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视角下滨水公共空间活力评估与调控研究
——以上海黄浦江核心段为例
2022-10-26尹静一汤晓敏
尹静一 汤晓敏 王 云
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滨水空间的公共化、游憩化复兴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1]。但由于开发程度、功能规划等的差异,当今滨水公共空间区段活力不均衡、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仍然突出[2],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线下公共空间的管理运营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3]。因此,需要从人本视角全面评估空间活力,探索科学的活力调控策略。
活力是表征公共空间使用情况的重要指标[4],其概念最早于1961年被引入城市空间领域[5]。活力在空间与人的交互作用之间产生,由空间品质驱动,并最终作用于空间品质[6]。近年来的研究重点由空间的多功能性、强包容性[7-9],逐步转变为空间对人的吸引力、人在空间中活动的持续性[10-12]。研究数据的采集也从现场观察记录发展到卫星遥感、多源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13-20]。
作为国内城市滨水空间建设的典范,自2018年实现三线贯通以来,黄浦江核心段备受关注,但仍存在活力分布不均衡、供需不完全匹配、区段间管理协同不足等问题。已有研究分别利用航拍影像[14]、行为地图[15]、网络大数据[20]等方法评估黄浦江滨江空间的活力,分析空间环境、腹地属性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活力提升策略;也从人民城市视角分析了上海“一江一河”滨水空间更新管理策略[21],讨论了黄浦江滨江空间管理运营的现状及立法的必要性[22]。
多数研究通过大数据方法获取人群密度数据评价空间活力[16-19],但基于人的活动的空间活力综合评估系统尚未建立。活力调控研究仅侧重空间活力的提升[14-16],少有对活力适宜阈值的研究;管理运营研究则侧重现状分析和经验总结[21-22],少有空间活力整体调控策略的研究。
本文在“人民城市”建设的背景下[23],基于人本视角,综合考虑空间使用情况与社交网络的作用,从多样性、聚集性、稳定性、关注度4个维度对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活力进行量化测度,并引入“活力阈值”概念,通过使用者拥挤感知评价测算空间活力的适宜阈值,进一步完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综合量化评估理论体系,为黄浦江核心段滨江公共空间活力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为同类城市滨水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1 滨水公共空间活力评估的指标识别
本文基于人群活动密度数据,从人群时空变化、活动类型等维度开展空间活力评估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认识到,客观活力评估结果并非完全是正向的,过度集中或疏离的活动都会对使用体验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提出“基于主观感知指标的空间活力阈值测算”方法,来确定适宜的空间活力范围。
基于空间活力的聚集性、稳定性和多样性3个特征[24],综合老城、街道、滨水等城市空间活力测度的研究[15,25-26],结合互联网时代下人的行为模式、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生成的变化特征[27-28],确立滨江公共空间活力评估指标框架,其中包括聚集性指标(C)、多样性指标(D)、稳定性指标(ST)和关注度指标(A)4个一级指标,以及10个二级指标(图1)。
