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疆哈萨克族节日文化研究
2022-10-31罗家珩
罗家珩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归属,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和重要载体。节日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历史积淀的过程,约定俗成的节日文化一旦形成,进而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因子。以古尔邦节、纳吾肉孜节为主体的节日文化是哈萨克族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精神文化。其中所包含的哲学理念、道德理念、信仰理念以及价值取向蕴含在哈萨克族的集体记忆之中。正是由于它代表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的哈萨克民族的文化特质和文化精神,因此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它不仅属于某个地域、某个民族,还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文通过对我国新疆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文化的调查,探究哈萨克族民众的认同实践,促进新疆各族民众维护统一、团结奋斗的实际行动,提炼出哈萨克族民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从而探讨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问题。
一、哈萨克族节日文化的田野调查
节日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一年之中具有标志性和特殊意义的日子,在节日期间通常会举行一些极富民族特色的庆典和仪式,使参与其中的人们在紧张忙碌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余感受身心的愉悦和轻松,从而形成一套承载丰富精神文化内涵的节日文化符号系统和特质。有鉴于此,笔者分别于2016年8月、2017年7月至9月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C乡进行实地调查,对生活在那里的三个牧业村的哈萨克族居民进行了访谈。访谈主要围绕这些居民的生产生活、节日习俗、文化认同等问题展开,了解当地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活动特征和性质,对当地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问题进行微观分析。
(一)青河县哈萨克族的历史与文化
哈萨克族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之一,其主要生活在地跨欧亚大陆的哈萨克大草原。目前,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以及新疆东部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还有一部分居住在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青河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东北部、阿尔泰山东南麓。西面与富蕴县相邻,南面与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接壤,东面和东北面与蒙古国交界,国界线长达255.8公里。青河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哈萨克族、汉、蒙古、回、维吾尔、塔塔尔等16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6.3%。青河县C乡是一个由汉、哈、回、维、东乡和塔塔尔等六个民族组成的,以牧为主、以农为辅的农牧业结合的以哈萨克族为主的民族乡,全乡现有总人口为6648人,其中少数民族占80%,全乡下辖有6个行政村。其中,有三个农业村和三个牧业村。为了更加深入详实地调查,了解C乡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情况,笔者选择了当地两个哈萨克族人口数量较多的牧业村和一个农业村作为调查的重点区域。其中,选取调查的农业村是C乡唯一的哈萨克族与汉族杂居的村落。
历史上,青河县长期为我国北方游牧部族的放牧之地。秦汉之际,今青河县域先为呼揭牧地,后为匈奴右地。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朝设西域都护后,县域南部归其管辖。东汉永寿二年(公元156),鲜卑首领檀石槐在控制漠北草原后向西扩展势力,县域一带属鲜卑右地。至东晋元兴元年(公元402),柔然族兼并漠北诸部后,这里隶属柔然,为突厥、铁勒等部牧地。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突厥兴起后,这里属其领地。隋初,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今县域为西突厥东境,为薛延陀部牧地。隋大业元年至九年(公元605—公元613),铁勒诸部反抗西突厥压迫建铁勒汗国,金山(今阿尔泰山)一带为其主要控制区。民国26年(1937年),设置青格里河设治局,管辖原察干郭勒县佐境域和原布尔根河县未被外蒙古侵占的地区。民国30年(1941年),青格里河设治局升格为三等县,因“青格里河”简称“青河”,故称青河县。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后,因为匪祸,民不聊生,青河县居民大多数流往他乡,故未成立县人民政府,暂作为一个区由富蕴县代管。直至1951年3月,方正式成立青河县人民政府。
