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节日文化中浸润成长
2022-10-31昂清华史承灼
昂清华 史承灼
(1.合肥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 2.合肥市望湖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0)
传统节日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对于学校而言,传统节日文化更是宝贵的德育素材。学校在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将其看作一个活动,更应将其作为学生认同和理解民族文化的载体,让学生亲身参与节日活动,在形式多样的节日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特色,体会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为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而骄傲,并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发扬不懈努力,成就我们的文化自信。
一、元宵节之“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旧年凛冽的寒冬走向终结,新年温暖的春季即将开始,在这新旧交替的时间点上,中国人用一年中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辞旧迎新。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祭拜祖先、换新贺年、走亲访友,来来往往,熙熙攘攘。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是“春节”的最后一个节日。
元宵节的来历众说纷纭,大多的传说都与火祭有关,通过点火生烟沟通天地、祈求庇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制灯技术的愈加精巧,“点火”这样的原始祭祀习俗逐渐改为“点灯”,既能表达对天上人的敬重,又能让人间人得到美的享受,大张灯火就这样变为元宵节的代表性活动。“宋以前,元宵节多称‘元夜’‘元夕’‘上元’,而宋以后的文献则多见‘元宵’一词”。也正是从宋朝开始,元宵节被定为官方法定假日,灯市上花灯无数,从王侯将相到普通百姓,都乐在其中。灯市虽美,频繁的赏灯却过于单调,于是,在花灯上贴上谜语,互相交流、猜测谜底这样的小游戏就这样流传开来,既能满足审美,又能娱乐益智。在中国凡是过节必有美食,毕竟没有代表性美食的节日又怎么算得上中国的传统佳节呢?元宵就是元宵节的代表美食,吃元宵的习惯同样是在宋朝的元宵节流行开来,元宵又称汤圆,最初叫“浮元子”。浪漫的中国人总是愿意为佳节的美食创造一个美好的故事,仿佛只有这样,这道美食才能拥有灵魂。“浮元子”同样承载着春秋战国时期一位霸主的宏图伟业。不过归根结底,人们喜爱在元宵节食用元宵,还得归因于元宵的外观,眼中所见是天上的一轮圆月,是身边的家人团圆,是碗中的圆圆滚滚。元宵节的“元”与“圆”同音,象征着圆圆满满、团圆吉祥,正如南宋的一位诗人所感慨“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处处都在映射着我们关于“团圆”的美好期盼。时至今日,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元宵节,成为一个灯火璀璨、家国团圆的节日。这一天,承载了太多欢喜、太多期盼:盼着新年风调雨顺,和美安康;盼着天上月圆,人间团圆。
时值良辰美景,享一夜团圆,盼一年圆满。2021年的春季学期开学后,新学期初始,恰逢元宵节。学校为所有师生和家长组织了一场以“团圆”为主题的元宵节活动,邀请大家一起“闹”元宵,为一年之首的第一大节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校园里张灯结彩,老师、学生和家长纷纷换上古意盎然的服装,在璀璨的灯火中穿梭如织地行走着,在欢聚的喜悦中迎接新学期的开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游戏,如猜灯谜、赏花灯、做元宵等。元宵节活动开始了,所有参与者随机分成不同的组别,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首先,要比赛的项目是在限定的时间内猜灯谜,组员之间通力合作、积极思考,热热闹闹地猜测着灯谜的答案,夺得头筹的小组能拿到更多种类的元宵馅料。猜灯谜比赛在欢声笑语中落幕,善做美食的家长们挽起袖子准备好好大展一番手脚,一边向学生们演示元宵的制作方法,一边互相讨论着不同的地区在制作手法和馅料上有什么不同,讨论着手里的食物究竟叫元宵还是汤圆,争辩着哪种做法最为正宗。学生们想得简单,他们喜欢的便是最好的。在中国最美好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的他们,总是有着这样的自信,认为只要是中国的传统美食,无论是哪个地区的特产,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可以取用的民族财富,没有“你”或“我”这样的区别,都是“我们”的;不必在“当下”刻板地追求“过去”,都是“中国”的。在热心家长们的帮助下,我们将对新一年的喜悦与期盼倾注在一个个小小的元宵中,赋予特定的食品特定的寓意,伴着一种心绪,成全一种祝福。亲手制作的元宵在沸腾的水中翻滚后,被热腾腾地端上桌,大家品尝着富含无限创意的作品,感受着蕴藏温馨美好的祝福。
在多元文化竞相发展的当代社会,西方新奇有趣的节日文化冲击着学生的认知,尤其是“10后”的中学生。他们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缺少了解,在过节的过程中,他们不必深入参与,更不用说接触深层次的节日内涵,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过节的最深刻的体会在于“放假”和“红包”。在这种传统节日的氛围逐渐淡化的社会环境中,学校举办的节日体验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指引青少年体验传统节日中的友情与亲情,使其获得精神鼓励与心灵安慰,认识到国家与民族发展的本身义务。”元宵节活动以“团圆”为主题,凝聚家庭与学校的合力,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活动中,让学生乐意参与、愿意学习,在耳濡目染中发现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不同之处,增强民族归属感。
