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的艺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服装变迁
2022-10-29康宁
康 宁
2003 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穿的舱内航天服(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服装是人体的“第二层皮肤”,有着保护身体、显示身份、传情达意、装饰审美的作用,在“衣食住行”中居于首位,与民生密切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的服装产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服装产业
纺织品是生产制造服装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服装主要以棉布为面料。随着纺织工业生产的全面恢复,全国棉纱、棉布等轻工业产品产量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农民生活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据《当代中国的纺织工业》统计资料,1952 年,我国棉布产量达到38 亿米,人均消费棉布已 达17.12 尺(约5.7 米)。从1953 年起,全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统筹兼顾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的时代精神感召下,青岛青年女工郝建秀的细纱工作法在纺织系统得到全面推广,各地棉纺厂不断刷新生产纪录。为了应对农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1954 年7月13 日,中央批准了中财委关于改变棉花购销制度的建议。9 月9 日,政务院第224 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行棉布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和《关于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全国城乡自9 月起开始凭布票供应棉布,对棉布消费进行限制。到了1978 年,全国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棉花产量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但产量严重不足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家还要大批进口棉花以保证供应。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国棉二厂身穿工作服的职工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勤俭建国的方针,全国上下形成了艰苦朴素的社会风尚。原材料的短缺使得人们在购买服装和服装面料制作衣服的时候,充分考虑服装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因素,即耐脏、耐洗、耐穿,色彩中性、朴素,并由此逐渐形成了蓝、灰、黑为主的服装色调。六七十年代以后,化学纤维逐渐兴起,黏胶纤维、锦纶、腈纶、维纶、涤纶等相继面世,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混纺或者交织的面料,涤棉、涤粘的棉型混纺织物,毛涤、毛粘、毛腈及腈涤毛“三合一”毛型混纺织物,真丝与化纤长丝的交织织物纷纷进入市场。由于购买化纤或含化纤成分的面料可以不收或少收布票,且合成纤维有着坚固耐用的优点,因此化学纤维在服装面料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人们的穿着得以大大改善。1978 年,我国人口达到9.63 亿,人均年纤维消费量有2.9 公斤,农村居民人均年衣着消费支出14.74 元。全国有十几家规模较大的服装厂,年产服装6.73 亿件,服装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水平。由于社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并考虑节约面料、降低价格等经济因素,改革开放前,服装生产有家庭自做、裁缝定做、工厂制作成衣等多种形式。
中山装、茄克衫与连衣裙等的流行风尚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沈阳铁路施工机械厂身穿中山装的青年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服装种类比较少,款式比较单调。中山装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服装,最初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制并倡导。中山装有着民主共和的深刻内涵,采用西式服装的结构和裁制方法,融合东方服装封闭、含蓄、庄重的气质,整体合身、挺括,为广大中国人民所喜爱,是名副其实的“国服”。中山装造型方正,立翻领,前身四个左右对称的口袋,胸前两只,袋盖呈倒笔山型,腰旁两只夹底袋俗称“老虎口袋”,门襟处单排5 粒纽扣。在发展变化中,中山装出现领口开大、领尖适当拉长、衣领底窄外宽,以及袖型、口袋、前后身版型等样式细节上的多处修订调整。改良版的中山装以毛泽东同志喜爱的“毛氏中山装”最为著名。伴随着我国棉纺织业的不断进步,较厚实的斜纹布、卡其布被生产出来,它取代了高档毛呢作为中山装面料,服装重工大做的制作工艺也被简化程序、改进方法。20 世纪50 年代,中山装逐渐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普及开来,它有单、夹、棉不同厚度,适应男女老幼在不同场合、不同季节穿着。中山装还被称作干部服,发展出了人民装、青年装、学生装、军便装、两用衫多种变体,在廓型、领型、袖型、袖口、衣袋、省道等部位有所区别。
