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奠基作用
2022-10-27赵志军
赵志军 曹 萍
一、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具有奠基作用
家庭教育为青少年的成长奠基,关乎家运、关乎国运,是一个十分重要,必须弄清、必须做好的根本大计。能否科学、有效地实施这一根本大计,关键在于理论上弄懂认清、行动上自觉科学,尤其要厘清几个基本问题。
(一)为青少年成长奠基的重要性
1.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人的成长犹如建构一座大厦,基础打得实不实、厚不厚,决定大厦的高度和稳度。大量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在儿童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研究习惯、道德习惯,才能为整个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孔子说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是这个道理。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如同一个人的天性很坚固,不易改变,会影响人的一生。在打基础阶段,需要家长有足够的细心、耐心和精心,关注孩子的细微变化,及时有效地引导,万万不可粗枝大叶、放任自流,该矫正的矫正、该修补的修补,在打基础的时候功夫必须下到。否则,一旦形成不良习惯将难以彻底改变。
2.基础关乎成长方向。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主张“习于童蒙”,《易经》中提出了“蒙以养正”的主张。只有在童蒙时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方向,才能为整个人生打下基础;如果在童蒙时期没有及时地加以教育引导,就会形成不良的道德习惯和道德品质,即使以后花费很大的力气也难以矫正,即小时教育失之毫厘,长大品格谬以千里。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孩子出生后的头几年对成年后的人格走向是绝对重要的。个体是否形成健康的人格特征,集中体现在他的生活风格上,而儿童在四五岁时就已形成了他的生活风格。很多实例表明,在孩子的成长期,如果受到正负两种不同的教育和熏陶,就极易形成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一条可能是乐观、参与、自信、自立、自强、自尊、卓越的发展进程;另一条则可能是厌学、逆反、自卑、自私、自闭、自残、毁灭的人生悲剧。因此,在孩子的青春期,家长必须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信任和引导。尽管在这一阶段孩子很可能会叛逆、封闭、要求独立甚至会对立,但只有经历这个曲折的过程并得到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关爱,孩子才能走上健康成长的正确方向。
3.基础期转瞬即逝。美国心理学家哈维格斯特认为,个体在某一特定的年龄必须完成属于当时的特定发展任务,这一特定的年龄就是关键期。如果错过了关键期将会给个体和他人带来痛苦和麻烦。心理学家平特纳认为,儿童从出生到5岁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皮亚杰也认为,从出生到4岁是人智力发展的决定性时期;布鲁纳经过研究也同样认为,从出生到5岁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人生是单行线,流过的时光无法重来。基础期一旦错过就再也找不回来,即使能够勉强弥补也必然会在其他方面造成损失或留下伤痕。可见,打好人生基础要有科学性和紧迫感,全力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黄金期和最佳发展期,这对于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人格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家庭对青少年成长的奠基作用
1.家庭是青少年教育的基点。青少年教育的起点和基点在家庭。任何一个孩子的教育,在他的生命之初就已经在家庭由他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开始了。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直接关系到孩子人格品质的形成。一切善良美好的品质和优良素质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萌芽的。可见,家庭的教育功能非常突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 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的那样:“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因此,家庭是青少年人生教育的基点,只有把握好这一人生的关键环节,才能开创未来的美好前程。
2.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首要环境。存在决定意识,环境塑造人生。家庭环境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如认知功能、参照功能、熏陶功能、强化功能、筛选功能以及监督功能等。孩子从出生开始就生长在家庭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家风、家规、家庭情感氛围以及家庭的经济、文化、生活状况,无不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我国古人十分重视环境的影响。墨子有一个十分精辟的描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他用染丝来比喻,认为人的品性是在教育和环境的熏陶下形成的。荀子说得更形象:“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就是说,飞蓬生长在麻中间,不用扶它也会自然而直;白沙放在黑土里,就变得和黑土一样黑。孟母为了教子成人,曾三次搬家,从墓地之侧到市场之旁,最后定居于官学附近,从而使孟子从小看到了学子们出出入入、彬彬有礼的模样,孩子特有的模仿性、感悟性使其受到了文明礼仪的熏陶,从过去模仿送葬、玩叫卖的游戏改变为学习书生们的重礼仪、讲规矩、勤奋读书,逐步激发了成才欲望,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为其后来成为亚圣奠定了重要基础。
