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景理论下文化类综艺节目叙事的策略分析
——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2022-10-30李雨茹

名家名作 2022年13期
关键词:贝宁典籍受众

李雨茹

如今传统文化受到大众的重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也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大数据+新媒体的时代,《典籍里的中国》作为一档精神文化和传播效果双管齐下的优质文化类综艺节目,如春日里的暖阳,为节目市场带来了希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国民的“文化自信”。

一、《典籍里的中国》场景传播的独特视角分析

叙事场景的关键构成因素是舞台环境的搭建和心理空间的展现,而场景传播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运用“真实再现”的记录手法引起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和参与感。《典籍里的中国》作为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叙事场景打破“一时一地”的常规界限,利用5G、AR、VR等高科技进行视觉传播,配以逼真的舞台环境和精美的服饰、化妆、道具等,加之实力派演员的精彩演绎,大大扩展了心理表达空间。以《史记》片段为例,观众在年轻“司马迁”与老年“司马迁”与主持人撒贝宁的交流中,感受到《史记》这部巨著完成过程中经历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感悟到中国文化延续传承的精神财富;演员细腻的表达及深厚的台词功底也在情景交融的气氛体验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场景传播的目标是在特定的情境下为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适配,关注个体“此时此地”的需求,通过精准传播促进深度互动行为,建立情感认同。《典籍里的中国》突破了传统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陈旧模式,利用场景的设置巧妙地将历史故事化,通过戏剧式地表演展现在历史长河中发生的一幕幕动人的故事。同时,主持人撒贝宁也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当代读书人。在他的牵引下,无论是电视机前还是现场内观众的参与感都被积极地调动,从而拉近了传播者与接受者双方的距离,提升了传播内容的感染力。

在讲述《史记》故事的片段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经由场景构建,见到了由演员王学圻、张晓龙饰演的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由张晓龙扮演中年司马迁,王学圻扮演老年司马迁),开始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这场对话中,场景表达壮观宏伟,内容表达立意丰富,在对话撰写《史记》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时,观众从主持人撒贝宁的视角感受到古人为记录历史而付出的艰辛,多次潸然泪下。这种互动式、平民化的传播语态兼具大众化优势和通俗娱乐性,具有亲和、真实、富有人情味、贴近现实生活的特点,能够满足大众化的情感需求。

在演绎“屈原与楚怀王告别”一段时,两个知己惺惺相惜,却无奈泪别。饰演屈原的王洛勇在楚怀王走了以后,吃起了象征着两人童年情谊的橘子,演员独具匠心,在吃完橘子之后,将手中的橘子皮塞到了嘴里,此时表演舞台上回响的是儿时两人种橘子时的对话,加之磅礴悲伤的音乐感染和演员王洛勇眼中不断流下的泪水,观众被深深震撼,伤感情绪上升到了极点。

二、从《典籍里的中国》场景角度分析其节目的叙事策略

《典籍里的中国》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节目态势,打破了传统节目中由主持人担任控场的人物访谈模式,采用“表演+讲述”的方式来完成节目的叙事,虽然主持人的存在感被弱化,但观众的参与感却随之增强。表演部分由演员和主持人共同完成,用“场景再现”的方式来还原历史;而讲述的内容是历史文化的精髓,为节目补充专业知识上的空白。不同角色在节目上有不同的定位与价值,分工明确,形成特定的叙事构架,使观众参与其中,不由得深入探索节目的文化内涵。

将历史场景常规化进行叙事。《典籍里的中国》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历史中的记忆,借助场景的搭建,用日常化的叙事方法表达。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撒贝宁这个“当代读书人”的存在,顺理成章地将现实和历史连接在一起,增强观众的观看兴趣,拉近观众与节目的距离。

在讲述宋应星与《天工开物》的故事时,由舞台表现的场景完整展现了宋应星的心路历程,时代的变迁发展都在舞台上展现,让观众能像阅读普通文章一样理解。最大的惊喜放在了结尾,宋应星和袁隆平两个同样有着“禾下乘凉,天下富足”梦想的人在舞台上跨时空的相聚,这一场景成为节目中永恒的经典。