1957 年,上海锅炉厂工人顾六法家的藏青色哔叽中山装、猫皮里黑呢长大衣、织锦缎女短袄、女子呢长大衣与皮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受外来服装影响,列宁装在20世纪50 年代和60 年代初对我国影响较大,为参照列宁所穿外套设计而得名。最初为女干部穿着,是追求进步的标志,后来在社会上逐渐传播开来。列宁装通常为关、驳两用衣领,双排四档纽扣,胸前一只挖袋,腰旁两只斜插袋,有宽腰身和收腰身之别,可系或不系腰带,做成单衣或棉衣均可,具有整洁利落、便利大方等特点。
1961 年,身穿春秋衫登黄山的女子
大衣为冬季或春秋季服装,依长短不同,分为短款、中长款和长款,翻驳领,腰间有贴袋或插袋,明门襟或暗门襟,单排扣或双排扣,式样与列宁装有几分相似。以棉花作絮料的大衣经济耐穿、保暖御寒,为百姓较普遍穿着,而毛呢面料的大衣则十分贵重。
茄克衫亦为外来服装,为青年男女所喜爱,不同时期有多种不同的时兴样式。其变化主要出现在领型、袖型、袖口、门襟、衣下摆等处,有翻领、关领、驳领、立领等领型,装袖、连袖的袖型,袖口和下摆收紧,斜插袋或贴袋,衣身常有前后育克(一般指过肩),有的用肩襻。茄克衫面料使用广泛,有棉、毛、化纤、混纺等多种材质。
衬衫是较普遍穿着的一种服装,可内穿或外穿,延续了西式常服衬衫的基本形式但更为简洁。领部由领座和外领领片构成,肩部由育克相连,装袖,长袖袖口装克夫(即镶边),短袖为平袖。前胸可有贴袋,平门襟,下摆多平齐也有圆弧形状,穿着时塞在裤子里面显得正式,放在裤子外面也很大方。男衬衫多为单色,以白色为主,女衬衫有碎花图案,为沉闷的环境增添了一点清新的气息。
西式长裤搭配西式上衣或中式上衣穿着,与西式上衣搭配可成为套装。长裤通常为四片式裁剪,前腰有褶裥,后腰有省道,装裤腰,男裤前中开襟,装裤带襟,女裤开合处在腰腹右侧,后亦在前中部,开合处用纽扣后用拉链连接,腰腹部常有两个侧插袋和一个带盖袋的后袋,裤脚可向外翻折。正式穿着时,将裤腿熨烫出挺缝线,笔直而平整。
连衣裙和半腰裙是女性夏季的主要服装,形式多样,有束腰型、直身型、旗袍型、马甲型等造型。领型有装领和无领之别,袖型可长可短亦可无,裙摆有喇叭式、直筒式、左右开衩式等,采用褶裥、袋型、刺绣、镶滚进行装饰,面料轻薄或稍厚,模仿苏联女士的“布拉吉”是代表性裙装。半腰裙的造型与连衣裙下半身相似,主要配合衬衫穿着。
作为工人的劳动制服,工作服的式样与茄克衫相似,但简单、肥大一些,以棉布、帆布、平布、卡其布等耐磨耐脏的面料为主,颜色主要是蓝灰色。工装裤亦很肥大,为背带式,内搭衬衫穿着,显示出工人阶级的劳动本色。
中式服装依然是相对闭塞的广大农村居民的主要服装,但在冬天,中西式棉袄是城乡居民主要的御寒穿着。棉袄为中式立领,对襟,盘扣,后改为西式纽扣,采用西式装袖的裁制方法,内填棉花、驼毛或丝绵等,既有中式服装的气韵,又兼具西式服装合体的特点,外加耐脏耐洗的罩衣,实用而保暖。
旗袍和男士长袍被便于劳动、朴素节约的中山装、列宁装、学生装等代替,只有极少数女性在重要的国际场合将旗袍当作礼服穿着。
手工编织的毛衣内穿外穿均可,有套头和开襟两种、长袖和无袖之别。人们创制出多种编织方法,形成毛衣不同的肌理和图案,悉心编织的毛衣成为当时人们寄托亲情、表达爱意的方式。
总之,改革开放前,外来服装占据人民群众日常穿着的主导地位,我国的服装产业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着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产业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艺术设计水平和群众的消费水平都处于较低层次,服装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还不成熟,服装的数量、种类和样式十分有限,总体上仍然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改革开放——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服装生产国
1978 年12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会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启动对外开放。1979 年3 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及其后的中央工作会议,决定用3年时间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优先发展轻纺工业,改变其严重滞后的局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是要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服装产业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基础性产业。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市场供给,提升服装产业的发展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穿衣需求成为主要任务。