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堪为楷模的苏氏家风

2022-10-29刘复生

文史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苏氏苏洵史学

刘复生

走进眉山三苏祠,这首诗一定会映入你的眼帘,就是朱德元帅为三苏的题词: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现象,这是根植于中华文化土壤上产生的瑰丽花朵,同时也是巴蜀文化培育出来的参天大树。朱德元帅的题词对三苏的成就作了最高的褒奖。最近习主席来到三苏祠,了解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等后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提到,“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眉山苏氏正是这样一个有着优良家风传统的家族,堪为楷模,值得我们很好地总结学习。

一、文学名世,带动一方向学之风

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之所以能流芳千古,主要就是缘于他们的文学成就。苏氏三父子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八大家是唐宋“古文运动”成果的最集中体现,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卓越代表。所谓“古文”,就是古代的散文。古文运动是针对六朝隋唐时期流行的骈骊文而言的。骈骊文以《文选》为代表,追求文辞的华美而忽略文章的内容。北宋时期,继唐朝韩愈、柳宗元之后,古文运动被推向新的高潮,使古文运动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在这场运动中,三苏之功至伟,影响也是最大的。陆游说,宋代初期,世尚《文选》之学,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熟读《文选》,可以求得半个功名,不过仅此而已。又说:“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而蜀士尤盛。亦有语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建炎”是宋高宗的年号,也就是说从南宋以后,苏氏文章影响日益扩大,也辐射到了全国,只是蜀地人民感受最为深刻。

苏氏父子的成就和家风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苏洵《族谱》以高阳(古帝颛顼)为远祖可以不论。汉顺帝时,有苏章者曾为冀州(今河北冀县)刺史,子孙家于赵州(今河北赵县),故三苏自称“赵郡苏氏”。唐朝武则天时,赵州人苏味道曾为眉州刺史,有子定居于此,成为眉山苏氏之始;而早前的官宦之家一般是与诗书为伴的。到宋代,苏洵的父亲苏序,喜作诗,“读书务知大义,为诗务达其志而已,诗多至千余首”(曾巩《苏序墓志铭》)。苏序有澹、涣、洵三子。澹、涣“皆以文学举进士”。此前,蜀士多不愿出仕,曾巩就说:“蜀自五代之乱,学者衰少,又安其乡里,皆不愿出仕。苏序独教其子涣受学,所以成就之者甚备,至涣以进士起家,蜀人荣之,意始大变,皆喜受学。及其后,眉之学者至千余人,盖自苏氏始。”(曾巩《苏序墓志铭》)《三字经》中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是讲苏洵发愤读书的故事。大约二十年后,苏洵带上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赴京赶考,同中嘉祐二年(1057年)的进士,名动京师。这一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灿烂的一页,同榜名士辈出。苏洵“始发愤”的时候,正值轼、辙二子出生后的那几年;可以推定,两兄弟一定是在父亲的读书声伴随下成长起来的。

二、教子有方,借“名”施教

苏洵给两个儿子取名轼、辙,均与车有关,想必对二子寄寓了行久致远的深意。二子成人,性情各有特点。苏洵写下《名二子说》,对二子提出了殷切希望:

这是借二子名说事,告诫苏轼,为父担心的是你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又委婉告诫苏辙,要善于处理祸福问题。二子的性格不同,提出不同的期望,这就是因材施教!

我们从苏轼送给他的两个儿子的“砚铭”中可以领略到这种风采。苏轼长子苏迈也是一位文学家。元丰七年(1084年),25岁的他独赴德兴县(现属江西上饶市)之任,苏轼说,“迈往德兴,赆以一砚,以此铭之”,是为《迈砚铭》:

苏迈的未来有各种可能性,所以苏轼借砚台提出了不同场景的应对之道:若学习圣贤道,需时时保持如饥似渴的态度;若求进于功名事业,则需时时保持戒备之心;若治产业财物,则需时时保持助人之心;若治狱审理案件,则要慎之又慎,不可乱刑轻视人命。苏迈一生为人处身堪称楷模。现存清代《德兴县志》都称誉苏迈“文学优赡,政事精敏,鞭朴不得已而加之,民不忍欺,后人仰之”。县志将苏迈列入名宦之列,时人筑景苏堂,时时膜拜瞻仰。

苏轼又曾送给次子苏迨一砚,亦作铭说,是为《迨砚铭》:

这是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年)即将离任黄州时所作。苏轼因“乌台诗案”于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被贬黄州(在今湖北),至元丰七年四月离开黄州。是铭告诫子迨,石有穿透之时,而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却是无止境的;此石生于深壑渊潭之中,得来很不容易,如今为了鼓励表彰勤苦读书,所以送给你这个大高个子。在有些调侃的语气中,对苏迨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苏轼幼子苏过,年轻时跟随父亲宦游各地。苏轼受贬时,奔波于广东惠州、海南儋州等地,苏过也多随行。他是三兄弟中待在苏轼身边时间最多的,故而受父熏染也最深。苏轼去世后,苏过置家河南,出任过一些小官,留下了《斜川集》,也留下了考察苏轼父子的思想和家风的珍贵材料。

