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达标理论结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10-28陶晶梅杜林刘莉

关键词:角型眼压青光眼

陶晶梅, 杜林, 刘莉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眼科,江苏 徐州,221000)

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以病理性高眼压、正常眼压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特征性视野改变为主要表现[1]。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最常见的青光眼类型,发病率达1.79%,病症急性发作不仅可导致剧烈头痛、眼痛和恶心等症状,还会伴随着明显的视力减退,严重者可能失明[2]。及时开展手术是缓解症状、促进视力恢复的重要手段,但手术,尤其是眼科手术常使患者产生明显的紧张、担忧等情绪,严重的负性情绪和应激反应甚至会导致血管神经调节功能异常,进而导致房水增加、眼压上升,影响手术效果及恢复质量[3]。互动达标理论强调护患互相影响,促使双方共同实现优质护理的目标[4]。本研究探讨互动达标理论结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且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后开展。纳入标准:① 满足《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5]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标准;② 符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指征;③ 单眼病变;④ 具备配合研究的能力和意愿。排除标准:① 有眼部手术、外伤或感染史;② 合并精神疾病、心理障碍或免疫功能异常;③ 合并恶性肿瘤或其他眼部疾病。将符合条件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间文化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组间资料均衡可比,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和个性化护理 2组患者均接受缩瞳、碳酸酐酶抑制剂和脱水剂等药物治疗,待眼压降至正常范围后开展外科手术,手术由同组医护人员完成。对照组接受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持续至患者出院。① 疾病宣教:护士向患者详细讲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诱因和治疗方案等,告知其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鼓励其积极面对疾病、战胜疾病,强调保持乐观心态、稳定情绪对维持眼压的重要性。② 环境管理:保持病房内通风、安静,根据患者的体感舒适温度调节病房内温度,将病房内湿度保持在50%~60%范围内。若患者存在失眠症状,则嘱其夜间适当开灯,避免长时间停留在弱光环境中。叮嘱患者在光线充足环境下方可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且每次连续用眼时间不得超过30 min。③ 饮食管理:了解患者的饮食喜好,并基于患者的具体需求帮助其设计食谱,食谱设计原则包括高热量、高蛋白和易消化等,鼓励患者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帮助吸烟患者戒烟。④ 康复管理:眼部按摩方法为,患者术后向上抬起眼球,清洁双手后按压下眼睑,而后自下而上轻柔按压眼球,每组10 s,每天5~20组。同时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及舒适度调整按摩时长及频次。

1.2.2 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个性化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围手术期护理,持续至患者出院。① 个性评估:参照《性格色彩学》评估患者性格,并根据其个性设定对应的交流策略,例如,针对红色、热情的患者,采取引导其表达自身感受的策略;针对蓝色、严谨的患者,沟通过程中重点关注语言逻辑。在个性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个人诉求,了解其整体状态及需求。② 目标制定:向患者介绍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并与患者和家属共同设定护理目标,确保目标可达成、可量化,促使患者主动参与护理及达成护理目标。③ 互动达标:鼓励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例如通过宣传资料学习按摩方法、严格记录康复训练频次等,并引导患者在护理期间提出个人反馈,对于正向反馈予以肯定,对负面反馈予以修正,共同促进护理方法的优化及良好执行。④ 达标评价:每隔3~5 d评价前1次的目标达成情况,若目标达成,则与患者共同设定下一段目标及护理策略;若目标未达成,则与患者和家属共同分析目标未达成的原因及改进方法,于下一阶段执行改良方案,促使目标达成。

1.3 观察指标

① 记录2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恢复时间以眼部症状和全身症状完全消失时间计。② 记录2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 d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和中央前房深度(CACD)。其中,BCVA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测量;眼压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CACD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③ 记录2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 d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SAS和SDS总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则焦虑或抑郁越严重[6]。④ 分别于术前、术后3 d,使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7]评价2组患者的自护能力。ESCA总分172分,评分越高则自护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恢复情况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恢复情况比较

2.2 治疗效果

2组在术后3 d的BCVA和眼压均较术前下降,CACD均较术前增加,且观察组在术后3 d的BCVA、眼压和CACD均比对照组更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2组BCVA、眼压、CACD比较

2.3 心理状态及自护能力

2组在术后3 d的SAS和SD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ESC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在术后3 d的SAS、SDS和ESCA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表4 2组SAS、SDS及ESCA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眼压升高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原因,也是患者发病后的主要临床病理改变。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其根本目的均在于降低患者的眼压,以控制青光眼的危害,限制病情继续发展[8]。然而,青光眼急性发作及滤过性手术治疗均可导致患者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加剧,非特异性心理反应的出现及加剧,直接影响患者的眼压及治疗效果[9]。因此,在控制手术应激的基础上,尽可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维持其情绪稳定,对于确保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术后康复质量至关重要。

本研究在保证2组患者的手术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完成的前提下,就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究。这一研究方法能够减少手术方案和手术操作不同带来的应激差异,进而确保研究结果的差异均与研究变量有关。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接受互动达标理论干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均更短(P均<0.05)。该结果表明互动达标理论能够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促进其尽早出院,进而实现青光眼症状的早期控制。与个性化护理相比,互动达标理论在注重个体健康维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例如,通过积极评估患者的性格色彩特点,提升护患沟通和交流效率,且培训内容更符合患者的性格特点,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度[10]。同时,互动达标理论重视各阶段的效果评估,能够将护理工作由单一的机械化执行转变为连续的互动过程,从而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护理效果的不断提高[11]。得益于上述优势,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术后3 d的BCVA、眼压和CACD均较对照组更优(P均<0.05)。其中,BCVA及眼压的下降均可能与患者应激反应的控制有关。随着应激反应的缓解,患者的血管神经调节中枢功能逐渐恢复,有助于术后BCVA及眼压尽早下降,以及CACD尽早恢复。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术后3 d的SAS和SDS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低(P均<0.05),在印证上述结论的同时,也显现出互动达标理论在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方面的积极意义。除此之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术后3 d的自护能力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互动达标理论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促使患者能够以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术后康复锻炼,这对于提升其远期预后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在个性化护理的基础上,将互动达标理论应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自护能力,还可提高短期治疗效果,促进术后尽早康复。

猜你喜欢

角型眼压青光眼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能治好吗?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浅谈第一致盲眼病——青光眼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不同抗青光眼眼药对开角型青光眼 h眼压的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