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豌豆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022-10-27郭静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9期
关键词:褐斑病豌豆水分

豌豆又被称为麻豆、雪豆或寒豆,栽培地区较为广泛,对于冷凉环境适应性较强,在贫瘠土壤中仍然能够正常生长,且能够起到调节土壤环境、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的作用,是优质的前茬作物类型。豌豆嫩芽、嫩荚及籽粒均是非常受欢迎的食品,豌豆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口感清香,在世界上各类豆类中的食用量已经排到了第2位。可见,豌豆市场需求量非常广泛,加强对于豌豆栽培的研究及各类病虫害的防治,对于豌豆种植产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豌豆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了总结。

1 豌豆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1.1 土壤

豌豆对于土壤环境的适应性较好,在贫瘠干枯的地区仍然能够生长,但是经研究发现,豌豆在盐碱含量较高或低洼土地中生长性能较差,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水平应处于6.5~8.0,因此,豌豆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性能更好。

1.2 温度

豌豆生长对于环境温度的要求主要以阴湿环境为最佳,对于高温环境的耐受性较差,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6~12℃,最低不可低于1℃,豌豆幼苗时期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2~16℃,而结荚期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6~22℃。豌豆最佳生长温度为20~21℃,此环境下豌豆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

1.3 光照

豌豆生长对于光照需求较强,充足的阳光照射对于干豌豆产量提升均有帮助,豌豆生长时,光照时间越长花期越早,而日照时间短,则会导致其出现花期延后的情况,且日照时间短,豌豆枝节也会缩短。因此,在豌豆栽培中,需合理控制栽培密度,避免栽培密度过大,影响豌豆正常光照。

1.4 水分

在豌豆生长中,水分供应尤为重要,豌豆对于干旱环境耐受性较差,若水分供应不足,会导致豌豆发芽受到严重影响,豌豆圆粒种子在发芽时要求吸收其自身重量1~1.2倍的水分才能够达到膨胀发芽效果,若为皱粒种子则需要吸收其自身重量1.50~1.55倍的水分才能够达到发芽水平。总之,豌豆种子含水量需超过干种子的0.5倍才能够满足发芽需求。

1.5 养分

任何一种农作物生长均离不开氮、磷、钾元素的均衡供应,氮元素能够确保豌豆幼苗根瘤形成及生长,满足其营养需求,豌豆开花时期对于磷元素需求量相对较高,对于磷元素的吸收量也会逐渐增加,花期15~16 d是豌豆磷元素需求量最高的时期,随后会逐渐减少。钾元素对于豌豆生长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豌豆茎秆养分供应方面,对于豌豆抗倒伏水平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钾元素吸收量会在豌豆开花后逐渐升高,开花后31~32 d是豌豆钾元素吸收量最高的时期,后期会逐渐下降。

2 栽培技术

2.1 选地整地

连作栽培是豌豆栽培中需注意避免的问题,豌豆不可与其他豆科植物连作种植,与其他豆科植物相比,豌豆根系坚固性较差,对于干旱及洪涝耐受性较差,因此,需做好深耕深松工作,同时配合施入各类基肥,在早春时期豌豆播种前需确保水分供应,确保有机肥全田施入,配合适量的化肥来提升施肥质量,为豌豆发芽生长提供肥力支持。

2.2 选择并处理种子

需以健康优良种子为主,剔除破种、残种或被病虫害侵害的种子,在播种前2~3 d对挑选好的种子进行晒种处理,提升种子吸水能力及发芽能力。

2.3 播种时期及方式

豌豆抗寒性能较强,可通过适当提早播种的方式来延长其生长期,一般会选择在早春3月上旬进行播种,播种时每公顷豌豆种子播入量为45~75 kg左右,播种时可根据播种地环境及播种面积选择机械播种或人工播种,播种时的株距应控制在25~30 cm左右,播种后需对种子表面附入3~5 cm厚的土壤并轻轻踏实,确保土壤与种子之间有效接触,提供充足的水分及养分。

2.4 田间管理

豌豆播种后需及时查看出苗情况,并完善田间管理,若发现缺苗情况,需及时补苗,若苗株过密需及时间苗,以确保豌豆出苗质量,同时需加强杂草管理,在豌豆苗初期及时松土,加快豌豆幼根生长发育速度。在实际生长过程中,还需完善各项浇水施肥措施,确保豌豆营养供应充足,避免出现落花落果情况。另外,确保土壤中氮、磷、钾元素含量均衡,在结荚时期可通过叶面喷施磷肥的方式来提升豌豆结荚数量及果实质量。

3 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病害发生症状及规律

3.1.1 白粉病

白粉病在豌豆生长中较为常见,病害危害部位主要集中在叶、茎蔓、豆荚处,病害发生初期叶片部位会出现白粉状病斑,随着病害加重,病斑面积扩大,且不同病区之间会出现相连的情况,最终导致整个叶片布满病斑、干枯死亡,茎蔓、豆荚部位也会染病,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整个豌豆枯萎,夏季高温多雨时期是豌豆白粉病发病主要时期。

3.1.2 褐斑病

褐斑病对于豌豆的危害部位与白粉病极为相似,但其病变表现完全不同,染病后叶片会出现淡紫色病斑,高温高湿环境下褐斑病发展速度极快,能够快速感染整个叶面及植株,导致病变植株出现扭曲枯死的情况,病菌在豌豆豆荚表面会快速侵染到内部种子,且随着豌豆的不断生长,病害程度也会有明显加重。豌豆褐斑病主要是由于豌豆播种时间过早或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冷空气侵害所致。另外,氮肥施入量过高也会加重豌豆褐斑病发生率。

3.2 豆蚜

蚜虫活动时间并不集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温环境下,蚜虫繁殖速度明显加快,对于豌豆的损害也更为严重。春季是豌豆蚜虫发生率较高的时期,蚜虫会吸食豌豆嫩茎、嫩叶汁液,导致活动部位出现褪色斑点,叶片汁液损失会导致其出现卷曲情况。

3.3 防治技术

3.3.1 农业防治

在豌豆种植前需根据种植地区病虫害发生特点选择抗病害品种,充分考虑品种生长情况,控制栽培密度,在种植前可使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对豌豆种子进行拌种,提升其抗病害性能。

3.3.2 物理防治

可使用灯光诱集或粘虫板诱捕的方式来起到诱杀效果。

3.3.3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应用效果显著,但是需合理选择药物,既要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还要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常用药物主要为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虫害防治中常用药物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需根据病害及虫害类型挑选药剂。

猜你喜欢

褐斑病豌豆水分
苹果园褐斑病防治正当时
苯中水分的检验
分析苹果褐斑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及其防治措施
豌豆笑传
豌豆笑传之拔罐
完形填空Ⅳ
一天喝2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