青河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县域内可开垦的农业面积较为有限。农业在青河县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牧业是当地哈萨克族农牧民的主要生计方式和经济生活来源。农牧区的哈萨克族在生活方式上几乎不无区别。饮食文化结构中,除了主要的肉、奶等,还有茶、小麦等农产品粮食食品。各种大型宴请活动的时间也基本一致,如婚礼、割礼、上马礼、割绳礼、冬宰等,大多数节日活动都是在冬季进行。在居住模式方面,当地哈萨克族牧民主要有定居和半定居两种形式。完全定居的牧民较少,大部分哈萨克族是冬季在定居点,其他季节仍然是逐水草而居。在宗教信仰方面,当地哈萨克族在信仰伊斯兰教之前,其先民曾信仰过祆教、景教和萨满教。1877年以后,以哈萨克族克烈部落为主的一部分哈萨克族迁至新疆阿勒泰地区。其他部分哈萨克族经多次辗转最终定居现今青河县C乡所在区域。近百年迁移中,当地哈萨克族就开始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教规和教旨也逐渐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890年至2000年期间,C乡哈萨克族由于受其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在牧场从事游牧生产或半游牧生产时,没有专供哈萨克族做礼拜或其他宗教活动的场所,此外,受到当地生活条件的限制,也没有固定的做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他们的宗教活动场所都是随着牲畜、毡房和草场而四处迁移流动的。当地哈萨克族在四季转场过程中通常是没有固定的清真寺和宗教活动场所,他们的宗教活动场所都较为简易,通常都是以家庭、部落为单位,在毡房内和草原上举行。但是,当地哈萨克每逢过节聚礼,他们便会集中至部落氏族的坟地诵经。1949年以后,当地哈萨克族游牧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疆政府主导的牧区定居工程开始实施,哈萨克族传统的宗教活动被移入新的环境下,为了满足哈萨克族牧民日常宗教活动的需求,当地政府在牧民定居点开始修建清真寺等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
目前,当地哈萨克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其日常生产生活中都严格遵守伊斯兰教义教规,如饮食严格执行不食猪肉,不食动物血液和未经穆斯林宰杀的牲畜;吃饭前洗手,由家中的长者作“巴塔”仪式等。C乡的各族民众基本没有宗教活动。目前,全乡建有两座清真寺,牧民的宗教意识相对淡薄,只有少数长者会在每周五在清真寺做礼拜,届时到清真寺做礼拜的人数仅有20余人。当地哈萨克族只有在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纳吾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期间,才会举行小范围的宗教活动,其他时间基本没有全乡集体性质的宗教活动。
(二)哈萨克族传统节日习俗
哈萨克族主要有古尔邦节、纳吾肉孜节、肉孜节、圣纪节、狩猎节等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的是哈萨克族全民族同庆,有的是地方性的庆祝节日。在C乡,哈萨克族的主要节日为古尔邦节、纳吾肉孜节等。其中,纳吾肉孜节是当地哈萨克族仍然保留的一种传统节日,也是其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标识。
以赛马、叼羊、摔跤、猎鹰为核心内容的纳吾肉孜节是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的标识性符号。纳吾肉孜节哈萨克语为“送旧迎新、祈求丰收”的意思,也有音译为纳吾孜节、那吾热孜节、那吾肉孜节、努鲁孜节和纳吾热孜节等等,被界定为哈萨克族传统的节日盛会。“纳吾肉孜”一词来源于波斯语,其词义主要包括:(1)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新的一年又开始了;(2)春雨日,春分日;(3)新年、春节之意;(4)送旧迎新之意;(5)互相帮助,团结和谐。笔者认为,纳吾肉孜节是哈萨克族先民创造并传承的民族精神文化,哈萨克族的纳吾肉孜节所包含的信仰理念、民族精神、价值取向以及游牧文化都蕴含在哈萨克族的民族集体记忆之中。正是因为它标识着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哈萨克族的文化特质和文化精神,因此,在社会现代化的背景下,我们应对哈萨克族传统的纳吾肉孜节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新疆青河县C乡哈萨克族每年都要庆祝纳吾肉孜节。纳吾肉孜节的日期都是固定的,即每年农历节气的“春分”。当地哈萨克族的游牧生产生活沿用相传的十二生肖纪年法,他们将这一天定为春节。每年的这一天,哈萨克族民众都会煮上一锅麦子粥,将亲朋好友叫上,大家共同分享这节日的喜悦。故又称之为括决节,即麦子粥节的雅称。关于哈萨克族的纳吾肉孜节,当地流传着许多传说。据说,当地哈萨克族在信仰伊斯兰教之前,主要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而哈萨克族的纳吾肉孜节的来历与天空中的星座息息相关。哈萨克族先民认为,白羊星是造福人类的主神,而双鱼座是牧民和牲畜的病源。每年到“春分”这一天,就正好是双鱼星的降落和白羊星的上升时刻,哈萨克族选择这个时刻过节,主要是希望借此时节驱走人畜的病源,人畜两旺,进而迎来幸福和吉祥。所以,纳吾肉孜节也有“送旧迎新”的寓意。此外,学界还有专家考证,纳吾肉孜节曾经也是祆教的一个重要节日。如今,伊朗、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仍然保留着纳吾肉孜节的传统。大概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祆教经中亚地区传入新疆。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祆教就开始盛行于新疆地区,尤其是吐鲁番地区尤为流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以及柯尔克孜族等民族在历史上都曾经信仰过祆教。作为祆教的重要节日纳吾肉孜节也就逐渐成了许多信仰过祆教的民族的传统节日。
纳吾肉孜节日来临之前,当地的哈萨克族都会将环境卫生、家庭卫生以及个人卫生打扫干净,还要按照各自的习惯宰羊、宰牛、炖肉和做麦子粥等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饭食,相互串门去看望村里的老人和病患者,自发为生活贫困的人捐助以及美化村里的环境等等。同时,当地哈萨克族在庆祝纳吾肉孜节时,也会邀请同乡的汉族、回族、维吾尔族、东乡族等民众共同欢度传统节日,并邀请他们共同参与乡里为庆祝节日举办的赛马、叼羊和摔跤等比赛项目。在C乡,哈萨克族家庭庆祝传统的纳吾肉孜节时,都会将牛肉、羊肉、大米、小米、大麦、小麦和奶疙瘩等七种原料混合在一起,做成括决(麦子粥),与前来祝贺的亲友共同享用,并举行各类庆祝活动。做括决(麦子粥)的时候,通常不会宰杀牲畜,都会用往年剩余的粮食和冬宰后贮藏了一个冬天的熏肉,并都会尽可能做得非常丰盛,寓意着年年富足有余。
