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为例

2022-10-30张海刚张羽鑫

高教学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双创导师

马 璐,乔 钢 ,张海刚,张羽鑫

(1.哈尔滨工程大学 水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哈尔滨 150001;2.哈尔滨工程大学 水声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01)

近年来,随着国家重大战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及经济转型,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结合,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通常,产教融合指产业组织与教育组织的融合、生产与教育的融合。2020 年9 月4 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将优化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时期。只有将研究生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才能将大学实验室中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才能最终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长期增长,帮助亚洲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起步较晚,针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在教育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有存在。且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师资队伍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紧缺现象日益突出。此外,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同样要重视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建立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制度,切实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美国政府阻止华为对美国企业的技术并购,并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对华为实施应用服务和芯片的断供。以此次事件为代表,西方国家对我国制裁的一系列“科技战”事件中,使我国清醒地认识到在某些关键科技领域依旧存在着被他国“卡脖子”的问题。这就提示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存在创新创业(“双创”)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等问题,导致与实际社会需求脱节,无法有效解决我国科技领域的现实痛点问题。在此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应肩负重任。

2021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要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办学模式的提出和实施可以充分发挥出企业和学校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各自作用。本文首先分析在当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并举例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哈尔滨工程大学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创”培养开展的相关尝试;最后对文章进行总结。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现存问题

(一)师资队伍结构单一,整体偏学术化

目前,高校内青年研究生导师多是博士(或者博士后)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进行教学工作,其中多数教师缺乏在企业中工作的实战经历,对企业的工作模式、运营环境及实际需求了解不足,实践应用能力不足。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视实践”的要求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研究生从导师教学经验中很难获得充分的专业实践指导。而且在多数高校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资源紧缺,一名专业导师同时指导多名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现象普遍存在,专业导师往往由于时间、精力有限等原因,会无差别同时培养两种类型的研究生,这就造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缺乏针对性的问题。

(二)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践环节不足

课程体系是研究生培养中基本且关键的一环。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缺少针对性,部分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相似度极高,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实际应用脱节、“学术化”倾向严重。二是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实践性要求高的特征考虑不足,缺少实质的校企联合,没有将企业的实践性特征加以利用并最大化发挥。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出现仅仅通过讲座、论坛等形式开展实践性教学的现象。该形式下研究生们没有参与感,自然对于“双创”能力的提升帮助甚少。三是在部分高校中出现特意为区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理论型课程比例大幅削减的现象,这也是一种欠妥的方案。在此模式下培养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很大可能会出现专业知识不牢靠、研究深度不足,以及对后续实践型课程入门困难或理解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理论程度要求低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而应该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校企合作不深入,存在形式化问题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由于校企间尚未对彼此的发展方向、利益导向及文化背景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导致企业没有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最大程度发挥作用,双方产生了诸多疑问:学校培养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否符合本企业的发展需求、是否能够快速胜任岗位?企业所能提供的实习机会、企业导师的实践方向是否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双创”能力?

校企合作不能只是一个响亮却空洞的口号。表面看,学校以育人为目标,既负责专业知识的传授又包括人文素养的提升;企业以市场效益为导向,即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获取为主,导致校企双方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出现培养目标不一致、步调不统一等问题。当前阶段,多数高校都缺少双赢思维,甚至是他赢思维,过分关注某些评价指标,而未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利益和现实需求,这直接导致企业很难积极地、主动地、有效地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创”能力培养中来,既导致企业一侧责任感、义务感及使命感不强,又导致高校教师一侧的培养任务重且效果不佳。

二、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相关举措

针对上述问题,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水声工程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调查,以剖析校企合作模式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数据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113 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问卷调查。该调查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内容涵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情况、校企合作认知分析和校企合作态度分析等方面。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表明,被调查者男性比例为65.49%,女性比例为34.51%;其余分析结果将以饼状图形式在相应的具体举措后列出。

(一)构建科学、多元的师资队伍,实行“双导师制”

高校导师是直接面向研究生开展理论教学和课题研究的一方,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师资队伍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深化产教融合,高校侧首先应该制定合理的导师机制,在现有导师类型基础上丰富师资队伍结构,增强导师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目前,“双导师制”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培养路径和实操的难题。在实施过程中,为使两侧教师培养目标一致,培养方向相同,应该增加双方导师充分沟通、密切合作的环节,例如增加专业教师去企业锻炼、企业导师来学校教学、校企双方进行科研项目合作等机会。

尤其注意的一点是,“双导师制”师资模式的构建要分清主客体——专业教师仍作为“双创”能力培养的主体,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指导和全过程的培养规划,而企业导师作为“双创”能力培养的客体,负责整个培养过程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研究方向的引导。从另一方面而言,“双导师制”师资模式的构建也降低了校内导师的培养压力,缓解了“一师多生”培养模式下缺乏针对性、实践性等问题。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为例,近三年来,已引进了几十位来自中国船舶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下设研究所等的行业专家担任企业导师。统计自2018 年至2021 年间,水声工程学院毕业硕士研究生,与上述企业导师所在集团公司签订就业协议的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例逐年变化如图1 所示。从图1 可以看出,自2018 年开始,占比逐年增加,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国家在船海装备研制领域的大力投入,使得船海相关企业对于毕业生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与学院施行企业导师制有关,使得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了解相关企业情况和需求,使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实现“对口”就业。

