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对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四维创新

2022-10-31蒋占峰

理论月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幸福观马克思哲学

□蒋占峰,吴 昊

(河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劳动幸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批判了旧哲学中虚幻的、抽象的幸福观,主张将幸福放置于人类现实社会生活中进行考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发表了关于“幸福”的重要论述,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系统完整的、与时俱进的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是人民对幸福的追求,习近平奋斗幸福观以人民幸福、人类幸福作为自己的目标,切实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整体思路和价值追求,从根本上来说是对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一、从“现实世界”到“美好生活”:对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哲学原点的当代思考

马克思批判了传统哲学对本原世界的错误理解,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扬弃,指出人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是哲学的原点,实现了哲学研究范式彻底的思维方式转变。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研究范式,实现了从现实世界到美好生活的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一)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哲学根基——现实世界

19 世纪中叶之前,近代哲学认为世界是某种存在于人之外的、固定的、本质性的存在,试图用抽象的本体世界来阐释人的世界,造成人与世界的二重化,致使人们很少关注自身生活,转而将所有的热情投入到抽象世界中,人与世界的关系被分化对立起来,这种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方式不仅不能更好地解释现实世界,反而使现实世界变得更为扑朔迷离,也造成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断裂,因此,要想重新回归人自身,就必须摒弃传统哲学中抽象的理解方式。马克思将哲学原点归为现实世界,使哲学视野从缥缈的天上降落到现实,实现了哲学原点的转变。早在青年时期,马克思就指出“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表明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独特思考。在《〈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中马克思批判了“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爱好宁静孤寂,追求体系的完满,喜欢冷静的自我审视”,指出“哲学在用双脚立地以前,先是用头脑立于世界的;而人类的其他许多领域在想到究竟是‘头脑’也属于这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是头脑的世界以前,早就用双脚扎根大地,并用双手采摘世界的果实了”,此时马克思已经逐渐将目光从抽象的彼岸世界转向现实世界,并开始将现实世界作为哲学原点思考问题。

但在这里需要指出:其一,现实世界不是纯粹的自然界。自然界是客观实在的,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人存在之前便已经出现,人类需要依靠自然界来获取必要的生存条件,并且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单独存在。然而,现实世界并不是现存自然界,现存自然界中包含着人类暂时没有认识之物,而现实世界则是被打上人的烙印的、与人的本质相联系的世界。“费尔巴哈从来不谈人的世界,而是每次都求救于外部自然界,而且是那个尚未置于人的统治之下的自然界”,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对现实世界纯粹直观的理解,提出要对现实世界进行历史的理解。人类在依靠劳动实践来认识自然界的同时,自然界也逐渐被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只有人类生活于其中且对象化着人的本质力量的世界才是属人的现实世界,即“人化自然”。其二,现实世界包含着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虽然与物质世界相比,精神世界不具备客观物质性,但却是现实的人存在的精神环境。随着人对世界认识的不断加深,精神世界也会不断地扩展,精神世界的扩展又会深化人对世界的认识。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能够加深对现实世界及对自身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使哲学摆脱对问题的空洞回答,从而真正成为指导实践的理论,实现从天国向现实的回归。

(二)美好生活是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时代基础

马克思在消除传统哲学影响的同时,将自己的哲学基础建立在“现实世界”“感性世界”之上,以现实世界作为出发点及落脚点,消除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断裂,实现了哲学视野的转变。习近平从现实世界出发,反对脱离群众现实生活、脱离社会实际空谈幸福,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并结合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及人民对幸福的追求,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在新的时代主题下对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原点的时代表达、现实诉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时代条件下现实生活的思考与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追求,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点与中国人民的现实需求、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中国实际相互联结的结果与体现,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新时代的美好生活绝不是一种对理想天国的幻想,而是在马克思所提出的现实世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进行的新的阐述,这不仅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对旧哲学的超越和批判,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点的继承与发展。

