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行车的中国故事

2022-10-29何志文

传记文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溥仪

何志文

1973 年生产的永久牌12 型自行车(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如飞行走”的西洋物

1868 年,京师同文馆学生张德彝受清廷委派,跟随斌椿使团赴欧洲观光考察,他记述了出访时在英国伦敦街头,第一次见到自行车时的情景:

自行车前后各一轮,一大一小,大者二寸,小者寸半,上坐一人。弦上轮转,足动首摇,其手自按机轴而前推后拽,左右顾视,趣甚。

张德彝扼要介绍了自行车的形制和驾驶方式,并第一次用中文称其为“自行车”。之后,这一称呼被广泛使用,并沿用至今。

就在这一时期,自行车也随着西方传教士和商人等进入了中国。1872 年8 月12 日,《申报》第89 号登载了慈湖小隐撰写的《续沪北竹枝词》中描写行人骑自行车的一首:

《申江胜景图》和书中所绘的马车和脚踏车(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前后单轮脚踏车,

如飞行走爱平沙。

朝朝驰骋斜阳里,

飒飒声来静不哗。

在1884 年出版的《申江胜景图》中,有一幅《华人乘马车脚踏车》图,描述了当时上海的行人乘坐西洋马车和脚踏车的情景。该图表明,自行车(脚踏车)这一西方人的玩意儿,也为一些喜欢猎奇的中国人所喜爱。

在北京,也有西方人骑自行车。

据说,自行车曾引起光绪皇帝的极大兴趣。美国传教士、汉学家何德兰在《慈禧与光绪》一书中写了一段光绪学骑自行车的故事。有一天,一个太监看见何德兰妻子停在廊上的自行车,奇怪车子怎么会不倒,便回去当作奇事告诉了光绪。第二天他就带话说道:“皇上想要那辆自行车。”何德兰妻子同意了,让他把自行车带给光绪。这之后没多久,传出消息说,皇上曾试着骑行那辆自行车,但他的辫子夹在后轮子里了,重重地摔了一跤,然后就放弃了。

光绪让太监张口跟何德兰妻子索要自行车,似有夸张之嫌,但显然皇帝骑自行车摔倒并没有妨碍自行车在北京城的流传。出版于宣统元年(1909)的《京华百二竹枝词》中,有一首专门描写北京街头行人骑自行车的情景:

鸿顺洋行的自行车广告

臂高肩耸目无斜,

大似鞠躬敬有加。

噶叭一声人急避,

后边来了自行车。

在一些大城市中,自行车的数量逐年增多。自行车是进口商品,当时在中国的销售一般都由外国洋行所控制。例如上海的踏飞洋行和天津的鸿顺洋行等,皆为著名的自行车销售商,他们在《中外日报》《大公报》等有影响力的报纸上打广告,以扩大自行车及其零件等的销售。1897 年,中国人开设的第一家自行车商行——上海同昌车行诞生,售卖自行车及其零件等。

1898 年4 月1 日,鉴于在上海骑自行车的人日益增多,《申报》发表了《脚踏车将来必盛行说》一文,文章作者预言自行车必将在中国大范围地传播开来。

作为进口商品,自行车自进入中国以来,就是高档的消费品。有研究者指出,从1900 年至1907 年,无论南方的上海还是北方的天津,自行车的售卖价格,始终在80 银元上下浮动。因价格高昂,有些车行甚至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售卖自行车。

溥仪与自行车

我们熟知的第一个自行车“发烧友”是末代皇帝溥仪。

1922 年,在和皇后婉容的大婚典礼上,溥仪得到了一辆自行车,这是堂弟溥佳赠与他的新婚礼物。溥佳记述了溥仪当时学自行车时的情景:

我送溥仪的礼物是一辆自行车。因他从未骑过自行车,看了十分高兴,就开始练习起来。不料陈宝琛得知后,把我狠狠地申斥了一顿:“皇上是万乘之尊,如果摔坏了,那还了得。以后不要把这些危险之物进呈皇上。”他还劝溥仪不要骑,幸而溥仪并没有摔伤,练了几天就会了。后来他自己又买了许多自行车,时常带我们以骑车为乐。

溥仪不但自己骑自行车,还让皇后婉容、婉容的弟弟润麒以及妹妹们都一起跟他骑。当时,溥仪还任性地干了一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锯掉宫门门槛。“后来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下令把宫门的门槛一律锯掉,这样出入无阻地到处骑。”对于这件往事,溥仪在其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如是说。

溥仪骑自行车,也收藏自行车。据相关资料,溥仪一共藏有自行车20 多辆,其中包括英国“三枪”、德国“蓝”牌、法国“雁”牌等著名品牌。为了这些自行车,他还在御花园绛雪轩中,专门设置了一个存放自行车的车库。当时,自行车售卖的价格仍然十分昂贵。像溥仪这样买20 多辆自行车玩儿的人,在当时可谓绝无仅有。根据1919 年6 月2 日登载于《申报》上的一则广告,可知当时的自行车价格:

兹有美国兑登名厂新机器脚踏车一部,原价三百三十五元,现只售银一百两,合意者请至北四川路一千三百十八号门牌贸利泰脚踏车行接洽可也。

售价白银一百两的自行车,只有相当富裕的家庭才购置得起。到1924 年,自行车的价格有所降低。根据1924 年4 月30 日德商礼和洋行登载在《申报》的一则广告可知,德国产“DIXI”牌脚踏车,英式价格为每部五十七元,德式为五十五元。但即使这一价格,也让绝大多数中国人“望车兴叹”。

自行车大多为警察、邮递员等使用的公务用车,私人拥有自行车的数量还很少,谁拥有自行车绝对是有钱且新潮的人。1919 年,北京有一个叫“体育集友”的自行车爱好者组织。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切磋车技,并前往以妙峰山为主的各处庙会参加活动、表演献艺。由于自行车是稀罕玩意儿,他们的表演很受欢迎。

婉容和溥杰在宫中学骑自行车

自行车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当时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制造业落后,未能建立起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使得舶来品充斥市场。除了一些组装车,市场上售卖的自行车,基本都是从英、德、美、日等国进口的。

首先在中国建立自行车厂的是日本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一方面开展军事侵略活动,一方面开始蚕食和占领中国市场。自行车作为当时的奢侈品之一,其生产也为日本人所重视。1936 年,日商小岛和三郎先后在上海、天津等地分别开设昌和制作所等自行车厂。抗日战争结束后,1946 年,国民政府接管了上海和天津的昌和制作所等日资自行车厂。据1946年2月2日《申报》登载的一条简讯称:

“体育集友”自行车会徽章(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日人经营之昌和制作所,专造脚踏车,设津沪两厂,沪厂已由经济部接收委托民营。津厂月能出车三千辆,亦由经济部据收竣事,仍拟标售或委托民营。

国民政府接管后的这几家自行车厂产量并不高,天津厂年产仅为3000 辆,质量也无法与进口自行车竞争,但这几家自行车厂还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行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接收改造旧有自行车企业的基础上,相继建立了沈阳自行车厂、上海自行车厂、天津自行车厂等影响力较大的自行车生产企业。

沈阳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具有官僚资本主义性质的沈阳制车厂,命名为第一机器厂四分厂,并于1949 年5 月恢复生产自行车。1950 年,该厂被命名为沈阳自行车厂。从1951 年起,开始生产工字牌自行车。1954 年,沈阳自行车厂经过对产品进行改进设计后,正式启用白山牌商标。

部分国产品牌自行车说明书(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上海自行车厂的前身则是日本商人开设的昌和制作所,当时生产的是铁锚牌黑色军用自行车。1949年5 月起,先后改称上海制车厂、红星制车厂等,1953 年正式定名为上海自行车厂。

天津自行车厂的前身也是昌和制作所。天津解放后,改组为天津机器厂第二分厂,1951 年更名为天津自行车厂。

随着沈阳、天津、上海一些自行车厂的相继建立和“白山”“飞鸽”“永久”等品牌的创立,我国自行车的产量逐年快速增长。1949 年,我国自行车年产量为1.5 万辆左右。到1958 年时,自行车产量已经达到了100 万辆。20 世纪60 至70 年代,沈阳、天津、上海以外的其他省份,也相继建立了自行车生产厂。到80年代,我国基本形成了完整的自行车生产体系。

根据国家计委经济预测中心消费处《全国自行车产需形式分析及预测》一文,截至1984 年年底,全国自行车的社会拥有量约为1.69 亿辆,平均每6.13 人拥有一辆自行车。1985 年,自行车工业已遍布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共有国家验收的定点厂50 余家,专业零件厂近300 家,职工25 万人,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1984 年全国自行车产量为2857 万辆,比1983 年增长3.59%,其中“凤凰”“永久”“飞鸽”三大名牌自行车的产量为834 万辆,约占全国产量的29.2%,“红旗”“长征”“金狮”“金鹿”“飞鹰”“五羊”“梅花”“飞跃”8 个地方名牌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1971 年自行车购买发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随着产量的增加,自行车的销售量也在不断增加,80 年代初的自行车销售量增长很快,1980 年首次突破1000 万辆,相隔仅两年就突破了2000 万辆,1984 年更是达到了2868 万辆。这些数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形势的明显好转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全国自行车产需形式分析及预测》指出:按照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衡量,自行车已经从过去的高档消费品变为一般耐用消费品。