在《尚书》的讲解中,通过讲述倪大红饰演的伏生护书、爱书、讲书的过程,让观众了解整个故事的背景和历史脉络。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带领下,“伏生”先生看到了两千年以后的图书馆,看到了《尚书》在两千年以后的流传盛况。跨越千年的两人相互道谢,在撒贝宁“先生,您护《书》传《书》的故事,定当永世铭记”的呐喊中,这个故事辉煌落幕,而演员倪大红的回眸一望成为这个故事中最深刻的画面。

对历史遗憾进行适当完善。场景的存在并不能百分之百还原,但是却能对故事理想化地补充和延伸。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大义、文化的传承、国家的气节舍弃了自己,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在《徐霞客游记》中,徐霞客跋山涉水,历经祖国的山川河流,由于交通不发达,几乎全程都是徒步,受尽了千辛万苦。在这个故事片段中,撒贝宁告知由贾一平饰演的徐霞客,如今的中华大地已经有了先进的交通工具,而徐霞客也在撒贝宁的带领下重新游历了祖国的美景,如愿喝到了长江水,并在虚幻的场景中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母亲,当那一句“母亲,我想你了”喊出来时,观众也随之热泪盈眶。

在《本草纲目》的故事里,李时珍与父亲告别,姚安濂饰演的李父教导儿子一番后欲悄然离去,王劲松饰演的李时珍悲怆地问出“父亲,没有你,我能做一个好医者吗?没有你,《本草纲目》我能写完吗?”李父坚定地说道“能”时,李时珍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悲伤,眼含热泪大声呼喊“父亲”,而李父的身影已经不再。通过视听语言的表达以及丰富的想象来还原李时珍和父亲的父子情深,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悠远,意味深长。

共情式叙事唤起认同感。在《典籍里的中国》中,虽然弱化了主持人撒贝宁的存在感,但他依然是节目穿针引线的关键枢纽,撒贝宁作为“当代读书人”,不仅是“穿越者”,更是激起所有观众情感的“表现者”。《典籍里的中国》作为具有强烈情感表现的文化节目,在撒贝宁的带领下,不论在屏幕前后,还是古代背景的对比之下,人们都能轻松地将自己带入现代读书人的角色中,跟着他走进历史中的故事。在王学圻饰演的司马迁问道“此书(指《史记》)当得我司马迁再活一世否?”撒贝宁答“当得一世重生,堪称万世不朽”时,观众的情感被调动到高潮,与生俱来的民族自豪感瞬间被点燃,这种直白化的表达在当下有着更强大的感染力。

情感是心理力量和社会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离开文本的持续性社会能量。一旦个体获取持续性的社会能量,情感就不再单纯与物理空间的共同在场必然关联,只要某一瞬间能唤起这一情感能量就会成为永恒。在场景表达中,所呈现的符号与象征能够激发起更大的情感力量,还能增强时代意义。“先生”是《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中《尚书》这个故事中出现的象征符号,当 “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对伏生高喊 “先生”并郑重行礼时,这声“先生”表达的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对先人对老者的敬仰,升华了群体情感能量,增强了集体共情。

三、从场景传播中分析受众的“培养意识”

在茶余饭后的空闲中娱乐之际汲取文化以补充精神上的空白缺失,应该是节目制作主体及受众最希望看到的效果。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在制作与传播的过程中,通过注重受众的“培养意识”来获得节目生命的长久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良策。如果仅仅将节目内容流于表面而不注重实际需求,空喊口号,只会重蹈“娱乐至死”的覆辙,上演“沉默的螺旋”所引发的行业浪潮,成为同质化节目中的一员,无法激发受众共情,自然也会湮灭在市场巨浪中。

受众培养意识应注意媒体文化传播造成的影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媒体的传播速度与涵盖范围有着其他平台不具有的优势,如果传播的内容是文化,那么需要注意在培养理论中还有一种著名的说法叫做主流说。在《典籍里的中国》中,通过场景表达,将中华优秀文化内涵搬至荧屏之上,而受众在长期观看的过程中,内心会潜移默化地将此类观点带入生活,从而在社会当中掀起读书学习的热潮。《典籍里的中国》这类节目并不具有“沉默的螺旋”式的消极后果,反而通过场景传播中的受众意识培养,提升了节目的关注度,持续性地向观众进行着优秀文化知识的输出。