图1 滨水公共空间活力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鉴于空间活力过高或过低会使人产生拥挤或荒凉的感受,影响游览体验和景观整体质量[29],本文建立“活力阈值区间”概念,指代空间能带给人愉悦游览体验的活力范围,并从环境心理学角度[30],将使用者的拥挤感知程度指标作为其判断标准,为活力分布不均的空间提供更为人本化的活力等级评价方法。
2 研究区域和数据
2.1 研究区域与特征
黄浦江全线长115km,其中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之间的区域为发展建设核心段,两岸总长45km,承载金融、商业、文化、游憩等都市核心功能[31]。黄浦江滨江公共空间指滨江第一条市政道路与浚浦线之间的空间,市政道路后方的城市空间为腹地[32]。本文的研究区域即为黄浦江核心段的滨江公共空间。
1954年起,黄浦江滨江陆续开展公共景观化建设,经历了堤岸改造、工业场所景观化、世博园区引领建设等阶段,于2018年初实现核心段贯通开放,从生产性区域转变为“世界级城市会客厅”,承担重要的城市功能,留存浓厚的文化氛围,承载丰富的日常活动。
本研究以桥梁、渡口等地理标志为边界,将核心段划分为岸线长约200m的187个单元空间。依据规划功能[31]划分3种区段,通过百度热力图获取人群密度数据,按自然断点法划分区域活力等级(表1),并依据活动内容将滨江活动空间分为3个大类10个小类(表2)。选取13个典型样点单元展开调查研究(图2),典型样点覆盖各功能区段、热力图活力等级和空间类型。
图2 功能区段及样点位置分布
表1 黄浦江核心段3种功能区段特征及分布
表2 黄浦江核心段滨江活动空间类型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空间环境数据
滨江公共空间数据及腹地信息引自《黄浦江沿岸发展建设规划(2018—2035)》《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地图》,并通过实地调研进行修正。
2.2.2 百度热力图数据
通过百度地图采集工作日及周末8:00、10:00、15:00、18:00、20:00的热力图数据,将18:00数据均值按自然断点法划分热力图活力等级,作为样点选取的依据之一。
2.2.3 微博签到与词条数据
利用Python和ArcGIS软件爬取微博签到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器收集以各段绿地名称为关键词的微博原创词条数据,处理后作为关注度指标测算的基础。
2.2.4 活动情况及拥挤感知数据
采用PSPL调研法,在2021年5月7—28日及7月11—21日调研13个样点周末及工作日8:00—11:00、13:00—16:00、17:00—20:00的活动情况,记录活动类型、人数、年龄层等信息。同时对空间使用者进行游憩体验访谈,收集拥挤感知、游憩体验评分及建议。
3 滨江公共空间综合活力及阈值区间测度方法
依据活动调查、空间环境和微博数据进行各活力评估指标的测度,得出空间活力综合指数(T),并基于使用者拥挤感知数据测算活力阈值区间,判断空间活力等级。
3.1 聚集性指标(C)测度方法
累计人群密度(DC)为周内活动人群密度之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24],简化测算公式如下:
式中,Pc1为周末累计活动人数;Pc2为工作日累计活动人数;S为样点空间面积。
瞬时人群密度(DI)表示某一时刻的人群密度[24],公式如下:
式中,PI为周末20:00高峰时刻的活动人数。
空间分散程度(HS)表示样点内不同活动空间的人数分布均匀情况,利用生物学中的香农指数[26]进行测算,公式如下:
式中,PSk为样点内第k类活动空间的累计活动人数。
为方便分析,将各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至0~10。由于样点间活力差距大,累计人群密度(DC)和瞬时人群密度(DI)的原始数据相差多个数量级,因此采用log函数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如下:
式中,X'为标准化后的数值;X为标准化前的数值。
其他各指标均采用min-max法进行标准化,公式如下:
聚集性指标(C)整体反映人群时空聚集程度,公式如下:
3.2 多样性指标(D)测度方法
人群类型多样性(HC)表示不同年龄层人群占活动人群总数的比例,利用香农指数测算[26],公式如下:
式中,PCk为第k个年龄层的累计活动人数。
