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张谷英村建筑形制研究初探
——以上新屋为例
2022-10-29徐琳琳
徐琳琳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北京 100029
引言
南方民居建筑类型繁多,结构、布局均根据当地环境、气候的特殊性而建造,现以湖南张谷英上新屋为例,描述当地环境、布局。
1 张谷英村传统民居形成背景
1.1 区域范围
张谷英村处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以东的渭洞笔架山下。最早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到清代嘉庆时期(公元1796-1821年)形成民居建筑群。张谷英村虽几经沧桑,民居建筑形制却基本得以保留。比较完整的建筑有“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这三组建筑,三组建筑门庭各自分东、西、南方向设置,建筑主庭高壁厚檐,围屋层层相连,分则各自独立,合则浑然一体[1]。
1.2 自然环境
张谷英村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丘陵和岗地为主,东北依靠着龙形山,西、南分别有旭峰尖、笔架山等,村落整体被山体环绕在小盆地中。流经村落的有两条河流分别为渭溪河与玉带河。环境组成了“负阴抱阳、山水相依”的地形,构成了富有特色的张谷英村景观风貌。
流经张谷英村有两条河流-渭溪河与玉带河,渭溪河为东西项贯穿全村的主河流,连接当大门、王家塅和上新屋三片古民居建筑群,渭溪河的景观在各每个河段都具特色,从上游的上新屋到下游的当大门,沿和景观逐渐由自然形态向人工形态转变。玉带河是由后栾水库自北向南流过张谷英村东侧的狭窄溪流,沿河经过山丘与农田,以自然景观形态为主。
2 张谷英村布局形态特征
从高处眺望,张谷英优如四面翠绿的青山围绕着一片片屋宇,渭溪河的溪水曲折并穿村而过。屋宇墙檀相接,依靠着山形坐落在溪流之上,形成“溪自阶下淌,门朝水中开”的格局。
张谷英村总体布局依地形呈现出“干枝式”结构,平面布局则呈现出“丰”字形,中轴建筑与两侧横轴建筑皆以天井巷道为构成个体,内廊相接,穿行其间。
每组建筑基本由过厅、会面堂屋、祖宗堂屋、后厅等院落组成,每进院落又由堂屋、正房、厢房、耳房等围合而成,并在内设天井,形成独立庭院。建筑内高墙深巷,家家房屋相连,室内需天井通风。顺着屋脊望去,整个建筑群变成了一排排“井”字。格局对称,工整严谨,形式、尺度和粉饰色调都趋于和谐统一。建筑材料以木、青砖、小青瓦为主,土坯砖、花岗岩、方砖为辅。天井内木雕居多,有在堂屋的梁柱上刻有的太极图,有在屋下雕有精巧的小鹿、蝙蝠等图案;窗棂、间壁以及隔屏大多以雕花板相嵌,图案有龙、凤、喜鹊、梅花,雕刻样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2]。
3 张谷英村历史沿革
张谷英村又称渭洞,渭洞属于古代巴陵县,该地区在夏、商、周时期是三苗的聚居地,春秋时期,巴陵属楚国。楚灭汉水流域的糜子国以后,迁其遗民到此,同时在现今岳阳的位置上建城卫戌。秦朝统一国土后,巴陵属于长沙郡,两汉因之,而此时春秋时楚所置的卫城被更名为巴丘。东汉建安十五年,孙权从刘备手中夺取了长沙郡东部,北部地区设汉昌郡,岳阳建郡之始[3]。
三国和东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唐、五代、南宋时期,巴陵(后称岳州、岳阳)是军事重镇,现存的古驿道为“刘备道”,可能是东汉建安十四年(210),刘备自公安(今湖北公安县)南征长沙郡所经过的道路。
明洪武四年(1372),始祖张谷英自吴入楚,先迁入新墙,而后再迁入渭洞,石桥冲成为建立第一个聚族定居点,直到明中期嘉靖时,家庭人丁已达二百余人。