3.家庭教育奠定了青少年的人生基础。蔡元培认为,人一生的品性“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老师,一种来自社会。”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价值,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乃至青少年一生的发展中,犹如建设高楼大厦的基石,支撑着孩子的未来发展。孩子从出生到入学前的一段成长关键期完全是在家里度过的,这期间完全是接受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关系到孩子的一生。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婴幼儿时期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一个人从出生之后长到6岁时,其人格的基本模式就大致形成了,以后一直保持到终生,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也就是说,青少年的核心人格是在家庭的直接教育影响下基本成型的。
(三)社会的需要与青少年的需要
2.青少年的需要是家庭教育的基点和依据。家庭教育要符合孩子成长规律,掌握和尊重孩子的天性,把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作为教育的基点和依据。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不完全一样。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其独特的需要值得关注,儿童教育首先要尊重儿童的特点和规律。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拥有快乐欲、体验欲(观赏、参与、展示)、求知欲、活动欲、生存欲(休息、生活、健康、安全)、成长欲等需要,并具有随意性、主观性、模仿性、间断性、偶然性等学习特点。这就要求家长按照孩子成长的天性和特点,因人施教,发掘潜质,为其发展助信、助乐、助力。家长既要注意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权利,倾听儿童的意见和想法,又要将合理的教育渗透在生活中,充分利用家庭亲情的力量、便捷及时的优势实施必要的教育。有的家长常常轻视孩子的意志,不顾孩子的需求,这样就会抑制孩子的兴趣,消解孩子的活力,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家长不仅要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发展兴趣,还要耐心、静观孩子的微小变化和兴趣爱好,在合适的时候为其助一臂之力,矫正偏差,帮助他获得“成功”,这对孩子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实现社会需要与青少年需要的统一。家庭教育始终要兼顾两极:一极是孩子的需要,另一极是社会的需要,两者均不可偏废。顾此失彼就会遇到麻烦,造成教育的失败。如何兼顾两极?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家庭教育要在尊重孩子天性及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既要尊重个性,又要培养社会性。从培育幼小的“种子”做起,让孩子在尊其天性、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发育个性、增强群体性、社会性意识。因为,家庭教育不仅事关孩子本身的发展,还事关民族的前途和国家的未来。这就要求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将注重孩子个性发育与增强其社会性意识相统一,为孩子日后顺利实现人的社会化提供良好基础。如果进行单向的个性教育,夸大个性发展,把孩子的不良倾向视为“天性”“个性”而忽视群体性和社会意识教育,难免滋长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倾向。凡事只考虑个人,心里没有甚至不知如何对待他人,那么将来何以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呢?因此,尊重孩子的天性,注重孩子的个性,更要将孩子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
二、家庭教育为孩子人生奠基的核心内容
概括地说,家长要以园丁般的精心和耐心,雕塑家的匠心和细心,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多方面的能力,使其成为有品位的现代公民。
(一)树“三观”,夯实思想基础: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是不是说得太早、要求太高,与家庭教育关系不大。其实不然。人生最重要的基础莫过于思想信念基础。如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解决得不好,就意味着总开关没有把住,第一粒扣子没有扣好,即使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是非常危险的。
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对一个人来说,世界观又总是和他的理想、信念有机联系起来的,世界观总是处于最高层次,对理想和信念起支配和导向作用;同时,世界观也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意识,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可以讲,世界观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并非抽象难懂,只是我们要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孩子理解水平的内容和方法,用通俗的故事、易懂的语言,帮助孩子认识世界,理解事物的唯物属性和辩证关系,打下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这样就会为孩子一生远离迷信、摒弃邪教、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2.树立乐观奋进的人生观。