活动类型多样性(HA)表示进行不同类型活动的人数占活动人群总数的比例,利用香农指数测算[26],公式如下:
式中,PAk为进行第k种活动的累计活动人数。
多样性指标(D)反映人群与活动的多样性特征,公式如下:
3.3 稳定性指标(ST)测度方法
时段波动指数(V)表示活动人数的变化程度,数值越大,波动程度越小,活力越稳定。公式如下:
式中,Pi为第i个小时内样点累计活动人数;P为样点累计活动人数的小时平均值;公式由数据标准偏差公式[24]转换得到。
周内变化比值(W)表示周末与工作日的活动人数差异,数值越大,周末与工作日活力差异越小,活力越稳定。将已有研究[25]的测算公式转换如下:
式中,PC1为周末累计活动人数;PC2为工作日累计活动人数;Pmax为二者中的较大值。
驻留活动率(R)表示进行驻留活动的人群比例[15],数值越大,样点越能吸引人群停留,活力越稳定。公式如下:
式中,PR为周末进行驻留活动的累计人数。
稳定性指标(ST)整体反映样点的活力稳定性,公式如下:
3.4 关注度指标(A)测度方法
将微博签到数据平均核密度与原创词条数据依据自然断点法分级,得到微博签到等级(SI)和微博词条等级(O),体现社交网络用户对样点的认知程度、定位使用及讨论程度。
关注度指标(A)整体反映样点在社交网络平台的认知度、关注度和讨论度,公式如下:
3.5 空间活力综合指数(T)测度方法
经过多重共线性诊断,以上4种指标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2,根据VIF<10时共线性问题可忽略不计的标准[33],空间活力综合指数(T)由以上4种指标等权相加得到,区间为0~100,公式如下:
3.6 空间活力阈值区间测算方法
拥挤感知是个体在有限空间中的主观消极体验,当拥挤、荒凉等消极体验强烈的使用者占比过高时,会产生厌恶感或不安全感,对空间活力产生负反馈[29]。本文采用李克特5级态度量表问卷测定使用者对空间拥挤程度的主观感知[34],计算样点拥挤感知均分及消极体验强烈的使用者占比,占比达15%时认定其拥挤感知等级不佳,占比15%以下认定为拥挤感知等级适中。
拥挤感知受个体、环境、空间活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空间活力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35],因此通过二者线性拟合可以量化计算拥挤感知等级适中对应的空间活力阈值。利用SPSS对空间活力综合指数(T)与拥挤感知均分[36]进行拟合分析,确定拟合度最高的函数如下:
式中,y为拥挤感知均分;x为空间活力综合指数(T)。拟合曲线R2=0.745,曲线模型方差分析F检验的显著性和回归系数t检验的显著性均为0.000,达到显著水平。结果呈逆函数曲线,在低活力空间中,使用者的拥挤感知随活力增长而快速提高;在高活力空间中,使用者的拥挤感知随活力增长的速度变慢。这是因为高活力提高了使用者的拥挤期望值,符合主观体验的变化规律。
将感知等级适中的拥挤感知均分值范围代入曲线函数,得到空间活力综合指数(T)的活力阈值区间为37.36~57.83,由此判断基于空间活力阈值的活力等级(图3)。阈值区间内为活力适中,超出阈值区间则为活力过高或过低。与前文热力图活力等级相比,整体活力状况吻合,其中杨浦滨江、南外滩滨江、船厂绿地等部分样点差异较大,体现出仅以人数为判定依据的热力图等大数据在表征活力等级方面的局限性,同时热力图数据受腹地影响较大,无法精准表征滨江公共空间的活力。
图3 黄浦江滨江公共空间各样点空间活力评估结果
4 黄浦江核心段滨江公共空间活力特征分析
选取的13个样点中有7个样点活力适中,占比53.8%。其中城市客厅段、工业遗迹段、城市绿地段活力适中的样点占比分别为33.3%、75%、50%。
4.1 活力时间变化特征:早晚双高峰、周末高、夏季低
一天中,多数样点在8:00—10:00出现活力小高峰,17:00—20:00出现最高峰,呈现早晚双高峰的特征(图4);外滩滨江由于傍晚游客急剧增加,呈现显著单高峰。一周中,周末活力高于工作日,随时间波动也更明显,其中周内变化比值(W)较低的城市绿地段空间的周末与工作日活力差异更显著。夏季整体活力低于春季,16:00之前烈日暴晒,活动人数少而稳定,17:00之后日落降温,活动人数急剧增加。
图4 典型空间的活动人数变化折线图(以杨浦滨江样点为例)
4.2 样点空间内“三线”空间活力最高
样点空间内,滨江漫步线和运动线空间的活力最高,以散步、跑步、骑行等通过型活动为主。非滨江广场和绿地空间活力较高,承载了零散多样的活动类型,提升了样点的活力多样性(D)。