明嘉靖间(1522-1566),七世祖张公泰迁居至渭洞西头岸,这是张谷英村聚族而居的开始。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 年),八世祖张伏层再次自石桥冲旧居迁至渭洞,为如今张谷英村现址,建张谷英村古建筑群主体的第一代大屋,即“当大门”。
清朝乾隆年间,修建东头岸和西头岸。
清朝嘉庆七年(1802 年),第二代屋-王家塅为十六世祖张续栋建。
清朝嘉庆八年(1803-1805 年),建第一个庄园风格的居住点-上新屋为张续栋兄张续彬,从嘉庆七年起,张谷英村建筑规模基本定型。
清咸丰2-3年,太平天国军进入岳州,张家家奴蒋洪望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张氏族人张仁在渭洞组织乡勇,配合清军抵抗蒋洪望对渭洞的进犯。
抗日战争时期,敌方曾轰炸张谷英村,炸毁张谷英族祠堂以及部分大屋建筑。
1945年4月16日,由王震、王首道率领的八路军南下支队进驻张谷英村,在张谷英村学堂墈大屋场建立岳阳人民政府,后因国民党王陵基部围剿而撤出。
2001年,张谷英村古建筑群由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张谷英村古建筑群由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4 上新屋建筑形制
4.1 建筑原有形制
上新屋西临渭溪河,东靠龙形山,是一座座东北朝西南的一组建筑群。与现存当大门、王家塅院落格局相同,院落以中轴建筑堂屋为主线,两侧对称设分支横堂屋,平面呈“丰”字形结构。
上新屋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十六世祖力心公建。总面积7560m2,房间172间,新屋片区建筑原为“七井五进,八横堂”井字平面形布局[4]。
4.2 建筑现有形制
经过历史的变化,上新屋中的主人不断更换,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且有一段时间的无人维护。上新屋部分建筑已不复存在。
现有上新屋仅存中路四进院落,以及第一进东、西横堂屋、第二进东、西横堂屋四处横堂屋建筑,现状四处横堂屋仅余两进院落,东西尽头建筑均拆改严重,中轴线第五进堂屋及三、四、五进院落两侧原有横堂屋均已损毁,建筑痕迹均无,现状格局虽已不完整,但原状规模可见一斑。
根据现存建筑判断分析,上新屋堂屋为五进,横堂屋每进原为“三井三进”或“四井三进”形式。且每处堂屋及横堂屋院落基本为天井两侧置厢房,后部置堂屋的建筑形制。
4.2.1 建筑平面现有布局。上新屋位于当大门西北处,上新屋入口前,渭溪河上制一座平桥,此桥为上新屋正门唯一入口,一进堂屋正门为内凹锁头屋形制,正门匾额为文魁二字,文魁指文星和魁星,俗谓主文之星,亦指文章魁首。上新屋正面均采取左右基本对称布局,正门两侧横堂屋凸出一进堂屋并设砖拱门,分段式采取马头墙及封护檐交替做法,现存各三组,马头墙及封护檐为中轴一进堂屋门厅两侧房屋及第一进东、西横堂屋南排房屋。在整体青砖砌筑灰色基调的前提下,使立面效果既工整,又富于变化。
上新屋中轴现存四进堂屋。一进堂屋(门厅),左右两侧设八边形天井,中置连廊,通往第二进堂屋,除门厅左右两侧各置两间倒座房外,并未置堂屋及其他房。东、西两侧各设三道门,南门为石拱门作为通往第一进东、西横堂屋的入口;中门为石拱门作为第一进东、西横堂屋和第二进东、西横堂屋巷道的入口,巷道链接第一进与第二进横堂屋;北门为石门则作为通往第二进堂屋、第二进东、西横堂屋巷道的入口,通过巷道可进入第二进东、西横堂屋。
第二进堂屋入口设门,内置堂屋、正房、厢房、倒座,堂屋设屏门,中设正方形天井。厢房与倒座间置巷道,通往第二进东、西横堂屋。
第三进堂屋内置堂屋、正房、厢房,堂屋设屏门,左右两侧设八边形天井,中置连廊通往堂屋。东、西厢房下置巷道,通往第三进东、西横堂屋,第三进东、西横堂屋已毁,未找到原有痕迹。