再看销售价格。20 世纪50 年代,我国自行车的零售价格基本上是稳定的,以天津生产的飞鸽牌自行车为例,飞鸽牌28 英寸标定车(按照规定的装配尺寸生产出来的自行车)每辆零售价是157.50 元,1955、1956 年的售价均维持这一数字。1962 年,商业部决定将自行车列为高价商品,飞鸽28 英寸标定车每辆市场零售价提高到193 元。随着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1964 年12月28 日,全国物价委员会和商业部指示,自行车经营逐渐退出高价,飞鸽28 英寸标定车每辆零售价下调到180 元。1965 年标定车零售价又调整为每辆155 元。

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一张自行车购置发票,1971 年9 月,一位北京王姓居民为购置一辆“首都牌自行车”,共支出了160 元。根据当时居民的收入来看,这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见在当时,买一辆自行车的确需要一定的财力。

《首都之春》局部(北京画院藏)

1985 年4 月,国家将供求缓和的缝纫机、国产手表、自行车(除“凤凰”“永久”“飞鸽”三大名牌车外)、收音机、电风扇5 种产品价格放开,由企业自行决定价格。1986 年8 月又放开了“凤凰”“永久”“飞鸽”等名牌自行车、黑白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等7 种消费品价格。自行车价格放开后的20 世纪80 年代后期,一辆天津飞鸽62 型加重自行车每辆零售价为195 元,一辆飞鸽23 型26 英寸男车每辆零售价为205 元。虽然自行车有了较大幅度的涨价,但从城市到农村,大部分中国家庭已经能够实现购买自行车的自由了。

“三转一响”的记忆

创作于1958 年至1959 年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 周年而作的《首都之春》一画,描绘了行人骑着自行车经过天安门的情景。几个骑自行车的行人能够进入歌颂描绘首都建设成就的重要艺术作品中,说明自行车在当时还是稀缺之物。

50 年代,人们的收入普遍不高,家庭支出预算有限,自行车是稀罕物。到了六七十年代,自行车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被称为“三大件”,再加上收音机,被称为“三转一响”,成为一个家庭是否富裕的象征。邓德光在《故乡风铃》一书中,记述了对那个年代“三转一响”的记忆:

20 世纪70 年代自行车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对于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走过来的人来说,恐怕对“三转一响”的“四大件”记忆犹新。所谓“三转”就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因为手表的指针做圆周运动,自行车的轮子也是圆周运动,缝纫机也是如此,而那个“一响”就是半导体收音机。那个时候谁家要是拥有了这“四大件”,那绝对是远近闻名的富贵人家,不仅人人称羡,出门在外腰杆也挺得直直的,连说话底气也冲得很,风光得很。

由于包括自行车在内的“三转一响”的象征意义,尤其是对它们的名牌的追求,成为当时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一种时尚。郁伟年在《自行车》一文中这样说道:

自行车、手表、台钟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年轻人追求的三大件。当时,这三件日用品价格不菲,一般家庭难以承受。“上海”牌手表、“永久”牌自行车的价格都是120 元,“三五”牌台钟稍微便宜点,也要50 元一台。一个全劳动力农民,一年收入至多200 多元,所以谁家拥有这三大件中的一件就很气派了,就会引来邻居们羡慕的眼光。这三大件中,年轻人最喜欢的是自行车,穿上一件体面的衣服,骑上自行车,或上城里,或走亲访友,觉得很有面子。

家里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拥有一辆自行车,成为很多人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诗刊《星星》2002 年第6 期刊登孙文波《六十年代的自行车》一诗,生动地描述了他小时候母亲买回一辆红旗牌自行车后的情景:

妈妈买回一辆红旗牌自行车,使我结束对别人家有自行车的羡慕。

当她下班,才轮到我骑上它,在院子里转圈、上街。

我喜欢把它的铃铛摁得乱响。一个时期它成为我的玩物,使我见到熟人腰都比平时挺得直。

一次在西郊体育场,骑着它我沿着跑道飞驰,我的得意遭到几个小子的嫉妒。他们把我拦下来,让我把车给他们,我没有答应,与他们打起来;

我就像一只老虎保护自己的幼崽没有让他们拿走它。所以很多年过去它仍在我的眼前闪亮:镀铬车把、回链刹、二八圈。

我看见自己骑着它在铁路新村周围的路上转来转去,身边的事物纷纷后退。

自行车难得,一来是因为大家的收入低,二来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自行车等轻工业产品相对而言还属于较为稀缺的商品,包括自行车在内的“三转一响”,皆为凭票供应。

关于自行车购买票证的珍贵程度,有人在文章中回忆说:

在那个商品凭票供应的年代,若是手中没有票,即便有钱也没法拥有一辆“永久”自行车。一辆普通自行车价格在120 元左右,最好的PA13 型车价格则要更高一些,而在黑市上一张“永久”自行车票竟然要卖到将近100 元。那时,谁家有张车票,就会像一阵风一样在邻居间迅速传开。

