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2-10-30张千阳
张千阳
关键词:初中英语;德育渗透;英语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德育是学生形成正向价值观的重要保障,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德育不再仅仅是政治教学的任务,而是初中阶段所有教师都要承担的责任。英语教学中德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把教学从知识传授层面提升到素质教育层面。在立德树人背景下,英语课程教学需要突出和强化德育功能, 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实现以德育人、以德化人的目标。教师要把德育渗透纳入教学全过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明确德育目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德育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丰富学生道德情感;强调学科交叉联通,开阔德育视野;创新德育渗透方式,鼓励互动探究与合作,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效果,充分发挥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英语是初中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学主要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侧重英语知识点的灌输为主,对德育相对忽视,在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选择等方面相对固化,无法满足英语课程渗透德育的现实需要,致使英语课堂上德育渗透相对不足,难以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1.德育目标不够明确和精准
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目標不够明确和精准,部分教师没有将英语教学与德育渗透结合起来。学生通常只能学习到一些基础的、应试性的英语知识,而与自身学习需求和个人成长发展需求紧密相关的德育活动则很少开展。同时,德育目标的不够明确和精准, 会弱化英语课程的德育功能,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影响英语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
2.德育内容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英语教学内容关系到学生所具备的英语能力、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基本局限在教材方面,教师依托教材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教学重点也放在教材中的各种词汇、语法、句型、文章等方面的讲解上。这样一来,学生所学知识内容涉及范围较窄,英语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均衡,英语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差异性较大,不同学生的未来发展目标有所不同,他们期望有更加丰富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来满足个性化需求。但以教材为主的教学内容过于统一,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影响德育渗透效果。一方面,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较慢,其中的知识和信息很多已经不符合当前德育渗透需要, 仅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德育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教材内容有限,德育内容不够丰富,有限的教育资源难以满足德育渗透需要。
3.德育渗透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和多样性
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综合素质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需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基础。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能提高学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适应能力和学习效率,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当前,部分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模式固定,缺乏针对性和多样性,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对于德育渗透的方法较少涉及,使德育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空间非常有限。部分教师没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英语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交际能力、思想道德素质等得不到有效培养。
4.德育组织形式缺乏创新性
教学组织形式决定学生参与英语课程学习的热情,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目前,英语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英语教学基本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班级中的学生数量较多,教室内的空余场地较少, 很难组织学生开展形式灵活、充满趣味的德育实践活动, 致使德育活动的组织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同时,部分教师过于看重整体教学设计,淡化教学组织过程的创新。这种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只能被动、机械地听讲和接受,学习过程枯燥乏味,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不高,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很难做到优质与高效。
5.忽视德育评价
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方式,教学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多元化能够帮助英语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和优化。当前,英语教学评价存在较大的应试倾向, 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而忽视德育评价。考试虽然是英语教学的主要评价方法, 是考核学生英语知识水平的主要手段,但不利于对学生交际能力、知识视野、文化自信、人文情感等进行考核。如果将学生英语成绩简单片面地进行量化,这种教学评价方法就过于简单化。一是无法系统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细节, 缺乏过程性评价;二是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利于学生及时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此外,当前英语教学评价主体单一,大多由教师作为唯一的评价主体,难以保证评价的全面、客观和精准,无法通过全面、科学评价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明确德育目标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德育目标,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和学习现状, 制定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采取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初中学生对社会上的思想价值观和中西方文化差异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判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一定要避免机械性的灌输, 更不能将一些德育内容简单、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选择德育素材和德育渗透方法,让德育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体验英语文化的人文情感。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还应当积极探索蕴含在其中的德育元素,了解英语课程渗透德育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教师要把德育渗透当作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在“Shopping”的教学中,英语教师在制定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案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德育目标,结合学生的购物实践和经历导入词汇、词组、句型等知识内容,同时渗透和融入德育方面的内容,如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的品德等,都可以融入常规教学活动中。这不仅能丰富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和情感,还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强化学生对德育活动的体验和理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德育情境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德育渗透主要依赖于教材,导致英语课堂教学受到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极为不利。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德育渗透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辅助功能,以丰富教学资源,创设更加丰富的德育情境,引导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英语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在网络上搜集丰富的德育资源,并通过多媒体教学终端进行展示,这样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类型的、不同风格的德育内容,对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次,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德育情境,构建出实际教学条件无法实现的德育环境,将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呈现,这样更有助于德育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在“Where+did+you+go+on#vacation?”的教学中,英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个鉴赏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教学情境,这是因为让学生直接来到古代园林进行实地鉴赏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太现实,时间、距离和资金等方面可能都不允许。英语教师通过图片、视频、影视资料等展示中国古代园林之美,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讲解,让学生积极融入相应的教学情境中,不仅能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还能强化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可依托互联网开展“云展览”活动,让学生在网络上接触更多与英语课程内容相关的德育元素,促進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3.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丰富学生道德情感
