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政策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实证研究
——以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

2022-10-30黄楚钦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2年10期
关键词:意愿效能政策

黄楚钦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更优的环境与更广阔的平台。然而,大学生创业形势不容乐观,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21—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创业人数占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4.35%,远低于发达国家20%的创业率。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创业意愿是潜在创业者对实施创业行为与否的一种主观态度,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创业行为。本文通过研究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以及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期为有效推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理论支持。

1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1 创业环境与创业意愿

GEM模式[1]将创业环境细化为政府政策、政府项目、金融支持、研发投入者、教育和培训、文化与社会规范、商务环境等9个指标。其中,政府政策、政府项目、金融支持、研发投入者为创业者提供政策红利,旨在降低企业创业成本,属于创业政策环境;教育和培训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教育,旨在提高创业者创业技能,属于创业教育环境;文化与社会规范、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商务环境四项为创业者打造优质软环境,旨在优化营商环境,属于创业文化环境。

“创业意愿”概念最早由Bird(1988)提出,其指出创业意愿是一种可以激励个人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一系列具体的行为中去实现的精神状态[2]。创业意愿是创业行为的参照指标之一,与创业环境紧密关联[3]。范巍等(2004)指出创业意愿与创业环境因素有关[4]。邹琪等(2021)以本硕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创业氛围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5]。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a:创业政策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正向影响。假设1b:创业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正向影响。假设1c:创业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正向影响。

1.2 创业环境与创业自我效能感

美国学者Bandura最先提出了“自我效能”[6],其能够预测人们的某些行为。赵观兵等(2010)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创业环境与自身的影响有显著的正向关系[7]。陈文娟(2015)研究显示,创业氛围浓厚能增强创业者的信心、自我导向、自我监督等内部控制因素,并对创业者的创业行为产生正向影响[8]。吴建祖等(2015)指出政策、教育和文化氛围等外在环境因素会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养成,当创业者感知创业环境愈好时,创业自我效能感愈高[9]。其中,高校的创业教育环境是大学生获得创业资源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升其自身创业品质与能力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培养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a:创业政策环境对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正向影响。

假设2b:创业教育环境对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正向影响。

假设2c:创业文化环境对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正向影响。

1.3 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

创业意愿是指有潜力的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倾向性[10]。一个人的创业自我效能感主要依赖于他对自身能力的评价,当个人对自身能力评价高时,会更倾向于选择有高效能感的工作,而不愿意选择低效能感的工作[11]。个人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行为自信,以及对其创业能力的正面评价会有利于提高创业意愿。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有利于提高个人对自己创业能力的自信,使其觉得自己具备创业的条件,并倾向于做出更优的创业决定[12]。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有正向影响。

1.4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S-O-R(Stimulus-Organism-Response)模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模型之一,可用来解释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本文选取S-O-R模型作为理论框架模型,前置变量是外界刺激因素(S),即创业环境,包括三个维度,即创业政策环境、创业教育环境、创业文化环境,在此刺激下,大学生的内在状态中介变量创业自我效能感(O)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因变量大学生的创业意愿(R)。基于以上模型,进一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a: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政策环境与创业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

假设4b: 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环境与创业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

假设4c: 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文化环境与创业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构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框架

2 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模型实证分析

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选取来自我国理工类高校、师范类高校、应用型高校、农林类高校、综合类高校的381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07份,有效回收率为87.71%。

2.2 变量说明与问卷设置

本研究共设计5个变量,自变量为创业环境三维度——创业教育环境、创业文化环境、创业政策环境,中介变量为创业自我效能感,因变量为创业意愿。每个维度各设置5个问题,并以李克特五级量表为评分标准。

2.3 信度与效度分析

利用SPSS软件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出所有量表的Cronbach'α和组合信度均大于0.7,表明各变量具有良好的可信性。其中,5个变量量表的系数值分别是0.826、0.784、0.815、0.860、0.819,均大于0.7,说明问卷数据的可靠性高,信度比较理想。

对有效样本数据进行KMO检验,结果显示KMO取样适切性量数为0.942,大于0.5,因此可进行因子分析。本文对5个变量的数据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有效样本量为307。所有变量的标准载荷系数都大于0.6,且显著;其组成信度(CR)都在0.7~0.9之间,平均变异数萃取量(AVE)在0.549~0.674之间,因此本模型均符合效度标准,问卷数据具有较好的效度。

2.4 相关性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创业教育环境、创业文化环境、创业政策环境与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愿的关系,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创业教育环境对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相关系数为0.574;创业文化环境对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相关系数为0.588;创业政策环境对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相关系数为0.622;创业意愿与创业教育环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06;创业意愿与创业文化环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89;创业意愿与创业政策环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46;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65。