4.3 各功能区段活力水平与空间功能基本匹配
3种功能区段的整体活力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城市客厅段、工业遗迹段、城市绿地段,与各区段功能相匹配。其中,以陆家嘴滨江公园、外滩滨江为代表的城市客厅段空间位居城市中心,活力最高,超出适宜阈值区间,过于拥挤,使游憩体验下降;工业遗迹段空间吸引力较高,活动设施完善,活力稳定而适中;城市绿地段的空间关注度和稳定性较低,部分偏远样点活力过低(图5)。同类功能区段的不同样点间也有明显的活力差异,例如城市客厅段的前滩友城公园(40.11)与陆家嘴滨江公园(70.62)空间活力差异较大。
图5 各功能区段指标均值雷达图
4.4 分布于各行政区段的滨江空间活力差异大
各行政区段内的滨江空间活力由高至低依次为杨浦区、黄浦区、徐汇区、浦东新区。其中杨浦区通过宣传特色文化快速提升活力,综合活力均值最高(51.4);黄浦区(48.9)、徐汇区(47.8)内部样点间差异大,活力均值较低;浦东新区包含较多城市绿地段样点,活力均值最低(44.4)(图6)。总体来看,各行政区段的活力均值都在适中的活力阈值内。
图6 各样点活力等级及综合活力指数(T)分布
5 黄浦江核心段滨江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素与调控策略
5.1 黄浦江核心段滨江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
结合相关研究[14-15,22,37-38]及样点活力特征和等级结果,通过相关性分析,总结出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空间活力的影响机制(图7)。
图7 滨江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机制
5.1.1 场地设施因素决定空间活力承载力与吸引力
空间构成决定空间氛围及承载力,活动设施的密度和质量决定活力承载力和吸引力,景观质量影响空间吸引力和满意度。空间功能差异造成的空间构成、活动设施差异,是活力水平分化的根本原因。部分样点存在活动场地功能单一、遮阴避雨设施缺乏、空间特色不鲜明等问题,是导致各区域活力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因此,制定针对性的调控策略十分重要。
5.1.2 城市腹地因素决定空间可达性与客群来源
腹地的发展状况及交通网络决定滨江空间的可达性及客群的类型和基数,影响人群的聚集性。城市腹地的差异加剧了空间活力分布的不均衡程度,也造成了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同类功能区段空间的活力差异。外滩陆家嘴、徐汇滨江、世博公园等区域中心活力明显较高,后滩至三林等尚处于发展中的城市区域活力较低。因此,滨江空间营造与活力调控应充分考虑城市腹地发展状况,做好可持续规划,分阶段采取合理措施。
5.1.3 管理宣传因素影响空间吸引力与区域间活力平衡
组织宣传是互联网时代下城市公共空间赋能的重要手段,显著影响空间吸引力。管理水平影响空间满意度,区域协同管理可平衡区域间活力,促进滨江空间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管理宣传因素是滨江空间活力调控最高效的抓手,如徐汇、杨浦区段积极正面的组织宣传策略大幅提升了滨江空间活力;黄浦江东岸滨江公共空间则通过协同管理获得了较高的游憩体验满意度。
5.2 黄浦江核心段滨江公共空间活力调控策略
5.2.1 基于空间活力阈值的活力调控策略
1)活力过高空间的疏导策略:空间设施优化配置、区域协同管理引流。
外滩滨江、陆家嘴滨江公园等城市客厅段空间活力过高,需要在满足基本文旅服务需求的同时,通过出入口限流、硬质场地增加绿量等限制人群数量,通过减少休憩设施缩短人群驻留时间,通过增加空间亮色、明晰导引系统加快游览节奏。各行政区段间通过治安、卫生、服务和宣传等方面的协同管理,构建滨江全域游览线路,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协同感知网络实时发布各区段客流量和拥挤程度信息,引导人群分流;同时可采取反营销策略,控制宣传炒作、倡导错峰游览、提高消费门槛,缓解旅游旺季的空间设施及管理服务压力。
2)活力过低空间的提升策略:凸显空间特色、加强宣传组织。
