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进展、挑战与对策研究
2022-10-30罗正业陈俭刘定巧
罗正业 陈俭 刘定巧
关键词: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伙伴关系;一带一路
民心所向是改革开放、对外交流的动力源,民心相通是培植良好国际关系的土壤。作为国际外交的重要途径之一, 紧密的教育合作与交流既是中国—东盟友好关系的重要体现、两地人们互信互融的重要载体,也是对两地区民心所向的回应,更是两地区民心相通的文化栈道。中国—东盟开展高等教育合作,顺应时代潮流,是区域文化教育合作发展的必然结果, 满足了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高质量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推动中国—东盟搁置争议、共谋发展,实现“一带一路”倡議的阶段性成功和地区性突破。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方兴未艾,既迎来“百年一遇”的重大机遇,也将面临许多的挑战。
一、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进展
1.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促进政治友好合作
当前,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已深入各国民心,开展双边高等教育合作,有利于提升区域国家的整体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因此,教育部于2016 年7 月印发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把“一带一路”建设的思路逻辑、合作精神贯彻到文化教育领域,以系好两地民心相通的文化“领带”。高等教育合作具有“民心相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并符合东盟诸国的“民情民意”,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担负起“民心之桥”的崇高使命及“友谊之桥”的国际政治责任。高等教育倾向于培养学习者的高尚情怀、社会使命和责任担当, 可以助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实现“发展愿景”。尤其是高职教育,侧重于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 更能助力东盟国家的经济腾飞,承担起东盟地区脱贫致富的使命,为中国企业向东盟国家“走出去”提供本土技能人才。
中国与东盟国家秉持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宗旨,坚持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高等教育合作培养广泛的民心基础,增强东盟各国对“命运共同体”的民意认同感。通过高等院校之间的互动往来带动教育资源互通有无,能协同培育具有多元文化视野、区域合作意识和区域整体认同感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高等教育合作,也可以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与文化交流,进而密切双方的政治合作,有利于我国在地区事务处理中履行大国义务,帮助东盟国家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化解西方国家对中国及东亚地区的经济围堵和政治打压。
2.回应“民心所向”,强化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腾飞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全世界的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各国人民一方面要应对疫情之伤害,另一方面又必须承受经济衰退之痛苦。显然,抱团取暖、恢复经济、增加就业,提高人们的收入,已成为中国—东盟的“民心所向”。中国—东盟共克时艰、强化经济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能推动合作区域内整体经济走出低谷,回归正常,弱化疫情对国民经济的冲击,是对合作区域内各国“民心所向”的最好回应。
高等教育合作能够助推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反之,双边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也为中国—东盟高等教育的合作交流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且经济合作所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增加了双边高等教育合作的空间。东盟国家也希望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而提升自身的教育文化实力,进而扩大东盟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而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高等教育规模位居全球第一,拥有相当强大的教育实力和相对丰富的高等教育发展经验,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大国、教育强国,有能力帮助东盟各国发展高等教育事业; 作为有担当的大国,中国也有责任帮助东盟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助力东盟国家经济腾飞。
3.加固交流纽带,加深文化互信,夯实民意基础
“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都需要厚实的民意基础, 需要合作区域内各国的民情支持和民心拥戴。在此过程中,文化教育的“互联互通”非常重要,跨文化的认同、跨民族的互信和跨国别的互谅是民意基础厚实的表现。文化是教育的内容,影响着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教育又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传递着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一国的民族文化价值体系可以通过教育合作交流的方式传递到他国, 并影响到他国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这种影响是双向的、复杂的。地区与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影响, 影响到何种程度, 难以简单评价。因此,高等教育合作既是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民意交融的重要纽带,也是文化互鉴互赏、民心相交相通的重要途径, 更是提升中国与东盟全面关系的“软”助力。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盟开展政治、经济全面合作需要民意基础,而文化的相互尊重和认同更能夯实民意基础。文化认同促进文化互信,文化互信促进民意交融和民心相通。有了民意基础,中国—东盟才能建立起持久的政治、经济、教育乃至军事等多维度的全面合作, 双方才能从全面合作中获取最大的价值和利益。