1981 年,纺织工业部发出《关于编制纺织工业长期计划工作的通知》。次年,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成立,它是中国服装工业最高科研设计机构。1983 年12 月,商业部发出取消“布票”的通知,长久以来被压抑、被限制的服装消费需求得到释放,服装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70 年代末至90 年代初,纺织工业部设立8 所直属高校,专门培养纺织服装专业人才。90 年代以后,天然纤维的服用纺织品呈现出高端化、时尚化的新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学纤维类服用纺织品产量大幅度提高,种类大幅度扩展,性能大幅度改善,在服用纺织品总量中所占比例大幅度提升。新型化纤织物甚至成了服装流行的焦点之一。
1987 年全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北京服装学院成立,专业设置覆盖纺织服装全产业链。1991 年,中国服装协会成立。它是中国服装行业的全国性组织,是政府和行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自党的十四大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来,服装市场日益繁荣,供不应求的局面被打破,产品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低端逐渐向高端、名牌方向发展,产业整体产量显著提高。1994 年生产服装78.16 亿件,出口额237 亿美元,占世界服装出口总额的17%,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服装生产出口国,并从此稳居首位。2001 年,我国正式成为WTO 成员以来,服装品牌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外观式样不胜枚举,服装产业开始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并愈加成熟,全方位融入世界服装产业链。
根据中国服装协会测算,2020年,全国服装行业工业企业数量为17 万家,服装制造领域从业人员有826 万人,生产成衣约712 亿件,全国服装销售数量超400 亿件,国内服装市场销售总额4.5 万亿元。全国居民人均年衣着消费支出1238 元,占人均整体消费支出比例的5.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支出1645 元,农村居民人均支出713 元。为了放置足够多的衣物,一些居民在家中设置了专门的“衣帽间”。2020 年,我国服装出口金额为1374 亿美元,占世界服装贸易市场份额的31.6%。我国已构建起全世界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服装产业从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民生产业,发展成为国家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参与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服装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出口大国,基本实现了服装“制造强国”的目标。
2021 年10 月,中国服装协会发布的《中国服装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和2035 年远景目标》,充分肯定了服装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服装业是创造美好时尚生活的基础性消费品产业和民生产业,也是体现技术进步、社会文化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创新型产业,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展国家经济、促进社会文化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服装的科技进步与文化魅力
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报纸杂志和影视网络等各种媒体,服装商店、时装秀、服装设计比赛、社会名人效应等多种途径了解到国内外时尚前沿、丰富多样的服装信息,并逐渐改变着着装观念,兴起一波又一波服装流行热潮,百姓着装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面貌。改革开放伊始,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喇叭裤、皮夹克、牛仔裤、滑雪衫、风衣、蝙蝠衫、踏脚裤、超短裙、休闲装、文化衫等外观“独特”的各种服装了,当中规中矩、节俭、朴素、保守的着装观念突然被打破,纷至沓来的流行服装一边迎接着人们异样的目光,一边被青年群体勇敢地尝试,并逐渐流行开来,融入我国百姓的日常生活。毛衣、连衣裙、半腰裙、茄克衫、衬衫、运动装等实用性和适应性较强的服装不断探寻着时尚足迹,发展空间越来越大,涉及多种用途类型,变化日新月异。中山装、青年装、中西式上衣、旗袍、汉服等逐渐成为代表性民族服装,无论在材料使用还是在工艺制作方面均更加高端,并加入流行元素,显示出新时代的气息,成为正式场合的礼服和高端服装。