在C乡,纳吾肉孜节也称之为麦子节,即麦子熬粥的节日。这种用肉汤和麦子等原料熬成的粥咸淡适宜,营养丰富。当地哈萨克族家庭为了送旧迎新,预示丰收,他们不仅喝括决(麦子粥),还要食用马肋条灌肠、马肥肠、马碎肉灌肠、马脖肉、马盆骨包肉和其他肉类等。在纳吾肉孜节的当日,当地哈萨克族还会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互相登门祝贺新年,哈萨克族家庭的女主人还要用亲手制作的括决饭(由水、葡萄干、麦子、肉、乳酪、盐、糖做成的汤饭)招待客人。饭后,大家通常会尽情欢唱、跳舞、做游戏或者猜谜语等。此外,当地哈萨克族根据地域特点和民族传统举办自己的庆祝活动和歌舞表演。传统民间体育比赛也是当地牧民庆祝纳吾肉孜节的一项重要内容,通常是举办赛马、叼羊和摔跤等比赛项目。
对于纳吾肉孜节的界定,尽管民族学家、人类学家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不同的阐述,都是我们研究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的提示,但是当笔者到C乡去调查哈萨克族传统的纳吾肉孜节日时,却发现还有其他的表述和说法。关于当地哈萨克族在庆祝纳吾肉孜节日期间,他们在举办赛马、叼羊和摔跤等比赛项目的同时,也为当地农牧民的日常交往交流提供一个平台和契机。
赛马比赛是一种十分令人兴奋的项目,我们这里通常会在阿肯弹会和纳吾肉孜节期间进行赛马,我们这边也叫走马比赛。这个比赛是我们过节的重头戏,节日当天,我们都会驱车赶去赛马场观看。说是赛马场,但是不像香港等地的那样规范的场地,也没有赌博的项目,就是我们民族的一种纯粹的比赛。我们这边的赛马场在一个山间盆地里面,远处都是些低矮的山丘,周围有几十公里左右……赛马运动的危险性还是有的,赛马比赛大概是在15公里左右,七八个老者都会骑着马在赛场上担任名次引领员,他们还要肩负引领冲刺的选手和马匹遛马的任务。通常我们在赛马之前会举行一个选拔赛,有些人家参赛的马匹如果达不到名次就会被淘汰。赛马前的准备是很重要的,没有训练好的马是不会在比赛中获奖的,而且很容易在比赛过程中死亡。赛马前,怎么去喂马,怎样准备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喂多了不行,喂少了也不行,什么时候喂什么样的草,什么时候喝水都是很有讲究的。马胖了也不行,太胖了就跑不动,没有喂好的马在比赛中也是很容易死亡的。不是所有的马都可以训练成赛马的,我们有个谚语:“百马出跑马,千马出赛马,万马出骏马”,我们的赛马都是千挑万选的。
在赛马会还会有叼羊项目。叼羊又称“阔克帕热塔尔图”(意为两个人的互相拉扯用力),力气较大的一方获胜。叼羊比赛中我们都不用活的羊,这个是为了比赛的方便,一般用两岁左右的山羊,割去头和蹄,紧扎食道。或者用在水里浸泡过的羊皮来代替羊,这样就会比较坚韧,不容易扯烂。叼羊的获胜者我们都认为是放牧的能手,他们可以在暴风雪中找回失散的牲畜,也可以将上百斤重的羊只驮到马背上,如果是优秀的叼羊手,就会被誉为“草原上的雄鹰”“马背上的勇者”。现在我们举行叼羊比赛都是用死的羊,用活着的羊拿去比赛怕孩子们看到了比较残忍。
我们哈萨克族通常都会将“斯波尔特”与“纳吾肉孜节”联系在一起。“斯波尔特”指的就是赛马、叼羊和摔跤等比赛。我们哈萨克族牧区民间只有“斯波尔特”,而所有在这些名称下的传统体育比赛都可以用“斯波尔特”来统称。我们哈萨克族的纳吾肉孜节要有这三种(赛马、叼羊和摔跤)的任意两种才可以称的上是纳吾肉孜节。
2015年,猎鹰赛在我们这里才开始正式(由当地政府)举办,但是每年的纳吾肉孜节我们都会举行民间的猎鹰比赛,就是我们骑在马上,托举着猎鹰,后来猎鹰就去抓狐狸和兔子等动物,起初村里有几个猎鹰人,最后全县有50多个驯鹰人,还成立了驯鹰协会……我们将驯鹰人叫作草原英雄,我自己也希望成为猎鹰人。我们哈萨克族人都认为,雄鹰是最机警、勇猛和聪慧的鸟类,我们以鹰为伴,认为它是我们的哈萨克族的成员。驯鹰的一个关键步骤,是“熬鹰”,也就是消除鹰的野性。主要方法就是蒙上鹰的眼睛,把它放在一个根横吊在空中的木棍上,并来回晃动木棍,使得鹰无法稳定站立,就这样连续五到七天不让它睡觉,以此来消除它的天生野性。这样也可以增进驯鹰人与雄鹰之间的亲近感,也让雄鹰逐渐适应驯鹰人,服从于主人。驯鹰人在驯鹰的时候,通常会把鲜肉放在手臂的皮套上,让鹰来吃,鹰马上就会扑过来吃,然后驯鹰人就会一次一次把距离拉远,并且每一次都不给它吃饱,这样反复训练它,可以恢复它的飞行能力。鹰主要是去抓狐狸,我们戴的图马克(帽子)就是用狐狸皮做的。我们养鹰养到一定年龄后,就会将他们放生,让他们回归自然,也是保护环境和物种的主要方式。
此外,青河县各个地区哈萨克族的“斯波尔特”也有所不同。本文所指的“斯波尔特”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所有的节日、庆典和传统体育时的聚会都称为“斯波尔特”。“斯波尔特”是当地哈萨克族牧民生活的必然需求。据笔者调查,虽然当地大部分哈萨克族实现了定居,但在牧区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居住的仍然比较分散,哈萨克族游牧社会经济的脆弱性和居住分散性使得他们需要物质和人际之间的交往交流。“斯波尔特”表明了当地哈萨克族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特别在近些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牧民日常需求的增加,在纳吾肉孜节期间出现了商品交易活动,更加显著地说明了“斯波尔特”的必要。
二、哈萨克族节日文化特质内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
节日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文化,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本质显现,积淀着民族内部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文化标识。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特质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蕴的文化逻辑和价值,从具象至抽象,进一步凸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和内在机制,并揭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就是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和发展,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赋予了新的社会内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社会历史文化的基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为持久的内生动力和文化支撑。而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切体认过程,也是一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观念的濡化过程。
