取得了一定成绩。长远来看,中马两国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和贸易商品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很强,为两国间贸易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的持续增长,将为“两国双园”产业合作模式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将推动产业合作模式进一步升级,从而形成双赢局面。

3.两国经济发展均需要新动能

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在总体下行的大环境下,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均需要注入新动能。从我国来看,近两年受到特殊事件影响我国经济增长虽然好于其他国家,但是仍然与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无法比拟。再加上一些贸易事件的影响,我国需要与更多国家建立牢固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在找寻新的机遇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从马来西亚来看,我国已经连续十二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国,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与中国经济互补性强。同时,在马来西亚多元经济与科技发展过程中,需要借鉴中国的经验,让更多企业走上工业4.0的道路,从而探索经济发展新引擎。近年来,中马合作覆盖的领域越来越广,各领域合作渐入佳境,在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产业合作是我国与马来西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因素。

4.马来西亚民间力量推动

马来西亚—中国商务理事会(简称“马中商理会”)成立于2002年,在中马两国双边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的重要民间推动力量。多年来,马中商理会一直派代表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从而探索两国更多的合作机会。2017年,在马中商理会的推动下,马来西亚榴莲节在南宁盛大开幕,有效提升了本国榴莲的知名度。虽然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但在最初发展中政府的优势并未突显,而是民间力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的推进,马来西亚政府的作用才日益显现。除了马中商理会,马来西亚的其他一些民间力量也在中马两国的贸易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的重要意义

1.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典范与新亮点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主要通过线下博览会、线上交流会、考察等方式加强交流合作,也取得了良好效果。而中马“两国双园”则开启了产业合作的新模式,其中关丹产业园是我国政府与国外政府第一次合作在国外建设国际园区,因此,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新典范。同时,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推进过程中也是亮点纷呈,从区位优势来看,钦州产业园位于我国港口城市,是我国与东盟开展贸易合作的重要枢纽。而关丹产业园则位于马来西亚关丹,是其东海岸最大港口城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除此之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是“两国双园”建设中遵循的原则,中马两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并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了两国贸易扬长避短。

2.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标杆

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模式的确定及实施,是产业合作模式的一种创新形式,将建设成为中国—东盟的合作示范区,并将为国际产能合作树立标杆,可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具体来看,中马钦州产业园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已经各自形成了产业集群。钦州产业园以清真食品、燕窝、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品为主;关丹产业园则以钢铁、玻璃、铝型材等产品为主。从产品类型上来看,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中形成了优势互补。从产业合作成效来看,中马钦州产业园2012年4月1日开园,年满“十周岁”的中马钦州产业园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示范区,国际产业新城雏形初具。其各项指标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截至2021年底,园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91.7亿元,年均增长44.8%;马中关丹产业园累计完成产业投资约120亿元。无论从产业合作进程、产品还是合作成效来看,中马“两国双园”都在打造国际产能合作标杆的路上越走越远。

3.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发展

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繁荣是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共同目标,也是共同应对变幻莫测国际风险的有效保障。中国与马来西亚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近年来稳定向好发展,两国同属亚洲地区,两国的友好合作也将助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当前,国际形势还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而我国与马来西亚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此外,随着我国与马来西亚合作伙伴关系的稳固、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的进一步推进,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于两国贸易的发展均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我国的发展经验为马来西亚提供了良好借鉴,有利于马来西亚在经济等领域的提升,从而促进自身经济繁荣发展。这说明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新模式对于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4.有利于为两国多领域合作打下基础

随着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的发展,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越来越稳固,在此过程中马双方专注于在多个领域的合作。教育领域,2016年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正式办学,这是我国第一所知名学府在海外成立分校,对于中国与马来西亚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金融领域,我国建设银行在马来西亚设立分行,有利于两国金融合作领域的加深,也有利于两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此外,在中马“两国双园”基础上建设创新园,例如榴莲基地、食品加工区、AI科技园等,让马来西亚企业进入中马园,也为中国企业打开马来西亚市场提供更多机遇。长远来看,随着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的升级,中马两国的合作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展,并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