1984 年,中国南极考察队队员在南极洲穿的羽绒服上衣及裤子(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西服和套裙成为改革开放在服装领域的标志之一。作为一种在正式场合穿着的服装,西服在19 世纪40 年代前后已传入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本销声匿迹。1984年,上海首先掀起“西装热”,进而影响全国,成为社会各阶层日常穿着的服装,这充分表明我国人民对以服装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友好和接纳的态度。西服品种和式样逐渐与国际接轨,既有套装,也有单件;套装既有包括上衣裤子的两件套,还有包括背心的三件套;既有礼服、正装,也有休闲装;既有用传统扎壳法制作的厚重型,也有用黏合衬制作的轻薄型;式样细节既有单排两粒纽后单衩、戗驳领双排纽后双衩、单排三粒纽等,面料、花色、颜色也多有变化。男、女西服都在细节上不断创造着新的流行。女式西服有包括正装在内的多种类型,还分裤套装和裙套装两种。在外来服装影响下,我国服装的式样愈加丰富。
科技进步促进了服装功能的细致化和多样化。羽绒服、防火服、防弹服、抢险救灾服、军用迷彩服、登山服等功能性服装得到广泛使用,而羽绒服这一首先应用于军队和户外运动的服装也逐渐推广于普通民用,成为人们冬季保暖御寒的主要服装。以白鸭绒、灰鸭绒、少量鹅绒作为填充材料,以涤棉涂层、尼龙、超细纤维等高密度织物作为面料,加之多样化的颜色、图案、款式,满足不同需求。羽绒服以保暖性强、轻便柔软、款式多变、易于打理等突出优点,成为传统棉衣的替代品。
1984 年,中国首次组队赴南极科学考察。南极素以“寒极”“风极”和“白色沙漠”著称,暴风雪天气频繁,风力强劲。即便是夏季,风雪也时常光顾,气候瞬息万变。中国南极考察队员身穿羽绒服,抵御恶劣的气候条件,于1985 年2 月20日在南极乔治王岛建立我国第一个常年考察基地——中国长城站,实现了中国远洋航海和科学考察史上的伟大创举。
医用防护服是抗击疫情时保护医务人员生命健康的屏障,在近几年发挥了重要作用,因其主要为白色,穿着者被形象地称为“大白”。在2003 年非典型肺炎医用防护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一次性防护服,主体材料为纺粘、熔喷、针刺材料等的复合,并经“三拒一抗”(拒水、拒血液、拒酒精、抗静电)、抗菌及γ 射线消毒等功能整理,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医用防护服的生产,严格按照我国强制性标准执行,包括对防护性、舒适性和物理力学等性能的严格规定。从2020 年春节武汉疫情爆发,到全国上下发挥科研、生产、资源整合的优势,全力做好医用防护服的生产工作。据工信部统计,仅两个月左右时间内,我国医用防护服日产能已达到150 万件,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求。据海关总署统计,2020 年我国出口医用防护服7.73 亿件,为世界人民抗击疫情贡献出中国力量。抗疫期间,全国上下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光荣事迹。
2020 年,身穿新型冠状病毒医用防护服的医生夫妻
2020 年2 月2 日凌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抵达武汉,支援武汉人民抗疫。李兰娟进入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ICU,分析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并给出治疗方案。在她的防护服上,既有全副武装的医务人员为了互相区分写上的自己姓名,还有“武汉加油”几个大字。李兰娟出征时曾说:“我打算长期在武汉,与那里的医务人员共同奋斗。”2020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时代物证进国博行动”,共征集1,544 余件(套)国内抗疫斗争实物资料,包括李兰娟、陈薇、乔杰、张伯礼四位院士的签名工作服、防护服、工作证等,还有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杜斌、李六亿等人的第一手资料,为中国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艰辛历程和重大成果留存下宝贵的时代物证。
高科技含量的服装莫过于航天服。“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穿的舱内航天服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件我国自主研制的航天服,它是航天员在座舱内的个人防护系统,也是环境控制系统的应急备份。航天服具备供氧、供气系统、废物处理装置、生理数据测量装置、通信工具和救生系统,由限制层、气密层和散温层等部分组成,既保护服装内层结构,使航天服按预定形态膨胀,又防止服装加压后气体泄漏,同时保证服装内气体的流动,带走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在限制层外还有防热防微陨尘服和外套。头盔可隔音、隔热、防碰撞,具有减震好、重量轻的优点,面窗有特殊的防雾涂层,手套在充气加压后依然具有良好的活动功能和保暖功能。“神舟五号”航天服总重量有10 千克,造价上千万。