表1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2.5 回归分析

利用AMOS24.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将前述理论模型转换为路径图,如图2所示,5个潜变量分别由DCD1~DCD3、ST1~ST3、PA1~PA3、PO1~PO3、EW1~EW3测量,考察创业教育环境、创业文化环境、创业政策环境、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以及创业教育环境、创业文化环境、创业政策环境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图2 结构方程图

在进行假设验证前,首先要对数据与模型的适配度进行检验来考察所用模型是否合理,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卡方自由度比(X2/df)、拟合优度指数(GFI)、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3个拟合指标。一般认为,当X2/df<3时,模型配适度良好;当GFI≥0.8时,模型拟合优度指数可被接受;当RMSEA≤0.08时,模型的拟合指数较为理想。本文理论模型的X2/df为1.323,GFI为0.946,RMSEA为0.032,表明总体拟合度较好,模型图可以被接受。

创业政策环境、创业教育环境、创业文化环境、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影响的拟合路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拟合路径检验结果

创业政策环境影响创业意愿时,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59,且在0.01的水平下显著(CR=2.760,P=0.006<0.01),说明创业政策环境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1a得到验证。通过出台各类政策可以在贷款、社保、租金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支持,进而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

创业教育环境影响创业意愿时,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69,且在0.05的水平下显著(CR=2.118,P=0.034<0.05),说明创业教育环境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1b得到验证。通过课堂内外的创业教育各项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参与感,进而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

创业文化环境影响创业意愿时,标准化路径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P=0.234>0.05),说明创业文化环境对创业意愿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假设1c未能得到验证。

创业政策环境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时,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89,且在0.01的水平下显著(CR=4.617,P=0.000<0.01),说明创业政策环境对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2a得到验证。创业政策能带来创业红利,可以点燃创业热情,从而增强创业者的创业自我效能感。

创业教育环境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时,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54,且在0.01的水平下显著(CR=3.398,P=0.000<0.01),说明创业教育环境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2b得到验证。创业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大学生识别和开发创业机会,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水平,降低其风险恐惧感,进而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

创业文化环境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时,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88,且在0.01的水平下显著(CR=3.259,P=0.001<0.01),说明创业文化环境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2c得到验证。自由、宽松、和谐的创业文化氛围,以及高校形成的理解创业、尊重创业、支持创业、鼓励冒险、允许失败的文化氛围,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进而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

创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创业意愿时,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34,且在0.05的水平下显著(CR=2.576,P=0.01<0.05),说明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3得到验证。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越强,其能够胜任创业者角色、完成创业任务的信念越强,创业意愿也越强。

2.6 中介效应分析

运用Bootstrap抽样检验法,抽样5 000次。检验表明中介效应假设成立。

针对创业政策环境→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愿中介路径的Bootstrap抽样95%置信区间并不包括数字0(95%CI:0.105~0.280),证明此路径存在中介效应,假设4a得到验证。创业政策通过提供贴息贷款、创业租金、就业、社保等补贴可以减少大学生的资金压力,通过创业政策普及可以强化其创业意识,提升其创业自我效能感,增强其创业意愿。

针对创业教育环境→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愿中介路径的Bootstrap抽样95%置信区间并不包括数字0(95%CI:0.116~0.275),证明此路径存在中介效应,假设4b得到验证。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识别与开发创业机会,提高大学生的机会识别能力,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提升其创业自我效能感,增强其创业意愿。

针对创业文化环境→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愿中介路径的Bootstrap抽样95%置信区间并不包括数字0(95%CI:0.124~0.276),证明此路径存在中介效应,假设4c得到验证。创业文化环境为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搭建创业交流平台,提供更多的创业试错机会,能够提升大学生创业感知可行性,提升其创业自我效能感,增强其创业意愿。

表3 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3 政策建议

3.1 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

放宽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准入条件,使其以低成本、低风险的方式进行企业经营。推进实施高校毕业生的各项创新创业支持措施,国家、省、市、区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财税扶持政策与金融支持政策,如贴息贷款、减税降费政策、租金补贴,落实普惠金融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学校和社区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整体发展;鼓励各种孵化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孵化办公场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新创业的便捷服务,健全高校科技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机制,加强高校技术创新的支持;实施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扶持措施;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政策,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支持,降低其风险,并按照有关规定提供就业服务、就业援助和社会援助。

3.2 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

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健全大学生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增强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鼓励以赛促创,让大学生在比赛中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其创业自我效能感;通过模拟实训与创业实践训练营等,模拟商业环境,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增强其创业自我效能感。

3.3 促进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环境的有效吸收

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创业外部环境可以通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中介作用影响。促进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环境有效吸收,可以高效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第一是政策宣讲进校园,通过创业政策有效地增强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第二是通过“双创”第二课堂计划、创业金课计划,使学生能与建构的有效的外部环境能让他们充分融入大学四年,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有效途径;第三是要加强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改革,开展专创融合教育,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可以让他们所学专业应用到创新创业中去,积极主动地进行创业。

猜你喜欢

意愿效能政策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政策
政策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助企政策
政策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