4.深化高等教育合作,达到互补共促,强固民意认同
中国与东盟诸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 但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合作具有互融性和互补性。一方面,东盟大部分国家工业相对落后,承接了大量从中国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难题,需要中国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而且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庞大,人才培养体系较为成熟,拥有优质教育资源,既能为东盟国家提供如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培训等一系列“软”帮助,也能提供实训设备、教学器材等“硬”帮助。另一方面,东盟国家濒临海洋,地处热带,在农业、渔业、捕捞业和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的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能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近年来,中国东盟在师生交流、平台搭建、文化项目的开发和拓展等高等教育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中国—东盟教育合作行动计划(2017—2020)》的签订,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文支撑;2019 年的《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21–2025)》将中国东盟合作推向新的高度,也为双方的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了更多的空间。目前,中国不仅与东盟整体就教育交流合作方面签署了重大协议,还与部分国家单独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中国东盟留学生互派数量已经超过20 万,助力中国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留学目的国。中国计划在未来三年期间,加大对东盟诸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扶持力度,加大力度支持“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等项目。
二、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面临的挑战
1.国际环境影响,双边合作增添阻力
东盟实施大国平衡战略,除中国之外,东盟先后与周边大国建立了某种合作关系, 在大国之间走钢丝,意图让大国之间相互竞争,有利于东盟自身的战略平衡。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千方百计在中国与东盟之间打入“楔子”,离间二者关系。中国—东盟的教育合作氛围也受到了大环境的干扰,合作高度与深度都受到难以言说的微妙影响。虽然双方对未来合作前景进行了展望,建立了长远的教育合作目标,但在高等教育合作方面还缺乏系统、明晰的规划,合作模式和合作举措等具体性内容有待进一步明确。
2.受制于产教融合不充分和区域局限性,合作不够全面
首先,我国高校和企业在东盟的配合默契度不高,产教融合不够充分。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深圳宝鹰集团、中国核工等企业陆续进驻东盟并取得巨大成功,但这些企业较少关注东盟本土人才培养,未能与中国高校联合“走出去”,未能充分利用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优势在东盟国家开展校企合作, 培养东盟本土人才为我所用,导致在东盟国家的中国企业面临人才匮乏,业务开拓困难,社会影响不大,未能有效凝聚民心和厚积民意,“一带一路”建设进程比较缓慢。
其次, 对于中国和东盟的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国内参与地区、参与高校层次的局限性较大。参与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省份局限于广西、云南、贵州、江苏等地,其他省市的参与热情不高;交流层次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高校,高职院校的参与程度有待提高,国内职业院校与东盟国家尚未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双方职业院校间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师生交流的渠道不够畅通。国内大部分省市缺席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与东盟教育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职业院校参与度不高, 限制了双方教育合作交流的层次和类型,以教育促经济的效应不明显,阻碍了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弘扬中华文化、提升我国国际软实力的战略效果受到局限。
3.人才使用的国际化程度不高,未能充分利用来华留学生的人才红利
目前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偏单向性”特点,即中国以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输出”為主,而东盟则以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输入”为主。我国以输出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并吸引东盟学生“走进来”的教育合作模式为主,通过设置高额奖学金吸引东盟学生来华接受高等教育和技能培训,因此,来华留学的东盟学生相对较多。对于外国留学生在华就业创业的问题,我国有较严格的限制性规定。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东盟留学生可以申请在中国就业或创业。但是对于在本科层次院校和高职院校毕业、具有一定技术技能且志在中国的东盟留学生来说, 依然面临留华难的问题,留华门槛高,而且有诸多程序。因此,虽然来华留学的东盟学生数量不少, 但是相关部门未能充分利用留学生的人才红利。