第四进堂屋内置堂屋、正房,堂屋设神龛,左右两侧设八边形天井,中置连廊通往堂屋,正堂后置一排房屋疑似第五进堂屋建筑,其后建筑已毁;天井东、西墙体设门,通往第四进东、西横堂屋,第四进东、西横堂屋已毁,未找到原有痕迹[5]。
上新屋现存四组横堂屋,分别为第一进东、西横堂屋、第二进东、西横堂屋。第一进东、西横堂屋第一进堂屋,内置门厅、堂屋、正房、厢房,堂屋设神龛,中置正方形天井。第一进东、西横堂屋第二进堂屋,现状有局部坍塌,根据现场痕迹和上新屋其他建筑可知内置堂屋、正房、厢房,中置正方形天井。第三进堂屋已毁,未找到原有痕迹。
第二进东、西横堂屋第一进堂屋内置堂屋、正房、厢房,中设天井;第二进东、西横堂屋第二进堂屋内置堂屋、正房、厢房,堂屋设天井,左右两侧设天井。第三进堂屋已毁,未找到原有痕迹。
根据现场探查,上新屋建筑现存门厅4座、堂屋10座、正房20座、厢房18座、耳房4座、倒座房4座、天井21座、巷道8条(见图1)。
图1 上新屋总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根据现有堂屋布局,堂屋院落规模明显大于横堂屋院落。横堂屋院落与堂屋院落成垂直,在东、西巷道两侧并排列。横堂屋院落也沿纵深方向设两进院落。堂屋与横堂屋院落格局相似,基本都由天井、东西厢房、正堂组成。堂屋与横堂屋院落之间通过巷道间隔与联系,总体上既具有大家族群居的格局,又在个体院落上有小家庭生活的独立环境,体现了家族传承的设计理念[6]。
4.2.3 建筑结构及做法。经现场勘察上新屋室内地面为三合土地面,现在部分改为瓷砖及水泥地面,台明、过厅、天井两侧、堂屋以及巷道周围为方砖为方砖细墁地面,规格:230×230×60mm。天井为花岗岩条石,条石形式有八边形及长方形,每个天井下沉300-400mm,天井是整个建筑明排水位置,整个建筑整体由北向南流向渭溪河。建筑墙体下置260mm高花岗岩条石,条石上为青砖十字缝墙体,规格:280×150×90mm,墙厚为一砖宽,内墙面为黄泥打底,厚15mm,外罩纸筋灰,厚5mm,二层隐蔽墙体大部分为土坯砖墙体,围天井一周二层设装修。正房设门,厢房设门、窗及高窗(窗带纹饰),耳房设门,正立面均设窗,没进院落设门或屏门。厢房设堂屋为硬山双檩建筑,下粗上细,檩条规格:Φ100-Φ280mm不等;连廊为抬梁式屋架;其余建筑为硬山搁单檩建筑,檩条规格:Φ100-Φ160mm;天井四周及四个立面设挑檐;檩条上铺钉板椽,板椽规格20×100mm;檐口设封檐板,规格:20×100mm。屋面为单檐双坡小青瓦屋面,干槎瓦做法,小青瓦规格:170×180×12mm。
各个墙体作为巷道墙体,将建筑连在一起,既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又兼顾对火灾的防范功能。
所有建筑二层,用楞木、楼板分隔,上层一般只用于放置杂物。屋架檩、椽以杉木为主,个别柱子用枫木,取风调雨顺之意。檩条选择中段自然弯曲的木料,利用拱起部分预防受弯挠度。檩条上钉扁椽,椽上直接干摆小青瓦。围绕天井四周的建筑挑檐,也利用自然弯材解决木构件错层搭交问题[7]。
5 结束语
通过对湖南岳阳张谷英村上新屋全面的实地考察及对湖南岳阳张谷英村上新屋的详细勘察,可以从聚落形态、宅院类型、构架特征、装饰技艺4个方面将湖南岳阳张谷英村上新屋区域风土建筑的特点概括总结如下:
张谷英古村落是较为典型的明、清村落建筑,记载了明、清时期当地的建筑技术及建造工艺等相关历史信息,反映了地方性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特点,具有显著的地域建筑文化特色。建筑的空间体系由3个层次构成,在整体环境空间层次上,开放空间艺术处理注重因借自然,尊重自然;在村落内部功能空间层次上,则注重步步有景,开合有度;在大屋内部空间层次上,重视“灰空间”的承转过渡,内外渗透。开放空间的合理布局,使古村的户外生活变得格外轻松自如和温馨祥和。张谷英村的开放空间营建策略和艺术处理手法在当代聚落规划中也是值得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