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P 化疗对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免疫细胞的影响
2022-10-30闫春艳田冬华宋君君
闫春艳 田冬华 宋君君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血液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近年来,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呈明显升高的态势,其中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属于发病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可导致正常淋巴结结构发生弥散性破坏。据流行病学统计,在欧美国家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发病率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1%,在亚洲国家占非霍奇金淋巴瘤大于40%[1]。
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主要的治疗方案是化疗[2]。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顺铂+阿糖胞苷+地塞米松(Cisplatin+cytarabine+dexamethasone,DHAP)、依托泊苷+甲基强的松龙+顺铂+阿糖胞苷(Etoposide+methylprednisolone+cisplatin +cytarabine,ESHAP)、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Gemcitabine+cisplatin+dexamethasone,GDP)等。其他方案如DHAP 中包括顺铂,其为临床常用的一线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肺癌、乳腺癌、淋巴癌、鼻咽癌等恶性肿瘤。但是顺铂化疗过程中,易导致多个系统发生副作用[2]。
CHOP 化疗被临床公认为是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标准方案,且是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经典疗法,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有非常好的效果;但鲜少有文章报道其对患者T 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3]。
基于此,本文旨在着重分析CHOP 化疗对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CD3+、CD4+、NK 细胞水平的影响,以探究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152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均符合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诊断标准,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初治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排除标准:本研究药物过敏;凝血功能异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疾病,无法正常沟通;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8 例)。其中对照组男52 例,女22 例,年龄29-76 岁,平均年龄64.27±8.36 岁,临床分期:Ⅰ-Ⅱ期41 例,Ⅲ-Ⅳ期33 例,血清乳酸脱氢酶(Serum 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正常者46 例,增高者28 例,体能状态评分(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2 分者57 例,≥2 分者17 例,B 症状者:有46例,无28 例。观察组男54 例,女24 例,年龄28-76 岁,平均年龄63.47±8.28 岁,临床分期:Ⅰ-Ⅱ期42 例,Ⅲ-Ⅳ期36例,LDH 水平:正常者48例,增高者30 例;ECOG:<2 分者60 例,≥2分者18 例,B 症状者:有49 例,无29 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DHAP 化疗方案,即第1 d,静脉注射顺铂(锦州九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1020751,规格:2 mL),100 mg•m-2;第2 d,阿糖胞苷(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205,规格:0.1 g)2000 mg•m-2,12 h•次-1;第1-4 d,静脉滴注地塞米松(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449,规格:0.75 mg)40 mg•m-2,21 d 为一周期,均治疗4 个周期。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CHOP 化疗方案,即第1 d:静脉注射长春新碱(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772,规格:1 mg)1.4 mg•m-2,总量不超过2 mg;第1 d:静脉滴注环磷酰胺(Baxter Oncology GmbH,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60467,规格:0.1 g),750 mg•m-2;第1 d:静脉滴注阿霉素(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980,规格:40 mg),50 mg•m-2;第1-5 d:口服泼尼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规格:5 mg),100 mg•d-1。21 d 为一周期,均治疗4 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
以2014 年版Lugano 评效标准对近期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3]。CR:PET/CT 评效 5PS 评分1、2、3 分,伴或不伴有残余病灶,无新发病灶;CT 评效 靶病灶(淋巴结)长径(Ldi)≤1.5 cm,无结外病灶,不可测病灶消失,无器官增大及新发病灶。PR:PET/CT 评效 5PS 评分4-5 分,伴摄取较基线减低,残余病灶可为任意大小;CT评效 最多6 个靶病灶PPD(Ldi×垂直于Ldi 的短径)总和,即SPD 缩小≥50%,当病灶小至无法测量:5 mm×5 mm,不可测病灶消失/正常,无新发病灶。SD:PET/CT 评效 无代谢反应:中期/终末期评效5PS 评分4-5 分、代谢较基线相比无明显改变;CT 评效 最多6 个靶病灶SPD 增大<50%,无PD 证据,无新发病灶,不可测病灶器官增大未达PD 等。总缓解率=(CR+PR)/病灶总例数×100%。
1.3.2 CD3+、CD4+、NK 细胞水平变化
于清晨空腹状态采取患者外周静脉血5 mL,放置于肝素抗凝真空采血管及时送检。加入对应的淋巴细胞亚群的荧光抗体10 μL,混合放置暗室下孵育,加入稀释完成的溶血素裂解红细胞,再次混合放置暗室下孵育,离心,洗涤后应用流式细胞检测仪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检验CD3+、CD4+、NK 细胞比值。
1.3.3 毒副反应
每疗程前后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LDH、心电图等检查,以WHO 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评分为准[4],将毒副反应分为I-IV 级,I 级表示轻微毒性,II 级表示中度毒性,III 级表示重度毒性,IV 级表示超重度毒性且不能活动,级别越高则毒副反应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描述,两两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HOP 化疗提高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CHOP 化疗改善CD3+、CD4+、NK 细胞水平
两组化疗后CD3+、CD4+、NK 细胞水平均出现明显降低;观察组化疗后CD3+、CD4+、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CD3+、CD4+、NK 细胞水平比较()
表2 两组CD3+、CD4+、NK 细胞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与化疗前相比,bP<0.05。
2.3 CHOP 化疗减少毒副反应
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方案,辅以放疗或生物治疗等,其目的是控制淋巴瘤远处转移,改善患者预后[1-2]。据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指南,CHOP 化疗方案目前基本是全国统一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四种化疗药物,即环磷酰胺、阿霉素或者表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近几年基于该化疗方案涌现出多种高剂量高强度的第二、三代化疗方案。DHAP 方案作为二线化疗方案,对于复发性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缓解率较高,但多数患者化疗后仍会再次复发[1-2]。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说明CHOP 化疗方案治疗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治疗效果良好。这可能是因为CHOP 化疗方案中环磷酰胺主要是进入人体内被肝脏或肿瘤内存在的过量的磷酰胺酶或磷酸酶水解为酰胺氮芥及丙烯醛,酰胺氮芥对肿瘤细胞有细胞毒性作用;且阿霉素属于抗肿瘤抗生素类,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能抑制肿瘤细胞DNA 和RNA 的合成[5]。另一方面,有研究报道CHOP 化疗方案改善免疫功能水平,调节外周血象水平[6]。本次结果观察组化疗后CD3+、CD4+、NK 细胞水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说明CHOP 治疗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对免疫功能损伤较小,与既往研究一致[6]。
综上,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应用CHOP化疗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仍可作为其首选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