四、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新模式引发的思考与启示

1.立足实际,推动产业合作稳定发展

在我国与所有国家的贸易合作中,经验固然重要,但立足实际同样不可或缺,这是双方合作稳定发展的前提。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新模式可以引发更多思考,是我国在未来合作中应当关注的重点内容。首先,在两国差异基础上探索科学的产业合作模式。中国与马来西亚在文化、生活习惯、经济发展等方面均存在差距,要保证合作效果,就应当不断寻求两国差异的平衡点,选择中马两国都适合的产业合作方式与方法,才能实现推动“两国双园”的稳定发展;其次,注重发展经验与实际情况的结合。以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为例,由于项目规划金额比较高,增加了马来西亚政府的财政压力,项目不得不被叫停,最后经过多轮磋商,依据马来西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后,项目才得以继续。由此可见,脱离实际、照搬经验的产业合作模式缺乏科学性,不利于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的持续推进。

2.持续提升中马“两国双园”的引领作用

从“两国双园”项目规划、落地到升级,现阶段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新典范,未来需要继续发挥项目的引领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新格局。首先,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产业合作提供借鉴。在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中,对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均需要进行总结,找到产业合作中我国的优势以及需要提升的方面,在今后与他国的产业合作中进行规避,从而更好地发挥我国贸易加工、制造以及多其他方面优势,实现多元化贸易伙伴的拓展;其次,充分发挥“两国双园”优势,引导企业“走出去”和“请进来”。中马两个产业园建成后,对两国企业也具有一定吸引作用。在今后的合作中,应当注重吸引马来西亚企业进入中马钦州产业园,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应鼓励中国企业到马中关丹产业园投资设厂,以实现进一步拓展东盟市场的目标。

3.创新先行,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

创新是任何时代都不可缺少的发展动力,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中同样需要创新发挥不竭动力。首先,借助科技创新探索产业合作新模式。科技创新不仅能够提升“两国双园”相关项目的落地效率,而且有利于提升中马两国产业合作效能。科技创新是当今时代几乎所有事物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中同样需要重视科技创新,以持续深化合作机制;其次,借助产品创新优化产业合作方式。目前,两个产业园已经形成了各自产业集群,未来中马两国均需要探索产品创新,利用更多产品优势稳固产业合作关系,并助力两国双边贸易额的增长。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将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境内范围扩大至广西自贸实验区三大片区;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境外范围扩大到东盟全域,创新试点实施至今,5项创新业务已全部实施落地;最后,打造国际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借助“两国双园”项目优势,培养国际创新人才,注重人才的引进和输出,以便为后续产业合作提供不竭动力。与此同时,国际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打造,也有利于中国与马来西亚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4.凝心聚力,推动中马“两国双园”升级版建设

目前来看,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已经进入快车道,升级版建设势在必行。如何升级、升级措施有哪些等都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中马两国产业合作的质量与效果。首先,加快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助力产业合作升级。随着“两国双园”产业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基础产业合作体系已经构建。下一步应着眼于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中国和马来西亚各自在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实现协同发展与合作创新;其次,重点解决园区发展受阻问题,推进园区发展升级。现阶段,园区发展中在产品中间流通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园区发展受到阻碍。下一步,应借助政策等优势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加快构建自由便利跨境产业链,以弥补现有不足,推动“两国双园”产业合作快速升级。

5.追求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双赢

在两个国家的产业合作中,仅追求政治利益或者仅追求经济利益均无法实现双赢,甚至会影响产业合作效果。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模式规划初期,主要以政策导向为主,因此具有积极的政治意义。中马两国主要基于开展双边经贸合作的考虑,并实现拓展多元化市场的目标。首先,在保证政治利益的同时,也要追求经济利益。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模式已经进入升级阶段,在两国政治利益得以实现的基础上,也需要考虑经济利益的提升,这是园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为只有实现了一定的经济利益,才能保证后续园区建设的顺利推进,并充分发挥产业合作的优势,实现两国贸易的互惠互利;其次,追求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平衡。向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任何一方倾斜的方式都是不可取的,未来一段时间,需要追求二者平衡发展,找到利益平衡点,才能让“两国双园”产业合作模式更加稳固。

五、结论

“两国双园”产业合作模式对中马两国开拓多元化市场具有积极影响,不仅开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对方互设产业园区的先河,也成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新标杆。“两国双园”项目的推进具有时代背景,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加强与多个国家的创新合作,我国才能与世界经济形成良性互动,才能为自身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模式引发的一系列思考,也是未来合作项目推进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中马两国产业园
史诗《江格尔》中马的颜色及其寓意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HPLC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清中马钱苷和莫诺苷的含量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中美两国学生高考和求职之路的比较研究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春秋时期公族与士夫之族的互补性——以鲁、晋两国为例
汉唐美术中马的造型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