世情、国情的变化发展催生出新的理论、新的思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幸福追求随着时代变革及社会实践的发展而愈加强烈。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思考当代中国社会,我们能够发现美好生活理念的阐发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是对马克思现实世界的深入思考和分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是人民对幸福的追求,折射出了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状况及国人需求的变化。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人们对于幸福的追求不尽相同,“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使人民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好生活作为当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表达,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升,同时也是党对于国情、世情的深入分析及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美好生活理念的提出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更有着明确的实践指向。习近平奋斗幸福观中包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样态更为全面和系统,“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个人、民族、国家发展的内在结合,是人的全面发展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辩证统一”。“美好生活”是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现实表达,更是在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等现实诉求的回应。

二、从“现实幸福”到“人民幸福”:对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人民立场的现代解析

人不是单个的、孤立的存在,也不是彼岸世界中的抽象物,而是生活于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人。马克思将幸福归还到人民中,致力于实现人的本质回归,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与马克思一脉相承的是,习近平始终把人民幸福作为行动指南,着眼于人民的现实幸福,并针对当前我国发展难题推动了一系列政策落地生根。

(一)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的幸福

现实的人的幸福是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起点,然而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们由于脱离社会实际去追寻世界的本原,因而对幸福问题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了抽象化层面。在西方哲学视域下,理性主义幸福观通过宣扬理性来抑制对欲望、享乐的追求,主张精神世界的丰富,强调道德层面的感受,却遮蔽了人的现实幸福;感性主义幸福观强调人的主观感受,主张通过满足人的欲望来获取幸福和快乐,却消解了道德及精神层面的追求;基督教同样也追求幸福,但它所追求的是人死后上天堂与上帝进行心灵上的对话,并渴求来世的幸福。另外,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认为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被自然所规定,另一方面又具有理性能够为自身立法,因而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一种有限的理性存在,也就没有其所谓的彻底的意志自由,人只有借助上帝的力量才能够实现幸福与道德的结合与完满。但是,以上几种幸福观都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找到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幸福依旧停留在抽象层面。“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马克思、恩格斯将幸福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主张从人的现实生活中去理解和把握幸福,把缥缈的幸福重新拉回到人的现实生活中。

从这个维度来讲,现实的人的幸福构成了其他一切幸福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幸福问题的解读要回归到人的现实生活以及人本身去寻求答案。“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于社会之中,并不是旧唯物主义理解的纯粹自然人,也不是唯心主义理解的主观存在,根据马克思的理解,“现实的人”不仅是进行生产活动的活生生的人,并且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人民群众是由“现实的人”构成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人民群众。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因占有生产资料而享受社会大多数的财富,广大劳动群众被资本家无情剥削,并且工人创造的价值越多,他就越贫困、越贬值。不仅如此,资产阶级还通过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宣扬资本主义世界的种种制度,遮蔽了物质生产的意义,使创造财富的主体与享受幸福的主体相脱离,致使劳动群众日益贫困,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深刻剖析,揭穿了资产阶级的真实面目,创立了群众史观。群众史观认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推动历史的前进,只有从事生产活动及劳动实践的人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享受幸福的主体。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人民作为价值主体应当是幸福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幸福的享受者。马克思将幸福归还到人民中,致力于实现人的本质回归,因此马克思幸福观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二)人民幸福是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价值指向

习近平的人民情怀深刻地体现在他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当中,习近平奋斗幸福观以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为指导,但更具时代底色,他主张从人民群众最直接的利益出发、从实实在在的事情着手,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现实的人的幸福”。“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党要紧紧依靠人民凝聚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谋发展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党带领人民群众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人民幸福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为实现人民幸福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如今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立场就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是在艰难险阻中毅然前行,还是在伟大变革中稳步发展,实现人民幸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可以说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目标与追求,同时也是无数共产党员接续奋斗的基本立场和价值依归。

另一方面,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同时也是创造幸福的主体,从这个层面来讲,享受幸福的主体也应当是人民群众。要想守得住民心,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首先就要满足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赖于经济的繁荣,个人的幸福也与经济的发展紧紧连在一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助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不断打破人民群众物质缺乏的藩篱,通过改革发展真正解决了群众的心头之患、诉求之需,给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使一项项政策能够切实扶民、惠民。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坚持幸福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带领全体人民创造了幸福美好生活,使人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习近平以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为根基,始终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要求,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新期待,保障了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正如罗尼·林斯教授所总结的:“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最核心‘秘诀’就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理解人民真正的需求。”

