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肢体保护约束带在CT引导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22-10-28宋美红李娜沈水英
宋美红 李娜 沈水英
CT具有分辨率高等特点,CT引导下介入治疗创伤小、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1]。CT介入治疗下需要患者长时间保持俯卧、仰卧或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等特定体位[2]。CT床普遍较为狭小,患者长时间保持治疗特定体位较为困难,治疗过程中需要额外增加约束工具辅助保持特定体位,避免治疗途中因CT床的移动导致患者肢体滑脱的风险[3]。临床工作中发现传统约束带系带窄小,松紧控制困难,长时间约束后患者易出现皮肤损伤、肢体脱出、肢体血运障碍引起水肿、发绀等不良反应[4]。为此,本院放射科设计和制作了一款新型肢体保护约束带,并应用于CT引导介入诊治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本院行CT引导介入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使用新型肢体保护约束带,男62例,女38例;年龄(45.27±15.47)岁,对照组使用传统约束带男59例,女41例,年龄(44.39±15.2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签署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对照组:应用传统约束带,上肢约束带为含系带的2个手腕固定片,使用方法是将约束带固定于床栏上,限制患者上肢活动,但CT机床没有床栏,在检查过程中为了固定患者双手,只能将患者两个双手交叉固定在胸前。(2)观察组:应用新型保护约束带,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2015 2 0401251.0)肢体保护约束具的主体包括:左前片、右前片、后片和2个手腕约束片,见图1。①制作方法:左前片长50 cm、宽26 cm,右前片长40 cm、宽26 cm,后片长38 cm、宽26 cm,左前片,左前片的左沿与后片的左沿相连,右前片的右沿与后片的右沿相连,两个前片与后片组成腰部固定带,左前片的右沿与右前片的左沿互相叠合,叠合面上装有左、中、右三条魔术粘扣,左前片的上、下部各有一根系带,右前片的左沿的上、下部各有一根系带,长42 cm;宽3 cm,手腕约束片成长条形,长42 cm、宽3 cm,内填充云丝棉,两个手腕约束片的中部分别与两个前片的下缘全层相缝制固定,每个手腕约束片的左、右端分别有一根手腕系带,长42 cm,宽3 cm。④使用方法:松开约束具上的魔术粘扣,展开腰部固定片,将腰部固定片平铺于患者腰骶部的CT床上,将左、右前片顺势包住前腹部,包括腹部引流管,用魔术粘扣将腰部固定片固定于腰腹部,同时系紧左、右前片上下系带于双重固定,将患者的双手腕部放入腰部固定片上的腕部约束片内,分别用系带系紧,约束患者的腕部。
图1 新型肢体保护约束带示意图
1.3 评价指标 (1)在约束过程中,每30 min观察患者约束部位的皮肤及约束效果情况,约束带不良反应评价标准:①肢体脱出:肢体脱出约束带衬垫包裹或包裹松散;②皮肤损伤:局部皮肤破损;③血运障碍:局部肢体红肿、肤色发紫、麻木[3]。(2)医护及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小组向放射科医师、护士及患者进行约束过程满意度调查,采用Likert 5级评分系统,满意为5分,很不满意为1分,其中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为达标。达标率=达标人数/每组人数×100%。舒适度评价参照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5]评价患者术后舒适度,根据量表指标评分,满分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对约束满意度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约束满意度比较
2.3 医护人员对约束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医护人员对约束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CT引导下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6]。躁动患者在CT介入治疗过程中为减少使用镇静剂类药物对病情的干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使用约束带降低患者对自身及医护人员意外伤害、意外拔管、坠床等的风险[7-8]。传统约束带较为简易,多为普通纱带或帆布,被约束部位多为简单系于床护栏处,接触皮肤部位缺乏有效保护性材料,易对皮肤产生摩擦现象而导致局部肢体红肿及皮肤损伤。传统约束带系带方式简易,患者因个体差异常出现固定松紧不一,约束结束后患者体验感较差。患者长时间手腕及踝部约束固定在CT机床上,常出现体感不适及疲劳,加重患者的焦虑及躁动情绪,更易加大患者及医护人员意外伤害的风险。肢体保护性约束带是保障躁动患者生命安全,保证治疗、护理顺利进行的重要设施[9]。
新型肢体保护约束带的优点:(1)约束固定位置、增加保护性护垫,松紧可调,避免约束带挣脱及意外拔管。(2)新型约束带针对患者进行个性化设计,针对患者自身体型及患者躁动程度,利用腰腹部固定片固定在患者腰腹部,达到固定效果。(3)设计制作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材质的选择,增加局部加厚设计,选材柔软、厚度适中、透气性好,约束过程中有效避免患者肢体损伤及皮肤接触红肿。(4)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约束结束后可与一般衣物进行消毒灭菌,符合院感管理要求。
综上所述,新型肢体保护约束带解决了传统约束带易发生损伤皮肤、肢体脱出等风险,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保障患者安全。约束带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