三、重视读史,促“华实相副”之风

三苏家风的一个特点是高度重视历史的学习。苏洵不仅是文学家,也是杰出的史学家。他撰有《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其“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还“借古讽今”,批评了宋朝对辽和西夏的“岁币”之奉的屈辱政策,告诫王朝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苏洵著《史论》三篇,讨论了史学方法与历史编纂问题,认为经、史是互补的:“经不得史无以证其褒贬,史不得经无以酌其轻重。经非一代之实录,史非万世之常法,体不相沿而用实相资焉。”苏洵在这里提出了史学的价值判断问题,在史学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

北宋时期,土地矛盾尖锐。苏洵又纵论古今制度,针对现实,指出虽然不能够恢复古代的井田制,但却可以在“限田”上多作功夫。(《田制》)重视史学乃苏氏家传之学。苏轼有《与侄孙元老》书四首,其二告诫侄孙苏元老,对其于“趋时”应举考试之际,提出了多读史的希望:

苏元老后来学有所成,长于《春秋》,文史俱佳,传承了苏氏家风。北宋是一个产生明星大家的时代,而各家之中,“唯苏氏能不废史学”。不仅苏洵有《史论》,苏辙亦作《古史》,考古今得失,不务空言,深得朱熹的赞赏,说是“近世之言史者,惟此书为近理”。苏轼的史学论著亦充满新意和活力,其《三国名臣》一文,对兼具崇高道德感和高超谋略如诸葛亮那样的名臣深致赞叹,时人称“坡翁此论甚伟”(刘埙《隐居通议》)。苏轼在海南时曾说:“儿子到此,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与程秀才》之二)。今中华书局《苏轼文集》第六十五卷全为史评,凡88篇,得到时人的高度评价,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蒙文通先生名著《中国史学史》赞道:“苏氏延北宋一线史学之传,俾蜀之史著风起云蔚。”南渡而后,西蜀史学甚盛。史学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的作用如今日益显现,苏氏家学传承史学之功至伟。

四、在家敦亲睦族、为官勤勉公正的家风

清乾隆歙县《汪氏宗谱纂要》载苏洵修谱语

唐代中期,早前的家族宗法制度近于崩溃,唐宋时期科举取士制度化,培育出了一些成功的士人家族。重建基层的家族制度、聚合社会凝聚力受到士人阶层的高度重视。苏洵撰有《苏氏族谱引》,强调家族中的“孝悌之心”。他分析古代亲属制度:“情见于亲,亲见于服,服始于衰,而至于缌麻,而至于无服。无服则亲尽,亲尽则情尽,情尽则喜不庆,忧不吊。喜不庆,忧不吊,则途人也。”血缘是联系亲情的纽带,而丧服体现了亲情的亲疏。他感叹于“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悲夫!一人之身分而至于途人,吾谱之所以作也”,认为作族谱的目的在于:虽然“分至于途人”是不可避免的事,但希望在家族的范围内,应该加强家族的联系而不被忽视。这说明聚合族人,建设家族文化一直得到苏氏家族的高度重视。

在家必敦亲睦族,为官必勤勉公正,是苏氏家族的优良传统。湖北黄冈武穴市现有东坡后人7000余人,虽散居各地,但有一座苏氏祠堂,祠堂家训写着:

虽然此训不一定出于苏轼亲笔,但反映了苏氏家族的优良家风。苏辙官至宰臣,政绩可另论。苏轼多为地方官,为官清廉,政绩突出,著之史册,至今流芳。他在徐州时,黄河决堤,城下水高二丈八尺。上任未及三月的苏轼全力以赴,草履竹杖访当地驻军,与军兵一起筑堤护城;且结庐于城上,过家不入,艰辛奋战两月。(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元丰二年(1079年)他离任之时,州民拜于马前,献酒送行。(苏轼《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之二)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得任杭州通判,协助知州修复钱塘六井(苏轼《钱塘六井记》);巡行属县,赈济灾荒,甚至夜宿城外而不悔(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再次到杭为官,任知州。他见西湖草长水涸,葑田已占西湖之半,遂带领全州二十多万人疏浚西湖,筑成长堤,是为苏堤。苏堤卧波,贯通了整个湖的南北两岸,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苏堤春晓”后来成为“西湖十景”之首,万民景仰,千古流风。

猜你喜欢

苏氏苏洵史学
苏洵发愤读书
《宋故苏氏夫人墓志铭》拓片
论苏洵的史学成就
碧瓦辉煌五百载 苏氏琉璃绽华彩
苏老泉大器晚成
史学漫画馆
苏氏百文:哪里人多去哪里
史学漫画馆
当代史学的转向
史学研究纵横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