三、从“劳动幸福”到“奋斗幸福”:对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实践维度的现时解读

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是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劳动中人能够发展自身、完成自我主体的实现,并且能够得到关于自身内在力量和主体性的确证,因而通过劳动人能够感受到“人之为人”的体验感,获得深层次的幸福。习近平将劳动幸福理论放置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进行考量,提出劳动是获取幸福的根本途径,对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进行了现代化解读。

(一)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逻辑中介——劳动实践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致力于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基本立足点,人在实践中创造幸福,并在实践中享受幸福,因此马克思幸福观是实践的幸福观。“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这里所说的实践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劳动,正是通过劳动,人们获取幸福才有了途径和中介,才在社会活动中有了确证自身、获得自身的方式。通过劳动实践人们能够将自身的目的、意志等作用于客体,同时主体在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客体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吸收客体的信息和能量,能够使客体内化成为主体的一部分。因此,“劳动首先是主客体之间的改造过程,是主体改造客体的对象化过程”,是主体内在力量和客体外在尺度的统一。人是在自然界中发展起来的类存在物,劳动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及演化进步的基础,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能够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同时也能够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劳动产品作为人的劳动的凝结是劳动量化的体现,劳动结果复现了人自身的力量,通过劳动实践人能够从中切实地体会到幸福、满足、愉悦等,即人在自我实现中能感悟到更深层次的愉悦。

然而人的幸福不是单纯的物质欲望的满足,更不是脱离物质欲望的纯粹的精神享受,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后获得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感。“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通过劳动实践所获得的幸福是最高形态的幸福,劳动幸福与其他一切形式的幸福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劳动实践中人能够感受到自身的本质力量,使自身的体力和智力得以充分发展,让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感受到生活的真正意义所在,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和享受。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此时工人创造的价值越多,他就越贫困、越贬值,“我的个性同我自己疏远到这种程度,以致这种活动为我所痛恨,它对我来说是一种痛苦,更正确地说,只是活动的假象”,在异化劳动中劳动者变成“动物式的存在”,在劳动中感到痛苦和不幸,此时的实践活动不仅不能够体现人的本质,反而使人丧失了本质。马克思正是由于看到了这一点,提出了异化劳动概念,并以此为核心对资本主义经济世界展开了哲学批判。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应当是超越本能需要的、全面的、真正的劳动,是“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的活动,异化劳动显然违背了这一原则。马克思把劳动实践作为获取幸福的根本,避免了宗教神学把幸福推向虚假彼岸的可能性,从而使幸福真正地回归到现实生活的实践中。

(二)劳动是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提出的奋斗幸福不是对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简单复刻,而是结合时代要求对其进行的创新发展。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深刻阐述了劳动不仅创造了个体的幸福,更创造了全社会的幸福。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它是人的存在方式,同时也是人们获取生存条件的必要活动。通过劳动所获取的幸福,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上获得满足的愉悦感,更重要的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更高层次的人生指向。人们通过劳动一方面能够获取满足自身发展的必要物质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也能够挖掘出自身的内在力量,不仅获取了实现幸福的物质基础,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更是在精神层面有了更深层次的幸福感,具有双重意蕴。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全体中华儿女披荆斩棘、携手奋进,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能实现,更要通过中国人民的接续奋斗来实现,幸福就在我们的奋斗当中。不断奋斗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总钥匙,是打破各种壁垒的总路径,只有通过劳动创造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一切劳动者只有通过辛勤劳动、刻苦钻研、不断学习,才能够在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发现幸福、创造幸福、实现幸福。

那么什么样的劳动能够创造幸福?习近平强调,“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首先,辛勤劳动就是通过劳动者的双手来创造幸福,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劳动自觉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辛勤劳动来实现,幸福美好的生活也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劳动群众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而,辛勤劳动是创造幸福的根本选择。其次,诚实劳动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态度品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诚实劳动,主张通过诚实劳动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劳动者尊重客观规律、遵守本心,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个人立足的根本所在。再次,创造性劳动意味着劳动技能和知识的创新发展,打破了简单重复劳动的壁垒,是对简单劳动的超越及突破。创造性劳动离不开创造性人才,我们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让更多的人展现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人民的幸福不是靠嘴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我国所取得的一切光辉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不懈奋斗的结果,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接续奋斗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

