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民族艺术教育课程构建
2022-10-31温向莉宁永红
温向莉,宁永红
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课程思政是一种全课程育人的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手段,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民族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有利于发挥民族艺术教育课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进民族艺术教育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一、当前民族艺术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民族艺术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途径之一,民族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民族艺术教育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民族艺术教育课程目标被窄化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坚持以美育人是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理念,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艺术教育,亦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但由于对民族艺术教育育人功能的模糊认识,把民族艺术教育的课程目标狭隘地理解为民族艺术知识习得和民族艺术表现力、民族艺术创造力的培养,窄化了民族艺术教育的应有之义,未能有效挖掘民族艺术教育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民族艺术教育中弱化了学生的价值观塑造,育人和育才未能有效统一。
(二)民族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碎片化
在义务教育阶段、高中学段,都制定了艺术课程标准,对艺术课程的设置作了规定,也对民族艺术教育提出了相关要求,但是并没有明确民族艺术教育课程的具体设置,给学校留下了民族艺术教育的弹性空间,学校可通过校本课程开展民族艺术教育。学校开发设计的校本课程具有多样性和特色化,但校本课程的规范性和系统性有待提高。由于缺乏民族艺术教育的专业教师,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有什么教师就开设什么课,教师能讲什么课就开设什么课,教师的变动往往影响课程开课与否。由于没有遵循民族艺术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置课程,导致课程设置碎片化,课程缺乏稳定性。
(三)民族艺术教育教学模式固化
民族艺术教育教学固化表现为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练习和巩固的教学模式,缺少灵活多样的民族艺术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未能有效进学校、进课堂。民族艺术教育功利化、技术化倾向普遍存在,惠及全体学生的民族艺术活动少,学生参与民族艺术活动面小,存在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等问题。信息技术与民族艺术教育未能深度融合,“互联网+民族艺术教育”的教育教学新样态未能有效开发,民族艺术教育教学时空未能拓展。
二、教育政策引导下的教育改革
学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学校要在教育改革中提高育人、育才的质量。学校开展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是明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把准教育改革方向,确保教育改革不跑偏。
(一)重视课程思政的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蕴含着深邃的辩证法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按照国家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旗帜鲜明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关键课程的作用。思政课以外的其他课程,都蕴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资源,具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可采用间接的、隐蔽的、渗透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两种教育方式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又极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这是首次在国家文件中正式提出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建设成为了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学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系统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党和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都明确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因此,在课程建设中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思政课以外的其他课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课程教学中,间接的、隐蔽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亦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和必备内容。
(二)凸显美育育德的功能
我国历来就有以美育德的传统,运用美的形态来影响和教育人。美的形态有多种多样,艺术美是其中的一种形态,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的一种具象表现,每一种具体的艺术都包含特定的情感和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可通过音乐、舞蹈、绘画等直观的艺术形式给人们传递积极的情感和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进而对人们施加影响和教育。因此,艺术教育具有育德的功能,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的重要意义。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周令钊、戴泽、伍必端、詹建俊、闻立鹏、靳尚谊、邵大箴、薛永年同志回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既对老教授们兢兢业业、潜心育人予以充分肯定,又给新时代做好学校美育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美育要在学校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要遵循美育特点开展工作。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学校美育工作的方法路径:“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
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称之为“德育”。前学校美育工作应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充分发挥美育在学校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发挥艺术教育在学校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作用。二是加强美育与德育的对接与融合,美育目标要与学校立德树人的要求对接,美育与德育融合。凸显美育育德的功能。三是抓好美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与美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因此,学校要重视艺术课程建设,通过抓好学校艺术教育,来推进学校美育发展。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血脉相连,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不懈追求。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将来维护民族团结的主力军,加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学校的使命担当和重要工作。2021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学校全员育人职责,贯穿各级各类教育全过程,融入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格局。”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把握好几个要点:一是抓住教育主线。主线可以理解为串联、整合事物的各要素、各系统的核心脉络和线索。当前,学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各要素、各系统串联、整合,使之形成整体,产生教育合力。二是把握教育的方法路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因此要用联系的观点,系统地看待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各门课程都应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职责。
三、课程思政理念主导下民族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
