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视角下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配置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10-30颜香华
颜香华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学前教育公平;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学前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开展的质量水平;合理的资源配置,也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在教育公平视野下,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一直比较突出,受到教育部的关注。本文对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进行再审视,以发现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分析资源配置的现状,寻找问题存在的根源,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公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它是国家对教育资源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资源配置则是指社会活动中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合理分配到各个领域,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获取最佳的效益。教育资源的配置包括教师资源配置、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和分配、幼儿园物力资源配置等。评价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否公平的具体指标包括生均预算内经费、生均校舍面积、生均教育设备值、生均图书册数及师生比等。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 能否对3 岁~6 岁适龄儿童实施公平优质的教育关系到儿童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陆续出台了不少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好政策。2015 年4 月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强调要“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也明确指出我国近十年幼儿教育的工作重点是“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我國农村学前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笔者对湖南省的邵阳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株洲市、长沙县部分幼儿园的办学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并对幼儿园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和师资力量进行了针对性的调研,还对部分市县主管幼教的领导和幼儿园园长进行了有效访谈,发现学前公共教育资源的供给和配置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且良莠不齐, 严重阻碍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影响了教育公平价值的实现。为此,本文基于教育公平角度,拟对农村学前教育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供给和配置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
二、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配置现状
1.农村幼师队伍良莠不齐,人力资源配备待优化
幼儿园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在为幼儿提供优质教育的过程中承担着主要职责,其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决定能否为农村幼儿提供公平而优质的教育。目前农村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资源配备还存在以下问题。
(1)师资配备不均衡。首先,师资队伍人员配备不合理,2020 年, 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2%, 比2010 年的56.6%提高了28.6 个百分点,如期实现既定目标。农村幼儿园普及率越来越高,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村回流儿童不断增多,再加上二孩政策的试行, 接受幼儿教育的群体在壮大,幼儿园教师的缺口越来越大。《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全日制幼儿园每个班配备“两教一保”,调查中发现农村幼儿园师资紧缺,师生比远远达不到规定的比例,92%的农村幼儿园师资配备没有达到“两教一保”的标准,私立园更是“一人包一个班”,师生比严重失衡。其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配备不均衡。调查中发现,农村在编幼儿园教师稀缺,这些幼儿园教师主要由农村小学教师转岗而来,往往已经具有多年教龄,年龄明显偏大。各个县以公招方式招聘进来的大专院校的学前教育毕业生基本上都安排到了小学,很少能分到公办园,导致公办园教师队伍趋于老化。私立园则正好相反,由于私立园人员流动大, 教师配置的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由此可见,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2)专业化程度不高。调查中发现,农村幼儿园只有52.76%的园长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37.80%担任园长不足五年。从农村幼儿园教师接受专业教育的程度来看师资,公办园有62.25%的教师接受过专业训练, 民办园有40.78%的教师接受过专业训练。这些调查数据都表明,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直接影响了教育的质量。与师资配备更好的城市幼儿园相比, 农村幼儿园师资力量配备起点低,师资队伍质量的提高迫在眉睫。
(3)教师队伍不稳定。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强度大,一个人带几十个幼儿比比皆是,待遇低。调查中发现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教师绝大多数只有2-000 元~2-500元的工资,并且不是正式入编人员,甚至连国家规定的医疗、养老、工伤等基本的社会保险都无法享受。在对本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愿调查中, 笔者发现95%的学生不愿去农村幼儿园工作,即使出于某种原因回到家乡,也准备一有机会就离职。农村幼儿教师在专业上缺少上升空间,部分民办园有花了钱培训留不住人的担心, 再加上本身资金紧张, 教师外出进修培训的机会和城镇教师相比非常少,园本培训也没有到位。这也是农村幼儿教师流动性大、师资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2.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供给不足,财力资源失衡
(1)财政投入总量不足。稳定的资金支持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我国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总量逐年增加,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占比逐年提升,逐渐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区)多级财政共同投入的财政机制。据统计,2011 年~2020 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支持幼儿教育发展资金1-530 亿元。尽管我国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不足。
(2)财政资金投入不均衡。一是地区公平性存在差异。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方面,地方政府承担了主要责任。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地方财政状况有直接的关系,并且各地财政收入的差异会直接导致学前教育投入力度的差异。比如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整体幼儿教育水平高,投入也大;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幼儿教育办学基础差,财力资源匮乏,导致幼儿受教育的公平性难以得到保障。二是地方政府对各种类型学前教育机构的财政投入也存在不均衡。从相关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到,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大多集中在公办园,民办园能得到的财政支持有限。而公办园更多是分布在城市,这样就出现财政对城市幼儿园投入多、对农村幼儿园投入少的情况。按照相关规定,湖南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年拨入500 元,从邵阳的普惠性覆盖比率来看,基本已经达到85%以上,但除了部分条件比较好的幼儿园之外,还有12%的幼儿园位置偏僻,不属于普惠性幼儿园,无法享受国家改革的红利,办园条件差,处境艰难。这些幼儿园之间竞争激烈,部分幼儿园为了生存收费低廉,却按正常开支,导致资金严重缺乏,办园质量低下。显然,这些幼儿园的儿童是幼儿教育中的弱势群体,比不上农村别的幼儿园的儿童,更无法享受与城市幼儿园儿童同等的教育。