图1 统计自2018 年至2021 年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毕业硕士生赴企业导师所在集团公司就业的人数占比

(二)建立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知识和能力矩阵的重要支撑。在培养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双创”能力培养作为主线。具体而言,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第一是注重学科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第二是教学内容要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把学术研究和科技发展前沿的研究成果及时地引入教室,形成一个面向工程的综合性课程;第三是通过完善的测试和评价,使学生通过持续努力获得能力和质量的提升,即把阶段性评价和成果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开展阶段性测试、习题课、研讨课和答疑等。

当前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实践环节普遍不足。实践型课程要建立在专业理论课程基础之上,一方面校企双方可以通过整理过往的成功项目或者案例,进行科学地、合理地改编,最后形成适合的教学案例,让专业学位研究生积极参与进来,使其不止拘泥于课本教材所学,而是更好地激发深入研究、自主拓展的兴趣,进而形成“双创”能力。另一方面应适当减少纯讲座形式的课程设计,增加互动形式及实操形式的课程设计或实习活动,学生通过实际参与了解到市场技术前沿,明确职业方向。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校研究生院于2022 年4 月发布全面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课程共建计划,其中要求各学院在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体系的前提下,立足培养方向,面向产业需求构建突出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逐步形成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菜单,力争在“十四五”末期各专业领域20%以上的课程教学任务由企业专家负责。

此外,高校侧应当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积极参与到各类双创相关比赛,依托学校重大科研任务,使学生尽早接触科研活动,明确科研方向。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支持下,利用船海特色优势,积极鼓励并指导研究生参与各类“双创”类大赛,先后斩获了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银奖、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等多项佳绩。在2022年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总决赛中,哈尔滨工程大学获奖总数居全国第一,较好地践行了以科创促人才的培养模式。近年来,企业也积极投身到各类学生“双创”赛事中来。2022 年5 月,教育部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其中入围的产业命题完全由企业提供。即研究生可通过产业命题了解到不同企业的需求、发展方向,并在比赛中通过校企对接及供需互通,锻炼“双创”能力。

为了解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针对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双创”特设课程等)充分与否的认知现状,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结果如图2 所示。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充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占69.03%,而认为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不充分的占30.97%,即现阶段的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仍存在不足。

图2 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充分与否认知现状分析

同时,进一步调查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培养方案中加强实践环节的态度。此部分共设置了两个问题:高校教师在进行研究生授课时是否有必要不断更新教学案例,或是对企业项目进行适当编改作为教学案例?结果如图3(a)所示。以及在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是否有必要?结果如图3(b)所示。调查结果显示:支持高校教师更改教学案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占92.04%,不支持的仅占7.96%;同时95.58%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选择支持加强实践环节教学,仅有4.42%对于加强实践环节持否定态度。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结果统计上可以表明90%以上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十分支持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并且对于高校教师更新教学案例及将企业项目适当地改编用于教学这种方式普遍认可。同时此项统计结果也从侧面表明,高校应当认识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强烈意愿,并应做出积极的改革措施。

图3 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加强实践环节的意愿分析

(三)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企业与学校要有一定的共同利益或目标绑定,才能保证企业的积极参与,学校的积极推进。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校企合作不妨以企业“赢”为先,学校要善于站在企业的视角思考问题,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可在当地政府引导下或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下实行,高等院校和企业之间应当相互开放、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最后由两侧构成利益共同体,即共同享受成果、共同承担未来可能的风险。

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学校于2021 年9 月牵头落实建设龙江工程师学院,协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3家龙江优势工科高校、38 家龙江重点制造业企业,围绕龙江制造业创新人才缺口、“卡脖子”技术难题、产业链短板等难题,通过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开展产教融合、区域融合、军民融合、开放融合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此外,自2022 年起,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还与中船系统工程研究院建立了专业硕士专班,开展定制化人才培养,完成首批19 人的招生,目前开展培养工作,聘任系统工程院专家担任兼职导师43 人。

对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关于目前校企合作开展程度的认知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图4 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113 名学生对于目前学校开展的校企合作程度的回答较为分散,其中42.48%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进行的校企合作程度紧密,学生能够深度参与校企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26.55%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认为学校依托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了短期实习机会;23.89%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认为目前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并未有实质性合作内容。从结果表明,目前学校开展的校企合作尚未覆盖全体专业学位研究生,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需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

同时,进行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否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双创”能力的认知调查,结果如图5 所示。调查结果显示:90.27%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持认可态度,仅有9.73%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持反对意见。调查结果表明:超过90%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认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对“双创”能力提升有正面影响的,这也从侧面鼓励高校和企业进行高效、有效的合作办学,助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创”能力的提升。

图4 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目前校企合作开展程度的认知现状

图5 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校企合作是否利于“双创”能力的认知分析

三、结束语

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不仅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创”能力培养提供实践类型的课程资源,而且提供了当代研究生办学的一种新模式。总体而言,这种办学模式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实践环节不足、校企合作形式化等问题,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清醒地认知这些问题并积极应对解决,最终通过“破”与“立”实现学生“双创”能力的提升,为国家输送可靠顶用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双创导师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乐山市五通桥区“双创”五通桥在行动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境和思考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