理论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指导生活。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需要贴近生活实际,多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通过采用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方式,拉近英语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拉近德育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奠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发展的基础。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活动经验,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生在英语学习与生活实践中, 需要得到他人的指导和帮助,需要树立互帮互助的集体学习意识,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英语学习与生活应用之间的联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现生活之美、感悟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之美,提升思想道德意识和思维能力。例如,在“How+can#we#become+good+learners?”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水平,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聆听意识和能力,英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德育渗透的角度选择倾听内容,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英语学习延伸的本源,即让学生先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倾听生活,明确英语学习的生活性特征,然后再对英语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学习,最后在“相互倾听”的过程中开展英语对话、交流等实践活动,养成倾听素质和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兼顾英语知识传授与德育渗透的双重目标,实现英语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双赢。在英语听说和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只有贴近生活, 才能融入多元化的德育元素。例如,在以“Good+Manners”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将英语写作与学生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会事半功倍,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4.强调学科交叉联通,开阔德育视野
初中阶段,学生对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感悟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辨别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这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英语教学与德育的融合,开阔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提高英语教学成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英语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因此,英语教师应当加强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展德育渗透路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涯、生活实践和职业发展中都会应用到英语。因此,加强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非常必要,能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实现英语知识与现实应用之间的有效对接,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例如,在“Christmas”的教学中,英语教师可对西方国家的历史、风俗、文化、习惯等进行介绍,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对比,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又如,在“Food#and#Lifestyle”的教学中,教材内容与食物、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教师可加强英语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融入健康饮食、厉行节俭、杜绝浪费、就餐礼仪等德育内容,兼顾多元化的英语教学目标。此外,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还可以通过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元素创设教学情境,使英语知识的呈现更加形象和生动,德育元素的融入更加自然与合理, 在开阔德育视野的同时,避免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模式化。
5.创新德育渗透方式,鼓励互动探究与合作
从当前的英语课程教学实践来看,英语课程的授课时间虽然相对较多,但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导致学生习惯于单向灌输和引导下的机械性学习,自身的课堂主动性不高,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因此,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要创新德育渗透方式, 鼓励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积极互动、探究与合作。为此,教师可创建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性学习活动,为学生讨论交流、探究与合作提供机会,搭建平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效果,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在与英语文化相关的内容教学中,德育渗透会有更广阔的空间,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确语言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明确语言文化学习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多选择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文化时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智慧元素和德育元素,体会中国传统文化背后的悠久历史、价值理念,这样才能在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同时,真正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精髓,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学生英语知识技能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协调发展。又如,针对英语课程工具性、实践性比较强的特征,英语教师可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应用英语知识的实践中实现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比如,英语教师可组织“English(Corner”“English.Community”“Study.Group”等课外实践活动,以德育为核心,开展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讲英语故事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可以直接以德育内容为主题, 也可以将德育元素渗透到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能实现德育渗透与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避免德育渗透的机械性、强制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集体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与借鉴,共同进步与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对学生家国情怀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有助于学生优良品质和道德素养的养成。要想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英语教师就要积极创新英语课程教学方式,增强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趣味性,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要加强德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发现、体验、互动与创造,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成长成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