四、从“人类幸福”到“共享幸福”:对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历史视野的时代表达

人民幸福在本质上是与全社会、全人类的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的劳动幸福理论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力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习近平奋斗幸福观与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一脉相承,不仅着眼于中国人民的幸福,更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将幸福放置于全球化视野中进行考察,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时代性。

(一)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逻辑终点——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全人类解放的学说,人民幸福在本质上是与全社会、全人类的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首先,真正的幸福应当是为全世界、全人类谋幸福。早在中学时期马克思便树立了为全人类而工作的崇高理想,他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指出:“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马克思将人类幸福放置于自身幸福之上,指出只有为人类发展作出贡献才是最为理想、最为广博的幸福,也才能真正享受幸福。其次,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最高形式的幸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共同体的构建息息相关,马克思将共同体分为三大类——“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及“抽象共同体”或“虚幻共同体”及“真正共同体”,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真正的共同体”是消灭了私有制及社会分工的自由人联合体,即马克思所说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他排斥资本主义社会中人被束缚、被奴役的现象,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虚假共同体”。在“真正共同体”中,个人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紧密相连,任何损害个人利益的行为都是对集体利益的伤害。

共产主义社会是脱离了阶级局限的人类最高形态的社会,在这里,人人都能够实现全面发展。然而人的自由发展不是在封闭孤立世界中随心所欲的行动,也不是摆脱客观规律的无拘无束的活动,而是在科学地认识和掌握人的生存、发展各种条件和规律之后所采取的能够达到自身目的的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基于私有制的“产品起初奴役生产者而后又奴役占有者的占有方式”,将会被基于单一公有制的“以现代生产资料的本性为基础的产品占有方式”所取代,结束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被机器大工业所压迫的时代,此时人的发展是自由全面的,人们可以从社会分工中彻底被解放出来,能够按照自己的喜恶来选择自己要从事的活动。并且,“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由于经济的高度发达,人们可以不必再拘泥于社会分工,劳动完全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谋生手段,人的本质力量、智慧等有了足够的发展空间,人能够自由自在地、全面地发展,此时人们才能够真正感受到高品质的幸福所在。

(二)全人类共享幸福是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目标追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旨在解放全人类、指引全人类实现幸福的学说,习近平奋斗幸福观与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一脉相承,它是涵盖了全人民、全人类的幸福观。一方面,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着眼于中国人民的幸福。全体人民共享幸福是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它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四个方面。全民共享幸福是针对幸福主体而言,它强调的是全体人民共享幸福,人民幸福不是单单哪一个人的幸福,而是包括千千万万劳动者的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及社会其他各个阶层的劳动人民都有追求和享受幸福的权利;全面幸福是针对发展的领域而言,它强调的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幸福,而且是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全面幸福,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中,我们党始终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安全感;共建共享幸福是针对创造幸福的条件而言,它一方面强调要使全体人民都能够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来,另一方面强调要提高共建者的素质,切实增强共建的质量和效果;渐进共享幸福是针对实现共享幸福的过程而言,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幸福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另一方面,习近平奋斗幸福观蕴含着更加广阔的情怀——全人类的幸福。习近平不仅着眼于中国人民的幸福,更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将幸福放置于全球化视野中进行考察,具有鲜明的世界性、人民性。当今,世界格局正在经历深刻改变,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反映出展望未来美好生活的价值愿景”,将中国人民的幸福同世界人民的幸福统筹起来考虑,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息息相关,习近平将中国人民的幸福放置于世界格局中进行考虑,坚持“人类一家亲”的理念,在谋求中国人民幸福的同时关注世界的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树立起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当今世界存在的对抗性思维、代理人、保护国等国际政治旧思维的有力反击,是对逆全球化思维的超越,同时也是对“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修昔底德陷阱”的最好回应,必将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幸福观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马克思像
父亲不断更新的幸福观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退休老人经典感悟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