人生观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它是人们对人生的价值、目的、道路的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它解决的是如何认识人生意义,人应该走什么路、做什么样的人的大问题,在人的整个思想意识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人生观问题离我们很近,也许孩子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很可能就会涉及人生观的问题。比如,我从哪来?我向哪去?我能死吗?我活着有什么意思?对此,家长无论如何也绕不开、躲不过,必须回答。保尔·柯察金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应该成为我们和孩子的共同座右铭。树立乐观奋进的人生观,能够给予孩子一种信念的力量。在大千世界中,许多事情往往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但是,面对委屈、挫折、逆境和失败,具有乐观奋进的坚强信念、意志和韧劲,对于一个人最终的成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压力与挑战越来越多,孩子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强化孩子的意志品质和抗挫折能力,是家长的一项非常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3.树立奉献有为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认定事物、分辨是非的一种价值取向,体现出人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判断。它包括对人生价值、组织价值乃至国家、民族价值的看法,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决定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及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孩子的价值观能否和主流价值观相统一,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而且也决定着孩子的未来。青少年的价值观起始于家庭、成熟于学校和社会。有的人精神迷茫、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很重要的原因是家庭在价值观教育上的缺失。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少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家长要抓住这一关键期,帮助孩子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面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的挑战,明辨是非,知行统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认清善恶美丑,提高鉴别力,从而为他们自励自强、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这就要求家长高度重视、循循善诱、以身作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帮助孩子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奉献有为的价值取向,拧紧人生的“总开关”。
(二)立“三德”,奠定道德基础:努力使青少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历代教育家都强调:教育之本在于树人,树人之要在于立德。无数事实证明,“德”不可能自然形成而需要“立”,“人”不可能自发成才而需要“树”。“德行定终生”,“小事凭智,大事靠德”。德是做人之本,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根基。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孩子立德根。
1.明大德,坚定理想信念。大德就是国家的德,是道德的最高层次,是管人生方向、立场站位的,大德跑偏满盘皆输。中外历史上不乏私德严谨、大德出错、人生尽毁的先例。国无德不威,明大德是根本。“明大德”是国家的思想内涵和政治形象;是国家的价值体系、国家凝聚民族精神和人民力量的“神器”;是坚持道路发展、制度完善和理论创新的软实力;是国家的世界形象和内在定力的根本证实。对个人而言,明大德就是要涵养优良的“政治德行”,“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今天,“大德”弘扬,呈现的将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明大德”就是要教育青少年把个人理想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国家的前途命运统一起来,确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知党、爱党、跟党走,坚定不移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3.严私德,坚固道德操守。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私德是个人追求自身品格完善的道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始终倡导的“吾日三省吾身”,慎独、慎言、慎微讲的都是严私德。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引用过《尚书》中的名言:“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如果不顾及小节方面的修养,到头来会伤害大节,酿成终生的遗憾。《大学》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所有人的根本、是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养小德才能成大德”,“既要在‘大事’上看德,又要在‘小节’中察德”。我们可以领悟到,严私德对于每个人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小就严私德,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涵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尽责、尊重、理解、谦恭、勤俭、坚韧、慎独、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公平等个人品德,学会关心、学会感恩、学会爱人、学会体谅、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学会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良之友不交、不法之事不干,始终坚守高尚的操守和气节,这是家庭教育必须为孩子打牢的重要基础。
