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I模式的普通高中劳动课程研发与实施
——以广东实验中学智能制造类劳动课程为例
2022-10-26广东实验中学
文/广东实验中学 王 剑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在2020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高级别对话中指出“目前在读的中小学生正是10年、20年后劳动力市场的生力军,我们要积极谋划未来教育,让孩子们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做好生活和就业的准备”。同时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培育一批智能制造骨干企业。作为省属学校,广东实验中学将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定为高中劳动课程培养目标,并致力于基于MII模式(MII为物质化“Materialization”、信息化“Informatization”与智能化“Intelligence”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的智能制造类劳动课程开发;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开发出三级智能制造类劳动课程、信息化资源及评价体系,培育出一批具有科学家潜质的优秀高中生。
一、开发出三级智能制造类劳动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不同类型的学生的需求;学校创建“劳动必修课程——劳动校本课程——劳动科技课程”与科技教育相结合的三级智能制造类课程体系。面对全体学生开设以慧编程为软件及以童芯派人工智能科创套装、传感器套装为硬件的智能家居应用设计;面对有制造智能有兴趣的学生开设高中生创造力培养之LabVIEW课程及SoildWords课程;面对有智能制造有特长的学生开设广东实验中学“英才计划”课程。
二、制作智能制造类劳动课程信息化资源,拓展劳动课程学习空间
劳动课时有限,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智能制造类劳动课程的时间内学习和了解相关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及智能制造劳动作品的研发过程;因此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与参与科技教育的学生一起制作了科技创新、丘成桐科学奖、水科技、德国发明展相关学生科研论文、学生科技作品介绍视频等信息化资源。通过锐捷云桌面的微课网盘让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拓展劳动课程学习空间。
三、开发“四维三纵”的智能制作劳动课程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及劳动精神四个维度及课堂学习过程写实记录、课堂任务完成效果写实记录及学期劳动项目制作成果展示评价的三个纵向对学生劳动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四维三纵”的智能制作劳动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从而达到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课程目标。
四、培育一批具有科学家潜质的优秀高中生
自2020年5月学校建立劳动备课组以来,学校通过基于MII模式的广东实验中学智能制造类劳动课程建设,培养一批具有科学家潜质的优秀高中生;如:胡恒瑞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陈垲圻荣获2021-2022年度“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等。同时,每年有很多优秀的学生制作的智能制造作品获得肯定,如:《乐家康——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家庭穿戴式上肢康复设备》《卧食宝——卧床人士流食智能喂食器》《智引者——视听障碍者出行辅助AI小车》三项智能制造项目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荣获“创新潜力奖”,是全国获得该奖项最多的中学。近3年我校为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内外著名高校输送了100多名优秀科技学子。
基于MII模式的广东实验中学智能制造类劳动课程
广东实验中学基于MII的智能制造类劳动课程在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者上,不仅能大幅提升学生在智能制造相关劳动能力,特别是在高新科技领域知识和技能的效果明显;同时通过劳动科技课程,让学生在参与智能制造类科技项目设计与制作或运用智能分析仪器开展的科学研究中获得尊重劳动、劳动人员和劳动成果的情感,养成了安全劳动、规范劳动、团结合作的劳动习惯与品质,不断地感悟及领悟到在智能制造时代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