(一)有关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的实践活动、口传文化与仪式规范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社会历史文化基础
有关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文化,历史上延续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比如,汗牛充栋的史料记载、丰富多彩的口传文化、独具特色的实践活动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哈萨克族深远厚重的民族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任何民族或个体都有记忆,并在任何时候都存在记忆。以集体为核心的民族传统节日在文化记忆的影响下不断迭代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基于事实的历史形成的新的记忆,由此获得并加深了民族的文化认同。
哈萨克族的纳吾肉孜节实质上是哈萨克族民间节日的时间,哈萨克族牧民共同认同的时间,区别于他们日常生活个人支配的时间。纳吾肉孜节举行的传统活动根植于哈萨克族的游牧生活,具有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基本特质。从调查资料可知,纳吾肉孜节是有固定的时间和活动的内容。从哈萨克族的历史传统来看,纳吾肉孜节是一种复合的文化,这种复合的文化主要是以聚会、赛马、叼羊、摔跤和猎鹰为中心的。赛马、叼羊、摔跤和猎鹰具有游牧生活的文化特质。哈萨克族传统的纳吾肉孜节庆是游牧文化的产物。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社会以及调适人类心理的产物,游牧文化的产生是牧民对草原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和调适的表现,因此由此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着草原游牧文化的形态。以聚会、赛马、叼羊、摔跤和猎鹰为中心的纳吾肉孜节是对应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产生的,是伴随着哈萨克族先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发展和传承下来的。笔者认为,承载文化的行为方式是民间文化叙事的基本特征,即不同族群的成员塑造了形式各异的文化,其族群文化记忆也是不同的。在纳吾肉孜节期间,传统的哈萨克族聚会、赛马、叼羊、摔跤和猎鹰以情景化的形式展现了游牧民族的群体记忆,无论是赛马还是叼羊,又或者是摔跤和猎鹰,都是哈萨克族传统文化习俗的表述和阐释。哈萨克族民众在传统节庆里用自己民族独特的方式表述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哈萨克族的纳吾肉孜节不仅包括了聚会、赛马、叼羊、摔跤和猎鹰等活动,还包括了丰富多彩的民间口传文化的表述。在C乡至今还流传着杰恩斯别克、别尔德别克、托合什、波拉提、伊玛木阿合扎木等当地著名的驯鹰人的传说故事。口传文化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生动表述了每个文化个体和符号的内容和意义。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驯鹰人故事构成了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口传文化的传承在哈萨克族的日常生活中,成了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交流的主要途径和方式。而这种传承的过程其实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当地民间口传文化的机制就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互动与交流。正是这种传承的方式,民族传统文化在哈萨克族民众心理层面上得到一定的强化。
文化认同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之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的“自知之明”。这种认同是一种归属感的需要,其建构主要是基于特定的文化符号系统和演述方式。在节日活动的过程中,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符号(实践活动、口传文化与仪式规范)得以汇聚,强化了哈萨克族族群认同,模塑了哈萨克族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功能,激发了哈萨克族对民族国家的热爱。哈萨克族在每年周而复始的节日活动中,本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得以勾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在哈萨克族群众的实践活动与日常体验中得以增强。
民族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成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它凝聚并规范着民族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文化习俗。节日文化作为延续和传承民族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其包含了一系列系统性的符号元素,这些符号元素使得中华民族得以团结与凝聚,使得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得以延续与升华。对哈萨克族民众而言,民族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是根深蒂固的。而传统节日是既具有历史性,也具有建构性,是以民众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实践活动和重新建构的。传统节日文化符号(实践活动、口传文化与仪式规范)与日常生产生活之间的互相印证,使得民族历史记忆具象化。传统既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又与民族过去的文化历史互为关联,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路径和载体。