大多数受众能够知道孔子对于中华文化的意义,但却对他的生活了解甚少,在《孔子》片段中,孔子晚年痛失爱徒,在梦里,孔子终于见到了自己已经逝去的学生,他朝渐渐消失的学生喊出:“仲由,颜回,你们答应过我,不能离我先走,你们答应过的!”最后在师徒三人“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诵读中,这个故事随之落幕。在媒体文化传播下,观众也认识了这位文化巨匠与学生之间的感人情怀。

受众的培养意识影响同类节目的发展前景与方向。如今综艺节目充斥着影视市场,虽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但同时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在“娱乐至死”趋势的推动下,部分媒体一味地迎合某些观众的趣味,走向极端。在这种背景下,注重观众培养意识的优秀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横空出世,产生了“寓教于乐”的传播效果,加强了受众群体的学习意识,该节目的同类型节目也应运而生,受到观众和行业的追捧。

四、从节目场景传播中分析叙事符号的价值传播

(一)鉴古知今的时代价值[5]

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阅《史记》而感受到司马迁对青史泣血的追求,从而学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翻《本草纲目》而知晓李时珍“医者父母心”的仁爱精神;品《兵法》明白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胸有成竹,再现孙膑用兵如神和运筹帷幄,对治国安邦有重要作用。

(二)文化自信的强化价值

场景传播的叙事内容由宏观叙事和微观叙事构成,个体叙事是对宏观叙事的切割与线性历史的串联,作为微观叙事的主体建构自我身份,其次以自我视角寻求个体间的共性,最终将个体叙事投射到家国叙事的高度。《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场景传播,完成叙事内容中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再塑造,加强受众对自己身份和民族身份的认知,从而促进文化自信。受众在《典籍里的中国》中的舜和禹身上,看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越王勾践的故事里,学会华夏儿女隐忍的品行;置身孔子故里,追慕五千年来的名家先贤;在汨罗江畔,感受屈原的家国情怀。《典籍里的中国》搭建历史场景,通过还原与重塑历史人物,加上表演,从人性与文化的角度传播和拓展历史文化。

(三)唤醒记忆的传承价值

文化记忆是建立在过去历史中某个特定的事件上,通过一些可供回忆附着的象征物而凝结成了文本系统、意象系统和仪式系统,个人和文化两者都需要借助外部的存储媒介和文化实践来组织他们的记忆。在主持人撒贝宁的带领下,我们重新认识了历史长河中的人物,撒贝宁更多地代表的是观众的视角,从他与“古人”的互动中,观众加深了对历史人物的印象,也唤醒了观众自己对于民族、文化的记忆,自然地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五、结语

基于对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的场景传播过程中的叙事策略分析,本文认为,在文化类节目进行场景传播时,想要讲好故事,在叙事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本的支撑点,合理借用不同形式的载体进行表达。在讲故事、传播文化的同时,不要忘记节目制作的初心,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当代新思想、新科技进行传播,如表演、音乐、虚拟技术等,不断探索适合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新发展。

利用影像化等方式,打破常规叙事的局限,进行全方面叙事。一般的舞台场景表达会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而通过影像化叙事,全面还原历史原貌,解放了屏幕,在传播中国文化时,将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用视听语言呈现出来,扩大了受众范围,将中国故事更好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利用科技的传播优势,借助网络进行传播。如今科技迅猛发展,网络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平台。综艺节目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下的丰富资源,与多媒体进行合作传播,达到矩阵传播的效果,从而增强节目的影响力。

《典籍里的中国》集内容与形式于一身,立足文化,通过综艺的手段来叙述中国历史,通过影视化表演来抒发情感,开创了影视化表达叙述中国故事的综艺界先河,为观众呈现了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中国文化典籍的魅力,传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密码,展现了蕴含在典籍中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未来的文化综艺在制作道路上,同样可以借鉴《典籍里的中国》的优秀成果,自觉承担起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任。

猜你喜欢

贝宁典籍受众
拈花
——鲁迅藏中外美术典籍展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殷企平教授访谈录
撒贝宁:敏思善问,问出精彩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贝宁的摩托车
NPC潜逃计划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出版的探索与思考
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