2004 年9 月,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后,中国国家博物馆征集到了航天员杨利伟穿的舱内航天服、返回舱及主降落伞等系列文物,记录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这一历史性进步。2008 年我国太空行走第一人翟志刚穿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是我国第一套舱外航天服,它相当于微型的载人航天器,把航天员的身体与太空恶劣环境隔离开来,重量120 千克,高2 米,配有1.3 米高的生命保障系统背包,可支持至少4 小时的舱外活动,能重复使用5 次以上。与舱内航天服相比,舱外航天服可应对300 至450千米轨道高度的空间环境,包括真空、失重、太阳照射面和背阴面以90 分钟为周期±120℃左右的冷热交替变化、太空微尘和碎片、太空射线等,并具有良好的适应人体活动的性能,保证航天员能够进行长时间高精度复杂的舱外作业。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逐渐增强。继承和弘扬民族服装文化,保持民族服装特色,成为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通过服装这一直观的视觉形象表达、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塑造国家形象,促进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效方式。中式服装的面料、装饰纹样、式样、色彩等构成元素,以及大气、厚重、包容、内敛的独特内涵品格成为现代中式服装的表达要素。身穿中式特色服装也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新时尚。
在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作为2001 年东道主为各国领导人量身定制的“唐装”和2014年的“新中装”,以卓越的设计制作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的服装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华人中迅速掀起“唐装热”和“新中装热”。2005 年1 月,台商春节包机正式启航,海峡两岸迎来了56 年以来的首次直航。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执行包机任务时,空姐身着祥和喜庆的唐装为旅客提供服务。唐装采用传统织锦缎面料,衣领略高,搭配特色盘扣,运用西式裁剪工艺,服装穿着更为便利合体。上装分为大红和明黄两色,绣满中国传统的“双飞蝶”图案,下装为黑色中裙,裙边亦绣有彩蝶。典雅喜庆的唐装表达了“两岸一家亲”的深厚情谊,给台湾同胞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重大节日和重要任务期间,空姐身着唐装服务旅客,也成为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一大亮点。
1997 年,中国国际时装周成功创办。它是中国国家级的时装周,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每年的春夏、秋冬两季,中国国际时装周都在北京举办时装、定制礼服、运动休闲、童装亲子装等各类时尚发布,以及专业大赛、DHUB 设计商贸展、国际时尚论坛、时尚大奖评选等超百场专业活动。每季时装周参加品牌数量超过200 个,美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师也纷至沓来。中国向世界展示着崭新的形象,传播着时尚中国的服装文化。
奥运会是世界规模的运动盛会。在我国举办的两届奥运会,既是向全世界展现当代中国形象的舞台,也是展示中国服装发展成就的T型台。2008 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我国自主设计的奥组委工作人员制服、技术官员和裁判员制服、志愿者制服、火炬接力服等各种非比赛服装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征,体现了中国人的国际视野和世界胸怀。时任北京服装学院副院长刘元风认为:“制服要体现中国的民族元素,但同时奥运会吸引的是世界的目光,因此制服更要体现现代国际流行的时尚色彩,我们的设计理念就是,让民族文化很含蓄地体现在这些现代元素里,不能太传统,也不能太现代。”依此,奥运会制服设计外观为西式,内涵很“中国”,同时带有五环标志,体现奥运特征。制服的主图形采用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传统图案云纹组成的团花,既有流行形象,又有运动感和吉祥和平的意味,与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保持一致。色彩则采用当时国际上最流行的颜色,表达崭新的时尚理念,同时体现北京申奥以来一直使用的中国红、中国黄等主色调。服装面料由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组成,融合两种纤维各自吸湿性好和牢固性好的优点,适应深度吸湿和排汗需要,体现“科技奥运”的要求。制服不仅符合不同工作岗位的功能需求,具有良好的可识别性,还能够激发工作人员服务奥运、奉献奥运的自豪感和工作热情,使着装者明确使命,迅速建立起团队精神。总之,奥运会服装既是运动的,又是时尚的;既是艺术的,又是科技的;既展现中国文化,又体现奥运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与奥运文化的交融和谐,诠释了“人文奥运”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髓。