(二)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为持久的内生动力和文化支撑
20世纪60年代之前,C乡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活动都是局限在民族内部。之后,随着来自山东、河南、甘肃和四川等地的汉族移民迁入,原来属于民族内部的传统节日活动日益演变成区域或村庄内所有成员的共同活动。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活动展示民族文化的功能又添加和整合了展示区域或村庄文化的功能。于是,当地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由民族内部小范围的传统文化演变成更大范围内被周边各族民众共享的文化活动,其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趋于多元化,并且不断融入多民族文化传统,节日活动更为多样和复杂,并且在哈萨克族周期性、循环性的生产生活中得以延续,不断建构出新的文化活动和生活,进而使当地社会融合程度不断加强。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文化就成为凝聚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
纳吾肉孜节的发展和传承与游牧社会的基本特征息息相关。哈萨克族游牧生产生活既有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面,也有其自身存在的脆弱性和不足性的特征,“即单纯的草原游牧畜牧业生产,并不能满足游牧民族生产和生活的全部需求。”维持游牧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平衡的基本机制首先需要与农耕民族互动和往来,采借了农耕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而调节游牧社会经济方式,如借鉴农耕民族的生产方式,从事农业的相关生产劳动,维护草原生态平衡机制,或与农耕民族进行商贸往来,在互通有无的物资交换中满足牧民生活的其他需求,在当地哈萨克族的纳吾肉孜节中就出现了小型的商品交易活动。笔者认为,纳吾肉孜节是一个文化载体,当地哈萨克族通过这个节日的活动与社会或是个体发生一定的联系,特定的文化载体提供了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机会和平台。“斯波尔特”是当地哈萨克族生活的必然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哈萨克族牧民对农产品及其他生活用品的需求伴之而来,当地游牧社会也十分需要物资方面的交流,“斯波尔特”就反映了哈萨克族的日常生活需求。
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汇聚了个体生活构成的区域和民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并且在这个共同体内得以延续和发展。围绕着传统节日开展的赛马、叼羊和摔跤等比赛项目是由当地特定的传承人主持。他们通常是毛拉、阿肯、驯鹰人、教师、学者以及官员等,是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文化记忆的重要人物。他们掌握着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知识,承载着民族文化记忆和集体记忆。这些主持者与参与传统节日活动的民众共享其传统文化,共同成为建构传统节日活动的主体,并以此形成一种周期性集体交流的社会关系网络。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活跃在这种周期性集体交流关系网络之中,当地哈萨克族民众通常会以某一活动、某类事件以及某个人物进行交流,传统节日活动上的交流包含了活动在内的各类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在这种交往方式中实现民族文化记忆、集体记忆与现代社会文化的交流、与其他各族群体之间的互融。
哈萨克族传统节日中的文化记忆在节日活动中积累传承,在各民族之间和区域之间共享传统节日文化的民众产生一定的联系,强化民族之间和地区之间的认同感,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而使传统节日在文化记忆和集体记忆上形成具有共同生活方式和生活情感的共同体意识。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积淀了本民族祖先的世代经验,承载着民族发展的历史境遇。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赋予了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新的社会内涵,这种新的社会内涵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之中,调动和唤醒当地各民族同属一个共同体的生活情感和美好想象,进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为持久的内生动力和文化支撑。
(三)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切体认过程,也是一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观念的濡化过程
笔者从历史的视角对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分析,在哈萨克族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其民族发展的历史呈现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相互佐证和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记录。与之相对应的是,哈萨克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交流互鉴、彼此融合,共同形塑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谱系的完整内涵。因此,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文化并非是一个孤立自生的民族文化,而是根植于中华各族民众的交流融合和历史实践。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文化本质上既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区域内持续建立和延续中华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从精神深处构建哈萨克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正确处理和发展哈萨克族与各民族之间深层关系的过程。
