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结构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探讨

2022-10-31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18期
关键词:债权经理人企业财务

林 敏

(漳州市城发财务咨询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 363107)

就当前国有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国有企业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主要涉及政府过多地干预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对财务缺乏一定的监督,最终导致一些股东滥用职权,利用自己的权力为公司招募自己的亲属,间接损害了一些小股东的权益。要想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就要深入探究国有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一、国有企业在财务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以及法规制度不健全

当前,虽然我国经济体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我国的资本市场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相较于世界各国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大部分已经运营上市的公司,其股权未能上市开始流通,导致上市公司的“上市”是不全面的。另外,资本市场变幻莫测,信息的真实、可靠性都尚且存疑。一些投资者根据市场上一些知情人士提供的小道消息就开始进行相对应的投资,这样的投资具有很大的风险。还有一些公司人员利用公司内掌握的不可公开信息进行暗箱操作,这大大破坏了资本市场的规则,导致公司的投资出现更大的风险与危机。

其次,国家对于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完善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中一部分的职业经理人都是由地方政府进行选举,再根据选举情况汇报给公司。其实,整个选举过程都是由政府掌握,而董事会只是一个形式化的过程。由此可见,市场经理人在选拔过程中不具有公开性,公司对于经理人的了解也不深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再次,有些公司在选拔了职业经理人后,就不再引进一些拥有高等技术的人才,这些职业经理人就成为公司的常驻人才。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公司对于政府选拔职业经理人的重视,有些企业甚至会将选拔职业经理人的标准放在公司内部员工评选标准上。因此,公司不仅关注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关注政治问题。然而,从根本上讲,选拔公司经理人应当由公司上层管理人员共同决策,针对对于职位的要求设立选拔人才的标准,以此来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但目前从政府的角度考虑选拔经理人,这会影响公司的管理效益和效率。

另外,法律法规在执行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影响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颁布的法律条规对企业监管有着明确的规定,通过国家正式考试的人员,例如注册会计师,他们在进入国企的财务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工作时具备一定的监管权力。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相关的监管机构未能抵御金钱的诱惑,对股东违反公司的财务行为置之不理,有些甚至是参与股东财务造假的过程,为谋得一些经济利益而不惜在财务上制造假的数据,以此来帮助一些大股东获取利益。

(二)财务架构不合理

企业财务架构主要由股权结构、资本结构等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股权结构。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国有企业享有一定的掌控权,可以说国有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然而,改革开放以后,股权方式也从单一向多元化改进。目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开始进行多元化股权改革,然而“一股独大”的现象仍比较明显。占有较多股份的股东利用自己的职权进行控股吞并,利用自己的职位优势从自我的利益出发,作出威胁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对企业发展的相关事宜随意决定,削弱了企业参与市场的竞争力。

从债权的角度来看,曾经的国有企业债权架构极其不合理。在刚迈入改革开放的阶段,银行成为国有企业一大外部融资的便捷渠道。所以,一般的国有银行是国有企业的主要融资对象,在国有企业的债权比例中享有重要的地位。

与此同时,债权期限方面也非常不合理。我国国有企业债权基本构成都是短期债权,然而,长期债权与短期债权所占比重呈现不平衡状态,使得债权治理效率低下;另外,银行与国有企业背后的实际操纵人都是政府,政府享有非常大的治理权利,这导致很多债权人无法参与到国有企业的治理中。因此,国有企业在债务负担较重的条件下无法准确地对企业的相关事务作出相对应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短期的贷款也不能发挥出对企业的重要作用。长此以往,国有企业的负债率越来越高,但企业的治理水平却越来越低。

(三)利益主体之间信息沟通不畅

公司的每个利益主体之间信息沟通不顺利,每个利益主体掌握的权利没有明文规定,因而导致对于股东的约束力下降。在企业内部占份额较多的大股东与一些小股东在追求的经济利益上目标不同,所以他们掌握的资产以及利益都呈现出差别。大股东对公司的重大事务需要做出相应的决策,他们的决定对于公司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往往一些大的公司在未来发展中会出现股东与管理层内部人员串通合作对企业的股票等进行暗箱操作,影响企业的财务发展状况。另外,公司一般都设有监事会,然而一些监事会的成员为了获取利益而自动放弃监察的权利,导致公司内部的财务出现混乱的状况。

二、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结构缺陷的成因

企业在财务治理结构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实际上是由来自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国家的经济体制、经济政策、企业财务治理目标等,这些共同的影响因素同时作用于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上,使得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逐渐脱离于原本的轨道,当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结构不再按照原有的轨迹运行下去的时候,此时的国有企业财务治理则会失去相应的作用。根据这些因素可以发现,其中两点重要的因素分别为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目标的选择以及国有企业制度的选择。

(一)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目标的选择

纵观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朝着改进和完善政府对于企业的激励和管控的方向发展,换句话来讲,就是确保国有资本能够增值的角度来完善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结构。这样的发展角度反映出将股东的权益放在其他利益主体之上。那么,深入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可以发现,政府拥有能够任免公司经营者的权利,涉及重要事务上的决策权以及监督经营者的每一个经济行为等。根据这个逻辑来看,实际上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是将政府在企业中的权利进行放权以及放权后对企业经营者的监控。