2008 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上引导员穿的裙装(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而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的各类服装,不仅让世界再次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更是中国冬季运动服装自主研发成果的一次惊艳亮相。颁奖礼服汇聚了中式山水、汉服款式、刺绣等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瑞雪祥云”系列以“瑞雪”“祥云”两个中国传统吉祥符号为主题;“鸿运山水”以中国名画《千里江山图》为灵感来源;“唐花飞雪”提炼精简宝相花纹样和雪花图案,同时结合冬奥会核心图形中的光线图案,进行服装款式和装饰图案的设计,使用航天材料聚酰亚胺纤维作为服装面料,实现保暖要求。钢架雪车、速度滑冰等高速冰上运动项目服装应用多项减阻降阻、防水透湿科技和360 度全身防切割技术,达到保暖、安全、舒适、增速、美观等多项特殊功能需要。为了使服装剪裁更加贴合运动员在运动中的身体姿态,设计师利用3D 打印技术为运动员建模,真正实现了服装“量身定制”。运动员颁奖服由中国香港著名设计师叶锦添设计,他以中国传统文化意境和汉字“中”为设计灵感,在服装的圆立领上加上一字盘扣,在衣服白色底子上衬红色包边,清晰的红色线条象征着“中轴线”,寓意五洲四海的伙伴相聚于中国,彰显东道主中国携手世界友人“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望。而工作人员的制服设计延续了2008 年夏季奥运会的设计原则,将中国传统美学和冰雪运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了达到“防风、透气、保暖、轻便”的要求,冬奥组委充分发挥专业力量、专业机构的作用,推进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真正提升制服功能和防护作用。赛时制服从方案设计到实物样衣,再到大货生产,每一步都是在不断碰撞、调整、优化中推进,根据冬奥特点和需求达到了技术上的突破和观念上的革新。
短短几十年的服装变迁,记录了中国老百姓从吃不饱、穿不暖到全体中国人民不愁吃、不愁穿的发展历程。中国老百姓终于穿出了自信、穿出了舒适、穿出了文化、穿出了富足。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勇于探索、敢于成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服装生产能力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外来服装促进我国的服装发展,传统服装在与外来服装的碰撞、交融中不断变化。科技创新赋能服装,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工艺被应用于服装和服装面料的生产,服装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好,功能越来越强。文化是服装的灵魂,改革开放让国人更加清晰地认识自身文化基因,更加热爱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意识越来越强,对民族文化的表达也越来越充分。在融入国际潮流的步伐中,中国服装既吸收国外服装发展的优秀成果,又自主创新,保持文化身份,彰显文化魅力,在相互交流、借鉴、学习中,中国的服装飞速向前发展。几十年的服装变迁,呈现出伟大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讲述着普通老百姓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抒写着中国式的美好生活。
[1]《当代中国的纺织工业》编辑委员会编:《当代中国的纺织工业》,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年版,第31 页。
[2]参见《纺织行业改革开放40 年发展成就》,《印染》2019 年第1 期;高月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研究——以服装市场为核心》,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 年版,第35 页。
[3]《中国纺织工业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纺织工业年鉴1995》,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 年版,第5 页。
[4]张念军:《关贸总协定暨世贸组织发表1994 年度世界纺品服装进出口贸易报告》,《中国经济信息》1996年7 月刊。
[5][7][8]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和2035 年远景目标》,中国服装协会网,2021 年10 月8 日。
[6]国家统计局:《2020 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国家统计局官网,2021 年1 月18 日。
[9]安琪、付译鋆、张瑜、张伟、王璐、李大伟:《医用防护服用非织造材料的研究进展》,《纺织学报》2020年第8 期。
[10]张永恒、罗俊:《不拘一格改唐装》,《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 年11 月17 日,第011 版。
[11]赵晓松、鹿艺佳:《揭秘冬奥服装短道速滑“战袍”防切割强度是钢丝15 倍》,《冬奥会刊》,北京日报客户端,2022 年1 月3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