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结构优化对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2022-10-30巧力反阿布力哈依拉提李慧玲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2年10期
关键词:高级化第二产业合理化

巧力反·阿布力哈依拉提 李慧玲

(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农民勤劳守法致富,增加农村低收入者收入,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1990—2020年,新疆一二三产业的名义总产值随着GDP的增加而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1990—2020年,新疆的GDP从274.01亿元增加到13 797.58亿元,名义值增加了13 523.57亿元。其中,新疆第一产业增加值由94.62亿元增至1 981.28亿元,名义值增加了近20倍;第二产业增加值由83.5亿元增至4 744.45亿元,名义值增加了近56倍;第三产业增加值由95.89亿元增至7 071.85亿元,名义值增加了近73倍。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相比较,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占主导地位,到2015年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已超过一二产业。1990—2020年,新疆三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变化来看,第一产业比重呈现出明显稳定下降趋势;第二、第三产业呈交替发展趋势,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上下波动较为明显,整体表现出上升趋势;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变动趋势更不稳定,但总体来看趋向于上升趋势。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从1990年的34.5%递减至2020年的14.4%。而第二产业比重则表现出波动趋势,到2008年第二产业的比重已经上升至49.7%,三次产业占比变为16.4 : 49.7:33.9,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到2020年三次产业占比变为14.4 :34.4 : 51.2第三产业占比已超过一二产业。

1990—2019年,新疆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均表现出增长的趋势。新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990年的1 314元增至2019年的34 664元,增加了约25.4倍,与此同时,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684元增至2019年的13 122元,增加了约18.2倍。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从1990年的1.92迅速提高至1995年的3.6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1996—2019年,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缓慢下降,由3.60缩小至2.64。

北疆和南疆收入差距存在较大的差异,以2020年新疆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例,乌鲁木齐作为北疆代表,其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为22 827元;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作为南疆代表,其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最低仅有8 907元。(来源:2021年新疆统计年鉴)

1 相关文献回顾

吴佳妮[1]利用1978—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城镇化水平的加快虽然在短期内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长期来看会促进收入差距的缩小收敛。马长发、夏利平[2]利用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以城镇化为门限变量,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解释变量的计量模型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两者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且在以城镇化率为门限变量中存在着单门限效应。景守武、陈红蕾[3]利用泰尔指数对我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进行收入差距的测算,然后跟FDI和产业结构升级做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虽然FDI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作用是间接的,但整体上产业结构升级和FDI都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赵芳、杨晓锋[4]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内生分布滞后模型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来研究短期和长期内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机理分析。结果显示:在短期内,产业结构调整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来看,通过调整人力资本投资结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实现职业转换,产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正面效应。孟凡杰、修长百、安旭涛[5]构建VAR模型对1978—2017年内蒙古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内蒙古产业结构变迁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却加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等。陈景霞[6]通过建立VAR模型对1978—2017年全国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这两个不同角度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城乡居民收入正相关,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不明显;长期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不明显。苏茜、李志翠[7]通过借助计量回归模型检验新疆各地州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认为:新疆各地州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二、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和城市居民收入的影响效果相差比较大,农村居民与东部的收入差距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缩小,而城市居民与东部的收入差距反而会扩大。相反地,城市居民收入与东部的收入差距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而逐渐缩小。

由上述研究可见,学者们对产业结构优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都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很多学者认为时间周期的不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合理化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短期内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不显著。

2 新疆一二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衡量

2.1 数据来源

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计算,所用原始数据均来自1990—2020年《新疆统计年鉴》。

2.2 测度指标

结构偏离度对一个地区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平衡关系进行计算,评估该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1)中,Si表示第 i 产业的偏离度;Ti表示第 i产业的增加值;T表示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L表示一二三产业的总就业人数;表示第 i 产业的就业人数;产业结构偏离度越接近零,则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越平衡;反之,则表明该产业结构不完善或者需要进行就业人员的调整。