上述“股东至上”是根据企业制度效率的质量标准实现企业所有者以及股东利益的经济最大化,经营者只需要按照这样的标准行使控制权才能够保证整个企业的运行效率。一旦企业的经营者在处理一些事务的过程中损害了股东的权益,说明企业的财务管理结构出现了问题。另外,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就是简单的委托关系。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法可以从最大限度的实现监管和激励经营者的角度出发,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但“股东至上”的想法也使得整个国有企业的改革陷入一些难题中,例如,明显的“廉价股票权”以及“所有者缺位”,如果要继续坚持“股东至上”的原则就必须要解决一些问题。首先,需要建立多方的制约平衡,因为单靠一人的力量无法达到权力制衡的效果;其次,诸多在财务治理结构当中的信息不断被弃置,大部分的信息资源以及决策监督信息使得诸多人的权益被忽略;另外,缺乏一套有效的惩罚体制,只有激励体制是无法充分调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的;最后,企业内缺乏一定的风险承担者。

(二)国有企业制度的选择

我国的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结构目标,是基于政府高度集权体制下的行政管制型的企业制度之下运行的,国有企业因而体现出明显的两个特征,一是由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二是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由政府担任,政府将管理权力下发给经营者,经营者由此获取到了更多的管理权限,而政府起到了监督经营者的作用,渐渐地我国国有企业逐渐形成政府干预的经营者控制性企业治理结构。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就政企分开的内容进行了多次的探讨和改革,但目前反馈出来的国有企业仍然表现出政府干预的特征。例如,一个国有企业的董事长是由政府委派的,政府对整个公司的人事调动起着部分的决定性作用。董事长和总经理从职能角度应当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目前国有企业中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职能作用却经常混淆,董事长实际上是股东的代表,能够行使法人财产权,而由董事长选派出的总经理则负责日常的国有企业经营工作。但企业改制以后,这种明显的职能划分逐渐混淆。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职务角色由厂长一个人担任,一个人代表整个企业对重要的事务行使决策权。另外,本该负责监督的监事会的职务作用也有所削弱,他们的构成主要由每个部分的重要负责人共同构成,他们共同听任于总经理的指挥。政府经常会把一些经验多且资历深厚的即将退休的老干部安排到国有企业的财务治理中,虽然他们之前一直在政府机关工作,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涉及决策的事务却并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甚至影响整个企业的决策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在政府干预下行使个人的权利。

三、解决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结构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完善市场体系,健全法律法规

国有企业治理离不开两个主体,市场与政府。市场往往能起到调控作用,市场的相关人员参与到企业的相关治理层面;而政府要对企业的管理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尤其是对财务的管理。针对这两方面的主体作用,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促进财务的正常管理。

首先,我国的国有企业管理借鉴其他国家的财务管理经验。例如日本、韩国、美国等,他们往往充分尊重债权人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尊重银行享有的权利。

其次,经理人市场也需要得到一定的改善,因此,要增强财务经理的市场竞争性。从人才选拔到公司上岗,财务经理选择的人才都应当使用竞争机制,通过竞争选拔出符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对应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层面的人员要制定一定的规范条约,帮助企业所选拔的财务管理人员符合企业的要求。

最后,要避免大股东吞并小股东的权益,切实保障各方的权益。针对这类问题,可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保证市场上的相关权益者的利益。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是迫在眉睫的,在当前的市场上,相关的法律条款制定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和片面性。

(二)促进财务架构革新

股权结构和债权结构影响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不断完善改进债权和股权结构的占比率,同时也是改革从内部控股向多元化控股的过程。一些投资机构和小股东的权益不断受到侵犯,因此,要妥善解决投资机构和小股东权益受到破坏的问题。可以将一些小股东的权益结合起来,这样在面对企业相关财务的重大事件时,就可以做出准确的决策,确保小股东的权利得到落实。与此同时,促进债权工具与债权期限平衡。

(三)加强财务组织结构间的制约关系

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是公司内部主要的财务掌管部门。首先,促进股东大会相关制度进行革新,例如,在决定某项重要事务时要采取投票制度,与此同时维护小股东的投票权利,保证小股东能够享有对企业的管理,避免大股东一票垄断。另外,要建立回避制度,在股东推荐某项业务时,相关的股东要进行回避,由其他股东进行决策。其次,董事会的架构也要进行改革。要明确分清董事会和经理层的职务,对董事会内的成员构成进行优化简化,提高管理效率。虽然对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进行改革的难度非常大,但仍需要坚持,这关系国有企业财务未来的发展状况。只有革新,才能够完善当前财务管理结构。

(四)建立激励财务人员的奖励制度

经理人与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为了追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企业要从经理人以及财务部门相关负责人的角度出发,建立一定的激励制度,激励财务部门更好地管理企业的财务问题。受托责任制是国企内部存在的普遍管理制度,因此,为了保证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设定符合国企发展的激励制度。例如,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绩效考核奖励制度,对于那些在财务管理方面辛苦工作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例如奖金、薪资的提升。对于这些财务管理人员而言,这样的措施更能激发员工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对待财务问题,以保证最后决策的准确性。

四、结语

企业的发展应当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根据市场进行调节,严格把控财务状况。理顺国有企业财务治理结构需要从债权和股权两方面考虑,只有对这两方面有清晰的认识并加以治理和规范,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才会越来越好。与此同时,相关的法律制度和市场规范作为辅助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猜你喜欢

债权经理人企业财务
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与企业高层相关性研究
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对策探究
第三人侵害债权之类型探析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试论电子债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探讨
浅析第三人侵害债权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最高额抵押权转移登记的新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