(三)弘“三创”,打牢动力基础:培育青少年的创新、创业、创优品质
创新、创业、创优简称“三创”,既是意识、理念、精神,又是品格、动力、能力,高度契合了时代呼唤和社会需求,个人、组织、国家、民族无不需要以“三创”为动力,顺应时代潮流,加快自身发展。培育青少年的“三创”意识、“三创”理念、“三创”精神、“三创”品质和“三创”能力,形成青少年持续发展的、内在的不竭动力,是家庭教育为青少年打下的最宝贵的基础。
1.启迪创新精神,增强青少年的思维活力。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活动和探索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组织直至个人,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离开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活动。通常青少年的思想是最活跃的,充满着创新的活力,如能正确引导、精心呵护必然成为创意、创造的动力。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知识积累、创新需求、创新思维及创新实践的共同作用;同时受到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家长、教师、环境)的综合影响。然而,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新想法、新思路,一旦不合他意,不是加以鼓励、引导,而是怒斥、挖苦、指责,常常用“不要异想天开”“别胡思乱想”等话语加以回应,把孩子的创新精神打压在萌芽之中,从而使孩子再也不愿多想、多问、多探究了,思维的活力和创新意识被彻底泯灭了。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家庭是培养孩子创新精神的摇篮和土壤,家长有责任、有条件通过精心呵护、科学引导,鼓励孩子好奇、质疑、批判、独立思考,培养孩子勇于突破常规和思维定势的探索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把家庭变成孩子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发展的沃土。
2.培育创业精神,增强青少年的开拓素质。创业的含义主要是拓展事业,包括共同开创国家大业、合作创业、自主创业,这里的“业”有国家大业、社会事业、企业和家业等等。创业不同于守成,它是要通过个人和组织的艰苦奋斗、勇敢开拓实现奋斗目标,使事业或企业、家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一个拼搏过程。歌德有句名言:“你若珍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在创业经济时代,具有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人是富有极高价值且深受社会和组织欢迎的人。这样的人在组织中,总是致力于组织发展壮大,目光远大,不计个人得失,积极努力为组织的做大做强而不懈努力;自主创业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提供就业岗位、增添经济社会活力和发展动力,彰显个人价值。可见,培养孩子的创业素质非常重要。
3.激发创优精神,强化青少年的卓越动力。创优是指对现状在质的方面的一种超越,它包括人品创优、学品创优、产品创优等诸多方面。它的近义词有很多,如追求卓越、创先争优、优化、做优等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只有靠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做事做人的品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才能站稳脚跟、赢得生存和发展。这种积极向上的良性发展将社会逐步带入精品化时代。在精品化时代,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每个国家都毫不例外地受到深刻影响,优中选优、优胜劣汰成为普遍法则。精品化时代需要家长激发孩子的创优意识,内心固化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和持久动力。让孩子懂得卓越是一种境界,追求卓越是将自身的价值、优势和能力以及所拥有的资源发挥到最优状态。人才是多样化的,创优是多方面的,激发孩子的创优意识切忌片面性和盲目攀比,一定要坚持因材施教,把自我超越作为创优的核心,把创优精神作为内在动力,把人品创优作为根本,把素质创优作为成才、成功的基础。
(四)强“三力”,铸就能力基础:提高青少年的学习力、研究力、实践力
学习、研究、实践是人类发展性活动的三个最重要的方面,三者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互为支撑。学习是基础、是主线,研究是核心、是关键,实践是载体、是归宿、是检验标准。学习力、研究力、实践力是人的最核心的能力,是其他一切能力的源泉。
1.学习力是青少年需终身培养的基本功。“学习力”一词最早源于美国人弗瑞斯特于196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后来成为彼得·圣吉关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词。但是,对“学习力”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其实,学习力就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能力。具体包括学习的兴趣、习惯、方法、韧劲、效率、效果,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力、记忆力、理解力、再现力和模仿力等。学习力的本质是竞争力,对于青少年的一生都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型社会,学习力是青少年最基本的生存力、发展力,关系到青少年的终身,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练好这一基本功。青少年的学习力,不仅包含学到的知识总量,即学习内容的宽度广度,也包含学习品质、学习技能和学习效率。因此,家长要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力上下功夫。最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断学习的毅力,教会孩子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孩子养成乐于学习、勤奋学习、善于选择、精准学习、学会学习的好习惯、好品格。
