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性激励护理模式对初治HIV感染者自我管理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2-10-29石洁李文艳张凤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50期
关键词:感染者服药依从性

石洁,李文艳,张凤池

(江苏省徐州市传染病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0 引言

艾滋病(AIDS),即HIV病毒感染者,它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及社会安全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已成为我国不容小觑的公共卫生问题[1]。一旦确诊HIV感染,无论 CD4的高低,均建议立即启动HAART(抗病毒药物治疗)治疗,需要患者终身服药[2]。将艾滋病由不治之症向慢性病转变,为了保证治疗的效果,需要患者维持较高水平的服药依从性(>95%)[3]。虽然近年来艾滋病的宣传力度加大,可是人们仍然“谈艾色变”,这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4]。尤其对于初治的HIV感染者,不愿暴露自己感染情况,无法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5-6],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认为艾滋病是“不治之症”,而出现消极、悲观等不良情绪,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下降,不利于疾病恢复[7]。随着优质护理观念的转变,正性激励护理模式,在多种慢性疾病中取得满意效果,本研究为探讨正性激励护理模式对初治HIV感染者自我管理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初治HIV感染者70例,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22-58岁,平均(46.2±2.4)岁,初中及高中学历18例,大专学历11例,本科及以上6例;实验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23-56岁,平均(44.6±1.9)岁,初中及高中学历19例,大专学历12例,本科及以上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正性激励护理模式。入选标准[8]:①符合《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版)的诊断标准,经确认试验证实存在HIV感染者;②年龄在18岁以上;③初次接受抗HIV治疗的患者;④意识清楚,能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⑤规律随访;⑥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本次研究采用匿名的资料收集,不涉及HIV感染者隐私,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免除知情同意签字。排除标准[9]:①外籍患者;②患者伴有精神障碍和意识障碍,无法进行交流;③患者拒绝参加研究。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护理,向患者讲解抗病毒治疗的作用以及服药依从性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患者出院后采用电话沟通的方式,询问内容包括服药情况、服药后有无不适,预约定期复诊的时间等。

1.2.2 实验组采用正性激励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①思想教育工作中运用正性激励。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倾听患者的主诉,掌握患者心理和心理需求的变化。针对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出现,护理人员运用积极向上的语言进行情绪指导,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鼓励;②同伴支持。由具有艾滋病相关知识,具有乐观、积极向上态度的志愿者(艾滋病确诊患者,经社会志愿者考核合格,获得社会志愿者服务证),运用正性激励,通过同伴教育对患者进行包括治疗经验在内的教育,坚持分享用药感受等社会支持。由于病情、医疗背景和身心经历相同,更容易拉近患者之间的距离,接受同病患者的建议[10],消除患者的顾虑,改变患者认为艾滋病是“不治之症”的错误认识,同时通过微信加入好友群,互相鼓励,每日服药提醒,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和生存的希望;③针对参与复诊随访的患者,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奖励物品由疾控中心关艾中心提供。随访是HIV感染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护理人员提前为他们预约好复诊的时间,复诊的项目,提前准备好的小礼物,这些都是社会支持的一种展现。物品奖励也是正性激励的一种表达方式,一个杯子,一把伞,一个抱枕等,虽然物品小,却能让感染者感受到这是社会给予的帮助,更增加了他们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决心。

1.3 观察指标

1.3.1 采用艾滋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包括7个维度和49个项目:①日常生活管理。共有8个项目被用来评估饮食、睡眠和运动方面的自我管理。②生活行为准则。在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方面,共使用了6个项目来评价自我管理。③疾病知识管理。采用4个项目进行疾病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的自我管理评价。④症状处理。共有9个项目用于评估药物不良反应和机会性感染自我管理。⑤治疗依从性管理。用8个项目评价自我管理在药物治疗和疾病监测中的作用。⑥情绪的认知管理。共有6个项目被用来评估情绪自我管理,如压力和信心。⑦寻求社会支持和帮助。共有8个项目用来评估家庭、朋友和社会支持的自我管理情况[11]。分数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行为越好,积极应对方式越好。

