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教育要做到敢于实践

2016-06-29史静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素质社会实践

史静华

【摘要】德育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实践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命,离开了实践,德育工作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生命力了,只有把德育工作植根于丰富的实践之中,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德育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全靠我们大胆去试去闯。多年来,我以很大精力投入学校德育工作实践,先后进行有少则数小时,多达数年的德育工作实验。归纳起来,主要是围绕着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组织指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指导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等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思想道德素质 道德实践 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99-02

德育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实践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命,离开了实践,德育工作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生命力了,只有把德育工作植根于丰富的实践之中,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德育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全靠我们大胆去试去闯。多年来,我以很大精力投入学校德育工作实践,先后进行有少则数小时,多达数年的德育工作实验。归纳起来,主要是围绕着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组织指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指导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等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关于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绝对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要承认差别,区别对待。对于班主任来说,一个班级四五十个人,由于身心素质不同,家庭社会影响各异,思想文化知识实际水平有别,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正如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的:“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这就决定了班主任在进行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具体内容、方法、途径和要求必须因人而异,从各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不能简单划一。“不可能做到每个学生都优秀,但却能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一理念正诠释了著名学者于丹先生说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那句话。邓小平提出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培养目标。“四有”培养目标,具有严格的科学性、高度的思想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又代表了高低不同的四个层次,互相区别,不能互相代替。评议制度的核心是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根据不同的对象,做到内容上有深有浅,由浅入深,衔接有序;方法上有难有易,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要求上有高有低,从低到高,一步一台阶。从而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一个切合自己实际的起跑点和努力方向,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努力,在原有基础上前进一大步。

二、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中央意见》提出的“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的要求,为我们学校德育工作指出了新的方法途径。德育工作既要重视晓之以理,还要善于导之以行,注重道德实践,把传道与实践相结合,达到知和行的统一。多年来,我从青少年学生实际出发,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与同学们丰富多彩的学习、娱乐、兴趣活动对接,突出思想性、实践性、趣味性,开展一些内容鲜活、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养成教育、体验教育等道德实践活动。如指导学生回到家中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利用假期到企业或农村参加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培养对劳动人民(包括父母)的思想感情,珍惜劳动成果的优秀品质。又如,告诉同学们当今社会是秩序社会,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有它的行为规则。这都是少年儿童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家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角色时自觉接受这些规范和规矩的约束,养成遵纪(规)守法的习惯。

譬如,2003年年底,我利用元旦,班上学生都要给自己的老师送年画、贺卡和小纪念品等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祝福之机,对同学们进行一次尊敬老师、尊重知识教育的道德实践。引导同学们改变以前由各个人在市场上买一件送送的简单做法,发动大家自己动手制作,并以班级集体的名义给各有关教师送上一件。经过大家对教师的访问了解,针对性地把对老师的真情实感融入各具匠心的十余件年画等纪念品中。接着又召开分送纪念品的迎新茶话会。在欢乐的气氛中,有朗诵或演唱献给老师的诗篇和歌曲,有讲名人尊师故事的,更多地是愉快回忆了自己在老师的教导下,成长的历程……。对这一活动,一些师生深有感触地说,年画情是一种尊敬老师之情,尊重知识之情,这种真挚而崇高的感情是商品市场上永远买不到的。

三、组织学生参加假期社会实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扩大,青少年的参与意识、责任担当意识不断增强,他们迫切希望认识和了解社会、参与社会。但由于知识和阅历的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弱,极容易跟风。因此,有目的的组织他们走上社会,让他们在社会这座大熔炉里经受历炼,增长才干有着重要意义。

如,2004年寒暑假,我校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统一部署,我在班上精心组织安排学生开展以国情教育为主题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先后结束后,同学们写出了百余篇社会实践材料,其中有对国情、社情民意问题的调查分析,有对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讴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深受教育,懂得了要把个性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又如,在全国人大关于普法决定的鼓舞下,我从2010年寒假开始,连续四年利用寒假组织带领学生在家乡岔口及周边地区进行义务普法宣传活动.在活动中,我坚持把普法重点放在青少年,在普法实践中一边学一边用。几年中,在当地有关乡政府、村委会及有关单位的支持下,采取适合农村特点的方法途径,与学生们一起利用农村文化阵地进行普法宣传。先后在岔口区广播站举办法制宣传节目,播放了关于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婚姻法等法律及一些有关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等宣讲稿。普法宣传激发了广大同学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极为丰富,方法、途径也不拘一格,除了上述由国家或主管部门统一要求安排之外,各校、各班级和教师还可以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自行组织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如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贴春联是欢度春节的重要习俗。针对这一普遍而有意义的文化现象,我于2000年所在学校五年级两个班的寒假实践活动定为搜集春联,解释春联和书写春联,并把这作为思想政治课假期作业。围绕这一活动,在事先作了认真组织指导,又在开学时对交来的作业进行认真审阅,并把优秀作品(春联)展挂在教室里。春节期间,同学们穿梭于春联与大红灯笼装点的红红火火的大街小巷,一边品尝,一边抄录,回家后又一一品读整理,或进行再创作,再用红纸书写出来,这一开放式作业,提倡手脑并用,动静结合,挣脱了过去惯常假期作业的羁绊,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生动活泼的假期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深深体会到社会是个大课堂,在那里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素质社会实践
近十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研究述评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民道德素质提升
新形势下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问题的探析
高等美术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分析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浅析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促进作用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