二、端午节之“守”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从春入夏,炙热的太阳带来了避无可避的暑气,蛇虫出没,疫疾流行,因此五月又名“恶月”,五月五日更是被视为恶月恶日,战国时人们会在此时采药、用药,辟邪驱瘟。从汉朝开始端午习俗的内容增加,出现了以五色丝缠绕手臂、采兰沐浴、采摘菖蒲以辟恶。魏晋南北朝时期,粽子这个名称出现了,《荆楚岁时记》记载:“夏至节日,食粽。”粽子原本是夏至节的食物,随着端午节与夏至节习俗的合流,粽子也就成为端午节的代表性食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的南迁促进了南北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关于端午来历的种种传说在各地流传开来。南北地区流传着伍子胥、曹娥和屈原等传说。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因父兄无罪被杀选择流亡,后辅佐吴王伐楚攻陷楚都,大仇得报。伍子胥在吴国成为两朝重臣,却在晚年遭小人诬陷、受吴王猜忌,他选择向吴王誓死直谏,相传在五月五日被赐自刎,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自我的人生气节。曹娥因父亲在祭拜伍神(伍子胥)时不慎跌落江中溺死,十四岁的曹娥沿着江水寻找未果、昼夜号哭,在五月五日这一天投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官员,他锐意改革,希望楚国能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国富兵强,却被楚国君主流放。据传,在秦国大破楚国国都之后,屈原于五月五日自投于汨罗江。传说并不能作为追溯节日起源的客观史实,但它承载着中国人倾注在节日里的感情和价值寄托。这些端午节的起源故事跌宕起伏,虽然都以悲剧收场,但主人公都是守护国家、守护亲人、守护气节的先人,为端午节在祈福避灾的基础上增加了“守护”的主题。在历史的传承中,最终选择以投江殉国的诗人屈原为主要纪念对象,唐诗有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在万古的传闻中,后世的文豪如贾谊、司马迁、李白、杜甫等用诗词作品表达了对屈原的最高礼赞,他的爱国主义精神随着诗词的流传,慢慢地刻在了中国人的血液和基因中。同时,吃粽子等其他习俗也附会到屈原的故事中,形成了集传说、诗词、饮食、竞技等多种文化于一体的端午节特色文化群。
千秋汨水祭忠良,守一家安康,盼祖国常春。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全校师生、家长齐聚,编织五色绳、手包粽子。在包好的粽子上缠绕彩绳,再带回家中与亲人共享端午美食。气氛最火热的活动当数“飞花令”的比赛了,以“花”为媒,“舟”齐发,共话“屈原”。字令一出,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诵读起了一个个诗句,“眷眷乡国心,靳尚终莫语”“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五月佳节思屈原,龙舟旗鼓添乐章”……以诗词缅怀屈原,他守护家国的无畏精神自然地流淌于学生中间,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生生不息的源泉。
孟子曾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强调个人对家庭的守护、人民对国家的守护。正是由这样朴素的感情推动着,不论节日的外在表现形式发生了多少变化,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都被不间断地继承了下来。到了现代社会,家国情怀同样具有强烈的价值,“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贡献。”端午节通过节日文化将个人、家庭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将家国情怀延伸和放大。学校的端午节活动立足家国情怀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家长在活动中倾注着守护子女的美好愿望,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着民风民俗的内涵,学校在活动中守护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在特定节日氛围中,唤醒学生对于家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中秋节之“思”
农历八月十五,俗称“中秋节”。中秋节文化起源于古代的秋祀祭月,唐朝时民间的赏月之举蔚然成风,直到宋朝时期中秋节才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日,南宋有文章云“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中秋赏月之余,月饼被用来作为祭祀月亮的贡品,元末明初,中秋节互赠月饼成为必不可少的节令活动。“团圆”是中秋节永恒的主题,节日里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体现着人们对生命、对生活和对生存的态度,一边悲叹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边期盼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明月将思念传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
初入校园的新生们踊跃在校园里的角角落落,在张灯结彩的游园会中,他们拿出无限创意,摆出别致有趣的摊位,在迎来送往中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客人;在校园寻宝中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誓要找到所有的中秋谜题;在诗词大会的赛场上,他们准备充分,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加深了同学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对学校的认同。已经度过一年节日活动的八年级学生已经在周而复始的活动中养成了良好的意识与习惯,并且发挥这小小的创造力,多了一份对节日的思考,思考怎样在现有的活动框架中给自己、给他人带来更好的体验,体现出节日活动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最平静的当数九年级学生了,这是他们在三年初中生涯中参加的最后一次大型节日活动。当下的他们对升学多了一些思虑,即使如此,他们依然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合理地利用一些闲余时间参与其中,感知文化符号、使用文化产品、体验文化仪式。即将毕业的学生们已经能从中获得自己对节日的认知与理解,相信多年之后,在需要他们承担传授节日文化的责任时,一定能当好合格的传授者。
结语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缩影、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精神的写照、民族情感的凝结”,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内涵通过独特的节日活动、代表性的食物、仪式性的装饰被传达出来。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中学生的素质影响着当下中国人的素质,决定着未来中国人的素质,中学能否继承传统文化,决定着中国将来的精神命脉。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学校作为中学生常规教育的组织者,在校园生活中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活动中提供开放式的活动场地、安排灵活多变的活动内容、组织趣味盎然的游戏比赛,通过直接体验,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