课程体系架构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模式,民族艺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教育政策指导下,坚持问题导向,融入课程思政理念,从重塑课程目标、梳理育人主线、构建课程群、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环节,系统构建民族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一)重塑民族艺术教育课程目标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艺术深深蕴含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民族艺术教育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有效途径之一。开展民族艺术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创造力,还能通过对民族艺术的学习和体验,感知民族艺术中蕴含的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从而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因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民族艺术教育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实施后要实现的目标,可以具体为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在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课程目标体现了课程的价值和应有的教育意义,重塑课程目标是构建民族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起点。针对未能清楚认识民族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在民族艺术教育中弱化了学生的价值塑造、育人和育才未能统一等问题,课程目标要对接学校立德树人的要求,重塑知识习得、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民族艺术教育,既给学生传授民族艺术知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创造力,又给予学生价值塑造,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
(二)梳理课程思政育人主线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课程育人的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手段。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民族艺术教育,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民族艺术教育,寓价值塑造于民族艺术知识传授和民族艺术表现力、艺术创造力培养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广泛性,而民族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却是有限的,因此,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民族艺术教育,首先要梳理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线。
从宏观层面上看,应根据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学校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民族艺术教育,应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微观层面上看,应根据民族艺术教育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情况,细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抽象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实体、信息、符号,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备生动、形象、具体的具象形式,帮助人民群众真实地感知、领悟和学习。民族艺术蕴含着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课程要充分挖掘民族艺术教育课程蕴含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资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抽象内容,转化为民族舞蹈、歌曲、绘画等具象化的实体、信息、符号,易于学生感知、领悟和学习,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点、线”结合构建课程群
课程群是在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围绕某一主线,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课程或者课程模块,进行序列化地整合,形成衔接有序的课程系统。课程群内的各门课程或课程模块,彼此连结、密切相关、互补性强、整体性高。构建课程群的一项关键工作是找到能将各门课程组合起来的主线,组合成为课程群的各门课程围绕的主线,或是内容主线、或是价值主线、素养主线。
为了避免民族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碎片化,应“点、线”结合设置课程群,即一门门点状分布的民族艺术教育课程并不是杂、散、乱的,而是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育人主线,构建具有民族艺术特色的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系列课程模块,各课程模块虽然教学内容不同,但是都具有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结合点。课程模块内容既能展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艺术之美,又能体现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汇聚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在教学中能够潜移默化地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点、线”结合设置的民族艺术教育课程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育人主线的串联、整合下,课程更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四)“以课聘人”组建教师团队
教师是影响课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育人主线,“点、线”结合搭建的民族艺术教育课程群,系统性强且教学内容丰富,仅凭一所学校的校内教师很难完全胜任所有民族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因此,学校“以课聘人”组建专职教师,辅以兼职教师,采取专兼职结合的教师团队,从教师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学校民族艺术教育需要,确保民族艺术教育课程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从而解决“因人设课”的问题。
为了保证民族艺术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专职教师以校内教师为主。学校扩大民族艺术教育专职教师队伍,首先要加大民族艺术教育专职教师的源头培养,依托师范类院校或艺术类院校,为学校培养专业的民族艺术教育师资。学校秉持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加大对民族艺术教育在职教师的培训,为民族艺术教育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系统地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相关部门还要建立结对帮扶机制,促进民族艺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富有特色、教育教学资源丰富的民族艺术教育优质学校,通过资源共享、优秀教师定期交流等方式帮扶民族艺术教育薄弱学校。
聘请高校民族艺术教育教师或者民族艺术团体人员、民族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德艺双馨的校外教师,作为学校民族艺术教育课程的兼职教师,满足学校对校外优质师资的需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专业的民族艺术教育机构合作,通过购买教育教学服务的方式,教育机构向学校提供专业的民族艺术教育教学服务,以缓解学校民族艺术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
(五)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是课程构建的重要环节之一,因地制宜创新民族艺术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有利于改变学校民族艺术教育教学模式固化的困境。
民族艺术往往与民族传统体育融合在一起,如京族人民喜欢跳的竹竿舞,既是极具美感的民族舞蹈,又是强身健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此,在体育课和大课间,开展民族艺术与体育融合的、受众面广泛的群体性艺术体育活动,以解决学生参与民族艺术活动面小,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等问题。民族艺术展演是学校开展民族艺术教育实践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建立“以演促学”的教学方式。民族艺术展演项目与民族艺术教育课程对接,体现全员性与群体性,展演舞台属于每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民族艺术展演。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不同类型的民族艺术学生社团,依托社团活动,在社团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多样的民族艺术学习。
学校创新民族艺术教育新样态,开展“互联网+民族艺术教育”,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结合,将统一的学习时间与碎片化的学习时间结合,拓展民族艺术教育教学时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基因,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学校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开设“非遗”特色课程,将民族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学校,引进课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现场示范性授课,学生进行“非遗”体验性学习,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非遗”特色课程既丰富了民族艺术教育内容,又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