针对活力过低的工业遗迹段南外滩滨江样点及部分城市绿地段样点,基于空间本身的文化或自然资源,在保护工业遗迹、保持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塑造特色植物与文化景观空间,如老码头历史文化体验设施、草坪露营地等;充分利用互联网打造高质量的公众活动品牌或网红景点。各行政区管理部门应制定统一的管控标准、完善服务系统、统筹宣传工作、推进滨江三线空间断点贯通及景观梳理提升,共同构建舒适协调的滨江公共空间。
5.2.2 面向空间功能的分区段调控策略
活力调控并非追求均一化,而是要将各区段活力调控至符合功能需求且体验舒适的活力水平,应依据空间功能制定合理的活力目标、完善场地设施,加强区域管理的协同性。
城市客厅段滨江空间作为城市名片及展示城市风貌的窗口,承担文旅集散功能,以硬质广场为主,客群类型多样,游客占比高,使用者的拥挤预期值高。该段空间活力水平处于高位,部分样点活力超出阈值,但仍能与其功能相匹配;针对客流高峰时段过度拥挤造成的体验下降,应重点提升服务与管理质量,制定完善的高峰节点预案,在维持较高活力的同时提升游览体验。
工业遗迹段滨江空间为文化功能核心区,提供丰富多样的城市文化体验,客群类型多样,游客与本地居民占比相当,使用者的拥挤预期适中。该段空间活力水平适中,通过“导入高品质活动、配置艺术展览设施、营造特色文化氛围”来激活空间,积极探索更多创新文化展示方式,开展社区、学校等组团教育活动,引入特色日常活动,创造持续的吸引力,维持稳定适中的活力水平。
城市绿地段作为城市绿色基底的重要部分,承担日常游憩与生态修复功能,客群以附近居民为主,拥挤预期较低。该段空间活力水平较低,偏远区段活力过低,应在生态承载范围内充分结合居民自然探索、日常活动的需求,设置野营、遛狗、广场舞等活动场地,改善活力过低造成的不安全游览体验和空间资源浪费,营造全天、四季可游憩的公共空间。
5.2.3 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分阶段调控策略
随城市腹地的建设与发展,滨江公共空间活力变化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滨江空间规划建设和活力调控应与腹地发展阶段相协同,分阶段制定活力目标,采取可持续的建设和管理策略。
前期,城市腹地开发程度低,客群基础有限,空间活力水平较低,滨江空间应依规划进行自然环境修复与景观提升,不必追求过于精致的景观,如后滩至三林、新华至洋泾等区段。
中期,腹地开发建设加快,可达性高,客群稳定,滨江空间应依据功能需求优化场地设施与服务系统,推动空间特色建设,促进活力稳步提升,如龙华、杨浦、老白渡等区段。
后期,腹地大多成为区域中心,辐射范围大,客流充足,管理宣传成为活力调控的重心,需要通过宣传持续创造吸引力,加强空间管理与设施升级,对活力过高区域疏导控制,以维持适中的空间活力,如外滩、陆家嘴、徐汇、世博等区段。
6 结语
本文以人的活动为切入点,建立聚集性、稳定性、多样性、关注度4个维度的滨江公共空间活力评估指标体系,引入“活力阈值区间”,确定舒适活力范围,完善了城市滨水空间活力量化评价的理论体系。分析了黄浦江核心段滨江公共空间的活力特征,总结了场地设施、城市腹地和管理宣传等活力影响因素,并基于活力分布不均衡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疏导与提升、分区段与分阶段建设管理等活力调控策略。
采用大数据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的空间活力和时空分布特征,与前人基于活力时空结构[13]、航拍影像[14]、行为地图[15]的评价结果及热力图活力等级大体吻合,少数样点存有差异,说明建立多维度的活力评价体系有其必要性,有助于空间活力量化评价系统性的提升。
本研究将关注度引入空间活力评估体系,采用拥挤感知指标测算活力阈值,重点分析城市腹地与管理宣传对活力的影响,依据空间功能提出差异化调控策略。在此基础上,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对于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线下活力及游憩评价的影响,探索更多维的活力感知评价指标,采用定量测度方法完善空间活力影响体系,建立不同功能区段的差异化活力阈值模型。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