3.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简陋,物力资源配备严重不足
幼儿园物力资源是指保证幼儿园工作顺利开展的各种物质条件,主要包括园舍、房屋、设备、玩教具、图书资料等物品。这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必备物质基础, 物力资源的丰富程度会直接影响幼儿园教育的质量。本文主要分析农村幼儿园生均面积、图书、教玩具这些有代表性的教育资源。在调查中,笔者走访了邵阳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株洲市、长沙县等地的40 家农村幼儿园,发现农村幼儿园办学条件和城市有明显差异,物力资源匮乏。
(1)基础设施不达标。2016 年11 月1 日起实施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幼儿园幼儿的生均占地不低于15 平方米, 生均建筑面积不低于9 平方米,户外活动面积不低于6 平方米,绿化面积不低于2 平方米,室外共用游戏场地面积(m2)=180+20(N-1)。调查后统计分析发现:能够真正达到生均面积要求的只占调查幼儿园中的42.5%, 如邵阳市××县,除了乡镇中心幼儿园之外,基本上都没有达到要求。特别是一部分偏僻农村,家庭作坊式的幼儿园多,或者利用自家房屋,或者租用简陋的场地办园,采光和通风条件差。有34.5%的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不达标, 户外大型玩具数量明显不足,“两操”基本上在室内进行,幼儿每天2 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无法得到保证,使得保教质量大打折扣。
(2)生均图书拥有量少。所调查的幼儿园中,有4.5%的幼儿园生均拥有的读物数量有4 本~5 本,1本~2 本的占82%, 还有13.5%的幼儿园生均图书在1 本以下,甚至个别幼儿园除了孩子使用的教材之外,完全没有任何其他读物,图书资料严重匮乏,绘本阅读活动没有有效开展起来。
(3)教玩具数量不足。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游戏材料的投放是儿童开展游戏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园应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以保障儿童游戏活动的开展。笔者从调查的幼儿园中发现两种现象:一是玩具材料不丰富,能够给幼儿游戏提供足够数量的玩具材料的只占15%;二是有些幼儿园购置的玩具放在幼儿无法自己拿取的位置,使玩具成了摆设,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从幼儿园区角活动安排来看,娃娃家和美术角居多,科学区域、表演区角安排得很少。
三、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
1.各级政府要统筹兼顾,提供财力物力支持,彰显教育公平的信度
(1)建立以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的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体系。政府要承担起学前教育投入的主要职责,加大投资比例,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确保每个受教育者教育的起点是公平的。针对当前部分政府资金投入少的情况,要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市县统筹、市场供给等多元化的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体系,大力培育、发展和完善各类学前教育服务主体,鼓励社会办学,充分挖掘各方面资源达成学前教育的目标,协调好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共同协商、互助,以促成农村学前教育公益性目标的实现。
(2)区别对待与公平发展相结合,按梯度配置资源。针对学前教育资金投入在地区间、城乡间、园所间存在分配不公平的情况,财政投入应该作相应的调整,资金配置要考虑地区间、城乡间的学前教育发展差异,要考虑各种不同性质幼儿园,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资源的配置,加强农村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拉近农村幼儿园和城市幼儿园发展的距离,这样才能真正彰显教育公平。
2.有关部门要增加教师供给,稳定教师队伍,优化师资配备,确保教育公平的力度
(1)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增强职业吸引力。农村幼儿园教师大多没有正式编制,待遇低,缺少上升空间,流动性大,这成为掣肘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为此,政府在政策上要对农村幼儿园教师适当倾斜,在出台职称评定政策和设定教师编制时应考虑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优化调配机制,给农村幼儿园教师更多的上升空间。此外,在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方面,政府也应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教师的权益,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收入,增强职业吸引力。
(2)增加供给途径,增加师资总量。部分农村幼儿园师资不足,要使农村幼儿园的师资配备达到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的师幼比,就需要探索教师供给的新方式,增加教师供给的新途径。首先,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公费生定向培养制度,扩大农村幼儿园教师定向培养的规模,采取面向农村幼儿园的订单式培养,定向招生、定向就业,鼓励更多的学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拓宽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来源。其次,作为培养师资的师范院校要根据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调整培养方案,优化培养模式, 加强对学生专业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培养,强化职业理想,鼓励学生扎根农村长期任教。
3.幼儿园管理者要端正办园理念,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育公平的深度
(1)端正办园理念,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调查中发现,部分幼儿园不同程度存在着“小学化”倾向,表现为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功利取向,课程实施简单机械。作为幼儿园管理者,一定要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尊重儿童的人格成长,重视儿童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避免文化功利价值的影响,使农村儿童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2)关注教师成长,关心教师生活。幼儿园管理者要注意激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内生动力,为教师的成长提供空间,制定培训制度,加强园本培训,激励教师成长,提高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感。幼儿园管理者在规范教师管理的同时要关注教师的情感,让教师获得身心上的放松,提升教师的归属感。要全面了解每位教师的个性,在生活上关心教师,经常与教师沟通,发现教师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能力范围内的帮助。要关注教师的内在情绪与心情变化,疏导教师的心理压力,让教师都能感受到园长的关注、支持、信任。要为教师展现个人的能力提供机会,以情感人,以情留人。
4.幼儿教师要加强自主学习,提高教育素养,增强教育公平的效度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是实施公平优质教育的责任者。一方面,政府部门要改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待遇,提高培训力度,助推教师成长。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要增强自我提升的内驱力,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作为幼儿园教师,首先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认识,增强专业自豪感,形成强烈的职业认同感,明确个人目标的实现与幼儿园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其次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立足于农村幼儿园教育实践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研究农村儿童发展的普遍性和独特性,提高反思能力。作為一名教师,应学会坚持随时记录教育教学经验,并学会整理提升,学会自我建构“实践—反思—生成”,“问题—研究—提升—内化”, 在恰当的支持下获得提升和发展。教师队伍素养提高了,才能为农村学前儿童提供有质量的教育,增强教育公平的效度。
四、结语
总之,为了让农村儿童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各级政府、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应担负起重要的责任。要多方齐抓共管,保证学前教育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的供给,均衡配置各种资源, 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办学质量,缩小城乡差异, 促进学前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