1990年新疆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分别为-0.198、0.171和0.173,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2020年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分别为-0.123、0.307和 -0.007。从表1可以总结出新疆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演变特点: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在2006年之前都为正,2006年以后出现负值,同时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由1990年的0.173降至2020年的-0.007,整体上第三产业偏离度趋向于平衡线,说明第三产业没有剩余劳动力,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1)新疆第三产业优化程度不够完善而没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2)该产业对劳动力技术的要求高于其他行业,从而导致从业人数较少。

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在1990—2020年一直保持大于零,偏离度在三次产业中最大,体现出第二产业的产业增加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因此,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然而,随着第二产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出现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素质与第二产业所需劳动力素质不匹配的现象。

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呈现的都是负值,且数值上下变动趋势不大,说明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相比较,第一产业存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匹配的现象。第一产业结构需要产业链的延伸,提供农民在本地就业的机会。

由此可见,新疆一二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协调性,虽然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呈饱和状态,原因之一可能是新疆第三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小从而该产业就业人数少。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要从农村发展入手,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一体化,延长产业链,从而使第一产业具有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的潜能。

3 新疆一二三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衡量

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的计算与度量采用钱纳里标准结构,选择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N),择非农业增加值比重(M)作为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化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分别为式(2)、式(3):

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比(N)和非农业增加值比重(M)整体上都呈现上升趋势,N>M。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比N相比2017年增大了0.36,而非农业增加值比重M的平均增加值为0.86左右。因此,初步可以判断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4 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4.1 变量说明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优化为解释变量建立一个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同时参考郭平、肖阳阳[8]关于产业结构优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选取第一、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Q)衡量第一、三产业的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4.2 模型的设定与估计

4.2.1 数据平稳性检验

城乡居民收入比(Y)为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偏离度(S)、非农业增加值比重(M)、第一、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Q)为解释变量。建立以下模型:

其中,Yt是维内生变量矢量,表示相应的系数矩阵,P表示内生变量滞后的阶数,t表示时间趋势项。文选取ADF方法对三个内生变量进行检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原序列均是不平稳的,但进行二阶差分形式做单位根检验,得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序列都呈现平稳性。进一步做协整检验,检验变量间的关系。

4.2.2 协整检验

对变量Y、S、M、Q进行协整检验,得到如表2所示的结果。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产业结构变动序列存在协整关系,即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

表2 协整检验结果

4.2.3 模型稳定性检验

采用AR根图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全部根的倒数值都在AR根的单位圆里,说明VAR模型是稳定的。

图1 稳定性检验结果

4.2.4 脉冲响应函数

运用脉冲响应图来表示4个变量之间的冲击效果,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脉冲响应函数结果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第一期对产业结构合理化(S)有正向冲击作用,到了第五期变为负的冲击作用,到了第七期时呈现正向冲击作用,一直到第十期依然保持正向冲击,说明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够积极推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产业结构高级化(M)的冲击始终为正面效应,说明长期来看,非农业产值比增大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第一期到第四期对一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Q)的冲击效应为正向,从第四期开始变为负向冲击一直到第十期。这说明从长期来看一三产业比重增大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负相关。

由脉冲响应函数图分析可以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在短期和长期内都会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合理化在短期内不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够起到积极推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虽然新疆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产业结构并没有形成明显的“三二一”发展格局。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仍然存在不协调的现象。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农业占新疆的产值比重偏高,但是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一体化产业链条并不完善。

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虽然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但是下降幅度不大,与全国相比收入差距还是比较大。

通过构建VAR模型对1990—2020年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这两个指标来衡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根据时间周期的不同而影响效果不同。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正相关的;而短期内,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一直呈正相关。

5.2 建议

加强财政对农业现代化经营的支持力度,发挥城市产业发展对农村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得农产品种植、加工、运输、销售等各环节之间的关联度更加紧密,延长产业链,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本地就业的机会,促进农民增收,从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产业结构优化设计更应该重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保证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释放剩余劳动力,为农村提供二、三产业发展的机会。完善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扶持政策,城乡融合发展为优化配置农村要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政府应从实际出发,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高级化第二产业合理化
合理化建议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劳动力价格变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变非对称研究
合理化建议为交通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合理化建议活动在高扬烟草的创新和改进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