2.研究力是青少年人生的“金钥匙”。研究力是指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破解问题的能力。“研”即细磨,含有细细的琢磨、思考、审查、辨别的意思;“究”是指深入探求、寻根问底、探求究竟。研究合起来就是仔细剖析、深入思考、探求究竟。研究力体现出一个人的敏锐性、深刻性、思辨性和创新性,是一个人比学习力更高级的能力属性。拥有研究力,才能善于发现问题、找到原因、提出办法、破解难题,进而扫除前进中的障碍。如果学习力体现为对知识、事物的认知与再现、模仿能力,那么研究力则体现为对知识、科技、理论、制度、文化的解析能力、辨别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我知道了”到“我发现了”“我发明了”。研究力无疑是推动认识深化、事物发展、科技创新的根本力量。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努力使青少年具有较强的研究力是培养未来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必须打下的重要基础。要破解生活中的各种疑惑,做一个格物致知的明白人需要具有研究力;要解决科技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做一个在科技上有所创新的人需要具有更强的研究力;尤其要做一个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更需要具有强大的研究力。研究力是开启人生成功之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
3.实践力是孩子成功的铺路石。如果学习力能让孩子“知道了”,研究力能让孩子“发现了”,那么实践力就是让孩子“做到了”和“实现了”。“做到了”和“实现了”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实践是思想的来源,才干是实践的产物。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其《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古人年轻时不遗余力求学,到老的时候才取得成效。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总是肤浅的,只有身体力行、深入实践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人的所有能力最终都将体现在实践力上。实践力包括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避免碰壁、减少冲突、保证实践成功的前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把握三条基本原则:第一,做人要遵纪守法;第二,做事要遵规守纪;第三,办事要尊重规律。家长一方面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劳动的习惯;另一方面要让孩子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训练、历练和磨练孩子,该由孩子做的事家长决不能替代,提高孩子的自立自为能力,为孩子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五)增“三度”,夯实身心基础:提高青少年身心的强度、敏度、韧度
1.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强度。身心强度决定一个人的身体能量和心理能量,强度越高能量就越大。强壮的身心可应对更大的挑战。一个人不仅要没有疾病,而且要保持一定的身心强度,具有强悍的体魄和强大的心理,身体强壮有力、心理豁达宽广。否则,什么事情也担不起、做不好。家长要对孩子的身心强度要高度重视,通过体能训练和心理磨练使孩子的身心强度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以适应迎接人生道路上各种挑战、担当重任的需要。
2.提高青少年的身心敏度。身心敏度决定一个人的身体灵敏性和心理灵活性,敏度越高则反应越快、效率就越高。身体的敏度决定一个人的运动速度、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以及动作的灵活性;心理的敏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维活力、情感活力和对外部事物感知的敏锐程度、反应速度、适应程度。如果一个人身心迟钝,那么很多事情他就做不了。身心敏度通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特别是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期,及时而科学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身心敏度,增强孩子身体上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心理上的灵活性、适应性。因此,家长应尽职尽责,帮助孩子增强身心敏度。
3.提高青少年的身心韧度。身心韧度是指人的身体柔韧性、运动耐力和心理承受力、宽容度、抗挫折能力。身心韧度越高,人就越能堪当重任。身体上坚不可摧、吃苦耐劳,心理上百折不挠、坚韧不拔、意志顽强,是一个人成就人生大业不可缺少的条件。身心韧度既要靠磨练、训练,也要靠环境熏陶。家长要积极向孩子传输体育精神,科学安排孩子的耐力和柔韧度训练,增强孩子身体的韧度;同时要善于营造和睦融洽、柔中有刚的家庭氛围,善于应用淬火效应,培养孩子摧不垮、打不烂的自信心、奋斗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力。通过家庭的必要努力,提高孩子的身心韧度,对孩子的一生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家庭教育需要把握的重要原则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说它是一门科学,是因为家庭教育有其内在规律,必须掌握和遵循;说它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家庭和孩子千差万别,家庭教育不能千篇一律,更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既需要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又要有亲情的依托、细心的观察、良好的时机、恰当的言行、无形的熏陶、耐心的疏导。家长怎样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基础?如果没有教育专业的智慧和专业技巧,家长的精力、爱心投入的越多也许会使孩子越反感,事与愿违。因此,要尽到家庭教育的责任,家长必须掌握和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和基本策略。