从文化层面上来看,中华文化是一套完整的价值和意义体系,它无法脱离现实的社会系统而独立存在。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华文化内部多层结构也有着一定的关联。从中华文化整体结构的视角进行考察,中华各族民众与各区域的地方性特色文化,都可视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在吸纳和融入各民族文化具体特性的基础上,最终生成一种区别于他者的文化属性、精神气质和价值旨趣的中华文化。因此,中华文化的整体结构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是互相对应的。自古以来,新疆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各族民众在此繁衍生息,并创造出了历史悠久且丰富多彩的文化,而这些民族文化又汇入中华文化之中,进而互相交融为一体。此外,新疆各民族文化基于中华文化母体吸收养分以充实自身文化,使得新疆各民族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提供内在文化支撑,建立起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母体的内在一体性和有机性的联系,并构建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互相对话和沟通机制,从而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精神内核。
三、哈萨克族节日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
在对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文化内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缘由和内在肌理结构展开阐述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对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文化在现实语境下的实践路径进行归纳和把握。概括来说:其一,加强各民族共有文化资源建设,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其二,以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为平台充分发掘各民族节日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其三,以民族节日文化的展示与传习为抓手,在转化与创新中传承民族文化,以此助益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加强各民族共有文化资源建设,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哈萨克族创造并延续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这些文化在丰富和润泽本民族日常生活生产的同时,也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着周边区域的各族民众,从而又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哈萨克族日常的文化生活中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体现在加强哈萨克族及其他各族民众共有文化资源的建设,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强化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提升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则需要与他们共同享有的中华文化资源和各民族共有文化资源相结合进行讨论。
中华文化资源不仅包括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也包括了新时代下我国社会主义先进的文化资源。中华文化是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进而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元一体文化精神结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此意义上,哈萨克族传统节日作为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文化资源的内涵、载体及其表现形式的传承和发展,都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资源。同时,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文化在吸纳中华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还充分借鉴了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节日习俗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青河县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当地的哈萨克族的节日习俗逐渐发展为哈萨克族、汉族、回族、维吾尔族、东乡族、塔塔尔族等多个民族所共享的节日。由于民族不同,当地哈萨克族节日习俗尚存在族群文化的边界,节日习俗在不断被重新建构中,在传承中保持其原有的核心文化元素,在各民族交融中不断更新和发展。