4.未能有效建立高等教育合作的质量保障体系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能否有所成效, 关键在于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 因此有必要构建高等教育合作的质量保障体系, 检验双边合作的近期成果和长期效益。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质量保障体系至少覆盖三个维度:一是促进区域合作、企业转型升级方面的高等人才教育质量保障, 二是促进参与合作的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质量保障, 三是促进双方交流的学生和教师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与应用能力的教学质量保障。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统一标准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较大困难, 因为中国与东盟诸国在经济结构、教育体制、发展程度、高等教育政策、人才标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首先,由于地方特色的多样性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性,不同国家的高等院校及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高等院校可能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设置,以满足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因此,难以制定统一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标准以适应中国—东盟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国疆域辽阔,地区发展不均衡,在人才培养的基本技能标准得以保障的前提下,须以差异化方式推进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教育教学,从而保证地区公平和院校特色。其次,东盟国家内部的高等教育发展也不均衡,新、马、泰三国的经济实力强,高等教育比其他东盟国家更发达、更成熟。这几个国家的教育经费更充足,办学基础设施更完善,高校师资力量更强,学生的实训设施更多更好,高等教育质量较高。相反,经济实力较弱的老挝、柬埔寨等国在高等教育质量方面相对较弱。东盟内部各国之间存在高等教育水平的不均衡性,必然对区域整体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质量、培养体系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
三、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应对策略
1.造势蓄能,打造高等教育的“中国优势”
“人往高处走”是一种无法逆转的趋势,人员流动通常是由低势能地区向高势能地区汇聚,反之,教育文化交流则是由高势能地区向低势能地区辐射。因此, 人文教育交流的核心在于打造优势、蓄积能量。欧美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在全球留学市场中发挥“虹吸效应”、占据绝对主导性地位,就是善于造势蓄能,在全球形成“欧美教育优势”的民意。这种民意会直接影响到全球学生的留学选择。在中国—东盟教育合作交流过程中,必须要正视现实:现阶段,中国还不是所有东盟学生的“心之所向”,他们的第一选择是欧美高校, 中国高校很可能只是一个不错的备选。近年来,我国针对东盟留学生推出了一系列援助性政策,提高奖学金标准,加大宣传力度,情况有所好转,吸引了大量东盟学生来华求学。但一些伴生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如一些高校降低入学门槛来吸引东盟留学生, 导致生源数量大幅上升、质量急剧下降, 部分学生入学后混日子不思进取、学习成绩较差, 甚至存在不服从学校教学安排等问题。在奖学金、家长安排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东盟学生来华“镀金”混学历,没有真正融入中国文化,无法认知和理解中国文化底蕴,不具备中国情结。这部分留学生“知华”有余、“爱华”不足,回国后不足以传播中华能量,发出中国声音,为中国文化集民意、通民心,难以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造势蓄能。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高等教育缺少自身势能。“打铁还需自身硬”,唯有打造自身优势、增加向心力,才能化被动接纳为有所筛选,吸引东盟优质留学生来华深造,培养一批“知华”“爱华”的高素质人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人心,来华求学的东盟学生数量必将继续增长。而“量”的扩张要有“质”的保障,否则,难以持续,无法长效,甚至会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因此,中国高校必须努力建设多学科、跨文化导向的跨国教师队伍,逐步建立健全中国—东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东盟学子提供多维包容、高效优质的高等教育。此外,还要鼓励和支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从就业创业方面增加中国高校对东盟学生的吸引力。
2.精准把脉东盟教育需求,供需“对口”、互利共赢
文化教育交流的双向互动、互补互益, 是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持续发展并保持长效的基本诉求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在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可以在合作区域内的国家中充分交换文化资源、分享教育信息,相互切磋比较,在切磋中学习先进文化,在比较中借鉴先进经验。作为教育大国和教育强国,我国要主动帮助东盟国家发展教育事业, 把脉东盟各国教育需求,“对口”输出优质资源,实现教育资源互补,发挥优势、补齐短板。近年来,在政府层面的强力推动下,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日益深化,但计划性较强,市场灵活性偏弱, 资源配置难免出现某种程度的不合理性,高等教育合作中的供需“不对口”现象时有发生,即供给与需求错位:供给方未能有效判断需求方之所需,提供了无效“产品”。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这种供需错位会弱化双方的合作热情。
中国—东盟合作领域不断扩大、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双边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样、多维、多元,人才培养也要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分层分类培养,在不同领域培养出多元化人才。东盟国家发展程度不一致,经济发展参差不齐,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经济发达、百姓相对富裕,因此,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籍学生可能更多希望学习中国语言、研究中国文化;柬埔寨、老挝等国家则相对落后,迫切需要大量能扎根基层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这些国家的学生则更想学习专业技术、修习工具技能。
为此,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应该纵深发展,多层分类,既有高层次复合人才的培养,也有中层技能人才和基层技术工人的培养。我国要对东盟教育需求“把脉”,而后开出“良方”,并熟悉东盟诸国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和不同类型的教育市场,找准缺口后按需“对口”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