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传播中的情感暴力、认知失调与媒介救赎
2022-10-27范红霞孙金波
范红霞 孙金波
一、引言
情感暴力,也称作精神暴力。关于“情感暴力”的定义,中西方学者一般从两个层面上对其进行界定:一是指遭受身体暴力后,也间接影响了受害者的精神或情感;二是区别于肢体暴力或非身体伤害的纯精神暴力。其表现形式,除了语言上的贬低、侮辱和谩骂外,还包括在形象塑造或再现中存在的刻板印象、负面化(或者说异化),以及对再现/指涉对象的人格贬低或者刻意丑化等。这种形式的暴力更加隐蔽,法律上难以界定和惩罚,但是对受害者造成的情感伤害和心理伤害影响深远,后果可能十分严重。随着当前社会关系的日益扩展和复杂化,情感暴力的施暴范围越来越广泛,受害者群体也日益多样化。女性、儿童、特定群体等都有可能成为情感暴力的受害者。
二、情感暴力的因果关系及权力本质
三、从“迷雾”到剥夺:情感暴力中的权力机制
关于情感暴力背后所蕴含的权力机制,我们主要关注私人领域内亲密关系中的情感暴力的操控力量,也兼顾对公共领域中的情感暴力分析,以此获得更全面的理论关照和现实价值。
从这起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情感暴力与情感勒索所使用的工具——“迷雾”,不外乎是制造恐惧,利用他人的责任感或内疚感,使其产生自卑与自责心理,让受害者恐惧被抛弃、被拒绝,恐惧改变,害怕失去权利——这些恰恰都是基于人性的弱点。长期处于恐惧心理和精神压力之下,会极大地削弱受害者的安全感,使其丧失信心和生活的勇气,从精神、意志到身体心灵都被严重摧毁。这也是情感暴力最具杀伤力的地方。
类似的“舆论审判”“网络暴力”,或者让当事人经历“社会性死亡”,其含义多是指通过对某人的“丑行”或者“丑闻”进行广泛曝光和传播,不管曝光出来的是事实,还是蓄意捏造的谣言,都会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被“示众”,个人信息被“人肉”曝光,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遭受各种指责、谩骂和鞭挞,有的甚至遭遇现实的攻击,个人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杀人诛心”,这是精神暴力比身体暴力或性暴力更可怕的地方。身体上的伤害可以愈合,被污损的名誉和尊严不是靠道歉、澄清或赔偿就能轻易挽回的。更重要的是,给受害人造成的恐惧、焦虑、抑郁和心理压力等精神创伤也许终生都无法治愈。
情感暴力背后所蕴含的权力机制依然是不平等的性别观念和认知结构上的差异。而权力的实施过程则通过一系列心理对应关系:正面/负面情绪,高度的自尊/自卑,较高的自我评价/自我贬低等,分别对双方产生影响,最终演变成一场事关支配、操纵与控制的权力游戏。
四、她(他)们为什么不离开?情感暴力受害者的认知失调
发生“认知失调”,既有受害者个人心理上的因素,也有信息不对称和媒介环境方面的原因。大众传播在构筑“拟态环境”时,初衷原本是为了消除信息上的不确定性,保证受众能够获得一定程度上的信息民主。但实际上,这种“拟态环境”和现实环境是有差距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指出,人们总是倾向于传播和接受自己所赞同和支持的信息和观点的,当某种信息在传播中占据优势时,就成为所谓的“主流观念”“主流价值”而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支持,从而放大这种文化、观念或者声音。感受到这种“媒介气候”,持赞同观点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而反对的声音就会倾向于保持沉默。由此在群体传播中形成了“沉默的螺旋”。不可否认,男权文化(以及父权制文化)仍然在我们的文化、制度和观念中根深蒂固,占据主流地位,而包括性教育、两性关系和性别公正在内的性别教育和性别文化则是匮乏的。所以,无论是在私密的家庭领域,还是在公共领域中,人们倾向于赞赏、认同和支持男性的力量和声音,而对于性别平等、女性权益保护和心灵成长之类的议题少有涉及。因此,遭遇家庭暴力、性暴力或者是情感暴力、精神暴力等等有形或无形的暴力行为时,受害者迫于自尊和维持“脸面”而对自身遭遇隐忍不言、秘而不宣,以至于种种“以爱之名”施行的精神虐待、控制和剥削暴行肆无忌惮地横行。
近两年来对新闻中爆出的情感“PUA”和“杀猪盘”骗局,社会舆论对这些落入“陷阱”的受害者往往也缺少同情和救助,只是一味地指责、谩骂他们的“无脑”行为;而媒介的信息过滤和观念误导,以及定型化的性别结构和文化秩序,会在客观上形成一种“认识论暴力”和情感暴力,导致受害者个体在认知和情感上出现偏差,而最终陷入恐惧和焦虑,从而丧失了独立思考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加重了这种认知失调的状况。媒介(尤其是网络和自媒体)不仅成为承载和实行情感暴力的工具,在某种程度还成为“助纣为虐”的“帮凶”。
五、情感暴力的救赎之道
王阳明曾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权力和暴力,往往起源于人的欲望——贪欲和控制欲。面对情感暴力,关键是要打开受害者的心结,摆脱加害者的精神控制。对女性的赋权,往往第一步是鼓励女性走出家门,追求经济上的独立自主。而迈出经济独立这一步,首先要帮助她们获得认知上的突破和观念的改变。在这里,媒介既可以作为施暴的工具,也能成为女性赋权的工具。
2021年初,50多岁的家庭主妇苏敏决定独自驾车环游中国,逃离了那个对她施行了30多年冷暴力的丈夫,摆脱了繁琐的家庭义务,感受到重获新生般的自由。她把自己自驾游的视频放到网上,获得了上万网友的支持和点赞,其中不乏女性同胞们的声援和鼓励。她的勇气,也鼓舞了很多深受家庭暴力伤害的女性勇敢行动起来,为保护自己的权益而努力抗争。因此,借助媒介为女性赋权和赋能,其实就是利用媒介及其获得的信息来改变情感暴力的受害者(多数是女性)的认知和观念,通过社会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摆脱他人的控制。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参与程度的逐渐提高,年轻一代的女性们在掌握现代技术工具的能力上都超过了前一代人,并且在政治和经济资源上获得了更多的权力。男女两性在婚姻爱情观上也变得更加平等。当然,新型的性别文化或性别秩序还有待探索。我们尚不能断言,哪一种婚恋关系更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和情感需求。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当伴侣双方共同分享权力时,彼此之间会更加亲密,稳定的家庭关系会给双方都带来幸福和满足感。权力也许在一时能得偿所愿,但暴力不应该牵涉其中,更不应该成为一种控制爱侣的手段。无论是哪一种暴力形式,无论是通过何种媒介形式承载和释放出来的暴力形式,比如情感暴力,以及范围更大的精神暴力,都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消除各种形式的暴力,除了要对受害者进行帮扶,通过媒介赋权和观念更新,让他们获得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和救济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