因此,加强各民族共有文化资源建设的过程,也是各民族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一种主体自觉的过程,进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强化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二)以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为平台充分发掘各民族节日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节日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一套独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也是世界上各民族所共有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民族传统节日的研究一直受到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的广泛关注,对国内各民族诸多传统节日的历史形成、发展流变、习俗惯制、文化内涵以及传承保护等问题都进行了相关探讨和研究。因此,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可基于这些研究开展节日相关专题的研究和学术研讨,深入发掘我国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如:系统阐述节日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内涵与关联;深入发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中内蕴的民族精神品质和生活情感;全面分析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特征、价值和功能;调查研究民族节日文化的表达形式及其发展演变和文化意义,等等。同时,通过各民族之间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找寻民族节日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新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功能。在各民族互相交往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激发民族节日文化的活力,丰富民族节日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为民族节日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理论研究视角。
(三)以民族节日文化的展示与传习为抓手,在转化与创新中传承民族文化,以此助益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所有的民族传统文化都面临着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日渐式微。因此,加强民族文化的宣传和保护,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一环。针对民族文化的宣传和保护,各地可通过举办各类民族节庆活动,引导和创新原生态的民俗活动,建立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保护村或民族文化传习班,加强各民族文化的宣传和展示,推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节日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内容。各民族在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过程中,要将民族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深入挖掘民族节日文化的表达方式,科学合理的开发关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产业,将民族文化融入文化产业中,结合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通过文化产业将民族传统文化转化为纪录片、影视作品、图书等文化产品,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生动鲜活的加以表达,进行宣传和保护。同时,各地还要将民族节日文化中有借鉴价值内涵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同时对中华文化的内涵加以拓展和完善,激发其活力和影响力,进而提升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重塑各民族在多元价值场域之中的文化自信,加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群体归属意识和中华文化的文化自觉。
四、结 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新疆哈萨克族基于民族节日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对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特质和历史价值,加以准确把握和系统梳理。首先,哈萨克族节日文化是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深刻的集体记忆,也是影响和制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的重要变量,需要将其纳入一个整体框架内进行思考和分析,使之能够持续润泽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深化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其次,哈萨克族节日文化建构了一种民族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经由文化脉络而发生联系的知识谱系,并为民族节日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学理性的阐释。最后,哈萨克族节日文化所蕴含的象征符号、仪式规范、口传文化等表现形式,实际上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种实践活动,无论是促进当地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团结聚合,还是对哈萨克族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哈萨克族节日文化为此都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实践路径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