购买自行车不易,与自行车相关的故事,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当然,这是个人的记忆,也是时代的记忆。自行车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

从奢侈品变日用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民众收入的逐渐提高,加之产量的大幅提升,自行车开始在中国家庭中普及,城市家庭自行车拥有辆达到户均一辆甚至两辆。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统计,1985 年以来自行车已连续七年年产突破3000 万辆,其中最高年产达4122 万辆。到1991 年年底,自行车社会拥有量近4 亿辆,全国平均不到三个人就有一辆自行车。

当时,中国的社会各阶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机关干部、大中学生,无论上班下班、下地干活、短途贩运、接送小孩、买粮买菜、上学放学,都离不开自行车。一时之间,自行车成为数亿中国人的主要出行方式。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成为当时中国城市的一大独特景观。

自行车普及了,但新的问题又随之出现,自行车引发了严重的交通堵塞。这一问题在天津等保有自行车量很大的城市中尤为明显。于是,如何处理公共交通和自行车交通的关系,如何处理小交通和大交通的关系,成为城市治理者思考的问题。自行车还是居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但它已不再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了。很快地,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这些曾经让一代人为拥有它们而倍感骄傲的“三大件”开始变得不再稀奇。在家庭建设上,人们的生活开始向电气化迈进,追求的“新三大件”又变成了冰箱、彩电、洗衣机。之后,人们又将奋斗目标定在了小汽车上。

现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交通堵塞的情景,又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造成堵车的,却是遍布大街小巷的小汽车。人们还在为堵车烦恼,不过,这种烦恼应该是“幸福的烦恼”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自行车又以共享单车的形式出现,以解决人们的短途出行,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所以,自行车自进入中国大地后,始终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见证了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变迁。

大城市壮观的自行车车海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在广大城乡地区,自行车兼具通行和运输的功能

从舶来品到国货,从富家子弟的玩物到百姓的交通工具,从不可或缺的民生商品到运动爱好者的休闲方式,小小的自行车,见证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人民当家作主的独立富强国家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人民从一穷二白到实现小康生活的伟大成就。

作为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见证物,中国国家博物馆一直关注收藏各类与自行车有关的物件。这些藏品中,有1919 年的“体育集友”自行车会徽章,有20 世纪70 年代的自行车税票和自行车税牌,有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凤凰26 英寸”自行车购货发票,有山东省济南市革命委员会第一商业局印发的现役军人自行车购买证,有20 世纪60 至90 年代生产的不同品牌的老旧自行车……

作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变迁的物证,这些老旧自行车以及相关藏品,将生动地讲述它们与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美好故事。

[1]张德彝:《稿本航海述奇汇编》第一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年版,第642 页。引文中“寸”疑为“尺”之误。

[2]《申报》1872 年8 月12 日,第89 号,第2 版。

[3]何德兰(英语名Isaac Taylor Headland,依查克·泰勒·何德兰,1859—1942),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汉学家。1888 年来华,在华期间曾多次为光绪皇帝翻译并提供西方书籍,其夫人则是清朝众多达官贵妇的家庭医生。何德兰编撰出版了包括《慈禧与光绪》(中华书局2004 年版)在内的多部有关晚清的著作。

[4]转引自白化文:《退士闲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年版,第212 页。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晚清宫廷生活见闻》,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29 页。

[6]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中国言实出版社2019 年版,第46 页。

[7] 《申报》1919 年6 月2 日,第16625 号,第10 版。

[8] 《申报》1924 年4 月30 日,第18379 号,第9 版。

[9]吴效群:《走进象征的紫禁城——北京妙峰山民间文化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120 页。

[10] 《申报》1946 年2 月2 日,第24410 号,第3 版。

[11][12]国家计委经济预测中心消费处:《全国自行车产需形势分析及预测》,《计划工作动态》1985 年第11 期。

[13][14]天津市物价局编著:《天津物价志》(蓝本)1994 年版,第207 页,第207—208 页。

[15]邓德光:《故乡风铃》,团结出版社2016 年版,第77 页。

[16]郁伟年:《朝歌晚唱》,宁波出版社2017 年版,第152 页。

[17]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编:《新世纪五年诗选》,时代文艺出版2006 年版,第105 页。

[18]钱跃、陈煜编著:《中国生活记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 年版,第66 页。

[19] 《自行车王国有多少辆自行车》,《教育与职业》1992 年第9 期。

猜你喜欢

溥仪
400万年薪难阻溥仪皇帝梦
溥仪与国宝的命运
溥仪爱打骚扰电话
老照片·溥仪的犯皮瞬间
儒绅陈宝琛
你所不知道的末代皇帝溥仪
未代皇帝的平民恋
末代皇帝的平民恋
末代皇帝学唱“认罪嚎歌”
编辑记忆中的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