1.3.2 评估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自制依从性调查问卷,调查上周服药情况,内容包括: 是否有错过服药的经历?你有时会停药吗?当你感觉更糟糕的时候,你会停止服用吗?当你感觉好些的时候,你会停止服药吗?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0分。依从程度达100%为完全依从;依从程度>90%,且<100%为不完全依从;依从程度≤90%以下,且>80%为依从性差; 依从程度<80%为不依从,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依从性越高[12]。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 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分别用±s和病例(%)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在社会支持和帮助,情绪认知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症状管理,疾病知识管理 ,生活行为规范,日常生活管理等7个维度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3]。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s,分)

时间 评分项目 对照组 实验组 t p干预前社会支持和帮助 17.26±2.10517.46±2.924 -0.328 >0.05情绪认知管理 18.09±1.13817.80±1.1320.956 >0.05治疗依从性管理 23.71±3.12124.23±1.987 -0.822 >0.05症状管理 17.20±1.15817.80±1.302 -2.007 >0.05疾病知识管理 5.74±1.5026.03±1.424 -0.817 >0.05生活行为规范 12.40±2.78013.26±1.379 -1.904 >0.05日常生活管理 22.29±3.02522.66±2.326 -0.576 >0.05干预后3个月社会支持和帮助 17.77±1.97220.57±2.279 -5.497 <0.05情绪认知管理 20.37±1.35223.51±1.616 -8.825 <0.05治疗依从性管理 25.49±2.80130.43±0.739 -10.095 <0.05症状管理 24.77±1.69931.29±2.480 -12.819 <0.05疾病知识管理 10.54±0.70113.14±1.785 -8.023 <0.05生活行为规范 15.40±2.15819.14±1.658 -8.072 <0.05日常生活管理 24.51±2.75929.40±3.574 -6.402 <0.05干预后6个月社会支持和帮助 20.94±1.89324.86±1.881 -8.677 <0.05情绪认知管理 21.40±1.63126.14±1.556 -12.45 <0.05治疗依从性管理 27.34±2.82833.37±1.003 -11.887 <0.05症状管理 29.17±3.60140.54±1.930 -16.464 <0.05疾病知识管理 12.29±0.71018.60±1.117 -28.228 <0.05生活行为规范 17.40±2.61424.20±1.208 -13.969 <0.05日常生活管理 26.83±2.62934.74±2.536 -12.818 <0.05

2.2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

本次研究发放问卷70份,收回70份,有效问卷100%。对照组总用药依从性为91.43%,观察组总用药依从性为97.1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

表2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n(%)]

3 讨论

艾滋病患者,尤其对于初治的HIV感染者,躯体的不适,社会的歧视,家人的不理解[14],是导致他(她)们治疗积极性,服药依从性下降的重要原因。chen等[15]分析浙江省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06~2013年的病例信息后发现。自杀已成为该人群非艾滋病死亡的首要原因。预防该人群的自杀行为,恢复他(她)们治疗的信心是当前防治工作必须应对的挑战[16]。正性激励特指对激励对象的肯定、承认、赞扬、奖赏、信任等具有正面意义的激励艺术。正性激励护理是通过积极暗示,提升患者治疗过程身心舒适度,减轻其抗拒心理和焦虑心理,以促进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减少患者不良应激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17-18]。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对初治HIV感染者实施正性激励护理模式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和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正性激励护理模式可以及时评估患者心态及实际情况,针对患者的消极情绪给予积极疏导,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19],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艾滋病,纠正患者认为艾滋病是“不治之症”的错误认识。而同伴支持能够为患者提供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20],美国已开展多种艾滋病同伴支持项目,并设立同伴教育员制度体系[21]。同为感染者,同伴支持能够为患者提供正确的、实用的、切实可行的信心,与医护人员相比,这种信息的支持更具有可靠性。心理的支持,社会的支持,物质的奖励,可以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激发患者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后续的护理及恢复具有极大的动力。随着治疗效果的改善良好,生活习惯的建立,患者也对治疗越来越有信心,从而形成正向循环[22]。

综上所述,正性激励护理模式用于初治HIV感染者,可在生理、心理、社会支持等方面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用药依从性,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感染者服药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服药不能猛仰头
服药不能猛仰头
服药不能猛仰头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