(一)以德为先,全面发展
(二)尊重天性,扬长补短
每个孩子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天性和与众不同的个性。既有其个体快乐生存、健康生长的需要,又要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活动、接受社会选择、直面社会各种挑战。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家长和学校、社会都要尊重他们的天性,使他们获得快乐和自由;作为受教育的对象,家长要着眼于孩子社会化的要求,尊重并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个性特点及所处年龄段的身心发展任务,因材施教,扬长补短,使孩子受到最适合的教育,切忌攀比心理。
(三)立足长远,适度超前
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因而教育必须着眼未来。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立足长远战略,保持适度超前。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将呈现新的趋势,对家庭教育特别是如何为孩子奠定人生基础都提出了新要求,这是家长需要把握的。其中,数字化、网络化、人工智能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教育及人才需求的影响尤为突出,迫切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给予极大的关注,切实为孩子超前储备未来所需的思想观念、文化知识、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精心细致,抓早抓小
教育是百年大计,来不得丝毫马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孩子成长中的细微“小事”和细枝末节很多,但几乎都事关其长远发展,一定要把家庭教育做得精细。儿童教育还需要抓早抓小。早在20世纪初,康有为、蔡元培等就提出了胎教和通过建立胎儿院、婴儿所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的思想。精心细致,抓早抓小,不仅要满足孩子的生理和物质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孩子心灵和精神世界的需要。“积善成德”,“小来偷针,大来偷金”。这些古训讲的都是抓早抓小的道理。一定要教育孩子无论何时都不可在恶的道路上迈出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一步,从小事做起,一步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升华自身的道德境界。
(五)尊重规律,科学育人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尊重规律。孩子的成长,无论是身体发育还是心理成熟过程,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家长只能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和超越规律。科学育人,就是要了解孩子在每个人生发展阶段的一般特点,遵循规律,循序渐进。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能动的、可变的。因此,要对孩子有充分的了解,不但了解其气质、性格,还要了解其兴趣、爱好;既要了解孩子的长处,还要了解孩子的不足,正视孩子成长的多元性、渐进性、反复性、突变性;尊重孩子的参与意识、知情欲望、平等和对优越的渴望;坚持因材施教,扬长补短,不能一味拔苗助长和横向攀比,必须按孩子的成长发展规律培育孩子。
(六)家校协同,多方配合
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育人;脱离不了家长、老师、亲属、同学、邻居、朋友的多重影响。因此,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不能“单打独斗”“旁若无人”。既要担当起家庭的主体责任,又要善于借助各方力量,实现家校(园)社同步,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协同育人。这就要求家长要积极与学校、老师沟通配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家长培训等活动,学习家教理论,提高家教技能,保持同老师的密切联系、主动配合;支持或带领孩子参加社会有关方面组织的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注重发挥亲属、同学、邻居、朋友对孩子的正面影响作用,尤其在一些孩子不愿让学校和家长知道的特殊问题上,更要依靠和发挥亲属、同学等多方面的作用。总之,家长要坚持多方配合的教育策略,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赵志军,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委会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吉林体育学院原党委书记,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年9月-1983年7月,本科就读于吉林工学院管理工程系,1983年7月-2000年12月在吉林工学院工作,历任管理工程系分团委书记、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院长办公室主任、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